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习 Java: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之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二十)
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
- 常见的七种查找算法:
- 1. 基本查找
- 2. 二分查找
- 3. 插值查找
- 4. 斐波那契查找
- 5. 分块查找
- 6. 哈希查找
- 7. 树表查找
- 四种排序算法:
- 1. 冒泡排序
- 1.1 算法步骤
- 1.2 动图演示
- 1.3 代码示例
- 2. 选择排序
- 2.1 算法步骤
- 2.2 动图演示
- 3. 插入排序
- 3.1 算法步骤
- 3.2 动图演示
- 4. 快速排序
- 4.1 算法步骤
- 4.2 动图演示
常见的七种查找算法:
1. 基本查找
也叫做顺序查找
说明:顺序查找适合于存储结构为数组或者链表。
基本思想:顺序查找也称为线形查找,属于无序查找算法。从数据结构线的一端开始,顺序扫描,依次将遍历到的结点与要查找的值相比较,若相等则表示查找成功;若遍历结束仍没有找到相同的,表示查找失败。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A01_BasicSearch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基本查找/顺序查找//核心://从0索引开始挨个往后查找//需求:定义一个方法利用基本查找,查询某个元素是否存在//数据如下:{131, 127, 147, 81, 103, 23, 7, 79}int[] arr = {131, 127, 147, 81, 103, 23, 7, 79};int number = 82;System.out.println(basicSearch(arr, number));}//参数://一:数组//二:要查找的元素//返回值://元素是否存在public static boolean basicSearch(int[] arr, int number){//利用基本查找来查找number在数组中是否存在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if(arr[i] == number){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2. 二分查找
也叫做折半查找
说明:元素必须是有序的,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无序的,也可以先进行排序。但是排序之后,会改变原有数据的顺序,查找出来元素位置跟原来的元素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排序之后再查找只能判断当前数据是否在容器当中,返回的索引无实际的意义。
基本思想:也称为是折半查找,属于有序查找算法。用给定值先与中间结点比较。比较完之后有三种情况:
-
相等
说明找到了
-
要查找的数据比中间节点小
说明要查找的数字在中间节点左边
-
要查找的数据比中间节点大
说明要查找的数字在中间节点右边
代码示例:
package com.itheima.search;public class A02_BinarySearchDemo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二分查找/折半查找//核心://每次排除一半的查找范围//需求:定义一个方法利用二分查找,查询某个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数据如下:{7, 23, 79, 81, 103, 127, 131, 147}int[] arr = {7, 23, 79, 81, 103, 127, 131, 147};System.out.println(binarySearch(arr, 150));}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number){//1.定义两个变量记录要查找的范围int min = 0;int max = arr.length - 1;//2.利用循环不断的去找要查找的数据while(true){if(min > max){return -1;}//3.找到min和max的中间位置int mid = (min + max) / 2;//4.拿着mid指向的元素跟要查找的元素进行比较if(arr[mid] > number){//4.1 number在mid的左边//min不变,max = mid - 1;max = mid - 1;}else if(arr[mid] < number){//4.2 number在mid的右边//max不变,min = mid + 1;min = mid + 1;}else{//4.3 number跟mid指向的元素一样//找到了return mid;}}}
}
3. 插值查找
在介绍插值查找之前,先考虑一个问题:
为什么二分查找算法一定要是折半,而不是折四分之一或者折更多呢?
其实就是因为方便,简单,但是如果我能在二分查找的基础上,让中间的mid点,尽可能靠近想要查找的元素,那不就能提高查找的效率了吗?
二分查找中查找点计算如下:
mid=(low+high)/2, 即mid=low+1/2*(high-low);
我们可以将查找的点改进为如下:
mid=low+(key-a[low])/(a[high]-a[low])*(high-low)
这样,让mid值的变化更靠近关键字key,这样也就间接地减少了比较次数。
基本思想:基于二分查找算法,将查找点的选择改进为自适应选择,可以提高查找效率。当然,差值查找也属于有序查找。
细节:对于表长较大,而关键字分布又比较均匀的查找表来说,插值查找算法的平均性能比折半查找要好的多。反之,数组中如果分布非常不均匀,那么插值查找未必是很合适的选择。
代码跟二分查找类似,只要修改一下mid的计算方式即可。
4. 斐波那契查找
在介绍斐波那契查找算法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很它紧密相连并且大家都熟知的一个概念——黄金分割。
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或1.618:1。
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在数学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数学规律: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从第三个数开始,后边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然后我们会发现,随着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增,前后两个数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0.618,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将黄金比例运用到查找技术中。
基本思想:也是二分查找的一种提升算法,通过运用黄金比例的概念在数列中选择查找点进行查找,提高查找效率。同样地,斐波那契查找也属于一种有序查找算法。
斐波那契查找也是在二分查找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优化中间点mid的计算方式即可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FeiBoSearchDemo {public static int maxSize = 2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1, 8, 10, 89, 1000, 1234};System.out.println(search(arr, 1234));}public static int[] getFeiBo() {int[] arr = new int[maxSize];arr[0] = 1;arr[1] = 1;for (int i = 2; i < maxSize; i++) {arr[i] = arr[i - 1] + arr[i - 2];}return arr;}public static int search(int[] arr, int key) {int low = 0;int high = arr.length - 1;//表示斐波那契数分割数的下标值int index = 0;int mid = 0;//调用斐波那契数列int[] f = getFeiBo();//获取斐波那契分割数值的下标while (high > (f[index] - 1)) {index++;}//因为f[k]值可能大于a的长度,因此需要使用Arrays工具类,构造一个新法数组,并指向temp[],不足的部分会使用0补齐int[] temp = Arrays.copyOf(arr, f[index]);//实际需要使用arr数组的最后一个数来填充不足的部分for (int i = high + 1; i < temp.length; i++) {temp[i] = arr[high];}//使用while循环处理,找到key值while (low <= high) {mid = low + f[index - 1] - 1;if (key < temp[mid]) {//向数组的前面部分进行查找high = mid - 1;/*对k--进行理解1.全部元素=前面的元素+后面的元素2.f[k]=k[k-1]+f[k-2]因为前面有k-1个元素没所以可以继续分为f[k-1]=f[k-2]+f[k-3]即在f[k-1]的前面继续查找k--即下次循环,mid=f[k-1-1]-1*/index--;} else if (key > temp[mid]) {//向数组的后面的部分进行查找low = mid + 1;index -= 2;} else {//找到了//需要确定返回的是哪个下标if (mid <= high) {return mid;} else {return high;}}}return -1;}
}
5. 分块查找
当数据表中的数据元素很多时,可以采用分块查找。
汲取了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各自的优点,既有动态结构,又适于快速查找
分块查找适用于数据较多,但是数据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需要一边添加一边查找,建议使用哈希查找
分块查找的过程:
- 需要把数据分成N多小块,块与块之间不能有数据重复的交集。
- 给每一块创建对象单独存储到数组当中
- 查找数据的时候,先在数组查,当前数据属于哪一块
- 再到这一块中顺序查找
代码示例:
package com.itheima.search;public class A03_BlockSearch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分块查找核心思想:块内无序,块间有序实现步骤:1.创建数组blockArr存放每一个块对象的信息2.先查找blockArr确定要查找的数据属于哪一块3.再单独遍历这一块数据即可*/int[] arr = {16, 5, 9, 12,21, 18,32, 23, 37, 26, 45, 34,50, 48, 61, 52, 73, 66};//创建三个块的对象Block b1 = new Block(21,0,5);Block b2 = new Block(45,6,11);Block b3 = new Block(73,12,17);//定义数组用来管理三个块的对象(索引表)Block[] blockArr = {b1,b2,b3};//定义一个变量用来记录要查找的元素int number = 37;//调用方法,传递索引表,数组,要查找的元素int index = getIndex(blockArr,arr,number);//打印一下System.out.println(index);}//利用分块查找的原理,查询number的索引private static int getIndex(Block[] blockArr, int[] arr, int number) {//1.确定number是在那一块当中int indexBlock = findIndexBlock(blockArr, number);if(indexBlock == -1){//表示number不在数组当中return -1;}//2.获取这一块的起始索引和结束索引 --- 30// Block b1 = new Block(21,0,5); ---- 0// Block b2 = new Block(45,6,11); ---- 1// Block b3 = new Block(73,12,17); ---- 2int startIndex = blockArr[indexBlock].getStartIndex();int endIndex = blockArr[indexBlock].getEndIndex();//3.遍历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endIndex; i++) {if(arr[i] == number){return i;}}return -1;}//定义一个方法,用来确定number在哪一块当中public static int findIndexBlock(Block[] blockArr,int number){ //100//从0索引开始遍历blockArr,如果number小于max,那么就表示number是在这一块当中的for (int i = 0; i < blockArr.length; i++) {if(number <= blockArr[i].getMax()){return i;}}return -1;}}class Block{private int max;//最大值private int startIndex;//起始索引private int endIndex;//结束索引public Block() {}public Block(int max, int startIndex, int endIndex) {this.max = max;this.startIndex = startIndex;this.endIndex = endIndex;}/*** 获取* @return max*/public int getMax() {return max;}/*** 设置* @param max*/public void setMax(int max) {this.max = max;}/*** 获取* @return startIndex*/public int getStartIndex() {return startIndex;}/*** 设置* @param startIndex*/public void setStartIndex(int startIndex) {this.startIndex = startIndex;}/*** 获取* @return endIndex*/public int getEndIndex() {return endIndex;}/*** 设置* @param endIndex*/public void setEndIndex(int endIndex) {this.endIndex = endIndex;}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Block{max = " + max + ", startIndex = " + startIndex + ", endIndex = " + endIndex + "}";}
}
6. 哈希查找
哈希查找是分块查找的进阶版,适用于数据一边添加一边查找的情况。
一般是数组 + 链表的结合体或者是数组+链表 + 红黑树的结合体
在课程中,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所以规定:
- 数组的0索引处存储1~100
- 数组的1索引处存储101~200
- 数组的2索引处存储201~300
- 以此类推
但是实际上,我们一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一块区域添加的元素过多,导致效率偏低。
更多的是先计算出当前数据的哈希值,用哈希值跟数组的长度进行计算,计算出应存入的位置,再挂在数组的后面形成链表,如果挂的元素太多而且数组长度过长,我们也会把链表转化为红黑树,进一步提高效率。
7. 树表查找
本知识点涉及到数据结构:树。
基本思想:二叉查找树是先对待查找的数据进行生成树,确保树的左分支的值小于右分支的值,然后在就行和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比较大小,查找最适合的范围。 这个算法的查找效率很高,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查找方法要首先创建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Search Tree,也叫二叉搜索树,或称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任意节点左子树上所有的数据,均小于本身;
2)若任意节点右子树上所有的数据,均大于本身;
二叉查找树性质:对二叉查找树进行中序遍历,即可得到有序的数列。
基于二叉查找树进行优化,进而可以得到其他的树表查找算法,如平衡树、红黑树等高效算法。
不管是二叉查找树,还是平衡二叉树,还是红黑树,查找的性能都比较高
四种排序算法:
1.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的遍历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最后面。
当然,大家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排列。
1.1 算法步骤
- 相邻的元素两两比较,大的放右边,小的放左边
- 第一轮比较完毕之后,最大值就已经确定,第二轮可以少循环一次,后面以此类推
- 如果数组中有n个数据,总共我们只要执行n-1轮的代码就可以
1.2 动图演示
1.3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A01_Bubbl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冒泡排序:核心思想:1,相邻的元素两两比较,大的放右边,小的放左边。2,第一轮比较完毕之后,最大值就已经确定,第二轮可以少循环一次,后面以此类推。3,如果数组中有n个数据,总共我们只要执行n-1轮的代码就可以。*///1.定义数组int[] arr = {2, 4, 5, 3, 1};//2.利用冒泡排序将数组中的数据变成 1 2 3 4 5//外循环:表示我要执行多少轮。 如果有n个数据,那么执行n - 1 轮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 {//内循环:每一轮中我如何比较数据并找到当前的最大值//-1:为了防止索引越界//-i:提高效率,每一轮执行的次数应该比上一轮少一次。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 - 1 - i; j++) {//i 依次表示数组中的每一个索引:0 1 2 3 4if(arr[j] > arr[j + 1]){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printArr(arr);}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3.遍历数组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2. 选择排序
2.1 算法步骤
- 从0索引开始,跟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
- 小的放前面,大的放后面
- 第一次循环结束后,最小的数据已经确定
- 第二次循环从1索引开始以此类推
- 第三轮循环从2索引开始以此类推
- 第四轮循环从3索引开始以此类推。
2.2 动图演示
public class A02_Selecti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选择排序:1,从0索引开始,跟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2,小的放前面,大的放后面。3,第一次循环结束后,最小的数据已经确定。4,第二次循环从1索引开始以此类推。*///1.定义数组int[] arr = {2, 4, 5, 3, 1};//2.利用选择排序让数组变成 1 2 3 4 5/* //第一轮://从0索引开始,跟后面的元素一一比较。for (int i = 0 + 1; i < arr.length; i++) {//拿着0索引跟后面的数据进行比较if(arr[0] > arr[i]){int temp = arr[0];arr[0] = arr[i];arr[i] = temp;}}*///最终代码://外循环:几轮//i:表示这一轮中,我拿着哪个索引上的数据跟后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并交换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1; i++) {//内循环:每一轮我要干什么事情?//拿着i跟i后面的数据进行比较交换for (int j = i + 1; j < arr.length; j++) {if(arr[i] > arr[j]){int temp = arr[i];arr[i] = arr[j];arr[j] = temp;}}}printArr(arr);}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3.遍历数组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arr[i] + " ");}System.out.println();}}
3.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代码实现虽然没有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那么简单粗暴,但它的原理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因为只要打过扑克牌的人都应该能够秒懂。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创建有序序列和无序序列,然后再遍历无序序列得到里面每一个数字,把每一个数字插入到有序序列中正确的位置。
插入排序在插入的时候,有优化算法,在遍历有序序列找正确位置时,可以采取二分查找
3.1 算法步骤
将0索引的元素到N索引的元素看做是有序的,把N+1索引的元素到最后一个当成是无序的。
遍历无序的数据,将遍历到的元素插入有序序列中适当的位置,如遇到相同数据,插在后面。
N的范围:0~最大索引
3.2 动图演示
package com.itheima.mysort;public class A03_Inser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插入排序:将0索引的元素到N索引的元素看做是有序的,把N+1索引的元素到最后一个当成是无序的。遍历无序的数据,将遍历到的元素插入有序序列中适当的位置,如遇到相同数据,插在后面。N的范围:0~最大索引*/int[] arr =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1.找到无序的哪一组数组是从哪个索引开始的。 2int startIndex = -1;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if(arr[i] > arr[i + 1]){startIndex = i + 1;break;}}//2.遍历从startIndex开始到最后一个元素,依次得到无序的哪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元素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arr.length; i++) {//问题:如何把遍历到的数据,插入到前面有序的这一组当中//记录当前要插入数据的索引int j = i;while(j > 0 && arr[j] < arr[j - 1]){//交换位置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j--;}}printArr(arr);}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3.遍历数组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arr[i] + " ");}System.out.println();}}
4.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又是一种分而治之思想在排序算法上的典型应用。
快速排序的名字起的是简单粗暴,因为一听到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快,而且效率高!
它是处理大数据最快的排序算法之一了。
4.1 算法步骤
-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一般都是左边第一个数字,称为 “基准数”;
- 创建两个指针,一个从前往后走,一个从后往前走。
- 先执行后面的指针,找出第一个比基准数小的数字
- 再执行前面的指针,找出第一个比基准数大的数字
- 交换两个指针指向的数字
- 直到两个指针相遇
- 将基准数跟指针指向位置的数字交换位置,称之为:基准数归位。
- 第一轮结束之后,基准数左边的数字都是比基准数小的,基准数右边的数字都是比基准数大的。
- 把基准数左边看做一个序列,把基准数右边看做一个序列,按照刚刚的规则递归排序
4.2 动图演示
package com.itheima.mysort;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A05_QuickSor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Integer.MAX_VALUE);System.out.println(Integer.MIN_VALUE);/*快速排序:第一轮:以0索引的数字为基准数,确定基准数在数组中正确的位置。比基准数小的全部在左边,比基准数大的全部在右边。后面以此类推。*/int[] arr = {1,1, 6, 2, 7, 9, 3, 4, 5, 1,10, 8};//int[] arr = new int[1000000];/* Random r = new Random();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arr[i] = r.nextInt();}*/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quickSort(arr, 0, arr.length - 1);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149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课堂练习://我们可以利用相同的办法去测试一下,选择排序,冒泡排序以及插入排序运行的效率//得到一个结论:快速排序真的非常快。/*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arr[i] + " ");}*/}/** 参数一:我们要排序的数组* 参数二:要排序数组的起始索引* 参数三:要排序数组的结束索引*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i, int j) {//定义两个变量记录要查找的范围int start = i;int end = j;if(start > end){//递归的出口return;}//记录基准数int baseNumber = arr[i];//利用循环找到要交换的数字while(start != end){//利用end,从后往前开始找,找比基准数小的数字//int[] arr = {1, 6, 2, 7, 9, 3, 4, 5, 10, 8};while(true){if(end <= start || arr[end] < baseNumber){break;}end--;}System.out.println(end);//利用start,从前往后找,找比基准数大的数字while(true){if(end <= start || arr[start] > baseNumber){break;}start++;}//把end和start指向的元素进行交换int temp = arr[start];arr[start] = arr[end];arr[end] = temp;}//当start和end指向了同一个元素的时候,那么上面的循环就会结束//表示已经找到了基准数在数组中应存入的位置//基准数归位//就是拿着这个范围中的第一个数字,跟start指向的元素进行交换int temp = arr[i];arr[i] = arr[start];arr[start] = temp;//确定6左边的范围,重复刚刚所做的事情quickSort(arr,i,start - 1);//确定6右边的范围,重复刚刚所做的事情quickSort(arr,start + 1,j);}
}
后记
👉👉💕💕美好的一天,到此结束,下次继续努力!欲知后续,请看下回分解,写作不易,感谢大家的支持!! 🌹🌹🌹
相关文章:

从零开始学习 Java: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之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二十)
查找算法及排序算法 常见的七种查找算法:1. 基本查找2. 二分查找3. 插值查找4. 斐波那契查找5. 分块查找6. 哈希查找7. 树表查找 四种排序算法:1. 冒泡排序1.1 算法步骤1.2 动图演示1.3 代码示例 2. 选择排序2.1 算法步骤2.2 动图演示 3. 插入排序3.1 算…...

非煤矿山风险监测预警算法 yolov8
非煤矿山风险监测预警算法通过yolov8网络模型深度学习算法框架,非煤矿山风险监测预警算法在煤矿关键地点安装摄像机等设备利用智能化视频识别技术,能够实时分析人员出入井口的情况,人数变化并检测作业状态。YOLO的结构非常简单,就…...

Ansible学习笔记(一)
1.什么是Ansible 官方网站:https://docs.ansible.com/ansible/latest/installation_guide/intro_installation.html Ansible是一个配置管理和配置工具,类似于Chef,Puppet或Salt。这是一款很简单也很容易入门的部署工具,它使用SS…...

2024毕业设计选题指南【附选题大全】
title: 毕业设计选题指南 - 如何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 date: 2023-08-29 categories: 毕业设计 tags: 选题指南,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项目 - 如何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 当我们站在大学生活的十字路口,毕业设计便成了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这不仅是对我们…...

Error: PostCSS plugin autoprefixer requires PostCSS 8 问题解决办法
报错:Error: PostCSS plugin autoprefixer requires PostCSS 8 原因:autoprefixer版本过高 解决方案: 降低autoprefixer版本 执行:npm i postcss-loader autoprefixer8.0.0...
pymongo通过oplog获取数据(mongodb)
使用 MongoDB 的 oplog(操作日志)进行数据同步是高级的用法,主要用于复制和故障恢复。需要确保源 MongoDB 实例是副本集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副本集才会维护 oplog。 以下是简化的步骤,描述如何使用 oplog 进行数据同步&…...

MySQL数据备份与恢复
备份的主要目的: 备份的主要目的是:灾难恢复,备份还可以测试应用、回滚数据修改、查询历史数据、审计等。 日志: MySQL 的日志默认保存位置为: /usr/local/mysql/data##配置文件 vim /etc/my.cnf [mysqld] ##错误日志…...

基于ssm+vue汽车售票网站源码和论文
基于ssmvue汽车售票网站源码和论文088 开发工具:idea 数据库mysql5.7 数据库链接工具:navcat,小海豚等 技术:ssm 摘 要 互联网发展至今,无论是其理论还是技术都已经成熟,而且它广泛参与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它让…...
【List】List集合有序测试案例: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123)
List是有序、可重复的容器。 有序: List中每个元素都有索引标记。可以根据元素的索引标记(在List中的位置)访问 元素,从而精确控制这些元素。 可重复: List允许加入重复的元素。更确切地讲,List通常允许满足 e1.equals(e2) 的元素…...

【javaweb】学习日记Day6 - Mysql 数据库 DDL DML
之前学习过的SQL语句笔记总结戳这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第六章】T-SQL 在SQL Server的使用_Roye_ack的博客-CSDN博客 目录 一、概述 1、如何安装及配置路径Mysql? 2、SQL分类 二、DDL 数据定义 1、数据库操作 2、IDEA内置数据库使用 (1&…...
使用 PyTorch C ++前端
使用 PyTorch C 前端 PyTorch C 前端是 PyTorch 机器学习框架的纯 C 接口。 虽然 PyTorch 的主要接口自然是 Python,但此 Python API 建立于大量的 C 代码库之上,提供基本的数据结构和功能,例如张量和自动微分。 C 前端公开了纯 C 11 API&a…...
6、NoSQL的四大分类
6、NoSQL的四大分类 kv键值对 不同公司不同的实现 新浪:Redis美团:RedisTair阿里、百度:Redismemcache 文档型数据库(bson格式和json一样) MongoDB 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一般用于存储…...

(动态规划) 剑指 Offer 60. n个骰子的点数 ——【Leetcode每日一题】
❓ 剑指 Offer 60. n个骰子的点数 难度:中等 把 n 个骰子扔在地上,所有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为 s 。输入 n,打印出s的所有可能的值出现的概率。 你需要用一个浮点数数组返回答案,其中第 i 个元素代表这 n 个骰子所能掷出的点…...

ArrayList与顺序表
文章目录 一. 顺序表是什么二. ArrayList是什么三. ArrayList的构造方法四. ArrayList的常见方法4.1 add()4.2 size()4.3 remove()4.4 get()4.5 set()4.6 contains()4.7 lastIndexOf()和 indexOf()4.8 subList()4.9 clear() 以上就是ArrayList的常见方法!…...

【【萌新的STM32-22中断概念的简单补充】】
萌新的STM32学习22-中断概念的简单补充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 从上面可以看出,STM32F1 供给 IO 口使用的中断线只有 16 个,但是 STM32F1 的 IO 口却远远不止 16 个,所以 STM32 把 GPIO 管脚 GPIOx.0~GPIOx.15(xA,B,C,D,E,F,G)分别对应中断…...

Java 中数据结构HashMap的用法
Java HashMap HashMap 是一个散列表,它存储的内容是键值对(key-value)映射。 HashMap 实现了 Map 接口,根据键的 HashCode 值存储数据,具有很快的访问速度,最多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 null,不支持线程同步。 HashMap 是…...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
一、概念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是通过Servlet容器(如Tomcat)自动创建并传递给Servlet的。 Servlet容器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将请求信息封装到request对象中,然后将request对象传 递给相应的Servlet进行处理。类似地&…...

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文章目录 一、介绍二、案例1. 组件抽象化2. 桥梁抽象化 一、介绍 桥接模式,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提供抽象与实现之间的桥接结构,把抽象化与实现化解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 《Head First 设计模式》: 将抽象和实现放在两…...

pom.xml配置文件失效,显示已忽略的pom.xml --- 解决方案
现象: 在 Maven 创建模块Moudle时,由于开始没有正确创建好,所以把它删掉了,然后接着又创建了与一个与之前被删除的Moudle同名的Moudle时,出现了 Ignore pom.xml,并且新创建的 Module 的 pom.xml配置文件失效…...

文本编辑器Vim常用操作和技巧
文章目录 1. Vim常用操作1.1 Vim简介1.2 Vim工作模式1.3 插入命令1.4 定位命令1.5 删除命令1.6 复制和剪切命令1.7 替换和取消命令1.8 搜索和搜索替换命令1.9 保存和退出命令 2. Vim使用技巧 1. Vim常用操作 1.1 Vim简介 Vim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全屏幕文本编辑器,是L…...

CTF show Web 红包题第六弹
提示 1.不是SQL注入 2.需要找关键源码 思路 进入页面发现是一个登录框,很难让人不联想到SQL注入,但提示都说了不是SQL注入,所以就不往这方面想了 先查看一下网页源码,发现一段JavaScript代码,有一个关键类ctfs…...

shell脚本--常见案例
1、自动备份文件或目录 2、批量重命名文件 3、查找并删除指定名称的文件: 4、批量删除文件 5、查找并替换文件内容 6、批量创建文件 7、创建文件夹并移动文件 8、在文件夹中查找文件...

【力扣数据库知识手册笔记】索引
索引 索引的优缺点 优点1. 通过创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2. 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创建索引的主要原因)。3. 可以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4. 可以在查询过程中,…...
鱼香ros docker配置镜像报错:https://registry-1.docker.io/v2/
使用鱼香ros一件安装docker时的https://registry-1.docker.io/v2/问题 一键安装指令 wget http://fishros.com/install -O fishros && . fishros出现问题:docker pull 失败 网络不同,需要使用镜像源 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sudo vi /etc/docker/dae…...
【HTTP三个基础问题】
面试官您好!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互联网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比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核心协议,当前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版本是HTTP1.1,它基于经典的C/S模型,也就是客…...

Redis数据倾斜问题解决
Redis 数据倾斜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案 什么是 Redis 数据倾斜 Redis 数据倾斜指的是在 Redis 集群中,部分节点存储的数据量或访问量远高于其他节点,导致这些节点负载过高,影响整体性能。 数据倾斜的主要表现 部分节点内存使用率远高于其他节…...

华硕a豆14 Air香氛版,美学与科技的馨香融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渴望一个能激发创想、愉悦感官的工作与生活伙伴,它不仅是冰冷的科技工具,更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正是在这样的期许下,华硕a豆14 Air香氛版翩然而至,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x…...
服务器--宝塔命令
一、宝塔面板安装命令 ⚠️ 必须使用 root 用户 或 sudo 权限执行! sudo su - 1. CentOS 系统: yum install -y wget && wget -O install.sh http://download.bt.cn/install/install_6.0.sh && sh install.sh2. Ubuntu / Debian 系统…...
Java毕业设计:WML信息查询与后端信息发布系统开发
JAVAWML信息查询与后端信息发布系统实现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基于Java和WML(无线标记语言)技术开发,实现了移动设备上的信息查询与后端信息发布功能。系统采用B/S架构,服务器端使用Java Servlet处理请求,数据库采用MySQL存储信息࿰…...
C#中的CLR属性、依赖属性与附加属性
CLR属性的主要特征 封装性: 隐藏字段的实现细节 提供对字段的受控访问 访问控制: 可单独设置get/set访问器的可见性 可创建只读或只写属性 计算属性: 可以在getter中执行计算逻辑 不需要直接对应一个字段 验证逻辑: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