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基础(十九):集合框架

目录

  • 一、Java集合框架体系
  • 二、Collection接口及方法
    • 1、添加
    • 2、判断
    • 3、删除
    • 4、其它
  • 三、Iterator(迭代器)接口
    • 1、Iterator接口
    • 2、迭代器的执行原理
    • 3、foreach循环
  • 四、Collection子接口1:List
    • 1、List接口特点
    • 2、List接口方法
    • 3、List接口主要实现类:ArrayList
    • 4、List的实现类之二:LinkedList
    • 5、List的实现类之三:Vector
  • 五、Collection子接口2:Set
    • 1、Set接口概述
    • 2、Set主要实现类:HashSet
      • 2.1、HashSet概述
      • 2.2、HashSet中添加元素的过程
      • 2.3、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基本原则
      • 2.4、重写equals()方法的基本原则
    • 3、Set实现类之二:LinkedHashSet
    • 4、Set实现类之三:TreeSet
  • 六、Map接口
    • 1、Map接口概述
    • 2、Map中key-value特点
    • 3、Map接口的常用方法
    • 4、Map的主要实现类:HashMap
    • 5、Map实现类之二:LinkedHashMap
    • 6、Map实现类之三:TreeMap
    • 7、Map实现类之四:Hashtable
    • 8、Map实现类之五:Properties
  • 七、Collections工具类
    • 1、常用方法
    • 2、举例


一、Java集合框架体系

Java 集合可分为 Collection 和 Map 两大体系

  • Collection接口:用于存储一个一个的数据,也称单列数据集合
    • List子接口:用来存储有序的、可以重复的数据(主要用来替换数组,"动态"数组)
      • 实现类:ArrayList(主要实现类)、LinkedList、Vector
    • Set子接口:用来存储无序的、不可重复的数据(类似于高中讲的"集合")
      • 实现类:HashSet(主要实现类)、LinkedHashSet、TreeSet
  • Map接口:用于存储具有映射关系“key-value对”的集合,即一对一对的数据,也称双列数据集合
    • HashMap(主要实现类)、LinkedHashMap、TreeMap、Hashtable、Properties

集合框架全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llection接口继承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p接口继承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Collection接口及方法

  • JDK不提供此接口的任何直接实现,而是提供更具体的子接口(如:Set和List)去实现
  • Collection 接口是 List和Set接口的父接口,该接口里定义的方法既可用于操作 Set 集合,也可用于操作 List 集合

1、添加

  • add(E obj):添加元素对象到当前集合中
  • addAll(Collection other):添加other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对象到当前集合中
@Test
public void test1(){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add()coll.add("AA");coll.add(123);//自动装箱coll.add("么么哒");System.out.println(coll); // [AA, 123, 么么哒]//addAll(Collection other)Collection coll1 = new ArrayList();coll1.add("BB");coll1.add(456);coll.addAll(coll1);System.out.println(coll); // [AA, 123, 么么哒, BB, 456]coll.add(coll1);System.out.println(coll); // [AA, 123, 么么哒, BB, 456, [BB, 456]]
}

2、判断

  • int size():获取当前集合中实际存储的元素个数
  • boolean isEmpty():判断当前集合是否为空集合
  •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bj):判断当前集合中是否存在一个与obj对象equals返回true的元素
  •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oll):判断coll集合中的元素是否在当前集合中都存在。即coll集合是否是当前集合的“子集”
  •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判断当前集合与obj是否相等

3、删除

  • void clear():清空集合元素
  • boolean remove(Object obj) :从当前集合中删除第一个找到的与obj对象equals返回true的元素
  • boolean removeAll(Collection coll):从当前集合中删除所有与coll集合中相同的元素

4、其它

  • Object[] toArray():返回包含当前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数组
  • hashCode():获取集合对象的哈希值
  • iterator():返回迭代器对象,用于集合遍历
@Test
public void test2(){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coll.add("AA");coll.add("AA");Person p1 = new Person("Tom",12);coll.add(p1);coll.add(128);//自动装箱//集合 ---> 数组Object[] arr = coll.toArray();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AA, AA, Person{name='Tom', age=12}, 128]//hashCode():System.out.println(coll.hashCode()); // -912175978
}

三、Iterator(迭代器)接口

1、Iterator接口

  • JDK专门提供了一个接口java.util.Iterator遍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 Collection接口与Map接口主要用于存储元素
    • Iterator,被称为迭代器接口,本身并不提供存储对象的能力,主要用于遍历Collection中的元素
  • Collection接口继承了java.lang.Iterable接口
    • 该接口有一个iterator()方法,那么所有实现了Collection接口的集合类都有一个iterator()方法,用以返回一个实现了Iterator接口的对象
    •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获取集合对应的迭代器,用来遍历集合中的元素的
    • 集合对象每次调用iterator()方法都得到一个全新的迭代器对象,默认游标都在集合的第一个元素之前
  • Iterator接口的常用方法如下
    • public E next():返回迭代的下一个元素
    • public boolean hasNext():如果仍有元素可以迭代,则返回 true
  • 注意:在调用it.next()方法之前必须要调用it.hasNext()进行检测。若不调用,且下一条记录无效,直接调用it.next()会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Test
public void test3(){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coll.add("小李广");coll.add("扫地僧");coll.add("石破天");Iterator iterator = coll.iterator(); //获取迭代器对象while(iterator.hasNext()) { //判断是否还有元素可迭代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 //取出下一个元素}
}
  • 使用Iterator迭代器删除元素:java.util.Iterator迭代器中有一个方法:void remove()
@Test
public void test4(){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coll.add(1);coll.add(2);coll.add(3);coll.add(4);coll.add(5);coll.add(6);Iterator iterator = coll.iterator();while(iterator.hasNext()){Integer element = (Integer) iterator.next();if(element % 2 == 0){iterator.remove();}}System.out.println(coll); // [1, 3, 5]
}

2、迭代器的执行原理

  • Iterator迭代器对象在遍历集合时,内部采用指针的方式来跟踪集合中的元素
  • 接下来通过一个图例来演示Iterator对象迭代元素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foreach循环

  • foreach循环(也称增强for循环)是 JDK5.0 中定义的一个高级for循环,专门用来遍历数组和集合
  • foreach循环的语法格式:
for(元素的数据类型 局部变量 : Collection集合或数组){ //操作局部变量的输出操作
}
//这里局部变量就是一个临时变量,自己命名就可以

举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5(){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coll.add("小李广");coll.add("扫地僧");coll.add("石破天");
//foreach循环其实就是使用Iterator迭代器来完成元素的遍历的。for (Object o : coll) {System.out.println(o);}
}
  • 对于集合的遍历,增强for的内部原理其实是个Iterator迭代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它用于遍历Collection和数组。通常只进行遍历元素,不要在遍历的过程中对集合元素进行增删操作
public class InterviewTest {@Testpublic void testFor() {String[] arr1 = new String[]{"AA", "CC", "DD"};//赋值操作1
//        for(int i = 0;i < arr1.length;i++){
//            arr1[i] = "MM";
//        }//赋值操作2for (String s : arr1) {s = "MM";}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1));}
}
  • 赋值操作1结果:[MM, MM, MM]
  • 赋值操作2结果:[AA, CC, DD]

四、Collection子接口1:List

1、List接口特点

  • 鉴于Java中数组用来存储数据的局限性,我们通常使用java.util.List替代数组
  • List集合类中元素有序、且可重复,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对应的顺序索引
  • JDK API中List接口的实现类常用的有: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

2、List接口方法

 
List除了从Collection集合继承的方法外,List 集合里添加了一些根据索引来操作集合元素的方法

  • 插入元素
    • void add(int index, Object ele):在index位置插入ele元素
    •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les):从index位置开始将eles中的所有元素添加进来
  • 获取元素
    • Object get(int index):获取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
    • List 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返回从fromIndex到toIndex位置的子集合
  • 获取元素索引
    • int indexOf(Object obj):返回obj在集合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 int lastIndexOf(Object obj):返回obj在当前集合中末次出现的位置
  • 删除和替换元素
    • Object remove(int index):移除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并返回此元素
    • Object set(int index, Object ele):设置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为ele

举例:

public class TestListMetho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List集合对象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往 尾部添加 指定元素list.add("图图");list.add("小美");list.add("不高兴");System.out.println(list); // [图图, 小美, 不高兴]// 往指定位置添加list.add(1,"没头脑");System.out.println(list); // [图图, 没头脑, 小美, 不高兴]// 删除指定位置元素  返回被删除元素System.out.println(list.remove(2));System.out.println(list); // [图图, 没头脑, 不高兴]// 在指定位置 进行 元素替代(改)// 修改指定位置元素list.set(0, "三毛");System.out.println(list); // [三毛, 没头脑, 不高兴]}
}

3、List接口主要实现类:ArrayList

  • ArrayList 是 List 接口的主要实现类
  • 本质上,ArrayList是对象引用的一个”变长”数组

Arrays.asList(…) 方法创建集合

  • Arrays.asList(…) 方法返回的 List 集合,既不是 ArrayList 实例,也不是 Vector 实例
  • Arrays.asList(…) 返回值是一个固定长度的 List 集合
    • 返回值对象Arrays.ArrayList,Arrays工具类的内部类ArrayList
    • 继承AbstractList也就是实现List接口
    • 但是Arrays.ArrayList没有重写add方法
    • 所以返回的此集合不能新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私有内部类,所以返回值用父类List表示,而不能用Arrays.ArrayList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ist<E>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E> implements List<E> {protected AbstractList() {}public boolean add(E e) {add(size(), e);return true;}...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例子:

@Test
public void test6(){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1", "2", "3");list.add("a");
}

输出结果: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at java.util.AbstractList.add(AbstractList.java:148)at java.util.AbstractList.add(AbstractList.java:108)

4、List的实现类之二:LinkedList

  • 对于频繁的插入删除元素的操作,建议使用LinkedList类,效率较高
  • 这是由底层采用链表(双向链表)结构存储数据决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特有方法
    • void addFirst(Object obj)
    • void addLast(Object obj)
    • Object getFirst()
    • Object getLast()
    • Object removeFirst()
    • Object removeLast()

5、List的实现类之三:Vector

  • Vector 是一个古老的集合,JDK1.0就有了
  • 大多数操作与ArrayList相同,区别之处在于Vector是线程安全
  • 在各种List中,最好把ArrayList作为默认选择
    • 当插入、删除频繁时,使用LinkedList
    • Vector总是比ArrayList慢,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 特有方法:
    • void addElement(Object obj)
    • void insertElementAt(Object obj,int index)
    • void setElementAt(Object obj,int index)
    • void removeElement(Object obj)
    • void removeAllElements()

五、Collection子接口2:Set

1、Set接口概述

  • Set接口是Collection的子接口,Set接口相较于Collection接口没有提供额外的方法
  • Set 集合不允许包含相同的元素,如果试把两个相同的元素加入同一个 Set 集合中,则添加操作失败
  • Set集合支持的遍历方式和Collection集合一样:foreach和Iterator
  • Set的常用实现类有:HashSet、TreeSet、LinkedHashSet

2、Set主要实现类:HashSet

2.1、HashSet概述

  • HashSet 是 Set 接口的主要实现类,大多数时候使用 Set 集合时都使用这个实现类
  • HashSet 按 Hash 算法来存储集合中的元素,因此具有很好的存储、查找、删除性能
  • HashSet 具有以下特点
    • 不能保证元素的排列顺序
    • HashSet 不是线程安全的
    • 集合元素可以是 null
  • HashSet 集合判断两个元素相等的标准
    • 两个对象通过 hashCode() 方法得到的哈希值相等
    • 并且两个对象的 equals() 方法返回值为true
  • 对于存放在Set容器中的对象,对应的类一定要重写hashCode()和equals(Object obj)方法,以实现对象相等规则。即:“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散列码”
  • HashSet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不等同于随机性。这里的无序性与元素的添加位置有关
    • 具体来说:我们在添加每一个元素到数组中时
    • 具体的存储位置是由元素的hashCode()调用后返回的hash值决定的
    • 导致在数组中每个元素不是依次紧密存放的,表现出一定的无序性

2.2、HashSet中添加元素的过程

  • 第1步:当向 HashSet 集合中存入一个元素时
    • HashSet 会调用该对象的 hashCode() 方法得到该对象的 hashCode值
    • 然后根据 hashCode值
    • 通过某个散列函数决定该对象在 HashSet 底层数组中的存储位置
  • 第2步:如果要在数组中存储的位置上没有元素,则直接添加成功
  • 第3步:如果要在数组中存储的位置上有元素,则继续比较
    • 如果两个元素的hashCode值不相等,则添加成功
    • 如果两个元素的hashCode()值相等,则会继续调用equals()方法
      • 如果equals()方法结果为false,则添加成功
      • 如果equals()方法结果为true,则添加失败
  • 第3步两种添加成功的操作,由于该底层数组的位置已经有元素了,则会通过链表的方式继续链接,存储

2.3、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基本原则

  • 在程序运行时,同一个对象多次调用 hashCode() 方法应该返回相同的值
  • 当两个对象的 equals() 方法比较返回 true 时,这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方法的返回值也应相等
  • 对象中用作 equals() 方法比较的 Field,都应该用来计算 hashCode 值

注意:如果两个元素的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但它们的 hashCode() 返回值不相等,hashSet 将会把它们存储在不同的位置,但依然可以添加成功

2.4、重写equals()方法的基本原则

  • 重写equals方法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同时复写hashCode方法
  • 通常参与计算hashCode的对象的属性也应该参与到equals()中进行计算
  • 为什么用Eclipse/IDEA复写hashCode方法,有31这个数字?
    • 首先,选择系数的时候要选择尽量大的系数。因为如果计算出来的hash地址越大,所谓的“冲突”就越少,查找起来效率也会提高。(减少冲突)
    • 其次,31只占用5bits,相乘造成数据溢出的概率较小
    • 再次,31可以 由i*31== (i<<5)-1来表示,现在很多虚拟机里面都有做相关优化。(提高算法效率)
    • 最后,31是一个素数,素数作用就是如果我用一个数字来乘以这个素数,那么最终出来的结果只能被素数本身和被乘数还有1来整除!(减少冲突)

举例:

public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int age;public Person()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Person{" +"name='" + name + '\'' +", age=" + age +'}';}@Override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System.out.println("Person equals()...");if (this == o) return true;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Person person = (Person) o;return age == person.age && Objects.equals(name, person.name);}@Overridepublic int 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Person hashCode()...");return Objects.hash(name, age);}
}
@Test
public void test1(){Set set = new HashSet();set.add("AA");set.add(123);set.add("BB");set.add(new Person("Tom",12));set.add(new Person("Tom",12));Iterator iterator = set.iterator();while(iterator.hasNext()){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
}

输出结果:

Person hashCode()...
Person hashCode()...
Person equals()...
AA
BB
123
Person{name='Tom', age=12}

3、Set实现类之二:LinkedHashSet

  • LinkedHashSet 是 HashSet 的子类,不允许集合元素重复
  • LinkedHashSet 根据元素的 hashCode 值来决定元素的存储位置
    • 但它同时使用双向链表维护元素的次序
    • 这使得元素看起来是以添加顺序保存的
  • LinkedHashSet插入性能略低于 HashSet,但在迭代访问 Set 里的全部元素时有很好的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2(){LinkedHashSet set = new LinkedHashSet();set.add("张三");set.add("张三");set.add("李四");set.add("王五");set.add("王五");set.add("赵六");System.out.println("set = " + set);//不允许重复,体现添加顺序
}

输出结果:

set =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4、Set实现类之三:TreeSet

  • TreeSet 是 SortedSet 接口的实现类,TreeSet 可以按照添加的元素的指定的属性的大小顺序进行遍历
  • TreeSet底层使用红黑树结构存储数据
  • 新增的方法如下: (了解)
    • Comparator comparator()
    • Object first()
    • Object last()
    • Object lower(Object e)
    • Object higher(Object e)
    • SortedSet subSet(fromElement, toElement)
    • SortedSet headSet(toElement)
    • SortedSet tailSet(fromElement)
  • TreeSet特点:不允许重复、实现排序(自然排序或定制排序)
  • TreeSet 两种排序方法:自然排序定制排序。默认情况下,TreeSet 采用自然排序
    • 自然排序:TreeSet 会调用集合元素的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来比较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然后将集合元素按升序(默认情况)排列
      • 如果试图把一个对象添加到 TreeSet 时,则该对象的类必须实现 Comparable 接口
      • 实现 Comparable 的类必须实现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两个对象即通过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的返回值来比较大小
    • 定制排序:如果元素所属的类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不希望按照升序(默认情况)的方式排列元素或希望按照其它属性大小进行排序,则考虑使用定制排序。定制排序,通过Comparator接口来实现。需要重写compare(T o1,T o2)方法
      • 利用int compare(T o1,T o2)方法,比较o1和o2的大小:如果方法返回正整数,则表示o1大于o2;如果返回0,表示相等;返回负整数,表示o1小于o2
      • 要实现定制排序,需要将实现Comparator接口的实例作为形参传递给TreeSet的构造器
  • 因为只有相同类的两个实例才会比较大小,所以向 TreeSet 中添加的应该是同一个类的对象
  • 对于 TreeSet 集合而言,它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唯一标准是:
    • 两个对象通过 compareTo(Object obj) 或compare(Object o1,Object o2)方法比较返回值
    • 返回值为0,则认为两个对象相等

举例1:String自然排序

/*
* 自然排序:针对String类的对象
* */
@Test
public void test1(){TreeSet set = new TreeSet();set.add("MM");set.add("CC");set.add("AA");set.add("DD");set.add("ZZ");//set.add(123);  //报ClassCastException的异常System.out.println(set); // [AA, CC, DD, MM, ZZ]
}

举例2:自定义类自然排序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Comparable{String name;int age;public User()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User{" +"name='" + name + '\'' +", age=" + age +'}';}/*举例:按照age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age相同,则按照name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public int compareTo(Object o) {if(this == o){return 0;}if(o instanceof User){User user = (User)o;int value = this.age - user.age;if(value != 0){return value;}return -this.name.compareTo(user.name);}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输入的类型不匹配");}
}
/*
* 自然排序:针对User类的对象
* */
@Test
public void test2(){TreeSet set = new TreeSet();set.add(new User("Tom",12));set.add(new User("Rose",23));set.add(new User("Jerry",2));set.add(new User("Eric",18));set.add(new User("Tommy",44));set.add(new User("Jim",23));set.add(new User("Maria",18));//set.add("Tom");Iterator iterator = set.iterator();while(iterator.hasNext()){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System.out.println(set.contains(new User("Jack", 23))); //true
}

举例3:定制排序

/** 定制排序* */
@Test
public void test3(){//按照User的姓名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Comparator comparator = new Comparator() {@Override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if(o1 instanceof User && o2 instanceof User){User u1 = (User)o1;User u2 = (User)o2;return u1.name.compareTo(u2.name);}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输入的类型不匹配");}};TreeSet set = new TreeSet(comparator);set.add(new User("Tom",12));set.add(new User("Rose",23));set.add(new User("Jerry",2));set.add(new User("Eric",18));set.add(new User("Tommy",44));set.add(new User("Jim",23));set.add(new User("Maria",18));Iterator iterator = set.iterator();while(iterator.hasNext()){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
}

六、Map接口

1、Map接口概述

  • Map与Collection并列存在。用于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key-value
    • Collection集合称为单列集合,元素是孤立存在的(理解为单身)
    • Map集合称为双列集合,元素是成对存在的(理解为情侣)
  • Map 中的 key 和 value 都可以是任何引用类型的数据。但常用String类作为Map的“键”
  • Map接口的常用实现类: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Properties
  • HashMap是 Map 接口使用频率最高的实现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Map中key-value特点

  • HashMap中存储的key、value的特点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Map 中的 key用Set来存放不允许重复,即同一个 Map 对象所对应的类,须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key 和 value 之间存在单向一对一关系
    • 即通过指定的 key 总能找到唯一的、确定的 value
    • 不同key对应的value可以重复
    • value所在的类要重写equals()方法
  • key和value构成一个entry。所有的entry彼此之间是无序的不可重复的

3、Map接口的常用方法

  • 添加、修改操作:
    • Object put(Object key,Object value):将指定key-value添加到(或修改)当前map对象中
    • void putAll(Map m):将m中的所有key-value对存放到当前map中
  • 删除操作:
    • Object remove(Object key):移除指定key的key-value对,并返回value
    • void clear():清空当前map中的所有数据
  • 元素查询的操作:
    • Object get(Object key):获取指定key对应的value
    •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是否包含指定的key
    •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是否包含指定的value
    • int size():返回map中key-value对的个数
    • boolean isEmpty():判断当前map是否为空
    •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判断当前map和参数对象obj是否相等
  • 元视图操作的方法:
    • Set keySet():返回所有key构成的Set集合
    • Collection values():返回所有value构成的Collection集合
    • Set entrySet():返回所有key-value对构成的Set集合

举例1:

@Test
public void test1(){//创建 map对象HashMap map = new HashMap();//添加元素到集合map.put("黄晓明", "杨颖");map.put("李晨", "李小璐");map.put("李晨", "范冰冰");map.put("邓超", "孙俪");System.out.println(map);//删除指定的key-valueSystem.out.println(map.remove("黄晓明"));System.out.println(map);//查询指定key对应的valueSystem.out.println(map.get("邓超"));System.out.println(map.get("黄晓明"));
}

举例2:

@Test
public void test2(){HashMap map = new HashMap();map.put("许仙", "白娘子");map.put("董永", "七仙女");map.put("牛郎", "织女");map.put("许仙", "小青");System.out.println("所有的key:");Set keySet = map.keySet();for (Object key : keySet) {System.out.println(key);}System.out.println("所有的value:");Collection values = map.values();for (Object value : values) {System.out.println(value);}System.out.println("所有的映射关系:");Set entrySet = map.entrySet();for (Object mapping : 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entry);Map.Entry entry = (Map.Entry) mapping;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 + entry.getValue());}
}

4、Map的主要实现类:HashMap

  • HashMap是 Map 接口使用频率最高的实现类
  • HashMap是线程不安全的。允许添加 null 键和 null 值
  • 存储数据采用的哈希表结构
    • 底层使用一维数组+单向链表+红黑树进行key-value数据的存储
    • 与HashSet一样,元素的存取顺序不能保证一致
  • HashMap 判断两个key相等的标准是:两个 key 的hashCode值相等,通过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
  • HashMap 判断两个value相等的标准是:两个 value 通过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

举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1(){Map map = new HashMap();map.put(null,null);map.put("Tom",23);map.put("CC",new Date());map.put(34,"AA");System.out.println(map); // {null=null, CC=Sat Apr 22 17:51:16 CST 2023, 34=AA, Tom=23}
}

5、Map实现类之二:LinkedHashMap

  • LinkedHashMap 是 HashMap 的子类
  • 存储数据采用的哈希表结构+链表结构
    • 在HashMap存储结构的基础上,使用了一对双向链表记录添加元素的先后顺序
    • 可以保证遍历元素时,与添加的顺序一致
  • 通过哈希表结构可以保证键的唯一、不重复,需要键所在类重写hashCode()方法、equals()方法

举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2(){LinkedHashMap map = new LinkedHashMap();map.put("Tom",23);map.put("CC","test");map.put(34,"AA");System.out.println(map); // {Tom=23, CC=test, 34=AA}
}

6、Map实现类之三:TreeMap

  • TreeMap存储 key-value 对时,需要根据 key-value 对进行排序
  • TreeMap 可以保证所有的 key-value 对处于有序状态
  • TreeSet底层使用红黑树结构存储数据
  • TreeMap 的 Key 的排序
    • 自然排序:TreeMap 的所有的 Key 必须实现 Comparable 接口
      • 而且所有的 Key 应该是同一个类的对象
      • 否则将会抛出 ClasssCastException
    • 定制排序:创建 TreeMap 时,构造器传入一个 Comparator 对象
      • 该对象负责对 TreeMap 中的所有 key 进行排序
      • 此时不需要 Map 的 Key 实现 Comparable 接口
  • TreeMap判断两个key相等的标准:两个key通过compareTo()方法或者compare()方法返回0

举例1:自然排序

@Test
public void test1(){TreeMap map = new TreeMap();map.put("CC",45);map.put("MM",78);map.put("DD",56);map.put("GG",89);System.out.println(map); // {CC=45, DD=56, GG=89, MM=78}
}

举例1:定制排序

@Test
public void test2(){//按照User的姓名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TreeMap map = new TreeMap(new Comparator() {@Override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if(o1 instanceof User && o2 instanceof User){User u1 = (User)o1;User u2 = (User)o2;return u1.name.compareTo(u2.name);}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输入的类型不匹配");}});map.put(new User("Tom",12),67);map.put(new User("Rose",23),"87");map.put(new User("Jerry",2),88);map.put(new User("Eric",18),45);map.put(new User("Tommy",44),77);map.put(new User("Jim",23),88);map.put(new User("Maria",18),34);System.out.println(map);
}

7、Map实现类之四:Hashtable

  • Hashtable是Map接口的古老实现类,JDK1.0就提供了
  • 不同于HashMap,Hashtable是线程安全
  • Hashtable实现原理和HashMap相同,功能相同
  • 底层都使用哈希表结构(数组+单向链表),查询速度快
  • 与HashMap一样,Hashtable 也不能保证其中 Key-Value 对的顺序
  • Hashtable判断两个key相等、两个value相等的标准,与HashMap一致
  • 与HashMap不同,Hashtable 不允许使用 null 作为 key 或 value

8、Map实现类之五:Properties

  • Properties 类是 Hashtable 的子类,该对象用于处理属性文件
  • 由于属性文件里的 key、value 都是字符串类型,所以Properties 中要求 key 和 value 都是字符串类型
  • 存取数据时,建议使用setProperty(String key,String value)方法和getProperty(String key)方法

举例1:

@Test
public void test3() throws IOException {Properties pros = new Properties();pros.load(new FileInputStream("jdbc.properties"));String user = pros.getProperty("user");System.out.println(user);
}

七、Collections工具类

参考操作数组的工具类:Arrays,Collections 是一个操作 Set、List 和 Map 等集合的工具类

1、常用方法

  • Collections 中提供了一系列静态的方法对集合元素进行排序、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 还提供了对集合对象设置不可变、对集合对象实现同步控制等方法(均为static方法)

排序操作:

  • reverse(List):反转 List 中元素的顺序
  • shuffle(List):对 List 集合元素进行随机排序
  • sort(List):根据元素的自然顺序对指定 List 集合元素按升序排序
  • sort(List,Comparator):根据指定的 Comparator 产生的顺序对 List 集合元素进行排序
  • swap(List,int, int):将指定 list 集合中的 i 处元素和 j 处元素进行交换

查找

  • Object max(Collection):根据元素的自然顺序,返回给定集合中的最大元素
  • Object max(Collection,Comparator):根据 Comparator 指定的顺序,返回给定集合中的最大元素
  • Object min(Collection):根据元素的自然顺序,返回给定集合中的最小元素
  • Object min(Collection,Comparator):根据 Comparator 指定的顺序,返回给定集合中的最小元素
  • int frequency(Collection c,Object o):返回指定集合中指定元素的出现次数

复制、替换

  • void copy(List dest,List src):将src中的内容复制到dest中
  • boolean replaceAll(List list,Object oldVal,Object newVal):使用新值替换 List 对象的所有旧值
  • 提供了多个unmodifiableXxx()方法,该方法返回指定 Xxx的不可修改的视图

添加

  •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T… elements)将所有指定元素添加到指定 collection 中

同步

  • Collections 类中提供了多个 synchronizedXxx() 方法,该方法可使将指定集合包装成线程同步的集合,从而可以解决多线程并发访问集合时的线程安全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举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1(){List list = Arrays.asList(45, 43, 65, 6, 43, 2, 32, 45, 56, 34, 23);//reverse(List):反转 List 中元素的顺序
//  Collections.reverse(list); // [23, 34, 56, 45, 32, 2, 43, 6, 65, 43, 45]//shuffle(List):对 List 集合元素进行随机排序,每次不一样
//  Collections.shuffle(list); // [65, 32, 34, 23, 45, 45, 2, 43, 43, 56, 6]//sort(List):根据元素的自然顺序对指定 List 集合元素按升序排序
//  Collections.sort(list); // [2, 6, 23, 32, 34, 43, 43, 45, 45, 56, 65]//sort(List,Comparator):根据指定的 Comparator 产生的顺序对 List 集合元素进行排序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 {@Override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if(o1 instanceof Integer && o2 instanceof Integer){Integer i1 = (Integer) o1;Integer i2 = (Integer) o2;//                    return i1 - i2;return -(i1.intValue() - i2.intValue());}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类型不匹配");}}); // [65, 56, 45, 45, 43, 43, 34, 32, 23, 6, 2]System.out.println(li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2(){List list = Arrays.asList(45, 43, 65, 6, 43, 2, 32, 45, 56, 34, 23);System.out.println(list);Object max = Collections.max(list);Object max1 = Collections.max(list,new Comparator() {@Override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if(o1 instanceof Integer && o2 instanceof Integer){Integer i1 = (Integer) o1;Integer i2 = (Integer) o2;//                    return i1 - i2;return -(i1.intValue() - i2.intValue());}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类型不匹配");}});System.out.println(max); // 65System.out.println(max1); // 2int count = Collections.frequency(list, 45);System.out.println("45出现了" + count + "次"); // 45出现了2次
}
@Test
public void test3(){List src = Arrays.asList(45, 43, 65, 6, 43, 2, 32, 45, 56, 34, 23);//void copy(List dest,List src):将src中的内容复制到dest中//错误的写法:
//        List dest = new ArrayList();//正确的写法:List dest = Arrays.asList(new Object[src.size()]);Collections.copy(dest,src);System.out.println(d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4(){//提供了多个unmodifiableXxx()方法,该方法返回指定 Xxx的不可修改的视图。List list1 = new ArrayList();//list1可以写入数据list1.add(34);list1.add(12);list1.add(45);List list2 = Collections.unmodifiableList(list1);//此时的list2只能读,不能写list2.add("AA");//不能写System.out.println(list2.get(0));//34
}
@Test
public void test5(){//Collections 类中提供了多个 synchronizedXxx() 方法List list1 = new ArrayList();//返回的list2就是线程安全的List list2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1);list2.add(123);HashMap map1 = new HashMap();//返回的map2就是线程安全的Map map2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map1);
}

相关文章:

Java基础(十九):集合框架

目录 一、Java集合框架体系二、Collection接口及方法1、添加2、判断3、删除4、其它 三、Iterator(迭代器)接口1、Iterator接口2、迭代器的执行原理3、foreach循环 四、Collection子接口1&#xff1a;List1、List接口特点2、List接口方法3、List接口主要实现类&#xff1a;Array…...

execute_script与JS

JavaScript简称JS&#xff0c;有的测试场景需要JS脚本辅助完成Selenium无法做到的测试工作。webdriver提供了execute_script()方法调用JS代码。execute_script()可以在当前窗口/框架中执行JS脚本&#xff0c;并返回结果。可以使用它操作DOM元素、获取元素属性、执行异步操作等。…...

访问 Postman OAuth 2.0 授权的最佳实践

OAuth 2.0 代表了 web 安全协议的发展&#xff0c;便于在多个平台上进行授权服务&#xff0c;同时避免暴露用户凭据。它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方式&#xff0c;让用户可以授权应用程序访问服务。 在 Postman 中开始使用 OAuth 2.0 Postman 是一个流行的API客户端&#xff0c;支持 …...

《BASeg: Boundary aware semantic segmenta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论文解读

期刊&#xff1a;Neural Networks | Journal | ScienceDirect.com by Elsevier 年份&#xff1a;2023 代码&#xff1a;https://github.com/Lature-Yang/BASeg 摘要 语义分割是自动驾驶领域街道理解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各种方法要么专注于通过聚合全局或多尺度上下文…...

高效利用iCloud指南

高效利用iCloud的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xff1a; 一、注册与登录 创建Apple ID&#xff1a; 如果尚未拥有Apple ID&#xff0c;可以在苹果官网或iOS设备的设置中创建。Apple ID是访问iCloud服务的前提。登录iCloud&#xff1a; 在苹果设备上&#xff0c;进入“设置”应…...

【MySQL】常见的MySQL日志都有什么用?

MySQL日志的内容非常重要&#xff0c;面试中经常会被问到。同时&#xff0c;掌握日志相关的知识也有利于我们理解MySQL 底层原理&#xff0c;必要时帮助我们排查解决问题。 MySQL中常见的日志类型主要有下面几类(针对的是InnoDB 存储引擎): 错误日志(error log):对 MySQL 的启…...

IDEA社区版使用Maven archetype 创建Spring boot 项目

1.新建new project 2.选择Maven Archetype 3.命名name 4.选择存储地址 5.选择jdk版本 6.Archetype使用webapp 7.create创建项目 创建好长这样。 检查一下自己的Maven是否是自己的。 没问题的话就开始增添java包。 [有的人连resources包也没有&#xff0c;那就需要自己添…...

C/C++ list模拟

模拟准备 避免和库冲突&#xff0c;自己定义一个命名空间 namespace yx {template<class T>struct ListNode{ListNode<T>* _next;ListNode<T>* _prev;T _data;};template<class T>class list{typedef ListNode<T> Node;public:private:Node* _…...

android studio开发

Kotlin 编程简介 | Android Basics Compose - First Android app | Android Developers (google.cn) 这是官网的教程&#xff0c;实现试一下。 之后进入课程 您的第一个 Kotlin 程序 (google.cn) 程序可以被视为一系列指示计算机或设备执行某项操作的指令&#xff0c;...

PostgreSQl 物化视图

物化视图&#xff08;Materialized View&#xff09;是 PostgreSQL 提供的一个扩展功能&#xff0c;它是介于视图和表之间的一种对象。 物化视图和视图的最大区别是它不仅存储定义中的查询语句&#xff0c;而且可以像表一样存储数据。物化视图和表的最大区别是它不支持 INSERT…...

Win10工具:批量word转png图片

首先声明这个小工具是小编本人开发的&#xff0c;无任何广告&#xff0c;会员收费机制等&#xff0c;永久使用。允许公司或个人使用&#xff0c;不允许倒卖&#xff0c;否则发现后会追究法律责任&#xff0c;毕竟开发不易。工具是用python开发的。 功能非常单一&#xff0c;就…...

期货量化交易客户端开源教学第八节——TCP通信服务类

private FReciveStr: AnsiString; {接收到的数据} IsConErr: Boolean; {网络连接是否失败} FSocket_LB: Integer; {TCP连接类别,0为交易,1为行情,2为查询} FRetryCount: Integer; {网络连接重试次数} FLoginErrEvent: TLoginErrEvent; {…...

bi项目笔记

1.bi是什么 bi项目就是商业智能系统&#xff0c;也就是数据可视画、报表可视化系统&#xff0c;如下图的就是bi项目了 2.技术栈...

金蝶云苍穹-插件开发(四)GPT开发相关插件

我只对GPT开发的相关插件进行讲解&#xff0c;因为我的是插件开发教程&#xff0c;关于GPT的一些提示词的写法&#xff0c;GPT任务的配置&#xff0c;请去金蝶云苍穹的文档和社区内学习。 GPT自定义操作 GPT自定义操作的代码的类要实现 IGPTAction 这个接口&#xff0c;这个接…...

【机器学习】精准农业新纪元:机器学习引领的作物管理革命

&#x1f4dd;个人主页&#x1f339;&#xff1a;Eternity._ &#x1f339;&#x1f339;期待您的关注 &#x1f339;&#x1f339; ❀目录 &#x1f50d;1. 引言&#x1f4d2;2. 精准农业的背景与现状&#x1f341;精准农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x1f342;国内外精准农业实践案…...

一键掌握天气动态 - 基于Vue和高德API的实时天气查询

前言 本文将学习如何使用Vue.js快速搭建天气预报界面,了解如何调用高德地图API获取所需的天气数据,并掌握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一个功能丰富、体验出色的天气预报应用 无论您是前端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相信这篇教程都能为您带来收获。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精彩的Vue.js 高德…...

PostgreSQL修改最大连接数

在使用PostgreSQL 的时候&#xff0c;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错误提示&#xff0c; sorry, too many clients already&#xff0c;这是因为默认PostgreSQL最大连接数是 100, 一般情况下&#xff0c;个人使用时足够的&#xff0c;但是在生产环境&#xff0c;这个连接数是远远不够的&am…...

C# SqlSugar 如何使用Sql语句进行查询,并带参数进行查询,防注入

一般ORM查询单表数据已经是很简单的一种方式了 详情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xff1a;ORM C# 封装SqlSugar 操作数据库_sqlsugar 基类封装-CSDN博客 下面是介绍有些数据是需要比较复杂的SQL语句来进行查询的时候&#xff0c;则需要自行组装SQL语句来进行查询&#xff0c;下面…...

slf4j日志框架和logback详解

slf4j作用及其实现原理 SLF4J&#xff08;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xff09;是一种日志框架的抽象层&#xff0c;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日志实现&#xff0c;而是一个接口或门面&#xff08;Facade&#xff09;&#xff0c;旨在为各种不同的日志框架提供一个统一的API。…...

解决@Data与@Builder冲突的N种策略

前言 在Java项目中&#xff0c;Lombok的Data和Builder注解因其便捷性深受开发者喜爱&#xff0c;但两者并用时可能引发构造方法冲突。本文将全面解析这一问题的根源&#xff0c;并介绍包括利用实验性思路探讨的Tolerate概念在内的多种解决方案&#xff0c;确保您在实践中游刃有…...

XML Group端口详解

在XML数据映射过程中&#xff0c;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组聚合操作。例如&#xff0c;当处理包含多个物料明细的XML文件时&#xff0c;可能需要将相同物料号的明细归为一组&#xff0c;或对相同物料号的数量进行求和计算。传统实现方式通常需要编写脚本代码&#xff0c;增加了开…...

未来机器人的大脑:如何用神经网络模拟器实现更智能的决策?

编辑&#xff1a;陈萍萍的公主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未来机器人的大脑&#xff1a;如何用神经网络模拟器实现更智能的决策&#xff1f;RWM通过双自回归机制有效解决了复合误差、部分可观测性和随机动力学等关键挑战&#xff0c;在不依赖领域特定归纳偏见的条件下实现了卓越的预测准…...

MPNet:旋转机械轻量化故障诊断模型详解python代码复现

目录 一、问题背景与挑战 二、MPNet核心架构 2.1 多分支特征融合模块(MBFM) 2.2 残差注意力金字塔模块(RAPM) 2.2.1 空间金字塔注意力(SPA) 2.2.2 金字塔残差块(PRBlock) 2.3 分类器设计 三、关键技术突破 3.1 多尺度特征融合 3.2 轻量化设计策略 3.3 抗噪声…...

【WiFi帧结构】

文章目录 帧结构MAC头部管理帧 帧结构 Wi-Fi的帧分为三部分组成&#xff1a;MAC头部frame bodyFCS&#xff0c;其中MAC是固定格式的&#xff0c;frame body是可变长度。 MAC头部有frame control&#xff0c;duration&#xff0c;address1&#xff0c;address2&#xff0c;addre…...

QMC5883L的驱动

简介 本篇文章的代码已经上传到了github上面&#xff0c;开源代码 作为一个电子罗盘模块&#xff0c;我们可以通过I2C从中获取偏航角yaw&#xff0c;相对于六轴陀螺仪的yaw&#xff0c;qmc5883l几乎不会零飘并且成本较低。 参考资料 QMC5883L磁场传感器驱动 QMC5883L磁力计…...

浅谈不同二分算法的查找情况

二分算法原理比较简单&#xff0c;但是实际的算法模板却有很多&#xff0c;这一切都源于二分查找问题中的复杂情况和二分算法的边界处理&#xff0c;以下是博主对一些二分算法查找的情况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xff0c;以下二分算法都是基于有序序列为升序有序的情况&#xf…...

CMake控制VS2022项目文件分组

我们可以通过 CMake 控制源文件的组织结构,使它们在 VS 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以“组”(Filter)的形式进行分类展示。 🎯 目标 通过 CMake 脚本将 .cpp、.h 等源文件分组显示在 Visual Studio 2022 的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 ✅ 支持的方法汇总(共4种) 方法描述是否推荐…...

华硕a豆14 Air香氛版,美学与科技的馨香融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xff0c;我们渴望一个能激发创想、愉悦感官的工作与生活伙伴&#xff0c;它不仅是冰冷的科技工具&#xff0c;更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正是在这样的期许下&#xff0c;华硕a豆14 Air香氛版翩然而至&#xff0c;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x…...

七、数据库的完整性

七、数据库的完整性 主要内容 7.1 数据库的完整性概述 7.2 实体完整性 7.3 参照完整性 7.4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7.5 触发器 7.6 SQL Server中数据库完整性的实现 7.7 小结 7.1 数据库的完整性概述 数据库完整性的含义 正确性 指数据的合法性 有效性 指数据是否属于所定…...

iview框架主题色的应用

1.下载 less要使用3.0.0以下的版本 npm install less2.7.3 npm install less-loader4.0.52./src/config/theme.js文件 module.exports {yellow: {theme-color: #FDCE04},blue: {theme-color: #547CE7} }在sass中使用theme配置的颜色主题&#xff0c;无需引入&#xff0c;直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