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ma 2中的Margin Loss:为何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和梯度?
Llama 2中的Margin Loss:为何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和梯度?
在《Llama 2: Open Foundation and Fine-Tuned Chat Models》论文中,作者在强化学习与人类反馈(RLHF)的Reward Model训练中引入了Margin Loss的概念,相较于传统的InstructGPT方法有所创新。下面有一段关键描述:
“For instance, returning a higher margin via ‘m( r)’ will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ward of the preferred and rejected responses smaller, resulting in a larger loss, which in turn results in larger gradients, and consequently model changes, during the policy gradient update.”
source: https://magazine.sebastianraschka.com/p/llm-training-rlhf-and-its-alternatives
这段话涉及Margin Loss的逻辑:为什么更高的margin会导致更大的loss?为什么更大的loss会导致更大的梯度?本文将以中文博客的形式,详细解析这个过程的数学原理和直观意义,帮助你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1. Margin Loss的基本概念
在RLHF的Reward Model训练中,目标是让模型学会根据人类偏好对响应进行评分。对于一对响应 ( y c y_c yc )(优选响应,chosen)和 ( y r y_r yr )(拒绝响应,rejected),Reward Model ( r θ ( x , y ) r_\theta(x, y) rθ(x,y) ) 输出标量奖励值,要求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rθ(x,yc)>rθ(x,yr) )。
传统损失函数
传统的InstructGPT使用基于交叉熵的排名损失:这个loss是如何推导的,请参考笔者的另一篇博客:RLHF中的Reward Model是如何训练的?原理与代码实现
L ( θ ) = − log ( σ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 L(\theta) = -\log\left(\sigma\left(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right)\right) L(θ)=−log(σ(rθ(x,yc)−rθ(x,yr)))
- ( σ ( z ) = 1 1 + exp ( − z ) \sigma(z) = \frac{1}{1 + \exp(-z)} σ(z)=1+exp(−z)1 ) 是sigmoid函数,将差值映射为0到1的概率。
-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rθ(x,yc)−rθ(x,yr) ) 是优选和拒绝响应的奖励差值。
- 损失的目标是使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rθ(x,yc)−rθ(x,yr) ) 尽可能大,从而让 ( σ \sigma σ ) 接近1,损失接近0。
Llama 2的Margin Loss
Llama 2在此基础上增加了margin参数 ( m ( r ) m(r) m(r) ):
L ( θ ) = − log ( σ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 ) L(\theta) = -\log\left(\sigma\left(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right)\right) L(θ)=−log(σ(rθ(x,yc)−rθ(x,yr)−m(r)))
- ( m ( r ) m(r) m(r) ) 是人类标注的偏好程度(margin label),比如“显著更好”(significantly better)对应较大的 ( m ( r ) m(r) m(r) ),而“略好”(negligibly better)对应较小的 ( m ( r ) m(r) m(r) )。
- ( m ( r ) m(r) m(r) ) 是一个正值,表示优选响应比拒绝响应“应该”高出的最小奖励差距。
2. 为什么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
直观理解
-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rθ(x,yc)−rθ(x,yr) ) 是模型当前预测的奖励差值。
- ( m ( r ) m(r) m(r) ) 是人类期望的“理想差值”。
- 损失函数中的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rθ(x,yc)−rθ(x,yr)−m(r) ) 表示“实际差值”与“期望差值”的差距。
当 ( m ( r ) m(r) m(r) ) 变大时:
- 如果模型的预测差值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rθ(x,yc)−rθ(x,yr) ) 不变,减去一个更大的 ( m ( r ) m(r) m(r) ) 会使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rθ(x,yc)−rθ(x,yr)−m(r) ) 变小(甚至可能变成负值)。
- ( σ \sigma σ ) 函数的值随之变小(因为 ( σ ( z ) \sigma(z) σ(z) ) 是单调递增的,( z z z ) 减小则 ( σ ( z ) \sigma(z) σ(z) ) 减小)。
- ( − log ( σ ( z ) ) -\log(\sigma(z)) −log(σ(z)) ) 会变大,因为 ( σ ( z ) \sigma(z) σ(z) ) 越小,对数的值越大,负号使损失增加。
简单来说,更高的 ( m ( r ) m(r) m(r) ) 提高了对模型的要求。如果模型的预测差值没有达到这个更高的标准,损失就会增大。
数学推导
设:
- z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z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z=rθ(x,yc)−rθ(x,yr)−m(r)。
损失函数为:
L = − log ( σ ( z ) ) = − log ( 1 1 + exp ( − z ) ) L = -\log(\sigma(z)) = -\log\left(\frac{1}{1 + \exp(-z)}\right) L=−log(σ(z))=−log(1+exp(−z)1)
- 当 ( m ( r ) m(r) m(r) ) 增加时,( z z z ) 减小。
- ( exp ( − z ) \exp(-z) exp(−z) ) 增大(因为 ( − z -z −z ) 变大),使 ( 1 + exp ( − z ) 1 + \exp(-z) 1+exp(−z) ) 增大。
- ( σ ( z ) = 1 1 + exp ( − z ) \sigma(z) = \frac{1}{1 + \exp(-z)} σ(z)=1+exp(−z)1 ) 减小。
- ( − log ( σ ( z ) ) -\log(\sigma(z)) −log(σ(z)) ) 增大,即损失 ( L L L ) 增大。
举例说明
假设:
- ( r θ ( x , y c ) = 2 r_\theta(x, y_c) = 2 rθ(x,yc)=2 ),( r θ ( x , y r ) = 1 r_\theta(x, y_r) = 1 rθ(x,yr)=1 ),预测差值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1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1 rθ(x,yc)−rθ(x,yr)=1。
- 情况1:( m ( r ) = 0 m(r) = 0 m(r)=0 )(无margin):
- ( z = 1 − 0 = 1 z = 1 - 0 = 1 z=1−0=1 ),
- ( σ ( 1 ) = 1 1 + exp ( − 1 ) ≈ 0.731 \sigma(1) = \frac{1}{1 + \exp(-1)} \approx 0.731 σ(1)=1+exp(−1)1≈0.731 ),
- ( L = − log ( 0.731 ) ≈ 0.313 L = -\log(0.731) \approx 0.313 L=−log(0.731)≈0.313 )。
- 情况2:( m ( r ) = 0.5 m(r) = 0.5 m(r)=0.5 )(中等margin):
- ( z = 1 − 0.5 = 0.5 z = 1 - 0.5 = 0.5 z=1−0.5=0.5 ),
- ( σ ( 0.5 ) ≈ 0.622 \sigma(0.5) \approx 0.622 σ(0.5)≈0.622 ),
- ( L = − log ( 0.622 ) ≈ 0.475 L = -\log(0.622) \approx 0.475 L=−log(0.622)≈0.475 )。
- 情况3:( m ( r ) = 1 m(r) = 1 m(r)=1 )(高margin):
- ( z = 1 − 1 = 0 z = 1 - 1 = 0 z=1−1=0 ),
- ( σ ( 0 ) = 0.5 \sigma(0) = 0.5 σ(0)=0.5 ),
- ( L = − log ( 0.5 ) ≈ 0.693 L = -\log(0.5) \approx 0.693 L=−log(0.5)≈0.693 )。
可以看到,( m ( r ) m(r) m(r) ) 从0增加到1,损失从0.313增加到0.693,验证了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
3. 为什么更大的Loss会导致更大的梯度?
梯度的定义
在神经网络中,梯度是损失函数 ( L L L ) 对模型参数 ( θ \theta θ ) 的偏导数:
∇ θ L = ∂ L ∂ θ \nabla_\theta L = \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θL=∂θ∂L
梯度的大小决定了参数更新的步幅(通过学习率调整)。我们需要分析 ( L L L ) 如何通过 ( z z z ) 影响 ( θ \theta θ )。
计算梯度
损失函数:
L = − log ( σ ( z ) ) , z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L = -\log(\sigma(z)),\quad z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L=−log(σ(z)),z=rθ(x,yc)−rθ(x,yr)−m(r)
-
首先计算 ( ∂ L ∂ z \frac{\partial L}{\partial z} ∂z∂L ):
- ( σ ( z ) = 1 1 + exp ( − z ) \sigma(z) = \frac{1}{1 + \exp(-z)} σ(z)=1+exp(−z)1 ),
- ( d σ ( z ) d z = σ ( z ) ⋅ ( 1 − σ ( z ) ) \frac{d\sigma(z)}{dz} = \sigma(z) \cdot (1 - \sigma(z)) dzdσ(z)=σ(z)⋅(1−σ(z)) )(sigmoid的导数),
- ( L = − log ( σ ( z ) ) L = -\log(\sigma(z)) L=−log(σ(z)) ),
- ( ∂ L ∂ z = − 1 σ ( z ) ⋅ d σ ( z ) d z = − σ ( z ) ⋅ ( 1 − σ ( z ) ) σ ( z ) = − ( 1 − σ ( z ) ) \frac{\partial L}{\partial z} = -\frac{1}{\sigma(z)} \cdot \frac{d\sigma(z)}{dz} = -\frac{\sigma(z) \cdot (1 - \sigma(z))}{\sigma(z)} = -(1 - \sigma(z)) ∂z∂L=−σ(z)1⋅dzdσ(z)=−σ(z)σ(z)⋅(1−σ(z))=−(1−σ(z)) )。
-
然后计算 ( ∂ z ∂ θ \frac{\partial z}{\partial \theta} ∂θ∂z ):
- ( z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z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z=rθ(x,yc)−rθ(x,yr)−m(r) ),
- ( ∂ z ∂ θ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frac{\partial z}{\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 ∂θ∂z=∂θ∂rθ(x,yc)−∂θ∂rθ(x,yr) )(( m ( r ) m(r) m(r) ) 是常数,对 ( θ \theta θ ) 无导数)。
-
综合得梯度:
∂ L ∂ θ = ∂ L ∂ z ⋅ ∂ z ∂ θ = − ( 1 − σ ( z ) ) ⋅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 \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L}{\partial z} \cdot \frac{\partial z}{\partial \theta} = -(1 - \sigma(z)) \cdot \left(\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right) ∂θ∂L=∂z∂L⋅∂θ∂z=−(1−σ(z))⋅(∂θ∂rθ(x,yc)−∂θ∂rθ(x,yr))
更高的Margin如何影响梯度
- 当 ( m ( r ) m(r) m(r) ) 增加时,( z z z ) 减小,( σ ( z ) \sigma(z) σ(z) ) 减小。
- ( 1 − σ ( z ) 1 - \sigma(z) 1−σ(z) ) 增大(因为 ( σ ( z ) \sigma(z) σ(z) ) 接近0时,( 1 − σ ( z ) 1 - \sigma(z) 1−σ(z) ) 接近1)。
- ( − ( 1 − σ ( z ) ) -(1 - \sigma(z)) −(1−σ(z)) ) 的绝对值增大(负值变更大),使梯度的绝对值 ( ∣ ∂ L ∂ θ ∣ |\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θ∂L∣ ) 增大。
举例验证
继续上例:
- ( m ( r ) = 0 m(r) = 0 m(r)=0 ):( z = 1 z = 1 z=1 ),( σ ( 1 ) ≈ 0.731 \sigma(1) \approx 0.731 σ(1)≈0.731 ),( 1 − σ ( 1 ) ≈ 0.269 1 - \sigma(1) \approx 0.269 1−σ(1)≈0.269 ),
- 梯度因子 ( − ( 1 − σ ( z ) ) ≈ − 0.269 -(1 - \sigma(z)) \approx -0.269 −(1−σ(z))≈−0.269 )。
- ( m ( r ) = 1 m(r) = 1 m(r)=1 ):( z = 0 z = 0 z=0 ),( σ ( 0 ) = 0.5 \sigma(0) = 0.5 σ(0)=0.5 ),( 1 − σ ( 0 ) = 0.5 1 - \sigma(0) = 0.5 1−σ(0)=0.5 ),
- 梯度因子 ( − ( 1 − σ ( z ) ) = − 0.5 -(1 - \sigma(z)) = -0.5 −(1−σ(z))=−0.5 )。
梯度绝对值从0.269增加到0.5,说明更高的 ( m ( r ) m(r) m(r) ) 导致更大的梯度。
4. 逻辑总结与直观解释
为什么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
- ( m ( r ) m(r) m(r) ) 是一个“门槛”,表示人类期望的奖励差距。
- 当 ( m ( r ) m(r) m(r) ) 更高时,模型的预测差值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rθ(x,yc)−rθ(x,yr) ) 如果没跟上这个门槛,( z z z ) 变小,( σ ( z ) \sigma(z) σ(z) ) 变小,损失变大。
- 这就像考试:如果及格线从60分提高到80分,而你还是考70分,差距更大,得分(损失的反面)更低。
为什么更大的Loss导致更大的梯度?
- 损失变大意味着模型当前预测与目标偏离更多,梯度(误差的导数)自然更大。
- 更大的梯度推动参数更新更大幅度,使 ( r θ ( x , y c ) r_\theta(x, y_c) rθ(x,yc) ) 更快增加,(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r) rθ(x,yr) ) 更快减小,满足更高的 ( m ( r ) m(r) m(r) )。
整体逻辑
- 高 ( m ( r ) m(r) m(r) ) → 小 ( z z z ) → 小 ( σ ( z ) \sigma(z) σ(z) ) → 大 ( L L L ) → 大梯度 → 大更新。
- 这是Margin Loss的核心:通过引入偏好程度,放大模型的学习信号,让奖励差值更好地反映人类的主观判断。
5. 实际意义
在Llama 2中,加入 ( m ( r ) m(r) m(r) ) 的好处是:
- 区分偏好强度:不仅知道 ( y c > y r y_c > y_r yc>yr ),还能反映“多好”(如“显著好” vs “略好”)。
- 增强训练信号:更高的 ( m ( r ) m(r) m(r) ) 迫使模型更快调整,确保奖励差值与人类期望一致。
- 提升模型质量:更大的梯度加速收敛,使Reward Model更准确地捕捉偏好。
6. 总结
Margin Loss通过引入 ( m ( r ) m(r) m(r) ),将人类偏好的强度融入损失函数。更高的 ( m ( r ) m(r) m(r) ) 提高了对奖励差值的要求,若模型未达标,损失增大;损失增大则放大梯度,推动模型更快学习。这个机制既直观又高效,是Llama 2在RLHF中改进Reward Model的关键一步。希望这篇博客能解开你的疑惑!如果还有问题,欢迎继续探讨。
是的,在这个上下文中,“梯度的增大”指的是梯度的绝对值增大。让我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并以中文博客的形式进一步澄清这个概念,确保你对“梯度增大”的含义及其背后的逻辑有全面的理解。
梯度增大指的是梯度的绝对值增大吗?
在讨论Llama 2中Margin Loss的梯度计算时,我们提到更高的 ( m ( r ) m(r) m(r) ) 会导致“更大的梯度”。你的问题是:这里的“梯度增大”是否特指梯度的绝对值增大?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将逐步解析这个问题,从数学推导到直观理解,解答你的疑问。
1. 梯度的定义与方向
在神经网络中,梯度 ( ∇ θ L \nabla_\theta L ∇θL ) 是损失函数 ( L L L ) 对模型参数 ( θ \theta θ ) 的偏导数:
∇ θ L = ∂ L ∂ θ \nabla_\theta L = \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θL=∂θ∂L
- 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包含多个分量,每个分量对应 ( θ \theta θ ) 中的一个参数。
- 大小与方向:
- 大小:梯度的模(magnitude),即 ( ∣ ∇ θ L ∣ = ∑ i ( ∂ L ∂ θ i ) 2 |\nabla_\theta L| = \sqrt{\sum_i \left(\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_i}\right)^2} ∣∇θL∣=∑i(∂θi∂L)2 )。
- 方向:指向损失增加最快的方向。
- 训练中的作用:优化器(如Adam)使用梯度的负方向(( − ∇ θ L -\nabla_\theta L −∇θL ))更新参数,以减小损失。
当我们说“梯度增大”时,通常指的是梯度向量的大小(即绝对值或模)变大,因为这直接影响参数更新的幅度。
2. Margin Loss中的梯度表达式
在Llama 2的Margin Loss中,损失函数为:
L = − log ( σ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 ) L = -\log\left(\sigma\left(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right)\right) L=−log(σ(rθ(x,yc)−rθ(x,yr)−m(r)))
定义:
z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z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z=rθ(x,yc)−rθ(x,yr)−m(r)
梯度计算为:
∂ L ∂ θ = ∂ L ∂ z ⋅ ∂ z ∂ θ \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L}{\partial z} \cdot \frac{\partial z}{\partial \theta} ∂θ∂L=∂z∂L⋅∂θ∂z
其中:
- ( ∂ L ∂ z = − ( 1 − σ ( z ) ) \frac{\partial L}{\partial z} = -(1 - \sigma(z)) ∂z∂L=−(1−σ(z)) )(上一节推导)。
- ( ∂ z ∂ θ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frac{\partial z}{\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 ∂θ∂z=∂θ∂rθ(x,yc)−∂θ∂rθ(x,yr) )。
完整梯度:
∂ L ∂ θ = − ( 1 − σ ( z ) ) ⋅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 \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 -(1 - \sigma(z)) \cdot \left(\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right) ∂θ∂L=−(1−σ(z))⋅(∂θ∂rθ(x,yc)−∂θ∂rθ(x,yr))
- 梯度因子:( − ( 1 − σ ( z ) ) -(1 - \sigma(z)) −(1−σ(z)) ) 是一个标量,始终为负值(因为 ( 0 < σ ( z ) < 1 0 < \sigma(z) < 1 0<σ(z)<1 ))。
- 方向部分:(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 ∂θ∂rθ(x,yc)−∂θ∂rθ(x,yr) ) 是一个向量,决定了梯度的方向。
3. 更高的 ( m ( r ) m(r) m(r) ) 如何影响梯度?
影响梯度的大小
- 当 ( m ( r ) m(r) m(r) ) 增加时:
- ( z = r θ ( x , y c ) − r θ ( x , y r ) − m ( r ) z = r_\theta(x, y_c) - r_\theta(x, y_r) - m(r) z=rθ(x,yc)−rθ(x,yr)−m(r) ) 减小。
- ( σ ( z ) \sigma(z) σ(z) ) 减小(sigmoid函数单调递增)。
- ( 1 − σ ( z ) 1 - \sigma(z) 1−σ(z) ) 增大。
- ( − ( 1 − σ ( z ) ) -(1 - \sigma(z)) −(1−σ(z)) ) 的绝对值增大(负值的幅度变大)。
例如:
- ( m ( r ) = 0 m(r) = 0 m(r)=0 ):( z = 1 z = 1 z=1 ),( σ ( 1 ) ≈ 0.731 \sigma(1) \approx 0.731 σ(1)≈0.731 ),( − ( 1 − σ ( 1 ) ) ≈ − 0.269 -(1 - \sigma(1)) \approx -0.269 −(1−σ(1))≈−0.269 )。
- ( m ( r ) = 1 m(r) = 1 m(r)=1 ):( z = 0 z = 0 z=0 ),( σ ( 0 ) = 0.5 \sigma(0) = 0.5 σ(0)=0.5 ),( − ( 1 − σ ( 0 ) ) = − 0.5 -(1 - \sigma(0)) = -0.5 −(1−σ(0))=−0.5 )。
标量因子 ( − ( 1 − σ ( z ) ) -(1 - \sigma(z)) −(1−σ(z)) ) 的绝对值从0.269增加到0.5。
梯度的绝对值
梯度的模为:
∣ ∂ L ∂ θ ∣ = ∣ − ( 1 − σ ( z ) ) ∣ ⋅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 \left|\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right| = \left|-(1 - \sigma(z))\right| \cdot \left|\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right| ∂θ∂L =∣−(1−σ(z))∣⋅ ∂θ∂rθ(x,yc)−∂θ∂rθ(x,yr)
- ( ∣ − ( 1 − σ ( z ) ) ∣ = 1 − σ ( z ) |-(1 - \sigma(z))| = 1 - \sigma(z) ∣−(1−σ(z))∣=1−σ(z) )(因为 ( − ( 1 − σ ( z ) ) < 0 -(1 - \sigma(z)) < 0 −(1−σ(z))<0 ))。
-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 ∂θ∂rθ(x,yc)−∂θ∂rθ(x,yr) ) 是模型内部计算的梯度向量,其大小取决于当前参数和输入。
当 ( m ( r ) m(r) m(r) ) 增加时,( 1 − σ ( z ) 1 - \sigma(z) 1−σ(z) ) 增大,直接导致 ( ∣ ∂ L ∂ θ ∣ \left|\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right| ∂θ∂L ) 增大。这里的“梯度增大”正是指梯度向量的绝对值(模)变大。
方向是否改变?
- ( − ( 1 − σ ( z ) ) -(1 - \sigma(z)) −(1−σ(z)) ) 只影响梯度的大小(标量缩放),不改变方向。
- 方向由 ( ∂ r θ ( x , y c ) ∂ θ − ∂ r θ ( x , y r ) ∂ θ \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 ∂θ∂rθ(x,yc)−∂θ∂rθ(x,yr) ) 决定,与 ( m ( r ) m(r) m(r) ) 无关。
因此,“梯度增大”特指绝对值增大,方向保持一致。
4. 为什么关注绝对值?
在训练过程中,梯度的大小(绝对值)决定了参数更新的幅度:
- 更新公式:( θ ← θ − η ⋅ ∇ θ L \theta \leftarrow \theta - \eta \cdot \nabla_\theta L θ←θ−η⋅∇θL )(( η \eta η) 是学习率)。
- ( ∣ ∇ θ L ∣ |\nabla_\theta L| ∣∇θL∣ ) 越大,参数变化越大。
更高的 ( m ( r ) m(r) m(r) ) 使 ( ∣ ∇ θ L ∣ |\nabla_\theta L| ∣∇θL∣ ) 增大,意味着:
- 模型感知到当前预测与人类期望的差距更大。
- 需要更大幅度调整参数,使 ( r θ ( x , y c ) r_\theta(x, y_c) rθ(x,yc) ) 增加,( r θ ( x , y r ) r_\theta(x, y_r) rθ(x,yr) ) 减小,以满足更高的margin。
5. 举例验证
继续之前的例子:
-
( r θ ( x , y c ) = 2 r_\theta(x, y_c) = 2 rθ(x,yc)=2 ),( r θ ( x , y r ) = 1 r_\theta(x, y_r) = 1 rθ(x,yr)=1 )。
-
假设 ( ∂ r θ ( x , y c ) ∂ θ = [ 0.1 , 0.2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c)}{\partial \theta} = [0.1, 0.2] ∂θ∂rθ(x,yc)=[0.1,0.2] ),( ∂ r θ ( x , y r ) ∂ θ = [ 0.05 , 0.1 ] \frac{\partial r_\theta(x, y_r)}{\partial \theta} = [0.05, 0.1] ∂θ∂rθ(x,yr)=[0.05,0.1] )。
-
( ∂ z ∂ θ = [ 0.1 − 0.05 , 0.2 − 0.1 ] = [ 0.05 , 0.1 ] \frac{\partial z}{\partial \theta} = [0.1 - 0.05, 0.2 - 0.1] = [0.05, 0.1] ∂θ∂z=[0.1−0.05,0.2−0.1]=[0.05,0.1] ),模 ( 0.0 5 2 + 0. 1 2 ≈ 0.112 \sqrt{0.05^2 + 0.1^2} \approx 0.112 0.052+0.12≈0.112 )。
-
( m ( r ) = 0 m(r) = 0 m(r)=0 ):
- ( z = 1 z = 1 z=1 ),( − ( 1 − σ ( 1 ) ) ≈ − 0.269 -(1 - \sigma(1)) \approx -0.269 −(1−σ(1))≈−0.269 ),
- ( ∇ θ L = − 0.269 ⋅ [ 0.05 , 0.1 ] = [ − 0.01345 , − 0.0269 ] \nabla_\theta L = -0.269 \cdot [0.05, 0.1] = [-0.01345, -0.0269] ∇θL=−0.269⋅[0.05,0.1]=[−0.01345,−0.0269] ),
- 模 ( ∣ ∇ θ L ∣ ≈ 0.0301 |\nabla_\theta L| \approx 0.0301 ∣∇θL∣≈0.0301 )。
-
( m ( r ) = 1 m(r) = 1 m(r)=1 ):
- ( z = 0 z = 0 z=0 ),( − ( 1 − σ ( 0 ) ) = − 0.5 -(1 - \sigma(0)) = -0.5 −(1−σ(0))=−0.5 ),
- ( ∇ θ L = − 0.5 ⋅ [ 0.05 , 0.1 ] = [ − 0.025 , − 0.05 ] \nabla_\theta L = -0.5 \cdot [0.05, 0.1] = [-0.025, -0.05] ∇θL=−0.5⋅[0.05,0.1]=[−0.025,−0.05] ),
- 模 ( ∣ ∇ θ L ∣ ≈ 0.0559 |\nabla_\theta L| \approx 0.0559 ∣∇θL∣≈0.0559 )。
梯度模从0.0301增加到0.0559,绝对值确实增大。
6. 直观解释
- 更高的 ( m ( r ) m(r) m(r) ) 像更高的门槛:如果人类说 ( y c y_c yc ) “显著好于” ( y r y_r yr ),模型必须给出更大的奖励差值。当前差值不足时,损失变大,梯度绝对值随之增大,推动模型“努力”调整。
- 梯度绝对值决定更新强度:更大的绝对值意味着参数变化更剧烈,帮助模型更快接近目标。
7. 总结
是的,“梯度的增大”在这里指的是梯度的绝对值(模)增大。更高的 ( m ( r ) m(r) m(r) ) 使 ( z z z ) 减小,( 1 − σ ( z ) 1 - \sigma(z) 1−σ(z) ) 增大,梯度因子 ( − ( 1 − σ ( z ) ) -(1 - \sigma(z)) −(1−σ(z)) ) 的绝对值变大,从而使整个梯度向量的模增大。这反映了模型需要更强的更新信号来满足更高的偏好标准。希望这篇解析能清楚解答你的疑问!
后记
2025年3月1日16点33分于上海,在grok3大模型辅助下完成。
相关文章:
Llama 2中的Margin Loss:为何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和梯度?
Llama 2中的Margin Loss:为何更高的Margin导致更大的Loss和梯度? 在《Llama 2: Open Foundation and Fine-Tuned Chat Models》论文中,作者在强化学习与人类反馈(RLHF)的Reward Model训练中引入了Margin Loss的概念&a…...

【后端】Docker一本通
长期更新补充,建议关注收藏点赞 目录 Docker概述安装部署Docker基本操作使用docker部署tomcat使用docker部署mysql Docker概述 docker是⼀个应⽤级隔离的虚拟化技术docker三大核心概念 镜像:是具有源的所有特征的⼀个标记⽂件 仓库:存放镜像…...
工程化与框架系列(13)--虚拟DOM实现
虚拟DOM实现 🌳 虚拟DOM(Virtual DOM)是现代前端框架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在内存中维护UI的虚拟表示来提高渲染性能。本文将深入探讨虚拟DOM的实现原理和关键技术。 虚拟DOM概述 🌟 💡 小知识࿱…...

数据结构之各类排序算法代码及其详解
1. 排序的概念 排序是一种常见的算法概念,用于将一组数据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序算法的目的是将一组数据按照递增或递减的顺序重新排列。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排序算法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数据规模、数据分布…...

【洛谷贪心算法】P1090合并果子
为了使消耗的体力最小,每次都应该选择当前重量最小的两堆果子进行合并。可以使用优先队列(小根堆)来实现这个过程,优先队列可以自动维护元素的顺序,每次取出堆顶的两个元素(即最小的两个元素)进…...

【告别双日期面板!一招实现el-date-picker智能联动日期选择】
告别双日期面板!一招实现el-date-picker智能联动日期选择 1.需求背景2.DateTimePicker 现状图3.日期选择器实现代码4.日期选择器实现效果图5.日期时间选择器实现代码6.日期时间选择器实现效果图 1.需求背景 在用户使用时间查询时,我们经常需要按月份筛选…...

现今大语言模型性能(准确率)比较
现今大语言模型性能(准确率)比较 表头信息:表的标题为“大语言模型性能比较结果”(英文:Table 1: Large Language Mode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Results),表明该表是用于对比不同大语言模型的性能。列信息: 模型:列出参与比较的不同大语言模型名称,包括LLAMA3(70B)…...

程序诗篇里的灵动笔触:指针绘就数据的梦幻蓝图(水文,勿三)
大家好啊,我是小象٩(๑ω๑)۶ 我的博客:Xiao Xiangζั͡ޓއއ 很高兴见到大家,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指针的相关知识,学习内存和地址,指针变量和地址,包…...
在 UniApp 中实现中间凸起 TabBar 的完整指南
如何在 UniApp 中设置中间 TabBar 凸起效果 在移动应用开发中,TabBar 是常见的导航组件,而中间凸起的 TabBar 按钮则是一种流行的设计风格,常用于突出重要功能(如发布、拍照等)。UniApp 提供了 midButton 属性&#x…...
Redis大key
Redis大key基本概念,影响 Redis 大 key 指在 Redis 中存储了大量数据的键,它会对 Redis 的性能和内存管理产生影响。 大key的定义与value的大小和元素数量有关,但这个定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具体取决于系统的使用…...

WPF高级 | WPF 与数据库交互:连接、查询与数据更新
WPF高级 | WPF 与数据库交互:连接、查询与数据更新 前言一、数据库交互基础概念1.1 数据库简介1.2 数据访问技术 二、WPF 与数据库连接2.1 连接字符串2.2 建立连接 三、WPF 中的数据查询3.1 使用ADO.NET进行数据查询3.2 使用 Entity Framework 进行数据查询3.3 使用…...

CogBlobTool工具
CogBlobTool是一款专用于图像斑点检测于分析的 工具,通过灰度值阈值分割和特征过滤,帮助在复杂背景中提取目标区域,并计算几何属性。 效果图 注意:在这里只有一张图像可以不使用模板匹配工具 CogBlobTool工具的功能 斑点检测于…...

C# WinForm程序中如何调试dll接口
公司的SF系统是自主开发的。不同的机种会有不同数据记录保存的需求,尤其是客户SQE更是各种奇思妙想......于是做了一个接口,实践之下效果还不错呢。 每每总是忘记怎么调试接口,特记录下备查。首先要将, 1 DLL项目与WinForms项目…...
自然语言处理:词频-逆文档频率
介绍 大家好,博主又来给大家分享知识了。本来博主计划完成稠密向量表示的内容分享后,就开启自然语言处理中文本表示的讲解。可在整理分享资料的时候,博主发现还有个知识点,必须得单独拎出来好好说道说道。 这就是TF-IDF…...

【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服务器测试业务耗时问题分析及处理全流程分享
更多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产品及技术讨论,欢迎加入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官方论坛 https://forum.kylinos.cn 了解更多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全新产品,请点击访问 麒麟软件产品专区:https://product.kylinos.cn 开发者专区:https://developer…...

基于大数据的民宿旅馆消费数据分析系统
【大数据】基于大数据的民宿旅馆消费数据分析系统(完整系统源码开发笔记详细部署教程)✅ 目录 一、项目简介二、项目界面展示三、项目视频展示 一、项目简介 该系统可以揭示民宿市场的消费模式和价格分布情况,帮助理解消费者偏好、价格走势及…...
Spring-AI搭建企业专属知识库 一
环境介绍:Spring3.3.2 JDK 21 POM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xsi:schemaLocation&…...

极简本地体验deepseek大模型教程
一 题外随感:时代之问 就像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有其所处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所谓好的一面和不那么好的一面。很多时候随口的一句大环境不好,就似乎给了自己一个最…...
RabbitMQ系列(五)基本概念之Queue
在 RabbitMQ 中,Queue(队列) 是存储消息的容器,也是消息传递的核心载体。以下是其核心特性与作用的全方位解析: 一、Queue 的定义与核心作用 消息存储容器 Queue 是 RabbitMQ 中实际存储消息的实体,生产者…...
【记录】成为创作者的第 730 天(两年)
收获 还是总在感叹走到今天收获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经不敢想的。 无论是靠自己努力拿到的 Offer,还是在 CSDN 网站上结交的网友和前辈们,都是我莫大的荣幸和财富,感恩一切、感恩自己。 过去一年的收获真的数不胜数,抛…...

LBE-LEX系列工业语音播放器|预警播报器|喇叭蜂鸣器的上位机配置操作说明
LBE-LEX系列工业语音播放器|预警播报器|喇叭蜂鸣器专为工业环境精心打造,完美适配AGV和无人叉车。同时,集成以太网与语音合成技术,为各类高级系统(如MES、调度系统、库位管理、立库等)提供高效便捷的语音交互体验。 L…...
变量 varablie 声明- Rust 变量 let mut 声明与 C/C++ 变量声明对比分析
一、变量声明设计:let 与 mut 的哲学解析 Rust 采用 let 声明变量并通过 mut 显式标记可变性,这种设计体现了语言的核心哲学。以下是深度解析: 1.1 设计理念剖析 安全优先原则:默认不可变强制开发者明确声明意图 let x 5; …...
云原生核心技术 (7/12): K8s 核心概念白话解读(上):Pod 和 Deployment 究竟是什么?
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原生核心技术》系列的第七篇! 在上一篇,我们成功地使用 Minikube 或 kind 在自己的电脑上搭建起了一个迷你但功能完备的 Kubernetes 集群。现在,我们就像一个拥有了一块崭新数字土地的农场主,是时…...

大型活动交通拥堵治理的视觉算法应用
大型活动下智慧交通的视觉分析应用 一、背景与挑战 大型活动(如演唱会、马拉松赛事、高考中考等)期间,城市交通面临瞬时人流车流激增、传统摄像头模糊、交通拥堵识别滞后等问题。以演唱会为例,暖城商圈曾因观众集中离场导致周边…...

理解 MCP 工作流:使用 Ollama 和 LangChain 构建本地 MCP 客户端
🌟 什么是 MCP? 模型控制协议 (MCP) 是一种创新的协议,旨在无缝连接 AI 模型与应用程序。 MCP 是一个开源协议,它标准化了我们的 LLM 应用程序连接所需工具和数据源并与之协作的方式。 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的 AI 模型 和想要使用它…...

深入理解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
目录 什么是单例模式为什么需要单例模式常见应用场景包括 单例模式实现透明单例模式实现不透明单例模式用代理实现单例模式javaScript中的单例模式使用命名空间使用闭包封装私有变量 惰性单例通用的惰性单例 结语 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Mysql中select查询语句的执行过程
目录 1、介绍 1.1、组件介绍 1.2、Sql执行顺序 2、执行流程 2.1. 连接与认证 2.2. 查询缓存 2.3. 语法解析(Parser) 2.4、执行sql 1. 预处理(Preprocessor) 2. 查询优化器(Optimizer) 3. 执行器…...

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 LLMs)对不同学科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学习方式
今天是关于AI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我把重要信息标红了。人文学科的价值被低估了 ⬇️ 转型与必要性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这并非炒作,而是已经发生的巨大变革。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不能忽视它,试图简单地禁止学生使…...

【C++特殊工具与技术】优化内存分配(一):C++中的内存分配
目录 一、C 内存的基本概念 1.1 内存的物理与逻辑结构 1.2 C 程序的内存区域划分 二、栈内存分配 2.1 栈内存的特点 2.2 栈内存分配示例 三、堆内存分配 3.1 new和delete操作符 4.2 内存泄漏与悬空指针问题 4.3 new和delete的重载 四、智能指针…...
tomcat入门
1 tomcat 是什么 apache开发的web服务器可以为java web程序提供运行环境tomcat是一款高效,稳定,易于使用的web服务器tomcathttp服务器Servlet服务器 2 tomcat 目录介绍 -bin #存放tomcat的脚本 -conf #存放tomcat的配置文件 ---catalina.policy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