非关系型数据库-----------探索 Redis高可用 、持久化、性能管理
目录
一、Redis 高可用
1.1什么是高可用
1.2Redis的高可用技术
二、 Redis 持久化
2.1持久化的功能
2.2Redis 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
三、Redis 持久化之----------RDB
3.1触发条件
3.1.1手动触发
3.1.2自动触发
3.1.3其他自动触发机制
3.2执行流程
3.3启动时加载
四、Redis 持久化之----------AOF
4.1开启AOF
4.2 执行流程
(1)命令追加(append) 内存
(2)文件写入(write)和文件同步(sync)
AOF缓存区的同步文件策略存在三种同步方式,它们分别是:
(3)文件重写(rewrite)
文件重写之所以能够压缩AOF文件,原因在于:
文件重写的触发,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
文件重写的流程如下:
4.3启动时加载
五、RDB和AOF的优缺点
5.1RDB持久化
5.2AOF持久化
六、 Redis 性能管理
6.1内存碎片率
6.1.1内存碎片如何产生的?
6.1.2跟踪内存碎片率对理解Redis实例的资源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6.1.3解决碎片率大的问题?
6.2内存使用率
6.2.1避免内存交换发生的方法
6.3内回收key
一、Redis 高可用
1.1什么是高可用
在web服务器中,高可用是指服务器可以正常访问的时间,衡量的标准是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提供正常服务(99.9%、99.99%、99.999%等等)。
但是在Redis语境中,高可用的含义似乎要宽泛一些,除了保证提供正常服务(如主从分离、快速容灾技术),还需要考虑数据容量的扩展、数据安全不会丢失等
1.2Redis的高可用技术
在Redis中,实现高可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持久化、主从复制、哨兵和 Cluster集群,下面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以及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 持久化:持久化是最简单的高可用方法(有时甚至不被归为高可用的手段),主要作用是数据备份,即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保证数据不会因进程退出而丢失。
- 主从复制:主从复制是高可用Redis的基础,哨兵和集群都是在主从复制基础上实现高可用的。主从复制主要实现了数据的多机备份,以及对于读操作的负载均衡和简单的故障恢复。缺陷:故障恢复无法自动化;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
- 哨兵: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哨兵实现了自动化的故障恢复。缺陷: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
- Cluster集群:通过集群,Redis解决了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以及存储能力受到单机限制的问题,实现了较为完善的高可用方案。
高可用定义:范围宽泛,除保证提供正常服务,还要考虑数据容量的扩展,数据安全不安全是否会丢失等
持久化:最简单的高可用方法,主要是数据备份即将reids的内容存储到硬盘中保证数据不会因为进程退出丢失
二、 Redis 持久化
2.1持久化的功能
Redis是内存数据库,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为了避免服务器断电等原因导致Redis进程异常退出后数据的永久丢失,需要定期将Redis中的数据以某种形式(数据或命令)从内存保存到硬盘;
当下次Redis重启时,利用持久化文件实现数据恢复。
除此之外,为了进行灾难备份,可以将持久化文件拷贝到一个远程位置。
2.2Redis 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
- RDB 持久化:原理是快照的方式将 Reids在内存中的数据库记录定时保存到磁盘上。
- AOF 持久化(append only file):原理是将 Reids 的操作日志以追加的方式写入文件,类似于MySQL的binlog。
由于AOF持久化的实时性更好,即当进程意外退出时丢失的数据更少,因此AOF是目前主流的持久化方式,不过RDB持久化仍然有其用武之地
三、Redis 持久化之----------RDB
RDB持久化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当前进程中的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硬盘(因此也称作快照持久化),用二进制压缩存储,保存的文件后缀是rdb;当Redis重新启动时,可以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
RDB持久化方式:redis每隔一段时间将记录保存到硬盘上,类似于快照,定期保存
3.1触发条件
RDB持久化的触发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两种
3.1.1手动触发
save命令和bgsave命令都可以生成RDB文件
save命令会阻塞Redis服务器进程,直到RDB文件创建完毕为止,在Redis服务器阻塞期间,服务器不能处理任何命令请求。
而bgsave命令会创建一个子进程,由子进程来负责创建RDB文件,父进程(即Redis主进程)则继续处理请求。
bgsave命令执行过程中,只有fork子进程时会阻塞服务器,而对于save命令,整个过程都会阻塞服务器,因此save已基本被废弃,线上环境要杜绝save的使用。
3.1.2自动触发
在自动触发RDB持久化时,Redis也会选择bgsave而不是save来进行持久化。
save m n
自动触发最常见的情况是在配置文件中通过save m n,指定当m秒内发生n次变化时,会触发bgsave进行快照
vim /etc/redis/6379.conf--219行--以下三个save条件满足任意一个时,都会引起bgsave的调用
save 900 1 :当时间到900秒时,如果redis数据发生了至少1次变化,则执行bgsave
save 300 10 :当时间到300秒时,如果redis数据发生了至少10次变化,则执行bgsave
save 60 10000 :当时间到60秒时,如果redis数据发生了至少10000次变化,则执行bgsave
--254行--指定RDB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264行--指定RDB文件和AOF文件所在目录
dir /var/lib/redis/6379
--242行--是否开启RDB文件压缩
rdbcompression yes
3.1.3其他自动触发机制
除了save m n 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会触发bgsave:
- 在主从复制场景下,如果从节点执行全量复制操作,则主节点会执行bgsave命令,并将rdb文件发送给从节点。
- 执行shutdown命令时,自动执行rdb持久化。
kill是不会触发bgsave
3.2执行流程
(1)Redis父进程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在执行save,或bgsave/bgrewriteaof的子进程,如果在执行则bgsave命令直接返回。 bgsave/bgrewriteaof的子进程不能同时执行,主要是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两个并发的子进程同时执行大量的磁盘写操作,可能引起严重的性能问题。
(2)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这个过程中父进程是阻塞的,Redis不能执行来自客户端的任何命令
(3)父进程fork后,bgsave命令返回”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信息并不再阻塞父进程,并可以响应其他命令
(4)子进程创建RDB文件,根据父进程内存快照生成临时快照文件,完成后对原有文件进行原子替换
(5)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表示完成,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持久化: RDB
RDB: save bgsave save命令和bgsave命令都可以生成RDB文件
3.3启动时加载
RDB文件的载入工作是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执行的,并没有专门的命令。
但是由于AOF的优先级更高,因此当AOF开启时,Redis会优先载入 AOF文件来恢复数据;
只有当AOF关闭时,才会在Redis服务器启动时检测RDB文件,并自动载入。
服务器载入RDB文件期间处于阻塞状态,直到载入完成为止。
Redis载入RDB文件时,会对RDB文件进行校验,如果文件损坏,则日志中会打印错误,Redis启动失败
四、Redis 持久化之----------AOF
RDB持久化是将进程数据写入文件,而AOF持久化,则是将Redis执行的每次写、删除命令记录到单独的日志文件中,查询操作不会记录; 当Redis重启时再次执行AOF文件中的命令来恢复数据。
与RDB相比,AOF的实时性更好,因此已成为主流的持久化方案。
4.1开启AOF
Redis服务器默认开启RDB,关闭AOF;要开启AOF,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vim /etc/redis/6379.conf--700行--#修改,开启AOF
appendonly yes
--704行--#指定AOF文件名称
appendfilename"appendonly.aof"
--796行--#是否忽略最后一条可能存在问题的指令
aof-load-truncated yes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重启服务#查看redis
ls /var/lib/redis/6379/
4.2 执行流程
由于需要记录Redis的每条写命令,因此AOF不需要触发,下面介绍AOF的执行流程。
AOF的执行流程包括:
- 命令追加(append):将Redis的写命令追加到缓冲区aof_buf;
- 文件写入(write)和文件同步(sync):根据不同的同步策略将aof_buf中的内容同步到硬盘;
- 文件重写(rewrite):定期重写AOF文件,达到压缩的目的。
(1)命令追加(append) 内存
Redis先将写命令追加到缓冲区,而不是直接写入文件,主要是为了避免每次有写命令都直接写入硬盘,导致硬盘IO成为Redis负载的瓶颈。
命令追加的格式是Redis命令请求的协议格式,它是一种纯文本格式,具有兼容性好、可读性强、容易处理、操作简单避免二次开销等优点。
在AOF文件中,除了用于指定数据库的select命令(如select 0为选中0号数据库)是由Redis添加的,其他都是客户端发送来的写命令。
(2)文件写入(write)和文件同步(sync)
Redis提供了多种AOF缓存区的同步文件策略,策略涉及到操作系统的write函数和fsync函数,说明如下:
为了提高文件写入效率,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当用户调用write函数将数据写入文件时,操作系统通常会将数据暂存到一个内存缓冲区里,当缓冲区被填满或超过了指定时限后,才真正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这样的操作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如果计算机停机,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会丢失;因此系统同时提供了fsync、fdatasync等同步函数,可以强制操作系统立刻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AOF缓存区的同步文件策略存在三种同步方式,它们分别是:
vim /etc/redis/6379.conf
●appendfsync always: 命令写入aof_buf后立即调用系统fsync操作同步到AOF文件,fsync完成后线程返回。这种情况下,每次有写命令都要同步到AOF文件,硬盘IO成为性能瓶颈,Redis只能支持大约几百TPS写入,严重降低了Redis的性能;即便是使用固态硬盘(SSD),每秒大约也只能处理几万个命令,而且会大大降低SSD的寿命。
●appendfsync no:命令写入aof_buf后调用系统write操作,不对AOF文件做fsync同步;同步由操作系统负责,通常同步周期为30秒。这种情况下,文件同步的时间不可控,且缓冲区中堆积的数据会很多,数据安全性无法保证。
●appendfsync everysecond:命令写入aof_buf后调用系统write操作,write完成后线程返回;fsync同步文件操作由专门的线程每秒调用一次。everysec是前述两种策略的折中,是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平衡,因此是Redis的默认配置,也是我们推荐的配置。
(3)文件重写(rewrite)
随着时间流逝,Redis服务器执行的写命令越来越多,AOF文件也会越来越大;
过大的AOF文件不仅会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也会导致数据恢复需要的时间过长。
文件重写是指定期重写AOF文件,减小AOF文件的体积。需要注意的是,AOF重写是把Redis进程内的数据转化为写命令,同步到新的AOF文件;不会对旧的AOF文件进行任何读取、写入操作!
关于文件重写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对于AOF持久化来说,文件重写虽然是强烈推荐的,但并不是必须的;即使没有文件重写,数据也可以被持久化并在Redis启动的时候导入;因此在一些现实中,会关闭自动的文件重写,然后通过定时任务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定时执行。
文件重写之所以能够压缩AOF文件,原因在于:
- 过期的数据不再写入文件
- 无效的命令不再写入文件:如有些数据被重复设值(set mykey v1, set mykey v2)、有些数据被删除了(set myset v1, del myset)等。
- 多条命令可以合并为一个:如sadd myset v1, sadd myset v2, sadd myset v3可以合并为sadd myset v1 v2 v3。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重写后AOF执行的命令减少了,文件重写既可以减少文件占用的空间,也可以加快恢复速度。
文件重写的触发,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
●手动触发:直接调用bgrewriteaof命令,该命令的执行与bgsave有些类似:都是fork子进程进行具体的工作,且都只有在fork时阻塞。
●自动触发:通过设置auto-aof-rewrite-min-size选项和auto-aof-rewrite-percentage选项来自动执行BGREWRITEAOF
只有当auto-aof-rewrite-min-size和auto-aof-rewrite-percentage两个选项同时满足时,才会自动触发AOF重写,即bgrewriteaof操作
[root@localhost ~]#vim /etc/redis/6379.conf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当前AOF文件大小(即aof_current_size)是上次日志重写时AOF文件大小(aof_base_size)两倍时,发生BGREWRITEAOF操作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当前AOF文件执行BGREWRITEAOF命令的最小值,避免刚开始启动Reids时由于文件尺寸较小导致频繁的BGREWRITEAOF
关于文件重写的流程,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1)重写由父进程fork子进程进行;
(2)重写期间Redis执行的写命令,需要追加到新的AOF文件中,为此Redis引入了aof_rewrite_buf缓存。
文件重写的流程如下:
(1)Redis父进程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正在执行bgsave/bgrewriteaof的子进程,如果存在则bgrewriteaof命令直接返回,如果存在 bgsave命令则等bgsave执行完成后再执行。
(2)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这个过程中父进程是阻塞的。
(3.1)父进程fork后,bgrewriteaof命令返回”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e started”信息并不再阻塞父进程, 并可以响应其他命令。Redis的所有写命令依然写入AOF缓冲区,并根据appendfsync策略同步到硬盘,保证原有AOF机制的正确。
(3.2)由于fork操作使用写时复制技术,子进程只能共享fork操作时的内存数据。由于父进程依然在响应命令,因此Redis使用AOF重写缓冲区(aof_rewrite_buf)保存这部分数据,防止新AOF文件生成期间丢失这部分数据。也就是说,bgrewriteaof执行期间,Redis的写命令同时追加到aof_buf和aof_rewirte_buf两个缓冲区。
(4)子进程根据内存快照,按照命令合并规则写入到新的AOF文件。
(5.1)子进程写完新的AOF文件后,向父进程发信号,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具体可以通过info persistence查看。
(5.2)父进程把AOF重写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新的AOF文件,这样就保证了新AOF文件所保存的数据库状态和服务器当前状态一致。
(5.3)使用新的AOF文件替换老文件,完成AOF重写。
4.3启动时加载
当AOF开启时,Redis启动时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数据;
只有当AOF关闭时,才会载入RDB文件恢复数据。
当AOF开启,但AOF文件不存在时,即使RDB文件存在也不会加载
Redis载入AOF文件时,会对AOF文件进行校验,如果文件损坏,则日志中会打印错误,Redis启动失败。
但如果是AOF文件结尾不完整(机器突然宕机等容易导致文件尾部不完整),且aof-load-truncated参数开启,则日志中会输出警告,Redis忽略掉AOF文件的尾部,启动成功。
aof-load-truncated参数默认是开启的。
五、RDB和AOF的优缺点
5.1RDB持久化
优点
- RDB文件紧凑,体积小,网络传输快,适合全量复制
- 恢复速度比AOF快很多
- 当然,与AOF相比,RDB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对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缺点
- RDB文件的致命缺点在于其数据快照的持久化方式决定了必然做不到实时持久化,而在数据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数据的大量丢失很多时候是无法接受的,因此AOF持久化成为主流。
- 此外,RDB文件需要满足特定格式,兼容性差(如老版本的Redis不兼容新版本的RDB文件)
对于RDB持久化,一方面是bgsave在进行fork操作时Redis主进程会阻塞,
另一方面,子进程向硬盘写数据也会带来IO压力。
5.2AOF持久化
优点
- 与RDB持久化相对应,AOF的优点在于支持秒级持久化、兼容性好,
缺点
- 缺点是文件大、恢复速度慢、对性能影响大。
对于AOF持久化,向硬盘写数据的频率大大提高(everysec策略下为秒级),IO压力更大,甚至可能造成AOF追加阻塞问题。
AOF文件的重写与RDB的bgsave类似,会有fork时的阻塞和子进程的IO压力问题
相对来说,由于AOF向硬盘中写数据的频率更高,因此对 Redis主进程性能的影响会更大。
RDB持久化和AOF持久化
区别:
1、持久化方式:RDB定时将内存中数据快照,并压缩保存在硬盘;AOF是通过追加的方式,将Redis的写操作命令记录到AOF文件中2、工作方式:
RDB的执行流程:可以手动(bgsave命令),还可以自动触发(①满足save指令配置的条件,②主从复制,从节点首次同步,③执行shutdown时会自动触发),文件名:dump.rdb
AOF的执行流程:命令追加(写命令追加到aof_buf缓冲区),文件写入和同步(appendfsync everysec|always|no),文件名:appendonly.aof;文件重写(定时bgrewriteaof命令手动触发,关闭自动触发操作),减少aof文件占用大小和加快文件恢复速度,执行3、优缺点:
RDB持久化保存的文件占用空间小,网络传输快,恢复比AOF速度快,性能影响也比AOF小;缺点:实时性不如AOF,兼容性较差,持久化期间在fork子进程时会阻塞Redis父进程
AOF持久化的实时性比RDB更好,数据安全性高,支持秒级持久化,并且保存格式为文本格式,兼容性比较好。
缺点:持久化保存的文件占用磁盘空间更大,恢复速度更慢,性能影响也更大,AOF文件重写期间,在fork子进程的时候也会阻塞Redis父进程
六、 Redis 性能管理
info memory 查看Redis内存使用
#查看Redis内存使用方法
info memory #进入数据库查看
redis-cli info memory#在redis数据库外面查看#内存碎片率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内存碎片率。mem_fragmentation_ratio=used_memory_rss/used_memory used memory rss: #是Redis向操作系统申请的内存。
used memory: #是Redis中的数据占用的内存
used_memory_peak; #redis内存使用的峰值。
6.1内存碎片率
操作系统分配的内存值 used_memory_rss 除以 Redis 使用的内存总量值 used_memory 计算得出。
内存值 used_memory_rss 表示该进程所占物理内存的大小,即为操作系统分配给 Redis 实例的内存大小。
除了用户定义的数据和内部开销以外,used_memory_rss 指标还包含了内存碎片的开销, 内存碎片是由操作系统低效的分配/回收物理内存导致的(不连续的物理内存分配)
举例来说:Redis 需要分配连续内存块来存储 1G 的数据集。如果物理内存上没有超过 1G 的连续内存块, 那操作系统就不得不使用多个不连续的小内存块来分配并存储这 1G 数据,该操作就会导致内存碎片的产生。
6.1.1内存碎片如何产生的?
Redis内部有自己的内存管理器,为了提高内存使用的效率,来对内存的申请和释放进行管理
Redis中的值删除的时候,并没有把内存直接释放,交还给操作系统,而是交给了Redis内部有内存管理器。
Redis中申请内存的时候,也是先看自己的内存管理器中是否有足够的内存可用。
Redis的这种机制,提高了内存的使用率,但是会使Redis中有部分自己没在用,却不释放的内存,导致了内存碎片的发生
6.1.2跟踪内存碎片率对理解Redis实例的资源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 内存碎片率稍大于1是合理的,这个值表示内存碎片率比较低,也说明 Redis 没有发生内存交换。
- 内存碎片率超过1.5,说明Redis消耗了实际需要物理内存的150%,其中50%是内存碎片率。需要在redis-cli工具上输入shutdown save 命令,让 Redis 数据库执行保存操作并关闭 Redis 服务,再重启服务器。
- 内存碎片率低于1的,说明Redis内存分配超出了物理内存,操作系统正在进行内存交换。需要增加可用物理内存或减少 Redis 内存占用。
6.1.3解决碎片率大的问题?
如果你的Redis版本是4.0以下的,需要在redis-cli工具上输入shutdown save命令,让Redis 数据库执行保存操作并关闭Redis服务,再重启服务器。
Redis服务器重启后,Redis会将没用的内存归还给操作系统,碎片率会降下来。
Redis4.0版本开始,可以在不重启的情况下,线上整理内存碎片。
config set activedefrag yes #自动碎片清理,内存就会自动清理了。
memory purge #手动碎片清理
6.2内存使用率
redis实例的内存使用率超过可用最大内存,操作系统将开始进行内存与swap空间交换。
这样不好,因为swap空间毕竟还是磁盘,读写速度慢,所以当然不想用swap空间
6.2.1避免内存交换发生的方法
- 针对缓存数据大小选择安装 Redis 实例
- 尽可能的使用Hash数据结构存储
- 设置key的过期时间
6.3内回收key
内存清理策略,保证合理分配redis有限的内存资源
当达到设置的最大阀值时,需选择一种key的回收策略,默认情况下回收策略是禁止删除。
配置文件中修改 maxmemory-policy 属性值:
vim/etc/redis/6379.conf--598--
maxmemory-policy noenviction
volatile-lru: #使用LRU算法从己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淘汰数据(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针对设置了TTL的key)
volatile-tt1: #从己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挑选即将过期的数据淘汰(移除最近过期的key)
volatile-random: #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随机挑选数据淘汰(在设置了TTL的key里随机移除)
allkeys-lru: #使用LRU算法从所有数据集合中淘汰数据(移除最少使用的key,针对所有的key)
allkeys-random: #从数据集合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随机移除key)
noenviction: #禁止淘汰数据(不删除直到写满时报错)
总结:
1、RDB 和AOF概念
RDB:周期性的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
AOF:从reids 操作日志记录中执行的过程同步磁盘中
2、RDB 和AOF持久化过程
RDB:① 内存中------>写入磁盘中保存的方式
②结果数据------>写入磁盘中保存数据对象
③内存------>写入磁盘后,会进行压缩,来减 *.rdb 的磁盘占用空间量
AOF: ①内存中------> append 追加的缓存区 ------>调用cpu资源来写入到磁盘中
②操作日志记录中执行的语句------>追加到缓存区------>调用cpu资源来写入到磁盘中
③内存------>缓存------>磁盘 写入后 会周期性的重新,跳过一些无效操作来保存
3、RDB和AOF触发方式
RDB:
①手动触发
②自动触发 save m n (假设 save 900 60 则 表示 900s内 60条语句执行,则触发RDB持久化)
③特殊触发:当手动关闭reids时,会进行RDB持久化的方式
/etc/init.d/redis_ 6379 stop l restartshutdown 关闭时会触发
kill 不会触发
AOF:
①手动触发
②自动触发
1) always 每条语句,同步执行持久化 (有强制一致性要求的场景)
2)no 不进行持久化
3)every second 每秒进行一次AOF持久化 (建议使用的,负载均衡的场景)
4、RDB和AOF优先级
前提:
① 因为redis 默认将数据保存在内存中,所以redis重启、关闭时内存中的数据会丢失
②在redis每次启动时,都会读取持久化文件,来恢复数据到内存中,以保证redis数据的完整性
AOF优先级高于RDB优先级
相关文章:

非关系型数据库-----------探索 Redis高可用 、持久化、性能管理
目录 一、Redis 高可用 1.1什么是高可用 1.2Redis的高可用技术 二、 Redis 持久化 2.1持久化的功能 2.2Redis 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 三、Redis 持久化之----------RDB 3.1触发条件 3.1.1手动触发 3.1.2自动触发 3.1.3其他自动触发机制 3.2执行流程 3.3启动时加载…...
每日一题:三数之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判断是否存在三元组 [nums[i], nums[j], nums[k]] 满足 i ! j、i ! k 且 j ! k ,同时还满足 nums[i] nums[j] nums[k] 0 。请 你返回所有和为 0 且不重复的三元组。 注意:答案中不可以包含重复的三元组。 示例 1…...

【SCI绘图】【曲线图系列2 python】多类别标签对比的曲线图
SCI,CCF,EI及核心期刊绘图宝典,爆款持续更新,助力科研! 本期分享: 【SCI绘图】【曲线图系列2 python】多类别标签对比的曲线图,文末附完整代码。 1.环境准备 python 3 import proplot as pp…...

达梦DMHS-Manager工具安装部署
目录 1、前言 1.1、平台架构 1.2、平台原理 2、环境准备 2.1、硬件环境 2.2、软件环境 2.3、安装DMHS 2.3.1、源端DMHS前期准备 2.3.2、源端DMHS安装 2.3.3、目的端DMHS安装 3、DMHS-Manager客户端部署 3.1、启动dmhs web服务 3.2、登录web管理平台 4、添加DMHS实…...
Marketo营销自动化集成Zoho CRM
Marketo 本身是一种营销自动化工具,可让您根据指定的标准对潜在客户进行评分,并确定哪些潜在客户最有可能进行转化。 CRM 和 Marketo 之间的紧密集成可帮助您规划销售和营销活动,以培育这些高价值潜在客户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您的团队可以赢得的…...

【Leetcode每日一题】模拟 - 外观数列(难度⭐⭐)(51)
1. 题目解析 题目链接:38. 外观数列 这个问题的理解其实相当简单,只需看一下示例,基本就能明白其含义了。 2.算法原理 所谓“外观数列”,其实只是依次统计字符串中连续且相同的字符的个数。依照题意,依次模拟即 可。…...

CMakeLists.txt编写简单介绍:CMakeLists.txt同时编译.cpp和.cu
关于CMakeLists.txt的相关介绍,这里不赘诉,本人的出发点是借助于CMakeLists.txt掌握基本的C++构建项目流程,下面是本人根据网络资料以及个人实践掌握的资料。 CMakeList.txt构建C++项目 下图是一个使用CUDA实现hello world的项目,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C++项目包括三个文件…...
MSSQL有关数据库、表的循环操作可使用的存储过程 sp_MSforeachdb 及 sp_MSforeachtable
MSSQL有关数据库、表的循环操作可使用的存储过程: 1. sp_MSforeachdb command1print ?, command2DBCC CHECKDB(?) --检查所有的数据库 2. sp_MSforeachtable command1print ?, command2sp_spaceused ? --统计各个表的空间使用情况 【说明】sys.sp_MSforeachdb 和 …...

day63 单调栈part02
503. 下一个更大元素 II 中等 给定一个循环数组 nums ( nums[nums.length - 1] 的下一个元素是 nums[0] ),返回 nums 中每个元素的 下一个更大元素 。 数字 x 的 下一个更大的元素 是按数组遍历顺序,这个数字之后的第一个比它更…...

上市公司股权性质演变:2000-2022年集中度数据深度剖析(5W+数据)
01、数据介绍 股权性质主要指的是股份公司中不同性质的股东即股权所有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各自持有的股份比例。在我国,股权性质通常涉及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流通股东等。 股权集中度则是反映公司股东对管理者的…...

安装Redis Windows版
一、安装Redis Windows版 1.1、下载安装包 官网:https://github.com/microsoftarchive/redis/releases 我分享的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g-b_k02XO6UAXMHxGD0FA?pwdyyds 提取码:yyds 1.2、安装 (1&a…...
用 ipset 和 iptables 保护 sip 端口
这里先假定 sip 端口是 5060 和 5080 cat china.sh,and ./china.sh #!/bin/bash apt install -y ipset ipset destroy china ipset create china hash:net maxelem 65536 ipset flush china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O- http://ftp.apnic.net/apnic/stats/apn…...
日志打印的学习之log4j2(二)进阶案例
日志级别简述: trace追踪,就是程序推进一下,可以写个trace输出debug调试,一般作为最低级别,trace基本不用。info输出重要的信息,使用较多warn警告,有些信息不是错误信息,但也要给程…...

c语言实现2048小游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clude <conio.h>int best 0 ;// 定义2048游戏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int martix[16]; // 当前4*4矩阵的数字 int martixPrior[16]; // 上一步的4*4矩阵的数字 int emptyIndex[16…...

159 Linux C++ 通讯架构实战14,epoll 函数代码实战
ngx_epoll_init函数的调用 //(3.2)ngx_epoll_init函数的调用(要在子进程中执行) //四章,四节 project1.cpp:nginx中创建worker子进程; //nginx中创建worker子进程 //官方nginx ,一个…...

【鹅厂摸鱼日记(一)】(工作篇)认识八大技术架构
💓博主CSDN主页:杭电码农-NEO💓 ⏩专栏分类:重生之我在鹅厂摸鱼⏪ 🚚代码仓库:NEO的学习日记🚚 🌹关注我🫵带你学习更多知识 🔝🔝 认识八大架构 1. 前言2. 架构简介&…...

CA根证书——https安全保障的基石
HTTPS通信中,服务器端使用数字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客户端需要验证服务器发送的证书的真实性。这就需要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机构,即CA,来颁发和管理证书。CA根证书是证书颁发机构层次结构的顶级证书,客户端信任的所有证书都可以追溯…...

Spark-Scala语言实战(10)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spark中使用RDD的filter,distinct,intersection三种方法。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查看这篇文章。同时,希望我的文章能帮助到你,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写的不错,请留下你宝贵的点赞,谢谢。 Spark-…...

【C++庖丁解牛】高阶数据结构---红黑树详解(万字超详细全面介绍红黑树)
🍁你好,我是 RO-BERRY 📗 致力于C、C、数据结构、TCP/IP、数据库等等一系列知识 🎄感谢你的陪伴与支持 ,故事既有了开头,就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我们一起加油 目录 前言1.红黑树的概念2.红黑…...

汽车网络安全管理
汽车网络安全管理 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 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 屏蔽力是信息过载时代一个人的特殊竞争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
Frozen-Flask :将 Flask 应用“冻结”为静态文件
Frozen-Flask 是一个用于将 Flask 应用“冻结”为静态文件的 Python 扩展。它的核心用途是:将一个 Flask Web 应用生成成纯静态 HTML 文件,从而可以部署到静态网站托管服务上,如 GitHub Pages、Netlify 或任何支持静态文件的网站服务器。 &am…...

IoT/HCIP实验-3/LiteOS操作系统内核实验(任务、内存、信号量、CMSIS..)
文章目录 概述HelloWorld 工程C/C配置编译器主配置Makefile脚本烧录器主配置运行结果程序调用栈 任务管理实验实验结果osal 系统适配层osal_task_create 其他实验实验源码内存管理实验互斥锁实验信号量实验 CMISIS接口实验还是得JlINKCMSIS 简介LiteOS->CMSIS任务间消息交互…...

Maven 概述、安装、配置、仓库、私服详解
目录 1、Maven 概述 1.1 Maven 的定义 1.2 Maven 解决的问题 1.3 Maven 的核心特性与优势 2、Maven 安装 2.1 下载 Maven 2.2 安装配置 Maven 2.3 测试安装 2.4 修改 Maven 本地仓库的默认路径 3、Maven 配置 3.1 配置本地仓库 3.2 配置 JDK 3.3 IDEA 配置本地 Ma…...
【Nginx】使用 Nginx+Lua 实现基于 IP 的访问频率限制
使用 NginxLua 实现基于 IP 的访问频率限制 在高并发场景下,限制某个 IP 的访问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或错误配置导致的服务宕机。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实现方案,使用 Nginx 和 Lua 脚本结合 Redis 来实现基于 IP 的访问频率限制…...

C++ 设计模式 《小明的奶茶加料风波》
👨🎓 模式名称: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 小明最近上线了校园奶茶配送功能,业务火爆,大家都在加料: 有的同学要加波霸 🟤,有的要加椰果…...
关于uniapp展示PDF的解决方案
在 UniApp 的 H5 环境中使用 pdf-vue3 组件可以实现完整的 PDF 预览功能。以下是详细实现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安装依赖 安装 pdf-vue3 和 PDF.js 核心库: npm install pdf-vue3 pdfjs-dist二、基本使用示例 <template><view class"con…...

第一篇:Liunx环境下搭建PaddlePaddle 3.0基础环境(Liunx Centos8.5安装Python3.10+pip3.10)
第一篇:Liunx环境下搭建PaddlePaddle 3.0基础环境(Liunx Centos8.5安装Python3.10pip3.10) 一:前言二:安装编译依赖二:安装Python3.10三:安装PIP3.10四:安装Paddlepaddle基础框架4.1…...

AD学习(3)
1 PCB封装元素组成及简单的PCB封装创建 封装的组成部分: (1)PCB焊盘:表层的铜 ,top层的铜 (2)管脚序号:用来关联原理图中的管脚的序号,原理图的序号需要和PCB封装一一…...

Axure Rp 11 安装、汉化、授权
Axure Rp 11 安装、汉化、授权 1、前言2、汉化2.1、汉化文件下载2.2、windows汉化流程2.3、 macOs汉化流程 3、授权 1、前言 Axure Rp 11官方下载链接:https://www.axure.com/downloadthanks 2、汉化 2.1、汉化文件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8Clf…...
MySQL基本操作(续)
第3章:MySQL基本操作(续) 3.3 表操作 表是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基本结构,由行和列组成。在MySQL中,表操作包括创建表、查看表结构、修改表和删除表等。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操作。 3.3.1 创建表 在MySQL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