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自定义数据集 使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逻辑回归并保存模型,然后保存模型后再加载模型进行预测

一、使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逻辑回归

1. 数据部分

  • 首先自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集,特征 X 是 100 个随机样本,每个样本一个特征,目标值 y 基于线性关系并添加了噪声。
  • tensorflow框架不需要numpy 数组转换为相应的张量,可以直接在模型中使用数据集。

2. 模型定义部分

方案 1: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1,))])

解释

  • 此方案使用 tf.keras.Sequential 构建模型,在列表中直接定义了一个 Dense 层,input_shape=(1,) 表明输入数据的形状。
  • 编译模型时,选择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和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 训练完成后,使用 sklearn 的指标评估模型,并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构建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1,))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loss='mean_squared_error')#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ayers[0].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方案 2: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解释

  • 这种方式先创建一个空的 Sequential 模型,再使用 add 方法添加 Dense 层。
  • 后续编译、训练、评估和输出模型参数的步骤与方案 1 类似。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构建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1,)))#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loss='mean_squared_error')#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ayers[0].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方案 3:自定义模型类

解释

  • 继承 Model 基类创建自定义模型类 Linear,在 __init__ 方法中定义 Dense 层。
  • call 方法用于实现前向传播逻辑,类似于 PyTorch 中的 forward 方法。
  • 后续的编译、训练、评估和参数输出流程和前面方案一致。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Model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自定义模型类
class Linear(Model):def __init__(self):super(Linear, self).__init__()self.linear = tf.keras.layers.Dense(1)def call(self, x, **kwargs):x = self.linear(x)return x# 构建模型
model = Linear()#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loss='mean_squared_error')#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inear.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方案 4:函数式 API 构建模型

解释

  • 使用函数式 API 构建模型,先定义输入层,再定义 Dense 层,最后使用 Model 类将输入和输出连接起来形成模型。
  • 编译、训练、评估和参数输出的步骤和前面方案相同。注意这里通过 model.layers[1] 获取 Dense 层的权重和偏置,因为第一层是输入层。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r2_score# 自定义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astype(np.float32)
y = 2 * X + 1 + 0.3 * np.random.randn(100, 1).astype(np.float32)# 定义函数构建模型
def linear():input = tf.keras.layers.Input(shape=(1,), dtype=tf.float32)y = tf.keras.layers.Dense(1)(input)model = tf.keras.models.Model(inputs=input, outputs=y)return model# 构建模型
model = linear()#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SGD(learning_rate=0.01),loss='mean_squared_error')#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 y, epochs=1000, verbose=0)# 模型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 y_pred)
r2 = r2_score(y, y_pred)
print(f"均方误差 (MSE): {mse}")
print(f"决定系数 (R²): {r2}")# 输出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weights, biases = model.layers[1].get_weights()
print(f"模型系数: {weights[0][0]}")
print(f"模型截距: {biases[0]}")

3. 训练和评估部分

  • 使用 fit 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verbose=0 表示不显示训练过程中的详细信息,训练过程中的损失信息会存储在 history 对象中。
  • 通过多个 epoch 进行训练,每个 epoch 包含前向传播、损失计算、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
  • 使用 predict 方法进行预测,计算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评估模型性能,通过 model.linear.get_weights() 获取模型的系数和截距。

二、保存tensorflow框架逻辑回模型

方式 1:保存为 HDF5 文件(后缀名 .h5

这种方式会保存模型的结构、权重以及训练配置(如优化器、损失函数等),加载时可以直接得到一个完整可用的模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自定义数据集
# 生成 10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2 个特征
X = np.random.randn(1000, 2).astype(np.float32)
# 根据特征生成标签
y = (2 * X[:, 0] + 3 * X[:,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32, verbose=1)# 保存模型为 HDF5 文件
model.save('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加载 HDF5 文件模型
loaded_model =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生成新的测试数据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loaded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生成与模型构建:生成自定义数据集,构建并编译逻辑回归模型,然后进行训练。
  2. 保存模型:使用 model.save('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将模型保存为 HDF5 文件。
  3. 加载模型: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加载保存的模型。
  4. 预测与评估:生成新的测试数据,使用加载的模型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

方式 2:只保存参数

这种方式只保存模型的权重参数,不保存模型的结构和训练配置。加载时需要先定义与原模型相同结构的模型,再将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自定义数据集
# 生成 10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2 个特征
X = np.random.randn(1000, 2).astype(np.float32)
# 根据特征生成标签
y = (2 * X[:, 0] + 3 * X[:,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32, verbose=1)# 只保存模型参数
model.save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重新定义相同结构的模型
new_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编译新模型
new_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加载保存的参数到新模型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生成新的测试数据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new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生成与模型构建:同样生成自定义数据集,构建并编译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训练。
  2. 保存参数:使用 model.save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只保存模型的权重参数。
  3. 重新定义模型: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模型结构相同的新模型,并进行编译。
  4. 加载参数:使用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将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5. 预测与评估:生成新的测试数据,使用加载参数后的新模型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保存方法。

三、加载tensorflow框架逻辑回归模型

方案 1:加载保存为 HDF5 文件的模型

当用户将模型保存为 HDF5 文件(后缀名 .h5)时,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 函数可以直接加载整个模型,包括模型的结构、权重以及训练配置。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生成一些示例数据用于预测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加载保存为 HDF5 文件的模型
loaded_model =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loaded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准备:生成一些示例数据 X_test 和对应的标签 y_test,用于后续的预测和评估。
  2. 模型加载: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h5') 加载之前保存为 HDF5 文件的模型。
  3. 预测与评估:使用加载的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概率转换为标签,然后计算预测准确率。

方案 2:加载只保存的参数(权重和偏置)

当用户只保存了模型的参数(权重和偏置)时,需要先定义一个与原模型结构相同的新模型,然后使用 load_weights 方法将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生成一些示例数据用于预测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重新定义相同结构的模型
new_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编译新模型
new_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加载保存的参数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new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tf.keras.metrics.BinaryAccuracy()
accuracy.update_stat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result().numpy()}")

代码解释

  1. 数据准备:同样生成示例数据 X_test 和 y_test 用于预测和评估。
  2. 模型定义与编译: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模型结构相同的新模型 new_model,并进行编译,设置优化器、损失函数和评估指标。
  3. 参数加载:使用 new_model.load_weights('logistic_regression_weights.h5') 将之前保存的参数加载到新模型中。
  4. 预测与评估:使用加载参数后的新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概率转换为标签,最后计算预测准确率。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保存方式正确加载 TensorFlow 模型。

四、完整流程

1. 实现思路

① 导入必要的库

在开始之前,需要导入 TensorFlow 用于构建和训练模型,NumPy 用于数据处理,以及一些评估指标相关的库。

② 生成自定义数据集

自定义数据集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生成,这里以一个简单的二维数据集为例,每个样本有两个特征,标签为 0 或 1。

③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一共有4种方式,案例使用其中的TensorFlow的tf.keras.Sequential 构建模型,在列表中直接定义了一个 Dense 层,input_shape=(1,) 表明输入数据的形状。

④ 训练模型

使用生成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

⑤ 保存模型

可以选择将模型保存为 HDF5 文件或只保存模型的参数,案例为保存为 HDF5 文件。

⑥ 加载模型并进行预测

此案例为加载 HDF5 文件模型

2. 代码示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生成 1000 个样本,每个样本有 2 个特征
X = np.random.randn(1000, 2).astype(np.float32)
# 根据特征生成标签
y = (2 * X[:, 0] + 3 * X[:,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tf.keras.layers.Dense(1, input_shape=(2,), activation='sigmoid')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loss='binary_crossentropy',metrics=['accuracy'])#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100, batch_size=32, verbose=1)# 保存模型
model.save('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 加载模型
loaded_model = tf.keras.models.load_model('logistic_regression_model')# 生成新的测试数据
X_test = np.random.randn(100, 2).astype(np.float32)
y_test = (2 * X_test[:, 0] + 3 * X_test[:, 1] > 0).astype(np.float32).reshape(-1, 1)# 进行预测
y_pred_probs = loaded_model.predict(X_test)
y_pred = (y_pred_probs > 0.5).astype(np.float32)# 计算准确率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f"预测准确率: {accuracy}")

3. 代码解释

① 数据集生成

使用 np.random.randn 生成具有两个特征的随机样本,根据特征的线性组合生成标签。

② 模型构建

使用 tf.keras.Sequential 构建一个简单的逻辑回归模型,包含一个具有 sigmoid 激活函数的全连接层。

③ 模型编译

使用 adam 优化器和 binary_crossentropy 损失函数进行编译,并监控准确率指标。

④ 模型训练

使用 fit 方法对模型进行训练,指定训练轮数和批次大小。

⑤ 模型保存

使用 model.save 方法将模型保存到指定目录。

⑥ 模型加载与预测

使用 tf.keras.models.load_model 加载保存的模型,生成新的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

相关文章:

自定义数据集 使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逻辑回归并保存模型,然后保存模型后再加载模型进行预测

一、使用tensorflow框架实现逻辑回归 1. 数据部分: 首先自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集,特征 X 是 100 个随机样本,每个样本一个特征,目标值 y 基于线性关系并添加了噪声。tensorflow框架不需要numpy 数组转换为相应的张量&#xff0…...

对于Docker的初步了解

简介与概述 1.不需要安装环境,工具包包含了环境(jdk等) 2.打包好,“一次封装,到处运行” 3.跨平台,docker容器在任何操作系统上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实现跨平台跨服务器。只需要一次配置好环境&…...

C语言进阶——3字符函数和字符串函数(2)

8 strsrt char * strstr ( const char *str1, const char * str2);查找子字符串 返回指向 str1 中第一次出现的 str2 的指针,如果 str2 不是 str1 的一部分,则返回 null 指针。匹配过程不包括终止 null 字符,但会在此处停止。 8.1 库函数s…...

机器学习day3

自定义数据集使用框架的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拟合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torch import numpy as np # 1.散点输入 # 1、散点输入 # 定义输入数据 data [[-0.5, 7.7], [1.8, 98.5], [0.9, 57.8], [0.4, 39.2], [-1.4, -15.7], [-1.4, -37.3], [-1.8, -49.1]…...

追剧记单词之:国色芳华与单词速记

●wretched adj. 恶劣的;悲惨的;不幸的;难过的 (不幸的)胜意出生于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嫁给王擎后依然过着(悲惨的)生活,她死后,牡丹…...

AIGC浪潮下,图文内容社区数据指标体系构建探索

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浪潮席卷之下,图文内容社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了有效监控和优化业务发展,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数据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AIGC背景下,为图文内容社区构建一套…...

总线、UART、IIC、SPI

一图流 总线 概念 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类型 片内总线:连接处理器内核和外设的总线,在芯片内部 片外总线:连接芯片和其他芯片或者模块的总线 总线的通信 总线通信的方式 串行通信 数据按位顺序传…...

戴尔电脑设置u盘启动_戴尔电脑设置u盘启动多种方法

最近有很多网友问,戴尔台式机怎么设置u盘启动,特别是近两年的戴尔台式机比较复杂,有些网友不知道怎么设置,其实设置u盘启动有两种方法,下面小编教大家戴尔电脑设置u盘启动方法。 戴尔电脑设置u盘启动方法一、戴尔进入b…...

【python】四帧差法实现运动目标检测

四帧差法是一种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它通过比较连续四帧图像之间的差异来检测运动物体。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目录 1 方案 2 实践 ① 代码 ② 效果图 1 方案 具体的步骤如下: ① 读取视频流:使用cv2.VideoCapture…...

JVM学习指南(48)-JVM即时编译

文章目录 即时编译(Just-In-Time Compilation, JIT)概述为什么JVM需要即时编译?即时编译与传统的静态编译的区别JVM中的即时编译器HotSpot VM中的C1和C2编译器编译器的作用和位置即时编译的工作流程代码的加载和解释执行热点代码检测编译优化编译优化技术公共子表达式消除循…...

office 2019 关闭word窗口后卡死未响应

最近关闭word文件总是出现卡死未响应的状态,必须从任务管理器才能杀掉word 进程,然后重新打开word再保存,很是麻烦。(#其他特征,在word中打字会特别变慢,敲击键盘半秒才出现字符。) office官网…...

[操作系统] 深入进程地址空间

程序地址空间回顾 在C语言学习的时,对程序的函数、变量、代码等数据的存储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在语言层面上存储的地方叫做程序地址空间,不同类型的数据有着不同的存储地址。 下图为程序地址空间的存储分布和和特性: 使用以下代码来验证一下…...

CVE-2025-0411 7-zip 漏洞复现

文章目录 免责申明漏洞描述影响版本漏洞poc漏洞复现修复建议 免责申明 本文章仅供学习与交流,请勿用于非法用途,均由使用者本人负责,文章作者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漏洞描述 此漏洞 (CVSS SCORE 7.0) 允许远程攻击者绕…...

leetcode151-反转字符串中的单词

leetcode 151 思路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首先将字符串转为数组,这样可以方便进行操作,然后定义一个新的数组来存放从后到前的单词,由于arr中转换以后可能会出现有些项是空格的情况,所以需要判…...

若依 v-hasPermi 自定义指令失效场景

今天使用若依跟往常一样使用v-hasPermi 自定义指令的时候发现这个指令失效了&#xff0c;原因是和v-if指令一块使用&#xff0c;具体代码如下&#xff1a; <el-buttonsize"mini"type"text"icon"el-icon-edit-outline"v-hasPermi"[evalu…...

vue3中自定一个组件并且能够用v-model对自定义组件进行数据的双向绑定

1. 基础用法 在 Vue3 中&#xff0c;v-model 在组件上的使用有了更灵活的方式。默认情况下&#xff0c;v-model 使用 modelValue 作为 prop&#xff0c;update:modelValue 作为事件。 1.1 基本示例 <!-- CustomInput.vue --> <template><input:value"mo…...

使用 Python 和 Tesseract 实现验证码识别

验证码识别是一个常见且实用的技术需求&#xff0c;尤其是在自动化测试和数据采集场景中。通过开源 OCR&#xff08;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xff0c;光学字符识别&#xff09;工具 Tesseract&#xff0c;结合 Python 的强大生态&#xff0c;我们可以高效实现验证码识…...

谈一谈前端构建工具的本地代理配置(Webpack与Vite)

在Web前端开发中&#xff0c;我们在本地写代码经常遇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代理配置。代理配置说简单也简单&#xff0c;配置一次基本就一劳永逸&#xff0c;但有时候配置不对&#xff0c;无论如何也连不上后端&#xff0c;就成了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在这本文中&#xff0c;我们讨论一…...

CentOS7非root用户离线安装Docker及常见问题总结、各种操作系统docker桌面程序下载地址

环境说明 1、安装用户有sudo权限 2、本文讲docker组件安装&#xff0c;不是桌面程序安装 3、本文讲离线安装&#xff0c;不是在线安装 4、目标机器是内网机器&#xff0c;与外部网络不连通 下载 1、下载离线安装包&#xff0c;并上传到$HOME/basic-tool 目录 下载地址&am…...

Alibaba Spring Cloud 十三 Nacos,Gateway,Nginx 部署架构与负载均衡方案

在微服务体系中&#xff0c;Nacos 主要承担“服务注册与发现、配置中心”的职能&#xff0c;Gateway&#xff08;如 Spring Cloud Gateway&#xff09;通常负责“路由转发、过滤、安全鉴权、灰度流量控制”等功能&#xff0c;而 Nginx 则常被用作“边缘反向代理”或“统一流量入…...

论文解读:交大港大上海AI Lab开源论文 | 宇树机器人多姿态起立控制强化学习框架(二)

HoST框架核心实现方法详解 - 论文深度解读(第二部分) 《Learning Humanoid Standing-up Control across Diverse Postures》 系列文章: 论文深度解读 + 算法与代码分析(二) 作者机构: 上海AI Lab, 上海交通大学, 香港大学, 浙江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论文主题: 人形机器人…...

day52 ResNet18 CBAM

在深度学习的旅程中&#xff0c;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提升模型的性能。今天&#xff0c;我将分享我在 ResNet18 模型中插入 CBAM&#xff08;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xff09;模块&#xff0c;并采用分阶段微调策略的实践过程。通过这个过程&#xff0c;我不仅提升…...

Leetcode 3577. Count the Number of Computer Unlocking Permutations

Leetcode 3577. Count the Number of Computer Unlocking Permutations 1. 解题思路2. 代码实现 题目链接&#xff1a;3577. Count the Number of Computer Unlocking Permutations 1. 解题思路 这一题其实就是一个脑筋急转弯&#xff0c;要想要能够将所有的电脑解锁&#x…...

leetcodeSQL解题:3564. 季节性销售分析

leetcodeSQL解题&#xff1a;3564. 季节性销售分析 题目&#xff1a; 表&#xff1a;sales ---------------------- | Column Name | Type | ---------------------- | sale_id | int | | product_id | int | | sale_date | date | | quantity | int | | price | decimal | -…...

前端开发面试题总结-JavaScript篇(一)

文章目录 JavaScript高频问答一、作用域与闭包1.什么是闭包&#xff08;Closure&#xff09;&#xff1f;闭包有什么应用场景和潜在问题&#xff1f;2.解释 JavaScript 的作用域链&#xff08;Scope Chain&#xff09; 二、原型与继承3.原型链是什么&#xff1f;如何实现继承&a…...

Element Plus 表单(el-form)中关于正整数输入的校验规则

目录 1 单个正整数输入1.1 模板1.2 校验规则 2 两个正整数输入&#xff08;联动&#xff09;2.1 模板2.2 校验规则2.3 CSS 1 单个正整数输入 1.1 模板 <el-formref"formRef":model"formData":rules"formRules"label-width"150px"…...

计算机基础知识解析:从应用到架构的全面拆解

目录 前言 1、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xff1a;无处不在的数字助手 2、 计算机的进化史&#xff1a;从算盘到量子计算 3、计算机的分类&#xff1a;不止 “台式机和笔记本” 4、计算机的组件&#xff1a;硬件与软件的协同 4.1 硬件&#xff1a;五大核心部件 4.2 软件&#…...

PostgreSQL——环境搭建

一、Linux # 安装 PostgreSQL 15 仓库 sudo dnf install -y https://download.postgresql.org/pub/repos/yum/reporpms/EL-$(rpm -E %{rhel})-x86_64/pgdg-redhat-repo-latest.noarch.rpm# 安装之前先确认是否已经存在PostgreSQL rpm -qa | grep postgres# 如果存在&#xff0…...

MySQL 主从同步异常处理

阅读原文&#xff1a;https://www.xiaozaoshu.top/articles/mysql-m-s-update-pk MySQL 做双主&#xff0c;遇到的这个错误&#xff1a; Could not execute Update_rows event on table ... Error_code: 1032是 MySQL 主从复制时的经典错误之一&#xff0c;通常表示&#xff…...

实战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概述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xff0c;并将某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前提下&#xff0c;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简单来说&#xff0c;就是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了要执行的步骤顺序或算法框架&#xff0c;但允许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