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NIO、AIO之间有什么区别
文章目录
- BIO
- 优缺点
- 示例代码
- NIO
- 优缺点
- 示例代码
- AIO
- 优缺点
- 示例代码
- 总结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
BIO、NIO和AIO是Java编程语言中用于处理输入输出(IO)操作的三种不同的机制,它们分别代表同步阻塞I/O,同步非阻塞I/O和异步非阻塞I/O。
BIO
BIO(Blocking IO) 是最传统的IO模型,也称为同步阻塞IO。它实现的是同步阻塞模型,即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并且线程在进行IO操作期间是被阻塞的,无法进行其他任务。在高并发环境下,BIO的性能较差,因为它需要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而且线程切换开销较大,不过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BIO适合一些简单的、低频的、短连接的通信场景,例如HTTP请求。

优缺点
优点:
- 简单易用: BIO模型的编程方式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
- 可靠性高: 由于阻塞特性,IO操作的结果是可靠的。
缺点:
- 阻塞等待: 当一个IO操作被阻塞时,线程会一直等待,无法执行其他任务,导致资源浪费。
- 并发能力有限: 每个连接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线程,当连接数增加时,线程数量也会增加,造成资源消耗和性能下降。
- 由于I/O操作是同步的,客户端的连接需要等待服务器响应,会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
示例代码
服务端代码: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public class BIO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Socket clientSocket = null;try {//创建服务端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888);System.out.println("服务端已启动,等待客户端连接...");while (true){// 监听客户端请求,接收不到请求会一直等待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int port = clientSocket.getPort();InetAddress inetAddress =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 "+inetAddress+":"+port+" 连接成功!");//处理客户端消息new Thread(new ServerThread(clientSocket)).start();}} 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连接失败:" + e.getMessage());} finally {try {if (clientSocket != null) {clientSocket.close();}if (serverSocket != null) {server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关闭资源失败:" + e.getMessage());}}}
}/*** 服务端线程处理类*/
class Serv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Socket clientSocket;public ServerThread(Socket clientSocket) {this.clientSocket = clientSocket;}@Overridepublic void run() {//获取客户端输入流以便接收客户端数据try {BufferedReader 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获取客户端输出流以便向客户端发送数据PrintWriter out = new PrintWriter(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int port = clientSocket.getPort();InetAddress inetAddress =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String address = inetAddress+":"+port;String inputLine;while ((inputLine = in.readLine()) != null) {//接收客户端消息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address+"发来消息:" + inputLine);//给客户端发送消息out.println("服务端已接收到消息并回复:"+inputLine);out.flush();}}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BIO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Socket clientSocket = null;BufferedReader in = null;PrintWriter out = null;try {//绑定服务端ip和端口号clientSocket = new Socket("localhost", 8888);System.out.println("连接服务端成功!");//获取输入流,接收服务端消息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获取输出流,给服务端发送消息out = new PrintWriter(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true);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 (true){System.out.print("给服务端发送消息:");String msg = scanner.nextLine();out.println(msg);String response;if ((response = in.readLine()) != null) {//接收服务端响应System.out.println("服务端响应:" + response);}}} 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连接服务端失败:" + e.getMessage());} finally {try {if (in != null) {in.close();}if (out != null) {out.close();}if (clientSocket != null) {client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关闭资源失败:" + e.getMessage());}}}
}
运行结果:



上述代码只是简单演示了如何使用BIO模型一个服务端接收并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情况。在这里创建了3个类,分别为服务端 BIOServer、多线程客户端处理类ServerThread和 客户端BIOClient,接着分别启动服务端BIOServer和两个客户端BIOClient,并在客户端中接收键盘输入的字符串发送给服务端,最后服务端把接收到的数据再返回给客户端。
由于BIO的特性,所以在服务端中需要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也可以通过线程池进行优化,这里只是简单演示不做过多设计。
NIO
NIO是Java 1.4引入的新IO模型,也称为同步非阻塞IO,它提供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方式来处理I/O操作。
相比于传统的BIO模型,NIO采用了Channel、Buffer和Selector等组件,线程可以对某个IO事件进行监听,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不需要阻塞等待。当IO事件就绪时,线程会得到通知,然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实现了非阻塞式的高伸缩性网络通信。在NIO模型中,数据总是从Channel读入Buffer,或者从Buffer写入Channel,这种模式提高了IO效率,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NIO主要有三部分组成:选择器(Selector)、缓冲区(Buffer)和通道(Channel)。Channel是一个可以进行数据读写的对象,所有的数据都通过Buffer来处理,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将字节写入通道中,而是将数据写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字节的缓冲区。在多线程模式下,一个线程可以处理多个请求,这是通过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然后由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I/O请求时进行处理。
对于NIO,如果从特性来看,它是非阻塞式IO,N是Non-Blocking的意思;如果从技术角度,NIO对于BIO来说是一个新技术,N的意思是New的意思。所以NIO也常常被称作Non-Blocking I/O或New I/O。
NIO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短(轻操作)的架构,例如聊天服务器、弹幕系统、服务器间通讯等。它通过引入非阻塞通道的概念,提高了系统的伸缩性和并发性能。同时,NIO的使用也简化了程序编写,提高了开发效率。

优缺点
优点:
- 高并发性: 使用选择器(Selector)和通道(Channel)的NIO模型可以在单个线程上处理多个连接,提供更高的并发性能。
- 节省资源: 相对于BIO,NIO需要更少的线程来处理相同数量的连接,节省了系统资源。
- 灵活性: NIO提供了多种类型的Channel和Buffer,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类型。NIO允许开发人员自定义协议、编解码器等组件,从而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高性能: NIO采用了基于通道和缓冲区的方式来读写数据,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流模式更高效。可以减少数据拷贝次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 内存管理:NIO允许用户手动管理缓冲区的内存分配和回收,避免了传统I/O模型中的内存泄漏问题。
缺点:
- 编程复杂: 相对于BIO,NIO的编程方式更加复杂,需要理解选择器和缓冲区等概念,也需要考虑多线程处理和同步问题。
- 可靠性较低: NIO模型中,一个连接的读写操作是非阻塞的,无法保证IO操作的结果是可靠的,可能会出现部分读写或者错误的数据。
NIO适合一些复杂的、高频的、长连接的通信场景,例如聊天室、网络游戏等。
示例代码
在看代码之前先了解NIO中3个非常重要的组件,选择器(Selector)、缓冲区(Buffer) 和 通道(Channel):
-
通道(Channel):Channel是NIO中用于数据读写的双向通道,可以从通道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写入通道。与传统的IO不同,Channel是双向的,可以同时进行读写操作,而传统的IO只能通过InputStream或OutputStream进行单向读写。Java NIO中常见的Channel有:FileChannel(文件读写)、DatagramChannel(UDP协议)、SocketChannel(TCP协议)和ServerSocketChannel(监听TCP连接请求)等。
-
缓冲区(Buffer): Buffer是NIO中用于存储数据的缓冲区,可以理解为一个容器,可以从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写入其中。Buffer具有一组指针来跟踪当前位置、限制和容量等属性。Java NIO中提供了多种类型的Buffer,例如ByteBuffer、CharBuffer、ShortBuffer、IntBuffer等。每种类型的Buffer都有自己特定的读写方法,可以使用
get()和put()等方法来读写缓冲区中的数据。 -
选择器(Selector): Selector是NIO中用于监控多个Channel的选择器,可以实现单线程管理多个Channel。Selector可以检测多个Channel是否有事件发生,包括连接、接收、读取和写入等事件,并根据不同的事件类型进行相应处理。Selector可以有效地减少单线程管理多个Channel时的资源占用,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NIO的操作流程如下:
- 打开通道并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 将通道注册到选择器上,并指定感兴趣的事件类型(如连接打开、可读等)。
- 线程通过调用选择器的
select()方法等待事件发生。 - 当有一个或多个事件发生时,线程可以从选择器中获取已经准备好的通道,并进行相应的IO操作。
- IO操作完成后,关闭通道和选择器。
下面通过两段代码展示一下NIO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式。
服务端代码:
public class NIO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创建一个ServerSocketChannel并绑定到指定的端口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serverSocket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9999));//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将ServerSocketChannel注册到Selector上,并监听OP_ACCEPT事件server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启动,等待客户端连接...");while (true) {// 阻塞,等待事件发生selector.select();Set<SelectionKey> selected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SelectionKey> keyIterator = selectedKeys.iterator();while (keyIterator.hasNext()) {SelectionKey key = keyIterator.next();if (key.isAcceptable()) { // 处理连接请求事件SocketChannel client = serverSocketChannel.accept();client.configureBlocking(false);//监听OP_ACCEPT事件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else if (key.isReadable())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client.getRemoteAddress();//分配缓存区容量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client.read(buffer);String output = new String(buffer.array()).trim();Socket socket = client.socket();InetAddress inetAddress = socket.getInetAddress();int port = socket.getPort();String clientInfo = inetAddress+":"+port;String message = String.format("来自客户端 %s , 消息:%s", clientInfo , output);System.out.println(message);System.out.print("回复消息: ");writeMessage(selector, client, buffer);}keyIterator.remove();}}}private static void writeMessage(Selector selector, SocketChannel client, ByteBuffer buffer) throws IOException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tring message = scanner.nextLine();buffer.clear();buffer.put(message.getBytes());//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buffer.flip();while (buffer.hasRemaining()) {client.write(buffer);}// 重新监听OP_ACCEPT事件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客户端代码:
/*** @author 公众号:索码理(suncodernote)*/
public class NIO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socketChannel.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localhost", 9999));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CONNECT);while (true) {selector.select();Set<SelectionKey> selected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Iterator<SelectionKey> keyIterator = selectedKeys.iterator();while (keyIterator.hasNext()) {SelectionKey key = keyIterator.next();if (key.isConnectable())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if (client.isConnectionPending()) {client.finishConnect();}System.out.print("Enter message to server: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tring message = scanner.nextLine();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wrap(message.getBytes());client.write(buffer);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else if (key.isReadable())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client.read(buffer);String output = new String(buffer.array()).trim();System.out.println("来自客户端的消息: " + output);System.out.print("输入消息: ");// 和服务端代码一样writeMessage(selector, client, buffer);}keyIterator.remove();}}}
}
运行结果:



上面代码新建了两个类:服务端(NIOServer)和客户端(NIOClient), 通过上面代码和运行结果可以发现,在服务端和客户端进行通信时,我们并没有新建线程类进行通信,这也是NIO和BIO最大的区别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NIO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能和伸缩性,但也带来了更高的编程复杂度和更难的调试问题。因此,在使用Java NIO时,需要仔细考虑其适用场景和编程模型。
AIO
Java AIO(Asynchronous I/O)是Java提供的异步非阻塞IO编程模型,从Java 7版本开始支持,AIO又称NIO 2.0。
相比于NIO模型,AIO模型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异步非阻塞IO,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能和伸缩性。在NIO模型中,虽然可以通过多路复用器处理多个连接请求,但仍需要在每个连接上进行读写操作,这仍然存在一定的阻塞。而在AIO模型中,所有的IO操作都是异步的,不会阻塞任何线程,可以更好地利用系统资源。
AIO模型有以下特性:
- 异步能力:AIO模型的最大特性是异步能力,对于socket和I/O操作都有效。读写操作都是异步的,完成后会自动调用回调函数。
- 回调函数:在AIO模型中,当一个异步操作完成后,会通知相关线程进行后续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称为“回调”。回调函数可以由开发者自行定义,用于处理异步操作的结果。
- 非阻塞:AIO模型实现了完全的异步非阻塞IO,不会阻塞任何线程,可以更好地利用系统资源。
- 高性能:由于AIO模型的异步能力和非阻塞特性,它可以更好地处理高并发、高伸缩性的网络通信场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 操作系统支持:AIO模型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因此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在Linux内核2.6版本之后增加了对真正异步IO的实现。
优缺点
优点:
-
非阻塞:AIO的主要优点是它是非阻塞的。这意味着在读写操作进行时,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这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高性能服务器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
高效:由于AIO可以处理大量并发连接,因此它通常比同步I/O(例如Java的传统I/O和NIO)更高效。
-
简化编程模型:AIO使用了回调函数,这使得编程模型相对简单。当一个操作完成时,会自动调用回调函数,无需程序员手动检查和等待操作的完成。
缺点:
-
复杂性:虽然AIO的编程模型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其非阻塞的特性,编程复杂性可能会增加。例如,需要处理操作完成的通知,以及可能的并发问题。
-
资源消耗:AIO可能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因为每个操作都需要创建一个回调函数,如果并发连接数非常大,可能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
-
可移植性:AIO在某些平台上可能不可用或者性能不佳。因此,如果需要跨平台的可移植性,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其他I/O模型。
AIO适合一些极端的、超高频的、超长连接的通信场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IO模型还没有广泛应用,Netty等网络框架仍然是基于NIO模型。
示例代码
服务端:
/*** @author 公众号:索码理(suncodernote)*/
public class AIO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创建一个新的异步服务器套接字通道,绑定到指定的端口上final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Channel = AsynchronousServerSocketChannel.open().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5000));System.out.println("服务端启动成,等待客户端连接。");// 开始接受新的客户端连接serverChannel.accept(null, new CompletionHandler<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Void>() {@Overridepublic void completed(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clientChannel, Void att) {// 当一个新的连接完成时,再次接受新的客户端连接serverChannel.accept(null, this);// 创建一个新的缓冲区来读取数据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try {InetSocketAddress clientAddress = (InetSocketAddress) clientChannel.getRemoteAddress();InetAddress clientIP = clientAddress.getAddress();int clientPort = clientAddress.getPort();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 "+ clientIP + ":" + clientPort + " 连接成功。");}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从异步套接字通道中读取数据clientChannel.read(buffer, buffer, new ReadCompletionHandler(clientChannel));}@Overridepublic void failed(Throwable exc, Void attachment) {System.out.println("Failed to accept a connection");}});// 保持服务器开启Thread.sleep(Integer.MAX_VALUE);}
}
读处理程序:
/*** @author 公众号:索码理(suncodernote)*/
public class ReadCompletionHandler implements CompletionHandler<Integer, ByteBuffer> {private 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channel;public ReadCompletionHandler(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channel) {this.channel = channel;}@Overridepublic void completed(Integer result, ByteBuffer attachment) {// 当读取完成时,反转缓冲区并打印出来attachment.flip();byte[] bytes = new byte[attachment.remaining()];attachment.get(bytes);System.out.println("收到的消息: " + new String(bytes , StandardCharsets.UTF_8));attachment.clear();// 从键盘读取输入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输入消息: ");String message = scanner.nextLine();System.out.println();// 写入数据到异步套接字通道channel.write(ByteBuffer.wrap(message.getBytes()));channel.read(attachment , attachment , new ReadCompletionHandler(channel));}@Overridepublic void failed(Throwable exc, ByteBuffer attachment) {System.out.println("Failed to read message");}
}
客户端:
/*** @author 公众号:索码理(suncodernote)*/
public class AIO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创建一个新的异步套接字通道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 clientChannel = AsynchronousSocketChannel.open();// 连接到服务器clientChannel.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localhost", 5000), null, new CompletionHandler<Void, Void>() {@Overridepublic void completed(Void result, Void attachment) {System.out.println("连接到服务端成功。");}@Overridepublic void failed(Throwable exc, Void attachment) {System.out.println("Failed to connect server");}});// 从键盘读取输入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发送消息: ");String message = scanner.nextLine();// 写入数据到异步套接字通道clientChannel.write(ByteBuffer.wrap(message.getBytes()), null, new CompletionHandler<Integer, Void>() {@Overridepublic void completed(Integer result, Void attachment)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clientChannel.read(buffer, buffer, new ReadCompletionHandler(clientChannel));}@Overridepublic void failed(Throwable exc, Void attachment) {System.out.println("Failed to write message");}});// 保持客户端开启Thread.sleep(Integer.MAX_VALUE);}
}
测试结果:
服务端界面:

客户端1:

客户端2:

客户端3:

上述示例代码中,通过一个服务端(AIOServer)和3个客户端(AIOClient)的通信,简单演示了AIO的使用。可以发现,AIO和NIO的使用方式基本一致,数据都是从Channel读入Buffer,或者从Buffer写入Channel中,不同的是AIO是实现了异步非阻塞。
总结
Java中的BIO、NIO和AIO都是处理输入/输出(I/O)操作的模型,但它们在处理方式和效率上有所不同。
-
BIO(Blocking I/O):BIO是最传统的I/O模型,它的操作都是阻塞的。这意味着,当一个线程发起一个I/O操作后,必须等待操作完成才能进行其他任务。因此,BIO在处理大量并发连接时效率较低,但其编程模型简单。
-
NIO(Non-blocking I/O):NIO是非阻塞的I/O模型,它允许线程在等待I/O操作完成时进行其他任务。NIO引入了Channel和Buffer的概念,以及Selector用于多路复用。NIO适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但其编程模型相对复杂。
-
AIO(Asynchronous I/O):AIO是真正的异步I/O模型,应用程序无需等待I/O操作的完成,当操作完成时,操作系统会通知应用程序。AIO使用回调函数或Future对象来获取操作结果,适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其编程模型相对简单。
总之,BIO、NIO和AIO各有优缺点,适用的场景也不同。BIO适合连接数目较少且固定的架构,NIO适合连接数目多,但是并发读写操作相对较少的场景,AIO则适合连接数目多,且并发读写操作也多的场景。在选择使用哪种I/O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
相关文章:
BIO、NIO、AIO之间有什么区别
文章目录 BIO优缺点示例代码 NIO优缺点示例代码 AIO优缺点示例代码 总结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 BIO、NIO和AIO是Java编程语言中用于处理输入输出(IO…...
强烈建议linux中nvidia 545.29驱动不要升
我之前一直用终端连接我的工作站(系统是arch rolling状态),结果昨天回家难得想试试545驱动下的效果。结果一用chrome播放视频就卡,甚至后面进Login界面也会卡住鼠标。 折腾了一晚上用 $sudo downgrade nvidia nvidia-prime nvid…...
css格式和样式选择器-学习记录
文章目录 一、css代码代码格式1、内联格式(不推荐)2、内部格式(不推荐)3、外部格式 (推荐) 二、css样式选择器1、类型选择器2、类选择器(推荐)3、id选择器 三、样式表的组合1、Multi…...
【Python】Matplotlib-多张图像的显示
一,情景描述 大家在写论文或者实验报告的时候,经常会放多张图片或数据图像在一起形成对比。比如,我现在有一张经过椒盐噪声处理的图像,现在进行三种滤波,分别是均值,高斯,中值滤波,…...
数据库 关系数据理论
问题 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一个好的模式应当不会发生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数据冗余应尽可能少 数据依赖 定义:一个关系内部属性与属性之间的一种约束关系(该约束关系是通过属性间值的相等与否体现出来数据间相关联…...
网易数帆:云原生向左,低代码向右
网易数帆,前身是网易杭州研究院于2016年孵化的网易云,历经7载探索与沉淀,如今已进化成为覆盖云原生、低代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四大技术赛道的数智化服务提供商,服务于金融、央国企、能源、制造等领域300余家头部企业。 近日&…...
上线亚马逊出口美国审核CPC认证标准内容解析
儿童玩具产品、母婴产品出口美国都需要CPC认证证书和CPSIA报告进行过关清关。 一、什么是CPC认证? CPC认证是Children’sProduct Certificate的英文简称,CPC证书就类似于国内的质检报告,在通过相关检测,出具报告后同时可出具的一…...
SharePoint 的 Web Parts 是什么
Web Parts 可以说是微软 SharePoint 的基础组件。 根据微软自己的描述,Web Parts 是 SharePoint 对内容进行构建的基础,可以想想成一块一块的砖块。 我们需要使用这些砖块来完成一个页面的构建。 我们可以利用 Web Parts 在 SharePoint 中添加文本&am…...
异星工场入门笔记-02-一个重要地学习方法
编程学习地整个过程,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电脑,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可以无成本的重复测试,这大大降低了难度,节约了时间。真正难以学习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这两个因素平地起高楼根本不是…...
pyqt5学习-01 UI界面创建以及生成python代码
前提 环境搭建 打开designer 选择创建主窗体,拖入一个按钮 保存主窗体UI文件为firstMainWin.ui 将UI文件转化为python文件 # 可以把E:\Python\envs\pyqt5stu\Scripts\pyuic5.exe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E:\Python\envs\pyqt5stu\Scripts\pyuic5.exe -o firstMainWin.…...
大数据技术与原理实验报告(MapReduce 初级编程实践)
MapReduce 初级编程实践 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建议Ubuntu16.04); Hadoop版本:3.2.2; (一)编程实现文件合并和去重操作 对于两个输入文件,即文件 A 和…...
Redis 5大数据类型命令解读
目录 Redis key的命令 1、redis字符串(String) 2、redis列表(List) 3、redis哈希表(Hash) 4、redis集合(Set) 5、redis有序集合(ZSet) Redis 命令网站:redis中文文档 Redis key的命令 命令说明示例keys *查看当前库所有的keykeys *…...
数据可视化新秀 DataEase 可否替代 Tableau?
每年数以千计的企业在数据可视化工具中选择 Tableau,但是你知道还有一款强大的工具DataEase,可能会成为你的更佳选择吗?下面是 Tableau 与 DataEase 的功能对比: 1 功能对比 Tableau DataEase 安装包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Li…...
Java源码分析(三)ArrayList
ArrayList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集合类。数组在创建时就要给一个明确的大小,而ArrayList的长度是可以动态调整的,因此,也叫动态数组。那么本篇我们一起学习下ArrayList的源码。 一、创建ArrayList 首先,我们从创建ArrayList开始。…...
冒泡排序
贵阳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好大呀,前两天晒大太阳,今天就冷的脚抖,简直不要太冷,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学习的哟! 冬天来了,春天确实还有一点远! 好了,话不多说,…...
docker基于debian11基础环境安装libreoffice
首先下载指定版本的libreoffice,注意debian11下需要选择Linux (64-bit) (deb) 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libreoffice.org/download/download-libreoffice/?typedeb-x86_64&version7.6.2&langzh-CN 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并解压缩备用,…...
【正点原子STM32连载】 第五十章 FATFS实验 摘自【正点原子】APM32F407最小系统板使用指南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stm32f103战舰开发板V4 2)平台购买地址: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09294757420 3)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下载地址: http://www.openedv.com/thread-340252-1-1.html## 第五…...
12. 机器学习——评价指标
机器学习面试题汇总与解析——评价指标 本章讲解知识点 什么是评价指标?机器学习本专栏适合于Python已经入门的学生或人士,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本专栏适合于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图像处理求职的学生或人士。本专栏针对面试题答案进行了优化,尽量做到好记、言简意赅。这才是…...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23期day45|70. 爬楼梯 (进阶)、322. 零钱兑换、279.完全平方数
目录 一、(leetcode 70)爬楼梯 二、(leetcode 322)零钱兑换 三、(leetcode 279)完全平方数 一、(leetcode 70)爬楼梯 力扣题目链接 状态:查看思路后AC 除…...
19c补丁后oracle属主变化,导致不能识别磁盘组
补丁后服务器重启,数据库再次无法启动 ORA01017: invalid username/password; logon denied Oracle 19c 在打上 19.23 或以上补丁版本后,存在与用户组权限相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Oracle 实例的运行用户(oracle)和集…...
【入坑系列】TiDB 强制索引在不同库下不生效问题
文章目录 背景SQL 优化情况线上SQL运行情况分析怀疑1:执行计划绑定问题?尝试:SHOW WARNINGS 查看警告探索 TiDB 的 USE_INDEX 写法Hint 不生效问题排查解决参考背景 项目中使用 TiDB 数据库,并对 SQL 进行优化了,添加了强制索引。 UAT 环境已经生效,但 PROD 环境强制索…...
从零开始打造 OpenSTLinux 6.6 Yocto 系统(基于STM32CubeMX)(九)
设备树移植 和uboot设备树修改的内容同步到kernel将设备树stm32mp157d-stm32mp157daa1-mx.dts复制到内核源码目录下 源码修改及编译 修改arch/arm/boot/dts/st/Makefile,新增设备树编译 stm32mp157f-ev1-m4-examples.dtb \stm32mp157d-stm32mp157daa1-mx.dtb修改…...
【单片机期末】单片机系统设计
主要内容:系统状态机,系统时基,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构建,系统状态流图 一、题目要求 二、绘制系统状态流图 题目:根据上述描述绘制系统状态流图,注明状态转移条件及方向。 三、利用定时器产生时…...
反射获取方法和属性
Java反射获取方法 在Java中,反射(Reflection)是一种强大的机制,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访问和操作类的内部属性和方法。通过反射,可以动态地创建对象、调用方法、改变属性值,这在很多Java框架中如Spring和Hiberna…...
优选算法第十二讲:队列 + 宽搜 优先级队列
优选算法第十二讲:队列 宽搜 && 优先级队列 1.N叉树的层序遍历2.二叉树的锯齿型层序遍历3.二叉树最大宽度4.在每个树行中找最大值5.优先级队列 -- 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6.数据流中的第K大元素7.前K个高频单词8.数据流的中位数 1.N叉树的层序遍历 2.二叉树的锯…...
均衡后的SNRSINR
本文主要摘自参考文献中的前两篇,相关文献中经常会出现MIMO检测后的SINR不过一直没有找到相关数学推到过程,其中文献[1]中给出了相关原理在此仅做记录。 1. 系统模型 复信道模型 n t n_t nt 根发送天线, n r n_r nr 根接收天线的 MIMO 系…...
并发编程 - go版
1.并发编程基础概念 进程和线程 A. 进程是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的一次执行过程,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B.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C.一个进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多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
省略号和可变参数模板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展开可变参数的参数包 1.C语言的va_list展开可变参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arg>void printNumbers(int count, ...) {// 声明va_list类型的变量va_list args;// 使用va_start将可变参数写入变量argsva_start(args, count);for (in…...
探索Selenium:自动化测试的神奇钥匙
目录 一、Selenium 是什么1.1 定义与概念1.2 发展历程1.3 功能概述 二、Selenium 工作原理剖析2.1 架构组成2.2 工作流程2.3 通信机制 三、Selenium 的优势3.1 跨浏览器与平台支持3.2 丰富的语言支持3.3 强大的社区支持 四、Selenium 的应用场景4.1 Web 应用自动化测试4.2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