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天空的两朵乌云——量子论与相对论
物理学天空的两朵乌云——量子论与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青春与科学的辉煌起点
提到爱因斯坦,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一个经典的形象——乱糟糟的头发,叼着烟斗,脸上满是岁月的皱纹。然而,这张深入人心的照片并不是他科学创造力的象征。实际上,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都发生在他年轻的时候:27岁时,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0年后,37岁的他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这些成果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而这些辉煌的理论突破,几乎都集中在他40岁之前的岁月。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科学史,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个例。许多科学家最重要的成就都诞生于他们的青年时期。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年内完成如此多的创新,不仅与他的智力天赋有关,更与青年人特有的大胆假设、批判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息息相关。相反,40岁以后,尽管他依然从事科学研究,但后来的成就远不及早年的突破性贡献。这种现象让我们不禁反思:科学创造力为何在年轻时更为活跃?
答案也许在于年轻人独特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青年人通常不拘一格,敢于挑战传统的权威学说。他们的思想更少受到固定模式的束缚,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力。同时,青年时期的学习能力和精力也是科学突破的重要支撑。在爱因斯坦那个年代,他能在瑞士专利局的工作间隙,用有限的资源进行理论物理的思考,正是这种独特的创造环境造就了他的伟大。
然而,科学家成名之后,学术道路往往会被既有的声望和研究方向限制。爱因斯坦在晚年时期更多关注统一场论的研究,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这或许与他已经深入“理论框架”的束缚有关。这也说明,科学的突破往往需要年轻人的“打破常规”思维,而非单纯依赖经验与积累。
不仅是爱因斯坦,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创造力高峰也集中于青年时期。比如牛顿,他在20多岁时就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达尔文也是在不到30岁时完成了环球航行,并收集了研究《物种起源》的核心数据。这些故事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科学的青春力量不容忽视。
但遗憾的是,公众对科学家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他们晚年的形象上。无论是爱因斯坦满头白发的照片,还是牛顿身穿正式长袍的画像,我们似乎忽略了他们青年时期的热情与锐气。实际上,这种刻板印象可能对青年一代追求科学产生误导:他们可能会认为科学的成就是循序渐进的“稳扎稳打”,而忽视了科学家在青春期那段充满未知挑战和突破可能性的旅程。
科学创造力的“年轻化”现象并不意味着年长科学家毫无价值。恰恰相反,经验与积累可以帮助成熟的科学家为年轻人提供指导与支持。历史上的许多科学突破,都离不开青年与长者的合作。但无论如何,年轻科学家的独立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始终是推动科学变革的重要动力。
因此,我们在谈论科学家成就时,不应仅聚焦于他们的“成熟期”,而更应该向世人展示他们在青年时期那些不被广泛认知的努力与突破。这种视角的转变,不仅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学,也让我们重新理解科学的核心:想象力和勇于突破的胆识。
两朵乌云与物理学的大变革
20世纪之初,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典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构筑了被誉为“物理学大厦”的理论框架。人们对世界的运行规律似乎有了足够深入的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1900年4月,英国皇家学会举办了一场迎接新世纪的年会。这场会议上,一位重量级的科学家——凯尔文勋爵,发表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言论。

凯尔文在演讲中自信地宣布:“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对其进行修修补补的工作即可。”这句话表现了他对经典物理学的信心。然而,他话锋一转,又补充说道:“但在这片明朗的天空中,依然存在两朵乌云。”这两朵“乌云”,分别与黑体辐射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有关。
第一朵“乌云”是与黑体辐射问题相关的理论困境。根据当时的经典理论,黑体辐射的能谱分布在短波段会趋于无穷大,这被称为“紫外灾难”。实验结果显然与经典理论不符,这让物理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第二朵“乌云”则来自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这个实验本意是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但结果显示,无论观测的方向如何,光的传播速度始终相同。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以太理论和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尽管凯尔文在演讲中提到这两朵乌云,但他或许没有预料到,正是这两朵乌云的存在,拉开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年轻的物理学家们直面这些问题,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解决方案。不到一年后,普朗克通过引入“量子假设”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问题,从而开创了量子力学的先河。几年后,爱因斯坦在分析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推翻了以太理论和绝对时空观。
这两大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如同飓风,彻底摧毁了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凯尔文口中的“物理学大厦”仿佛成了一座“庙堂”,在量子论与相对论的光芒下显得狭小而陈旧。而这两朵乌云也为物理学开辟了新的天空,让人们得以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和宇宙时空的深邃。

经典物理学的极限
凯尔文的“乌云论”不仅道出了当时物理学的尴尬局面,也暴露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在19世纪末期,经典物理学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石,许多人甚至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已经被全部揭示。然而,正是对光和热辐射的深入研究,暴露出了经典理论的致命缺陷。
黑体辐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热辐射的能量分布,这不仅是实验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经典热力学和电磁学无法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问题,普朗克引入了全新的思想:能量是以“量子”的形式离散分布的,而非连续的。这一观点完全违背了经典物理学的连续性假设,但却能够完美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尽管普朗克本人一开始并未意识到这一假设的革命性,但他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问题则更为深远。经典物理学认为,以太是光传播的介质,而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应当导致光速的变化。然而,实验结果却显示,无论方向如何,光速总是恒定的。这一矛盾促使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他从光速不变的假设出发,重新定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彻底颠覆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这两朵乌云所带来的变革,表明经典物理学虽然在一定范围内非常成功,但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当面对微观粒子或高速运动的情况时,经典理论的局限性便暴露无遗。这也让科学家们认识到,科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进化和扩展的过程。

光的本性之争:波动与微粒的对峙
光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无数科学家长达几个世纪。17世纪开始,光的本性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争鸣:波动说与微粒说。这场关于光的争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量子理论奠定了基础。
波动说的支持者以惠更斯和胡克为代表,他们认为光是一种波动。根据他们的理论,光就像水波一样传播,具有反射、折射等特性。这一理论在当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部分原因在于惠更斯和胡克的声望较高,他们在科学界已经成名多年。然而,波动说在解释光的一些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光的干涉和衍射,这让它的完整性受到质疑。
另一边,微粒说的代表人物是牛顿。牛顿认为光由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微粒在运动中遵循经典力学的规律。他甚至在《光学》一书中,用微粒的假设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然而,牛顿的微粒说也面临问题,比如无法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尽管如此,由于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科学界一度更加倾向于相信微粒说。
有趣的是,牛顿与波动说的支持者胡克之间的争论,甚至在个人层面上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牛顿曾向英国皇家学会投稿,试图发表自己的微粒理论,却因胡克的反对而遭到拒绝。胡克坚信光是波动,认为牛顿的观点简直是“荒谬的想象”。这一争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界,也让牛顿心生不满,甚至决定终生不再向皇家学会投稿。
然而,科学的进步并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而停止。19世纪初,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实验重新点燃了波动说的希望。杨通过双缝实验直接证明了光的干涉现象,而菲涅耳则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解释了光的衍射。这些发现为波动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也让科学家们对光的本性有了新的认识。
尽管波动说重新占据了上风,但科学界并未因此满足于现状。19世纪末,随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提出,光被认为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这让波动说达到了巅峰。然而,这种胜利并未持续太久。20世纪初,黑体辐射问题的出现,再次将光的波动说推向了危机。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以及随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理论,表明光不仅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由此,光的本性从“非此即彼”的争论,转向了“波粒二象性”的新范畴。

科学的争鸣与进步
从波动说与微粒说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进步的一个核心特征:思想的碰撞。科学并非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是充满了反复的争论与实验。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可能被后来的发现修正甚至推翻。然而,这种动态的过程,正是科学发展的魅力所在。
波动说与微粒说的对峙,推动了科学家对光本质的深入研究。这种思想上的对抗,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复杂的多重性质,也为量子理论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可以说,正是这些争论,让科学得以超越简单的直觉,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今天,我们站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回望,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源于类似的争鸣。无论是波动说与微粒说,还是后来的量子论与经典物理学的冲突,每一次争论都让科学更接近真相。而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它鼓励质疑权威,挑战既定理论,拥抱未知与不确定性。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诞生:撼动物理学的两大革命
20世纪初,物理学界迎来了两次前所未有的革命: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这两大理论不仅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还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知。从微观粒子的奇异行为到宏观时空的弯曲,这两场革命让物理学从经典世界的局限中解放出来,进入了全新的视野。
量子力学:微观世界的革命
量子力学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00年。当时,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量子假设”,即能量的交换并非连续发生,而是以离散的“量子”单位进行。这一假设虽然最初只是为了解释实验结果,但它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关于能量连续性的观念。普朗克本人或许并未意识到,他的理论将开创一个全新的物理学分支。
随后,爱因斯坦在1905年进一步扩展了量子理论。他提出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还以粒子(光子)的形式传播,用这一观点解释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并为他赢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力学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迅速推进。玻尔提出了氢原子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量子特性;海森堡和薛定谔分别通过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建立了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叠加态等全新概念,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
量子力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揭示了一个非直观、非确定性的世界。经典物理学建立在因果律的基础上,而量子力学却表明,在微观尺度上,事件的发生是以概率形式存在的。更令人震惊的是,观测行为本身会影响系统的状态,这一“测量问题”成为量子理论的核心难题之一。
量子力学不仅在物理学领域掀起革命,也为现代科技奠定了基础。从半导体、激光到量子计算,许多尖端技术都源于量子理论的应用。这场革命让人类得以窥见微观世界的奇妙,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比如自由意志、现实的本质等问题。

相对论:时空观的颠覆
与量子力学专注于微观世界不同,相对论的革命发生在宏观时空的尺度上。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两个关键假设:光速不变和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从这两个简单假设出发,他推导出了许多令人震撼的结论,比如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量与能量的等价关系(著名的 E=mc2E=mc^2 公式)。
狭义相对论彻底颠覆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独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四维的“时空”。这一概念在经典物理学中是不可想象的,但却能够完美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以及高速度运动中的许多现象。
1915年,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将重力描述为时空的弯曲。这一理论不仅完美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还成功预测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现象。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巩固了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也让人类对宇宙结构有了全新的理解。
相对论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理论层面,它还推动了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发展。例如,广义相对论成为大爆炸理论和黑洞研究的基础。可以说,相对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宇宙奥秘的大门。

两场革命的意义与联系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虽然分别针对微观和宏观世界,但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为物理学建立了更广泛、更深刻的理论基础。它们共同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规律,并让人类对宇宙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这两大理论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量子力学描述的是概率性和不确定性的微观世界,而相对论强调的是确定性和连续性的时空结构。如何统一这两大理论,建立一个描述宇宙全部尺度的“万有理论”,仍然是当代物理学的最大挑战之一。
科学革命的意义:思想碰撞与未来的启示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是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两次革命,它们不仅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困境,也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科学的革命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们背后往往伴随着思想的碰撞、质疑的精神以及无数科学家的探索与合作。这些特征既是过去科学进步的推动力,也为未来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科学创造力的核心:质疑与突破
从凯尔文勋爵提出物理学的“两朵乌云”到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出现,这一过程清楚地表明,科学进步离不开对现有理论的质疑。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是因为他们不满足于经典物理学的框架,而是敢于挑战权威,提出新的假设。这种精神让他们能够跳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开辟全新的研究领域。
质疑并非否定,而是建立在对现有知识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创造性思考。科学史一再证明,每一次革命性突破的背后,都是对看似坚不可摧的理论体系的重新审视。例如,经典物理学的成功让凯尔文相信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但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等年轻科学家却发现了其中的漏洞,并用新的理论填补了这些空白。这种不断反思和突破的过程,正是科学创造力的核心。
思想的碰撞与合作
科学的进步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思想碰撞的结果。从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到量子论和经典物理学的冲突,这些看似对立的理论实际上共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正是在这些争论中,科学家们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更为完善的理论。
不仅如此,科学史还表明,真正的突破往往离不开合作。量子力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普朗克的量子假设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再到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等人的贡献,这一理论的建立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样,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和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天文学家、实验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协作。
这种思想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让科学理论更加完善,也帮助科学家们克服了研究中的种种困难。在今天的科学研究中,这种合作精神变得更加重要。随着科学问题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跨学科的合作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未来科学的启示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革命意义深远,但它们也揭示了科学尚未解决的终极问题。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时空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成为物理学发展的瓶颈。如何统一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建立一个描述宇宙全貌的“万有理论”,是当代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一挑战不仅需要深刻的理论思考,也需要全新的实验技术支持。从粒子加速器到天文观测仪器,科学家正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探测宇宙的奥秘。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也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工具。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科学革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未来需要更多年轻的声音。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突破往往来自青年时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为他们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只有如此,科学的前沿才能不断被拓展,未知的世界才能逐渐被揭示。
科学革命的哲学意义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物理学本身,也带来了深刻的哲学影响。这两大理论重新定义了现实的本质。量子力学让人们意识到,现实可能并非固定的,而是由观察者的行为所决定的;而相对论则表明,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些观点不仅颠覆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传统认识,也影响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思维方式。
同时,科学的革命提醒我们,知识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理论的出现,都会在解答旧问题的同时带来新的问题。这种无限探索的过程,是科学最迷人的地方,也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总结:拥抱科学的未知之旅
从凯尔文的“两朵乌云”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革命,科学史告诉我们,突破性进展往往源于对现有理论的质疑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精神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让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化。
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解决的谜题。科学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它的核心始终未变:敢于想象、勇于突破、乐于合作。正是这些特质,让科学成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强大工具。
未来的科学革命会是什么?它可能是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统一,也可能是对生命本质的全新理解。无论答案如何,我们都需要保持探索的勇气与谦逊的心态,去迎接这场永无止境的未知之旅。
相关文章:
物理学天空的两朵乌云——量子论与相对论
物理学天空的两朵乌云——量子论与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青春与科学的辉煌起点 提到爱因斯坦,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一个经典的形象——乱糟糟的头发,叼着烟斗,脸上满是岁月的皱纹。然而,这张深入人心的照片并不是他科学创造力的象征。实…...
聚类之轮廓系数
Silhouette Score(轮廓系数)是用于评估聚类质量的指标之一。它衡量了数据点与同簇内其他点的相似度以及与最近簇的相似度之间的对比。 公式 对于一个数据点 i: a(i): 数据点 i 到同簇内其他点的平均距离(簇内不相似度ÿ…...
Jenkins 构建流水线
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 Jenkins 服务,以及配置自动化构建项目 前置准备环境:docker、docker-compose、jdk、maven 一、环境搭建 1. Jenkins 安装 (1)拉取镜像 # 安装镜像包,默认安装最新版本 docker pull jenkins/jen…...
RTK部分模糊度固定测量流程图
部分模糊度剔除常用测量: 周跳或失锁时间优先剔除;按俯仰角剔除;按浮点模糊度协方差大小剔除模糊度;按信号强度剔除卫星;...
力扣-数据结构-2【算法学习day.73】
前言 ###我做这类文章一个重要的目的还是给正在学习的大家提供方向(例如想要掌握基础用法,该刷哪些题?建议灵神的题单和代码随想录)和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我的解析也不会做的非常详细,只会提供思路和一些关…...
操作系统导论读书笔记
目录 虚拟化抽象:进程抽象:进程概念 虚拟化 抽象:进程 本章讨论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的抽象—— 进程。进程的非正式定义非常简单:进程就是运行中的程序。程序本身是没有生命周期的,它只是存在磁盘上面的一些指令&…...
基于3D-Speaker进行区分说话人项目搭建过程报错记录 | 通话录音说话人区分以及语音识别 | 声纹识别以及语音识别 | pyannote-audio
0. 研究背景 在外呼系统中,我们的后台管理系统通常要对电话录音的内容进行提取和分析。那么说到分析,我们就要对录音中的两个人的对话进行分离,然后分别分析,比如分析客户是否有合作的意愿,分析客服讲的话术是否合理&…...
如何使用流式渲染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提示: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需求及解决办法 文章目录 什么是流式渲染?Node.js 实现简单流式渲染声明式 Shadow DOM,不依赖 javascript 实现react 实现流式渲染总结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什么是流式渲染? 流式渲染主要思想是将HTML文档分块(chunk)…...
【接口自动化连载】使用yaml配置文件自动生成接口case
直接上干货撸代码,有一些是通用的工具类代码,一次性封装永久使用,期待大家的关注,一起加油!!! 配置文件 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配置,例如Goods服务、Order服务分开配置࿰…...
前端安全 常见的攻击类型及防御措施
1. 跨站脚本攻击(XSS) 描述:跨站脚本(XSS:Cross-Site Scripting)是一种安全漏洞,允许攻击者向网站注入恶意客户端代码。该代码由受害者执行从而让攻击者绕过访问控制并冒充用户。XSS攻击可以分…...
来道面试题——CopyOnWriteArrayList
原理 初始化时候,CopyOnWriteArrayList内部维护了一个可变数组,用于存储元素当执行数据变更操作的时候,会先创建一个原数组的副本,在副本上进行写操作,修改副本中的元素。写操作完成之后,把原数组的引用指…...
【Rust自学】5.1. 定义并实例化struct
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加关注哦,对接下来的教程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专栏。谢谢喵!(・ω・) 5.1.1. 什么是struct struct的中文意思为结构体,它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允许程序为相关联的值命名和打包&am…...
React 生命周期完整指南
React 生命周期完整指南 1. 生命周期概述 1.1 React 16.3 之前的生命周期 初始化阶段 constructorcomponentWillMountrendercomponentDidMount 更新阶段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shouldComponentUpdatecomponentWillUpdaterendercomponentDidUpdate 卸载阶段 componentWil…...
python中os._exit(0) 强制关闭进程后来杀死线程
在 Python 中调用 os._exit(0) 会强制终止整个进程,包括所有正在运行的线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os._exit(0) 的行为 立即终止进程:os._exit() 函数会立即终止当前进程,不会执行任何清理操作,如调用清理处理程序&#…...
LeetCode: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跟着carl学算法,本系列博客仅做个人记录,建议大家都去看carl本人的博客,写的真的很好的! 代码随想录 LeetCode: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给你一个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按 任意顺序 ,返回所有从根…...
RSICV国产芯片之CHV208
1. 芯片选型分析的对比维度 分析或者对标应用的芯片替代思路 1.1 内核/主频/存储空间支持 内核能力/指令集支持(考虑工具链兼容性); 主频:对比计算能力是否满足基本要求 存储:内存--数据搬移空间决定数据运算的…...
理解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的计算模型,是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基础。 基本原理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是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多个节点(也叫神经元)的连接和计算,实现非线性模型的组合和输出。每个…...
Android 之 List 简述
一、简单创建方式 Android 开发中,列表有很多种类,如ArrayList、LinkedList、List、MutableList等,创建列表的方式如下所示: fun listDemo() {// 使用 listOf 创建不可变的空列表val list listOf<Int>()val list1 listOf…...
设计模式の中介者发布订阅备忘录模式
文章目录 前言一、中介者模式二、发布订阅模式三、备忘录模式 前言 本篇是关于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观察者(发布-订阅)模式、以及备忘录模式的学习笔记。 一、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减少对象之间的复杂…...
云手机群控能用来做什么?
随着云手机的发展,云手机群控技术逐渐从小众的游戏多开工具,发展为涵盖多个领域的智能操作平台。不论是手游搬砖、短视频运营,还是账号养成等场景,云手机群控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云手机群控的应用场景…...
多模态2025:技术路线“神仙打架”,视频生成冲上云霄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一场大会,聚集了中国多模态大模型的“半壁江山”。 智源大会2025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汇集了学界、创业公司和大厂等三方的热门选手,关于多模态的集中讨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其中,…...
在rocky linux 9.5上在线安装 docker
前面是指南,后面是日志 sudo dnf 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sudo dnf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y docker version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udo systemctl status docker …...
剑指offer20_链表中环的入口节点
链表中环的入口节点 给定一个链表,若其中包含环,则输出环的入口节点。 若其中不包含环,则输出null。 数据范围 节点 val 值取值范围 [ 1 , 1000 ] [1,1000] [1,1000]。 节点 val 值各不相同。 链表长度 [ 0 , 500 ] [0,500] [0,500]。 …...
如何在看板中有效管理突发紧急任务
在看板中有效管理突发紧急任务需要:设立专门的紧急任务通道、重新调整任务优先级、保持适度的WIP(Work-in-Progress)弹性、优化任务处理流程、提高团队应对突发情况的敏捷性。其中,设立专门的紧急任务通道尤为重要,这能…...
srs linux
下载编译运行 git clone https:///ossrs/srs.git ./configure --h265on make 编译完成后即可启动SRS # 启动 ./objs/srs -c conf/srs.conf # 查看日志 tail -n 30 -f ./objs/srs.log 开放端口 默认RTMP接收推流端口是1935,SRS管理页面端口是8080,可…...
什么是EULA和DPA
文章目录 EULA(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DPA(Data Protection Agreement)一、定义与背景二、核心内容三、法律效力与责任四、实际应用与意义 EULA(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 定义: EULA即…...
Fabric V2.5 通用溯源系统——增加图片上传与下载功能
fabric-trace项目在发布一年后,部署量已突破1000次,为支持更多场景,现新增支持图片信息上链,本文对图片上传、下载功能代码进行梳理,包含智能合约、后端、前端部分。 一、智能合约修改 为了增加图片信息上链溯源,需要对底层数据结构进行修改,在此对智能合约中的农产品数…...
保姆级教程:在无网络无显卡的Windows电脑的vscode本地部署deepseek
文章目录 1 前言2 部署流程2.1 准备工作2.2 Ollama2.2.1 使用有网络的电脑下载Ollama2.2.2 安装Ollama(有网络的电脑)2.2.3 安装Ollama(无网络的电脑)2.2.4 安装验证2.2.5 修改大模型安装位置2.2.6 下载Deepseek模型 2.3 将deepse…...
AGain DB和倍数增益的关系
我在设置一款索尼CMOS芯片时,Again增益0db变化为6DB,画面的变化只有2倍DN的增益,比如10变为20。 这与dB和线性增益的关系以及传感器处理流程有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1. dB与线性增益的换算关系 6dB对应的理论线性增益应为&…...
【从零学习JVM|第三篇】类的生命周期(高频面试题)
前言: 在Java编程中,类的生命周期是指类从被加载到内存中开始,到被卸载出内存为止的整个过程。了解类的生命周期对于理解Java程序的运行机制以及性能优化非常重要。本文会深入探寻类的生命周期,让读者对此有深刻印象。 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