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前端vue面试题(边面边更)
Vue中key的作用
vue 中 key 值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考虑:
- 第一种情况是 v-if 中使用 key。由于 Vue 会尽可能高效地渲染元素,通常会复用已有元素而不是从头开始渲染。因此当使用 v-if 来实现元素切换的时候,如果切换前后含有相同类型的元素,那么这个元素就会被复用。如果是相同的 input 元素,那么切换前后用户的输入不会被清除掉,这样是不符合需求的。因此可以通过使用 key 来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素,这个情况下,使用 key 的元素不会被复用。这个时候 key 的作用是用来标识一个独立的元素。
- 第二种情况是 v-for 中使用 key。用 v-for 更新已渲染过的元素列表时,它默认使用“就地复用”的策略。如果数据项的顺序发生了改变,Vue 不会移动 DOM 元素来匹配数据项的顺序,而是简单复用此处的每个元素。因此通过为每个列表项提供一个 key 值,来以便 Vue 跟踪元素的身份,从而高效的实现复用。这个时候 key 的作用是为了高效的更新渲染虚拟 DOM。
key 是为 Vue 中 vnode 的唯一标记,通过这个 key,diff 操作可以更准确、更快速
- 更准确:因为带 key 就不是就地复用了,在 sameNode 函数a.key === b.key对比中可以避免就地复用的情况。所以会更加准确。
- 更快速:利用 key 的唯一性生成 map 对象来获取对应节点,比遍历方式更快
为什么vue组件中data必须是一个函数?
对象为引用类型,当复用组件时,由于数据对象都指向同一个data对象,当在一个组件中修改data时,其他重用的组件中的data会同时被修改;而使用返回对象的函数,由于每次返回的都是一个新对象(Object的实例),引用地址不同,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Computed 和 Watch 的区别
对于Computed:
- 它支持缓存,只有依赖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才会重新计算
- 不支持异步,当Computed中有异步操作时,无法监听数据的变化
- computed的值会默认走缓存,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响应式依赖进行缓存的,也就是基于data声明过,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s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的。
- 如果一个属性是由其他属性计算而来的,这个属性依赖其他的属性,一般会使用computed
- 如果computed属性的属性值是函数,那么默认使用get方法,函数的返回值就是属性的属性值;在computed中,属性有一个get方法和一个set方法,当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调用set方法。
对于Watch:
- 它不支持缓存,数据变化时,它就会触发相应的操作
- 支持异步监听
- 监听的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最新的值,第二个是变化之前的值
- 当一个属性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
- 监听数据必须是data中声明的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s中的数据,当发生变化时,会触发其他操作,函数有两个的参数:
- immediate:组件加载立即触发回调函数
- deep:深度监听,发现数据内部的变化,在复杂数据类型中使用,例如数组中的对象发生变化。需要注意的是,deep无法监听到数组和对象内部的变化。
当想要执行异步或者昂贵的操作以响应不断的变化时,就需要使用watch。
总结:
- computed 计算属性 : 依赖其它属性值,并且 computed 的值有缓存,只有它依赖的属性值发生改变,下一次获取 computed 的值时才会重新计算 computed 的值。
- watch 侦听器 : 更多的是观察的作用,无缓存性,类似于某些数据的监听回调,每当监听的数据变化时都会执行回调进行后续操作。
运用场景:
- 当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并且依赖于其它数据时,应该使用 computed,因为可以利用 computed 的缓存特性,避免每次获取值时都要重新计算。
- 当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应该使用 watch,使用 watch 选项允许执行异步操作 ( 访问一个 API ),限制执行该操作的频率,并在得到最终结果前,设置中间状态。这些都是计算属性无法做到的。
v-show 与 v-if 有什么区别?
v-if 是真正的条件渲染,因为它会确保在切换过程中条件块内的事件监听器和子组件适当地被销毁和重建;也是惰性的:如果在初始渲染时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直到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会开始渲染条件块。
v-show 就简单得多——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被渲染,并且只是简单地基于 CSS 的 “display” 属性进行切换。
所以,v-if 适用于在运行时很少改变条件,不需要频繁切换条件的场景;v-show 则适用于需要非常频繁切换条件的场景。
Vue 的生命周期方法有哪些 一般在哪一步发请求
beforeCreate 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data observer) 和 event/watcher 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在当前阶段 data、methods、computed 以及 watch 上的数据和方法都不能被访问
created 实例已经创建完成之后被调用。在这一步,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数据观测(data observer),属性和方法的运算, watch/event 事件回调。这里没有el,如果非要想与Dom进行交互,可以通过vm.el,如果非要想与 Dom 进行交互,可以通过 vm.el,如果非要想与Dom进行交互,可以通过vm.nextTick 来访问 Dom
beforeMount 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相关的 render 函数首次被调用。
mounted 在挂载完成后发生,在当前阶段,真实的 Dom 挂载完毕,数据完成双向绑定,可以访问到 Dom 节点
beforeUpdate 数据更新时调用,发生在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patch)之前。可以在这个钩子中进一步地更改状态,这不会触发附加的重渲染过程
updated 发生在更新完成之后,当前阶段组件 Dom 已完成更新。要注意的是避免在此期间更改数据,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无限循环的更新,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beforeDestroy 实例销毁之前调用。在这一步,实例仍然完全可用。我们可以在这时进行善后收尾工作,比如清除计时器。
destroyed Vue 实例销毁后调用。调用后,Vue 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 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activated keep-alive 专属,组件被激活时调用
deactivated keep-alive 专属,组件被销毁时调用
异步请求在哪一步发起?
可以在钩子函数 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中进行异步请求,因为在这三个钩子函数中,data 已经创建,可以将服务端端返回的数据进行赋值。
如果异步请求不需要依赖 Dom 推荐在 created 钩子函数中调用异步请求,因为在 created 钩子函数中调用异步请求有以下优点:
- 能更快获取到服务端数据,减少页面 loading 时间;
- ssr 不支持 beforeMount 、mounted 钩子函数,所以放在 created 中有助于一致性;
Vue.js的template编译
简而言之,就是先转化成AST树,再得到的render函数返回VNode(Vue的虚拟DOM节点),详细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compile编译器把template编译成AST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即 源代码的抽象语法结构的树状表现形式),compile是createCompiler的返回值,createCompiler是用以创建编译器的。另外compile还负责合并option。
然后,AST会经过generate(将AST语法树转化成render funtion字符串的过程)得到render函数,render的返回值是VNode,VNode是Vue的虚拟DOM节点,里面有(标签名、子节点、文本等等)
参考 前端进阶面试题详细解答
MVC 和 MVVM 区别
MVC
MVC 全名是 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
- Model(模型):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 View(视图):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通常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
- Controller(控制器):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MVC 的思想:一句话描述就是 Controller 负责将 Model 的数据用 View 显示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在 Controller 里面把 Model 的数据赋值给 View。
MVVM
MVVM 新增了 VM 类
- ViewModel 层:做了两件事达到了数据的双向绑定 一是将【模型】转化成【视图】,即将后端传递的数据转化成所看到的页面。实现的方式是:数据绑定。二是将【视图】转化成【模型】,即将所看到的页面转化成后端的数据。实现的方式是:DOM 事件监听。
MVVM 与 MVC 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实现了 View 和 Model 的自动同步,也就是当 Model 的属性改变时,我们不用再自己手动操作 Dom 元素,来改变 View 的显示,而是改变属性后该属性对应 View 层显示会自动改变(对应Vue数据驱动的思想)
整体看来,MVVM 比 MVC 精简很多,不仅简化了业务与界面的依赖,还解决了数据频繁更新的问题,不用再用选择器操作 DOM 元素。因为在 MVVM 中,View 不知道 Model 的存在,Model 和 ViewModel 也观察不到 View,这种低耦合模式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注意:Vue 并没有完全遵循 MVVM 的思想 这一点官网自己也有说明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官方要说 Vue 没有完全遵循 MVVM 思想呢?
- 严格的 MVVM 要求 View 不能和 Model 直接通信,而 Vue 提供了$refs 这个属性,让 Model 可以直接操作 View,违反了这一规定,所以说 Vue 没有完全遵循 MVVM。
v-if 和 v-show 的区别
v-if 在编译过程中会被转化成三元表达式,条件不满足时不渲染此节点。
v-show 会被编译成指令,条件不满足时控制样式将对应节点隐藏 (display:none)
写过自定义指令吗 原理是什么
指令本质上是装饰器,是 vue 对 HTML 元素的扩展,给 HTML 元素增加自定义功能。vue 编译 DOM 时,会找到指令对象,执行指令的相关方法。
自定义指令有五个生命周期(也叫钩子函数),分别是 bind、inserted、update、componentUpdated、unbind
1. 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在这里可以进行一次性的初始化设置。2. inserted:被绑定元素插入父节点时调用 (仅保证父节点存在,但不一定已被插入文档中)。3. update:被绑定于元素所在的模板更新时调用,而无论绑定值是否变化。通过比较更新前后的绑定值,可以忽略不必要的模板更新。4. componentUpdated:被绑定元素所在模板完成一次更新周期时调用。5. un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与元素解绑时调用。
原理
1.在生成 ast 语法树时,遇到指令会给当前元素添加 directives 属性
2.通过 genDirectives 生成指令代码
3.在 patch 前将指令的钩子提取到 cbs 中,在 patch 过程中调用对应的钩子
4.当执行指令对应钩子函数时,调用对应指令定义的方法
vue初始化页面闪动问题
使用vue开发时,在vue初始化之前,由于div是不归vue管的,所以我们写的代码在还没有解析的情况下会容易出现花屏现象,看到类似于{{message}}的字样,虽然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很短暂,但是还是有必要让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在css里加上以下代码:
[v-cloak] { display: none;}
如果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则在根元素加上style="display: none;" :style="{display: 'block'}"
如何从真实DOM到虚拟DOM
涉及到Vue中的模板编译原理,主要过程:
- 将模板转换成
ast树,ast用对象来描述真实的JS语法(将真实DOM转换成虚拟DOM) - 优化树
- 将
ast树生成代码
Vue 为什么要用 vm.$set() 解决对象新增属性不能响应的问题 ?你能说说如下代码的实现原理么?
1)Vue为什么要用vm.$set() 解决对象新增属性不能响应的问题
- Vue使用了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双向数据绑定
- 在初始化实例时对属性执行 getter/setter 转化
- 属性必须在data对象上存在才能让Vue将它转换为响应式的(这也就造成了Vue无法检测到对象属性的添加或删除)
所以Vue提供了Vue.set (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 vm.$set (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2)接下来我们看看框架本身是如何实现的呢?
Vue 源码位置:vue/src/core/instance/index.js
export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target 为数组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修改数组的长度, 避免索引>数组长度导致splcie()执行有误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利用数组的splice变异方法触发响应式 target.splice(key, 1, val)return val}// key 已经存在,直接修改属性值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target[key] = valreturn val}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target 本身就不是响应式数据, 直接赋值if (!ob) {target[key] = valreturn val}// 对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ob.dep.notify()return val
}
我们阅读以上源码可知,vm.$set 的实现原理是:
- 如果目标是数组,直接使用数组的 splice 方法触发相应式;
- 如果目标是对象,会先判读属性是否存在、对象是否是响应式,
- 最终如果要对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则是通过调用 defineReactive 方法进行响应式处理
defineReactive 方法就是 Vue 在初始化对象时,给对象属性采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动态添加 getter 和 setter 的功能所调用的方法
生命周期钩子是如何实现的
Vue 的生命周期钩子核心实现是利用发布订阅模式先把用户传入的的生命周期钩子订阅好(内部采用数组的方式存储)然后在创建组件实例的过程中会一次执行对应的钩子方法(发布)
相关代码如下
export function callHook(vm, hook) {// 依次执行生命周期对应的方法const handlers = vm.$options[hook];if (handlers) {for (let i = 0; i < handlers.length; i++) {handlers[i].call(vm); //生命周期里面的this指向当前实例}}
}// 调用的时候
Vue.prototype._init = function (options) {const vm = this;vm.$options = mergeOptions(vm.constructor.options, options);callHook(vm, "beforeCreate"); //初始化数据之前// 初始化状态initState(vm);callHook(vm, "created"); //初始化数据之后if (vm.$options.el) {vm.$mount(vm.$options.el);}
};
Vue 组件间通信有哪几种方式?
Vue 组件间通信是面试常考的知识点之一,这题有点类似于开放题,你回答出越多方法当然越加分,表明你对 Vue 掌握的越熟练。Vue 组件间通信只要指以下 3 类通信:父子组件通信、隔代组件通信、兄弟组件通信,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每种通信方式且会说明此种方法可适用于哪类组件间通信。
(1)props / $emit 适用 父子组件通信 这种方法是 Vue 组件的基础,相信大部分同学耳闻能详,所以此处就不举例展开介绍。
(2)ref 与 $parent / $children 适用 父子组件通信
ref:如果在普通的 DOM 元素上使用,引用指向的就是 DOM 元素;如果用在子组件上,引用就指向组件实例$parent / $children:访问父 / 子实例
(3)EventBus ($emit / $on) 适用于 父子、隔代、兄弟组件通信 这种方法通过一个空的 Vue 实例作为中央事件总线(事件中心),用它来触发事件和监听事件,从而实现任何组件间的通信,包括父子、隔代、兄弟组件。
(4)$attrs/$listeners 适用于 隔代组件通信
$attrs:包含了父作用域中不被 prop 所识别 (且获取) 的特性绑定 ( class 和 style 除外 )。当一个组件没有声明任何prop时,这里会包含所有父作用域的绑定 ( class 和 style 除外 ),并且可以通过v-bind="$attrs"传入内部组件。通常配合inheritAttrs选项一起使用。$listeners:包含了父作用域中的 (不含 .native 修饰器的)v-on事件监听器。它可以通过v-on="$listeners"传入内部组件
(5)provide / inject 适用于 隔代组件通信 祖先组件中通过 provider 来提供变量,然后在子孙组件中通过 inject 来注入变量。 provide / inject API 主要解决了跨级组件间的通信问题,不过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子组件获取上级组件的状态,跨级组件间建立了一种主动提供与依赖注入的关系。 (6)Vuex 适用于 父子、隔代、兄弟组件通信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每一个 Vuex 应用的核心就是 store(仓库)。“store” 基本上就是一个容器,它包含着你的应用中大部分的状态 ( state )。
- Vuex 的状态存储是响应式的。当 Vue 组件从 store 中读取状态的时候,若 store 中的状态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组件也会相应地得到高效更新。
- 改变 store 中的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显式地提交 (commit) mutation。这样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跟踪每一个状态的变化。
Vue template 到 render 的过程
vue的模版编译过程主要如下:template -> ast -> render函数
vue 在模版编译版本的码中会执行 compileToFunctions 将template转化为render函数:
// 将模板编译为render函数const { render, staticRenderFns } = compileToFunctions(template,options//省略}, this)
CompileToFunctions中的主要逻辑如下∶ (1)调用parse方法将template转化为ast(抽象语法树)
constast = parse(template.trim(), options)
- parse的目标:把tamplate转换为AST树,它是一种用 JavaScript对象的形式来描述整个模板。
- 解析过程:利用正则表达式顺序解析模板,当解析到开始标签、闭合标签、文本的时候都会分别执行对应的 回调函数,来达到构造AST树的目的。
AST元素节点总共三种类型:type为1表示普通元素、2为表达式、3为纯文本
(2)对静态节点做优化
optimize(ast,options)
这个过程主要分析出哪些是静态节点,给其打一个标记,为后续更新渲染可以直接跳过静态节点做优化
深度遍历AST,查看每个子树的节点元素是否为静态节点或者静态节点根。如果为静态节点,他们生成的DOM永远不会改变,这对运行时模板更新起到了极大的优化作用。
(3)生成代码
const code = generate(ast, options)
generate将ast抽象语法树编译成 render字符串并将静态部分放到 staticRenderFns 中,最后通过 new Function(`` render``) 生成render函数。
说说Vue的生命周期吧
什么时候被调用?
- beforeCreate :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之前调用
- created:实例创建万之后调用。实例完成:数据观测、属性和方法的运算、
watch/event事件回调。无$el. - beforeMount:在挂载之前调用,相关
render函数首次被调用 - mounted:了被新创建的
vm.$el替换,并挂载到实例上去之后调用改钩子。 - beforeUpdate:数据更新前调用,发生在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在这之后会调用改钩子。
- updated: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在这之后会调用改钩子。
- beforeDestroy:实例销毁前调用,实例仍然可用。
- destroyed:实例销毁之后调用,调用后,Vue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所有事件监听器和所有子实例都会被移除
每个生命周期内部可以做什么?
- created:实例已经创建完成,因为他是最早触发的,所以可以进行一些数据、资源的请求。
- mounted:实例已经挂载完成,可以进行一些DOM操作。
- beforeUpdate:可以在这个钩子中进一步的更改状态,不会触发重渲染。
- updated:可以执行依赖于DOM的操作,但是要避免更改状态,可能会导致更新无线循环。
- destroyed:可以执行一些优化操作,清空计时器,解除绑定事件。
ajax放在哪个生命周期?:一般放在 mounted 中,保证逻辑统一性,因为生命周期是同步执行的, ajax 是异步执行的。单数服务端渲染 ssr 同一放在 created 中,因为服务端渲染不支持 mounted 方法。 什么时候使用beforeDestroy?:当前页面使用 $on ,需要解绑事件。清楚定时器。解除事件绑定, scroll mousemove 。
理解Vue运行机制全局概览
全局概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笔者画的内部流程图。

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个图一定是一头雾水的,没有关系,我们来逐个讲一下这些模块的作用以及调用关系。相信讲完之后大家对Vue.js内部运行机制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初始化及挂载

在
new Vue()之后。 Vue 会调用_init函数进行初始化,也就是这里的init过程,它会初始化生命周期、事件、 props、 methods、 data、 computed 与 watch 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设置setter与getter函数,用来实现「 响应式 」以及「 依赖收集 」,后面会详细讲到,这里只要有一个印象即可。
初始化之后调用
$mount会挂载组件,如果是运行时编译,即不存在 render function 但是存在 template 的情况,需要进行「 编译 」步骤。
编译
compile编译可以分成 parse、optimize 与 generate 三个阶段,最终需要得到 render function。

1. parse
parse 会用正则等方式解析 template 模板中的指令、class、style等数据,形成AST。
2. optimize
optimize的主要作用是标记 static 静态节点,这是 Vue 在编译过程中的一处优化,后面当update更新界面时,会有一个patch的过程, diff 算法会直接跳过静态节点,从而减少了比较的过程,优化了patch的性能。
3. generate
generate是将 AST 转化成render function字符串的过程,得到结果是render的字符串以及 staticRenderFns 字符串。
- 在经历过
parse、optimize与generate这三个阶段以后,组件中就会存在渲染VNode所需的render function了。
响应式
接下来也就是 Vue.js 响应式核心部分。

这里的
getter跟setter已经在之前介绍过了,在init的时候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进行了绑定,它使得当被设置的对象被读取的时候会执行getter函数,而在当被赋值的时候会执行setter函数。
- 当
render function被渲染的时候,因为会读取所需对象的值,所以会触发getter函数进行「 依赖收集 」,「 依赖收集 」的目的是将观察者Watcher对象存放到当前闭包中的订阅者Dep的subs中。形成如下所示的这样一个关系。

在修改对象的值的时候,会触发对应的
setter,setter通知之前「 依赖收集 」得到的 Dep 中的每一个 Watcher,告诉它们自己的值改变了,需要重新渲染视图。这时候这些 Watcher 就会开始调用update来更新视图,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patch的过程以及使用队列来异步更新的策略,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Virtual DOM
我们知道,
render function会被转化成VNode节点。Virtual DOM其实就是一棵以 JavaScript 对象( VNode 节点)作为基础的树,用对象属性来描述节点,实际上它只是一层对真实 DOM 的抽象。最终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使这棵树映射到真实环境上。由于 Virtual DOM 是以 JavaScript 对象为基础而不依赖真实平台环境,所以使它具有了跨平台的能力,比如说浏览器平台、Weex、Node 等。
比如说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tag: 'div', /*说明这是一个div标签*/children: [ /*存放该标签的子节点*/{tag: 'a', /*说明这是一个a标签*/text: 'click me' /*标签的内容*/}]
}
渲染后可以得到
<div><a>click me</a>
</div>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的节点有更多的属性来标志节点,比如 isStatic (代表是否为静态节点)、 isComment (代表是否为注释节点)等。
更新视图

- 前面我们说到,在修改一个对象值的时候,会通过
setter -> Watcher -> update的流程来修改对应的视图,那么最终是如何更新视图的呢? - 当数据变化后,执行 render function 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 VNode 节点,我们如果想要得到新的视图,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直接解析这个新的
VNode节点,然后用innerHTML直接全部渲染到真实DOM中。但是其实我们只对其中的一小块内容进行了修改,这样做似乎有些「 浪费 」。 -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只修改那些「改变了的地方」呢?这个时候就要介绍我们的「
patch」了。我们会将新的VNode与旧的VNode一起传入patch进行比较,经过 diff 算法得出它们的「 差异 」。最后我们只需要将这些「 差异 」的对应 DOM 进行修改即可。
再看全局

回过头再来看看这张图,是不是大脑中已经有一个大概的脉络了呢?
用VNode来描述一个DOM结构
虚拟节点就是用一个对象来描述一个真实的DOM元素。首先将 template (真实DOM)先转成 ast , ast 树通过 codegen 生成 render 函数, render 函数里的 _c 方法将它转为虚拟dom
了解nextTick吗?
异步方法,异步渲染最后一步,与JS事件循环联系紧密。主要使用了宏任务微任务(setTimeout、promise那些),定义了一个异步方法,多次调用nextTick会将方法存入队列,通过异步方法清空当前队列。
computed 的实现原理
computed 本质是一个惰性求值的观察者。
computed 内部实现了一个惰性的 watcher,也就是 computed watcher,computed watcher 不会立刻求值,同时持有一个 dep 实例。
其内部通过 this.dirty 属性标记计算属性是否需要重新求值。
当 computed 的依赖状态发生改变时,就会通知这个惰性的 watcher,
computed watcher 通过 this.dep.subs.length 判断有没有订阅者,
有的话,会重新计算,然后对比新旧值,如果变化了,会重新渲染。 (Vue 想确保不仅仅是计算属性依赖的值发生变化,而是当计算属性最终计算的值发生变化时才会触发渲染 watcher 重新渲染,本质上是一种优化。)
没有的话,仅仅把 this.dirty = true。 (当计算属性依赖于其他数据时,属性并不会立即重新计算,只有之后其他地方需要读取属性的时候,它才会真正计算,即具备 lazy(懒计算)特性。)
相关文章:
2023前端vue面试题(边面边更)
Vue中key的作用 vue 中 key 值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考虑: 第一种情况是 v-if 中使用 key。由于 Vue 会尽可能高效地渲染元素,通常会复用已有元素而不是从头开始渲染。因此当使用 v-if 来实现元素切换的时候,如果切换前后含有相同类型的…...
webpack配置完全指南
前言 对于入门选手来讲,webpack 配置项很多很重,如何快速配置一个可用于线上环境的 webpack 就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其实熟悉 webpack 之后会发现很简单,基础的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entry 、 output 、 mode 、 resolve …...
juju创建lxd容器时如何使用本地镜像(by quqi99)
作者:张华 发表于:2023-03-01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版权声明 问题 没有外网,所以配置了一个local custom镜像库,也使用了container-image-meta…...
后端程序员学习前端开发之第一步环境搭建
一、安装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的 JavaScript 运行时环境。Node.js官网 二、安装 npm 镜像 因为 npm 是国外的,所以使用起来速度比较慢。我们这里使用了淘宝的 cnpm 镜像安装 vue。使用淘宝的 cnpm 命令管理工具代替默认的 npm 管理工具。 进入c…...
【记录问题】RuntimeError:working outside of application context. Flask使用SQLAlchemy数据库
前提:Flask使用SQLAlchemy数据库 本质:依赖包版本不匹配 问题1:报错RuntimeError:working outside of application context. 运行程序报错,如下错误: 原因:flask-sqlalchemy 版本过高导致&am…...
自动化测试难点案例分析,其实自动化你用错方向还不如不用
随着国内企业软件开发及测试水平的提升,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开展自动化测试的应用,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虽然在国外自动化测试工具应用已经很普遍,但国内许多企业对于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的理解到企业…...
866363-70-4,N3-C5-NHS ester,叠氮-C5-NHS 主要物理性质分享
●外观以及性质:Azido-Aca-NHS淡黄色或无色油状,叠氮化物可以与炔烃、DBCO和BCN进行铜催化的点击化学反应。NHS酯可以与胺基反应,形成稳定的酰胺键。●中文名:叠氮-C5-NHS ester,6-叠氮己酸活性酯●英文名:…...
字符流定义及如何深入理解字符流的编码
IputSrem类和OupuSrem类在读写文件时操作的都是字节,如果希望在程序中操作字符,使用这两个类就不太方便,为此JDK提供了字符流。同字节流样,字符流也有两个抽象的顶级父类,分别是Reader和Writer其中,Reader是…...
什么是pod类型
很久很久以前,C 语言统一了江湖。几乎所有的系统底层都是用 C 写的,当时定义的基本数据类型有 int、char、float 等整数类型、浮点类型、枚举、void、指针、数组、结构等等。然后只要碰到一串01010110010 之类的数据,编译器都可以正确的把它解…...
2023年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建议
智能制造的载体是制造系统,制造系统从微观到宏观有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制造装备、制造单元、制造车间(工厂)、制造企业和企业生态等。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未来智能制造将向以下五个方向发展。 (一&…...
【LeetCode】剑指 Offer 19. 正则表达式匹配 p124 -- Java Version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zheng-ze-biao-da-shi-pi-pei-lcof/ 1. 题目介绍(19. 正则表达式匹配) 请实现一个函数用来匹配包含. 和*的正则表达式。模式中的字符.表示任意一个字符,而’*表示它前面的字符可以出现任意…...
linux和windows中安装emqx消息服务器
大家好,我是雄雄,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雄雄的小课堂 现在是:2023年3月1日21:53:55 前言 最近几天看了下mqtt,通过不断的搜索资料,也将mqtt集成到项目中,跑了个demo运行,和预想中的差不多&#x…...
【XXL-JOB】XXL-JOB的搭建和使用
【XXL-JOB】XXL-JOB的搭建和使用 文章目录【XXL-JOB】XXL-JOB的搭建和使用1. 任务调度1.1 实现任务调度1.1.1 多线程实现1.1.2 Timer实现1.1.3 ScheduledExecutor实现2. 分布式任务调度2.1 采用分布式的原因3. XXL-JOB3.1 XXL-JOB介绍3.2 执行流程4. 搭建XXL-JOB4.1 创建数据库…...
HCIP-5OSPF基本原理及基本配置学习笔记
1、OSPF基本原理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IETF定义的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存在着收敛慢、易产生路由环路、可扩展性差等问题,目前已逐渐被…...
Migrate your data into databend with DataX
现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复杂,每个公司都会有多种多样的数据库。通常是用最好的硬件来跑 OLTP,甚至还在 OLTP 中进行分库分表来满足业务,这样对于一些分析,聚合,排序操作非常麻烦。这也有了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同步需求&…...
ssh: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gssapi-keyex,gssapi-with-mic,password)
【ansible 设置host为localhost,执行ping命令报错】 [eniq-slocalhost ansible]$ ansible all -m ping -i inventory localhost | UNREACHABLE! > { "changed": false, "msg": "Failed to connect to the host via ssh: Perm…...
有限元中三角形的一些积分公式
文章目录有限元中三角形的相关积分公式有限元中三角形的相关积分公式 在 xyxyxy 平面中, 通过三个点 (xi,yi),(xj,yj),(xm,ym)(x_i, y_i), (x_j, y_j), (x_m, y_m)(xi,yi),(xj,yj),(xm,ym) 定义一个三角形, 令坐标原点位于其中心(或者重心)…...
【docker-compose】安装mongodb
1. 安装方式 压缩包容器安装docker(推荐,一分钟安装) 2. 环境 linux服务器已安装好 docker docker-compose (不了解的客官,请点击进入) 3. 步骤: Step 1: linux下建立如下目录…...
【ClickHouse源码】物化视图的写入过程
本文对 ClickHouse 物化视图的写入流程源码做个详细说明,基于 v22.8.14.53-lts 版本。 StorageMaterializedView 首先来看物化视图的构造函数: StorageMaterializedView::StorageMaterializedView(const StorageID & table_id_,ContextPtr local_…...
.NET 使用NLog增强日志输出
引言 不管你是开发单体应用还是微服务应用,在实际的软件的开发、测试和运行阶段,开发者都需要借助日志来定位问题。因此一款好的日志组件将至关重要,在.NET 的开源生态中,目前主要有Serilog、Log4Net和NLog三款优秀的日志组件&…...
MPNet:旋转机械轻量化故障诊断模型详解python代码复现
目录 一、问题背景与挑战 二、MPNet核心架构 2.1 多分支特征融合模块(MBFM) 2.2 残差注意力金字塔模块(RAPM) 2.2.1 空间金字塔注意力(SPA) 2.2.2 金字塔残差块(PRBlock) 2.3 分类器设计 三、关键技术突破 3.1 多尺度特征融合 3.2 轻量化设计策略 3.3 抗噪声…...
K8S认证|CKS题库+答案| 11. AppArmor
目录 11. AppArmor 免费获取并激活 CKA_v1.31_模拟系统 题目 开始操作: 1)、切换集群 2)、切换节点 3)、切换到 apparmor 的目录 4)、执行 apparmor 策略模块 5)、修改 pod 文件 6)、…...
MySQL 隔离级别:脏读、幻读及不可重复读的原理与示例
一、MySQL 隔离级别 MySQL 提供了四种隔离级别,用于控制事务之间的并发访问以及数据的可见性,不同隔离级别对脏读、幻读、不可重复读这几种并发数据问题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隔离级别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性能特点及锁机制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允许出现允许…...
linux 错误码总结
1,错误码的概念与作用 在Linux系统中,错误码是系统调用或库函数在执行失败时返回的特定数值,用于指示具体的错误类型。这些错误码通过全局变量errno来存储和传递,errno由操作系统维护,保存最近一次发生的错误信息。值得注意的是,errno的值在每次系统调用或函数调用失败时…...
汇编常见指令
汇编常见指令 一、数据传送指令 指令功能示例说明MOV数据传送MOV EAX, 10将立即数 10 送入 EAXMOV [EBX], EAX将 EAX 值存入 EBX 指向的内存LEA加载有效地址LEA EAX, [EBX4]将 EBX4 的地址存入 EAX(不访问内存)XCHG交换数据XCHG EAX, EBX交换 EAX 和 EB…...
【HarmonyOS 5 开发速记】如何获取用户信息(头像/昵称/手机号)
1.获取 authorizationCode: 2.利用 authorizationCode 获取 accessToken:文档中心 3.获取手机:文档中心 4.获取昵称头像:文档中心 首先创建 request 若要获取手机号,scope必填 phone,permissions 必填 …...
重启Eureka集群中的节点,对已经注册的服务有什么影响
先看答案,如果正确地操作,重启Eureka集群中的节点,对已经注册的服务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做到无感知。 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短暂的服务发现问题。 下面我们从Eureka的核心工作原理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Eureka的…...
在Ubuntu24上采用Wine打开SourceInsight
1. 安装wine sudo apt install wine 2. 安装32位库支持,SourceInsight是32位程序 sudo dpkg --add-architecture i386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wine32:i386 3. 验证安装 wine --version 4. 安装必要的字体和库(解决显示问题) sudo apt install fonts-wqy…...
VM虚拟机网络配置(ubuntu24桥接模式):配置静态IP
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更改设置 选择桥接模式,然后找到相应的网卡(可以查看自己本机的网络连接) windows连接的网络点击查看属性 编辑虚拟机设置更改网络配置,选择刚才配置的桥接模式 静态ip设置: 我用的ubuntu24桌…...
Linux nano命令的基本使用
参考资料 GNU nanoを使いこなすnano基础 目录 一. 简介二. 文件打开2.1 普通方式打开文件2.2 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三. 文件查看3.1 打开文件时,显示行号3.2 翻页查看 四. 文件编辑4.1 Ctrl K 复制 和 Ctrl U 粘贴4.2 Alt/Esc U 撤回 五. 文件保存与退出5.1 Ct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