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中的poll、select和epoll有什么区别?
poll
和 select
是Linux 系统中用于多路复用 I/O 的系统调用,它们允许一个程序同时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以便在任何一个文件描述符准备好进行 I/O 操作时得到通知。
一、select
select
是一种较早的 I/O 多路复用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
接口:
-
select
使用三个文件描述符集合(读、写、异常)来监视文件描述符的状态。 -
函数签名为:
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
nfds
是需要监视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通常是最大文件描述符加一)。 -
fd_set
是一个位图结构,用于表示文件描述符集合。 -
timeout
指定等待事件发生的超时时间。
-
-
限制:
select
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受到 FD_SETSIZE 的限制,通常为 1024。这意味着它不适合处理非常大量的并发连接。
-
效率:
- 每次调用
select
都需要重新初始化文件描述符集合,因此在处理大量文件描述符时效率较低。
- 每次调用
-
可移植性:
select
是 POSIX 标准的一部分,因此在许多操作系统上都可用。
select
示例:同时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 I/O 事件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 select
来监视两个文件描述符:标准输入(通常是终端输入)和一个网络套接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elec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define PORT 8080
#define BUFFER_SIZE 1024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clilen;char buffer[BUFFER_SIZE];fd_set readfds;int maxfd;// 创建套接字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exit(EXIT_FAILURE);}//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结构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servaddr.sin_port = htons(PORT);// 绑定套接字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监听if (listen(sockfd, 5) < 0) {perror("listen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接受一个连接cli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len);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while (1) {// 清空文件描述符集合FD_ZERO(&readfds);// 将标准输入和新套接字添加到集合中FD_SET(STDIN_FILENO, &readfds);FD_SET(newsockfd, &readfds);maxfd = (STDIN_FILENO > newsockfd) ? STDIN_FILENO : newsockfd;// 使用 select 监视if (select(maxfd + 1, &readfds, NULL, NULL, NULL) < 0) {perror("select error");break;}// 检查标准输入是否有数据if (FD_ISSET(STDIN_FILENO, &readfds)) {if (fgets(buffer, BUFFER_SIZE, stdin) != NULL) {printf("Input from stdin: %s", buffer);}}// 检查套接字是否有数据if (FD_ISSET(newsockfd, &readfds)) {int n = read(newsockfd, buffer, BUFFER_SIZE);if (n <= 0) {printf("Client disconnected\n");break;}buffer[n] = '\0';printf("Received from client: %s", buffer);}}close(newsockfd);close(sockfd);return 0;
}
二、poll
poll
是 select
的改进版本,提供了一些更灵活的特性:
-
接口:
-
poll
使用一个结构体数组来监视文件描述符的状态。 -
函数签名为:
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 int timeout);
-
pollfd
结构体包含文件描述符及其感兴趣的事件。 -
timeout
以毫秒为单位,指定等待事件发生的超时时间。
-
-
无数量限制:
poll
不受 FD_SETSIZE 限制,因此可以监视的文件描述符数量仅受系统资源的限制。
-
效率:
- 由于
poll
使用数组而不是位图,每次调用不需要重新初始化整个集合,但仍然需要扫描整个数组,因此在处理非常大量文件描述符时效率也受到限制。
- 由于
-
事件类型:
poll
可以监视更多类型的事件,如挂起和优先级数据。
poll
示例:监视标准输入和一个网络套接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oll.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define PORT 8080
#define BUFFER_SIZE 1024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clilen;char buffer[BUFFER_SIZE];struct pollfd fds[2];// 创建套接字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exit(EXIT_FAILURE);}//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结构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servaddr.sin_port = htons(PORT);// 绑定套接字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监听if (listen(sockfd, 5) < 0) {perror("listen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接受一个连接cli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len);if (newsockfd < 0) {perror("accept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设置 poll 文件描述符fds[0].fd = STDIN_FILENO;fds[0].events = POLLIN;fds[1].fd = newsockfd;fds[1].events = POLLIN;while (1) {// 使用 poll 监视int ret = poll(fds, 2, -1);if (ret < 0) {perror("poll error");break;}// 检查标准输入是否有数据if (fds[0].revents & POLLIN) {if (fgets(buffer, BUFFER_SIZE, stdin) != NULL) {printf("Input from stdin: %s", buffer);}}// 检查套接字是否有数据if (fds[1].revents & POLLIN) {int n = read(newsockfd, buffer, BUFFER_SIZE);if (n <= 0) {printf("Client disconnected\n");break;}buffer[n] = '\0';printf("Received from client: %s", buffer);}}close(newsockfd);close(sockfd);return 0;
}
三、epoll
epoll
是 Linux 内核提供的一种高效的 I/O 事件通知机制,用于处理大量文件描述符的事件。它是 poll
和 select
系统调用的改进版本,专为解决在处理大量并发连接时的性能问题而设计
epoll
的主要特点包括:
- 高效性:与
select
和poll
不同,epoll
不需要在每次调用时重新传递所有的文件描述符集。它通过一个文件描述符来管理感兴趣的事件,减少了内核和用户空间之间的数据拷贝。 - 水平触发和边缘触发:
epoll
支持两种触发模式。水平触发(Level-Triggered)模式类似于select
和poll
的工作方式,而边缘触发(Edge-Triggered)模式则更加高效,但也更复杂,需要更仔细的事件处理。 - 支持大规模连接:
epoll
能够更好地处理大规模并发连接,因此非常适合用在高性能服务器应用中,如网络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 - 事件注册和监听分离:通过
epoll_ctl
可以动态地添加、修改或删除监听的文件描述符,而epoll_wait
用于等待事件的发生。
使用 epoll
通常涉及三个主要的系统调用:
epoll_create
:创建一个epoll
实例。epoll_ctl
:注册、修改或删除感兴趣的事件。epoll_wait
:等待事件的发生并获取事件列表。
epoll
是 Linux 特有的 I/O 多路复用机制,专为处理大量并发连接而设计。与 select
和 poll
相比,epoll
更高效,因为它在内核中维护一个事件表,避免了每次调用都需要重新传递完整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应用示例:监视标准输入和一个网络套接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define PORT 8080
#define BUFFER_SIZE 1024
#define MAX_EVENTS 10int main() {int sockfd, newsockfd, epoll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socklen_t clilen;char buffer[BUFFER_SIZE];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nts[MAX_EVENTS];int nfds;// 创建套接字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 (sockfd < 0)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exit(EXIT_FAILURE);}// 初始化服务器地址结构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servaddr.sin_port = htons(PORT);// 绑定套接字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perror("bind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监听if (listen(sockfd, 5) < 0) {perror("listen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创建 epoll 实例epollfd = epoll_create1(0);if (epollfd == -1) {perror("epoll_create1 failed");close(sockfd);exit(EXIT_FAILURE);}// 将监听套接字添加到 epoll 实例中ev.events = EPOLLIN;ev.data.fd = sockfd;if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ADD, sockfd, &ev) == -1) {perror("epoll_ctl: sockfd");close(sockfd);close(epollfd);exit(EXIT_FAILURE);}// 将标准输入添加到 epoll 实例中ev.events = EPOLLIN;ev.data.fd = STDIN_FILENO;if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ADD, STDIN_FILENO, &ev) == -1) {perror("epoll_ctl: stdin");close(sockfd);close(epollfd);exit(EXIT_FAILURE);}while (1) {// 等待事件发生nfds = epoll_wait(epollfd, events, MAX_EVENTS, -1);if (nfds == -1) {perror("epoll_wait failed");break;}for (int n = 0; n < nfds; ++n) {if (events[n].data.fd == sockfd) {// 处理新连接clilen = sizeof(cliaddr);newsock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len);if (newsockfd == -1) {perror("accept failed");continue;}// 将新连接添加到 epoll 实例中ev.events = EPOLLIN;ev.data.fd = newsockfd;if (epoll_ctl(epollfd, EPOLL_CTL_ADD, newsockfd, &ev) == -1) {perror("epoll_ctl: newsockfd");close(newsockfd);continue;}} else if (events[n].data.fd == STDIN_FILENO) {// 处理标准输入if (fgets(buffer, BUFFER_SIZE, stdin) != NULL) {printf("Input from stdin: %s", buffer);}} else {// 处理来自客户端的数据int n = read(events[n].data.fd, buffer, BUFFER_SIZE);if (n <= 0) {if (n == 0) {printf("Client disconnected\n");} else {perror("read error");}close(events[n].data.fd);} else {buffer[n] = '\0';printf("Received from client: %s", buffer);}}}}close(sockfd);close(epollfd);return 0;
}
解释
- 创建套接字:首先创建一个 TCP 套接字并绑定到指定端口,然后开始监听连接。
- 创建
epoll
实例:使用epoll_create1
创建一个新的epoll
实例。 - 注册文件描述符:将监听套接字和标准输入文件描述符注册到
epoll
实例中,以便监视它们的可读事件。 - 事件循环:使用
epoll_wait
等待事件发生。当有事件发生时,检查是哪种事件并进行相应处理:- 如果是监听套接字有事件,表示有新连接到达,使用
accept
接受连接并将新套接字注册到epoll
实例中。 - 如果是标准输入有事件,读取输入并处理。
- 如果是客户端套接字有事件,读取数据并处理。
- 如果是监听套接字有事件,表示有新连接到达,使用
- 清理:在程序结束时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四、总结
poll和select机制
- 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拷贝:每次调用
select
或poll
时,用户必须将所有需要监视的文件描述符列表传递给内核。这意味着每次调用都需要将这些数据从用户空间复制到内核空间,这在监视大量文件描述符时效率较低。 - 线性扫描:内核需要扫描所有文件描述符以确定哪些文件描述符有事件发生。这种线性扫描在文件描述符数量很大时效率不高。
epoll机制
- 内核维护事件表:
epoll
通过epoll_create
创建一个epoll
实例,这个实例在内核中维护一个事件表。这个表记录了所有已经注册的文件描述符及其感兴趣的事件类型。 - 增量更新:通过
epoll_ctl
,用户可以增量地添加、修改或删除文件描述符及其感兴趣的事件。这意味着用户只需要在文件描述符集合发生变化时进行更新,而不是每次等待事件时都传递整个集合。 - 事件驱动:
epoll_wait
返回的不是所有文件描述符的状态,而是已经准备好进行 I/O 操作的文件描述符列表。这使得epoll
在处理大量文件描述符时更加高效,因为它只返回有事件的文件描述符。
在 select
/poll
中,每次都需要将完整的文件描述符集合传递给内核,而 epoll
通过维护一个事件表,只在有事件发生时通知用户空间,从而提高了效率
相关文章:
Linux 中的poll、select和epoll有什么区别?
poll 和 select 是Linux 系统中用于多路复用 I/O 的系统调用,它们允许一个程序同时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以便在任何一个文件描述符准备好进行 I/O 操作时得到通知。 一、select select 是一种较早的 I/O 多路复用机制,具有以下特点ÿ…...

单片机-STM32 WIFI模块--ESP8266 (十二)
1.WIFI模块--ESP8266 名字由来: Wi-Fi这个术语被人们普遍误以为是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并且即便是Wi-Fi联盟本身也经常在新闻稿和文件中使用“Wireless Fidelity”这个词,Wi-Fi还出现在ITAA的一个论文中。…...

linux日志排查相关命令
实时查看日志 tail -f -n 100 文件名 -f:实时查看 -n:查看多少行 直接查看日志文件 .log文件 cat 文件名 .gz文件 zgcat 文件名 在日志文件搜索指定内容 .log文件 grep -A 3 “呀1” 文件名 -A:向后查看 3:向后查看行数 “呀1”:搜…...

每日一题-二叉搜索树与双向链表
将二叉搜索树转化为排序双向链表 问题描述 输入一棵二叉搜索树,将该二叉搜索树转换成一个排序的双向链表,要求空间复杂度为 O(1),时间复杂度为 O(n),并且不能创建新的结点,只能调整树中结点的指针指向。 数据范围 …...

【多视图学习】Self-Weighted Contrastive Fusion for Deep Multi-View Clustering
Self-Weighted Contrastive Fusion for Deep Multi-View Clustering 用于深度多视图聚类的自加权对比融合 TMM 2024 代码链接 论文链接 0.摘要 多视图聚类可以从多个视图中探索共识信息,在过去二十年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的工作面临两个主要挑…...

ASK-HAR:多尺度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模型
一、探索多尺度特征提取方法 在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系统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识别(HAR)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HAR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跟踪设备和测量手段,如传感器和摄像头࿰…...

C语言:数据的存储
本文重点: 1. 数据类型详细介绍 2. 整形在内存中的存储:原码、反码、补码 3. 大小端字节序介绍及判断 4. 浮点型在内存中的存储解析 数据类型结构的介绍: 类型的基本归类: 整型家族 浮点家族 构造类型: 指针类型&…...

深入理解动态规划(dp)--(提前要对dfs有了解)
前言:对于动态规划:该算法思维是在dfs基础上演化发展来的,所以我不想讲的是看到一个题怎样直接用动态规划来解决,而是说先用dfs搜索,一步步优化,这个过程叫做动态规划。(该文章教你怎样一步步的…...
单片机基础模块学习——数码管(二)
一、数码管模块代码 这部分包括将数码管想要显示的字符转换成对应段码的函数,另外还包括数码管显示函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小数点和不显示部分的处理方式 由于小数点没有单独占一位,所以这里用到了两个变量i,j用于跳过小数点导致的占据其他字符显示在数…...

【大数据】机器学习----------强化学习机器学习阶段尾声
一、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 注: 圈图与折线图引用知乎博主斜杠青年 1. 任务与奖赏 任务:强化学习的目标是让智能体(agent)在一个环境(environment)中采取一系列行动(actions)以完成一个…...
flink写parquet解决timestamp时间格式字段问题
背景 Apache Parquet 是一种开源的列式数据文件格式,旨在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它提供高性能压缩和编码方案(encoding schemes)来批量处理复杂数据,并且受到许多编程语言和分析工具的支持。 在我们通过flink写入parquet文件的时候,会遇到timestamp时间格式写入的问题。…...

redis实现lamp架构缓存
redis服务器环境下mysql实现lamp架构缓存 ip角色环境192.168.242.49缓存服务器Redis2.2.7192.168.242.50mysql服务器mysql192.168.242.51web端php ***默认已安装好redis,mysql 三台服务器时间同步(非常重要) # 下载ntpdate yum -y install…...
正则表达式中常见的贪婪词
1. * 含义:匹配前面的元素零次或者多次。示例:对于正则表达式 a*,在字符串 "aaaa" 中,它会匹配整个 "aaaa",因为它会尽可能多地匹配 a 字符。代码示例(Python):…...

CF 339A.Helpful Maths(Java实现)
题目分析 输入一串式子,输出从小到大排列的式子 思路分析 如上所说核心思路,但是我要使用笨方法,输入一串式子用split分割开,但是此时需要用到转义字符,即函数内参数不能直接使用“”,而是“\\”。分割开后…...
SQL 指南
SQL 指南 引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标准计算机语言。自1970年代问世以来,SQL已经成为了数据库管理和数据操作的事实标准。本文旨在为初学者和有经验的数据库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SQL指南,涵盖SQL的基础知识、高级…...
DDD架构实战第七讲总结:分层模型和代码组织
云架构师系列课程之DDD架构实战第七讲总结:分层模型和代码组织 一、引言 在前几讲中,我们介绍了领域驱动设计(DDD)的基本构造块和生命周期模型中的聚合。本讲将重点讨论如何将这些构造块和代码组织起来,探讨分层架构和六边形模型,以及如何组织代码结构。 二、工厂和资…...
Python “字典” 实战案例:5个项目开发实例
Python “字典” 实战案例:5个项目开发实例 内容摘要 本文包括 5 个使用 Python 字典的综合应用实例。具体是: 电影推荐系统配置文件解析器选票统计与排序电话黄页管理系统缓存系统(LRU 缓存) 以上每一个实例均有完整的程序代…...

(一)QT的简介与环境配置WIN11
目录 一、QT的概述 二、QT的下载 三、简单编程 常用快捷键 一、QT的概述 简介 Qt(发音:[kjuːt],类似“cute”)是一个跨平台的开发库,主要用于开发图形用户界面(GUI)应用程序,…...

在 Windows 系统上,将 Ubuntu 从 C 盘 迁移到 D 盘
在 Windows 系统上,如果你使用的是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并安装了 Ubuntu,你可以将 Ubuntu 从 C 盘 迁移到 D 盘。迁移过程涉及导出当前的 Ubuntu 发行版,然后将其导入到 D 盘的目标目录。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vue2的$el.querySelector在vue3中怎么写
这个也属于直接操作 dom 了,不建议在项目中这样操作,不过我是在vue2升级vue3的时候遇到的,是以前同事写的代码,也没办法 先来看一下对比 在vue2中获取实例是直接通过 this.$refs.xxx 获取绑定属性 refxxx 的实例,并且…...

突破不可导策略的训练难题:零阶优化与强化学习的深度嵌合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是工业领域智能控制的重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最优控制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然后使用强化学习的Actor-Critic机制(中文译作“知行互动”机制),逐步迭代求解…...

【Oracle APEX开发小技巧12】
有如下需求: 有一个问题反馈页面,要实现在apex页面展示能直观看到反馈时间超过7天未处理的数据,方便管理员及时处理反馈。 我的方法:直接将逻辑写在SQL中,这样可以直接在页面展示 完整代码: SELECTSF.FE…...

阿里云ACP云计算备考笔记 (5)——弹性伸缩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弹性伸缩简介 1、弹性伸缩 2、垂直伸缩 3、优势 4、应用场景 ① 无规律的业务量波动 ② 有规律的业务量波动 ③ 无明显业务量波动 ④ 混合型业务 ⑤ 消息通知 ⑥ 生命周期挂钩 ⑦ 自定义方式 ⑧ 滚的升级 5、使用限制 第三章 主要定义 …...

令牌桶 滑动窗口->限流 分布式信号量->限并发的原理 lua脚本分析介绍
文章目录 前言限流限制并发的实际理解限流令牌桶代码实现结果分析令牌桶lua的模拟实现原理总结: 滑动窗口代码实现结果分析lua脚本原理解析 限并发分布式信号量代码实现结果分析lua脚本实现原理 双注解去实现限流 并发结果分析: 实际业务去理解体会统一注…...

c#开发AI模型对话
AI模型 前面已经介绍了一般AI模型本地部署,直接调用现成的模型数据。这里主要讲述讲接口集成到我们自己的程序中使用方式。 微软提供了ML.NET来开发和使用AI模型,但是目前国内可能使用不多,至少实践例子很少看见。开发训练模型就不介绍了&am…...
Swagger和OpenApi的前世今生
Swagger与OpenAPI的关系演进是API标准化进程中的重要篇章,二者共同塑造了现代RESTful API的开发范式。 本期就扒一扒其技术演进的关键节点与核心逻辑: 🔄 一、起源与初创期:Swagger的诞生(2010-2014) 核心…...
Java多线程实现之Thread类深度解析
Java多线程实现之Thread类深度解析 一、多线程基础概念1.1 什么是线程1.2 多线程的优势1.3 Java多线程模型 二、Thread类的基本结构与构造函数2.1 Thread类的继承关系2.2 构造函数 三、创建和启动线程3.1 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3.2 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 四、Thread类的核心…...

让回归模型不再被异常值“带跑偏“,MSE和Cauchy损失函数在噪声数据环境下的实战对比
在机器学习的回归分析中,损失函数的选择对模型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均方误差(MSE)作为经典的损失函数,在处理干净数据时表现优异,但在面对包含异常值的噪声数据时,其对大误差的二次惩罚机制往往导致模型参数…...

使用Spring AI和MCP协议构建图片搜索服务
目录 使用Spring AI和MCP协议构建图片搜索服务 引言 技术栈概览 项目架构设计 架构图 服务端开发 1. 创建Spring Boot项目 2. 实现图片搜索工具 3. 配置传输模式 Stdio模式(本地调用) SSE模式(远程调用) 4. 注册工具提…...

深度学习水论文:mamba+图像增强
🧀当前视觉领域对高效长序列建模需求激增,对Mamba图像增强这方向的研究自然也逐渐火热。原因在于其高效长程建模,以及动态计算优势,在图像质量提升和细节恢复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因此短时间内,就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