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Python数据容器之乐趣:列表与元组的奇妙旅程!
文章目录
- 零 数据容器入门
- 一 数据容器:list(列表)
- 1.1 列表的定义
- 1.2 列表的下表索引
- 1.3 列表的常用操作
- 1.3.1 列表的查询功能
- 1.3.2 列表的修改功能
- 1.3.3 列表常用方法总结
- 1.4 补充:append与extend对比
- 1.5 list(列表)的遍历
- 1.6 补充:while循环和for循环对比
- 二 数据容器:tuple(元组)
- 2.1 元组的定义
- 2.2 疑惑解答
- 2.3 元组的操作
- 2.4 注意事项
- 2.5 练习案例:元组的基本操作
零 数据容器入门
-
Python中的数据容器:
- 一种可以容纳多份数据的数据类型,容纳的每一份数据称之为1个元素
- 每一个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如字符串、数字、布尔等。
-
数据容器根据特点的不同,如:是否支持重复元素、是否可以修改、是否有序,等分为5类,分别是:
列表(list)、元组(tuple)、字符串(str)、集合(set)、字典(dict)
一 数据容器:list(列表)
1.1 列表的定义
- 在Python中,
list
(列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容器,用于存储多个元素。列表是可变(mutable)的,可以在创建后随时修改它,添加或删除元素。 - 列表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例如整数、字符串、浮点数等,甚至可以包含其他列表。
- 创建列表的语法为用方括号
[]
括起来的一系列元素,每个元素之间用逗号,
分隔。例如:
my_list = [1, 2, 3, "hello", 3.14]
# 列表[下标索引], 从前向后从0开始,每次+1, 从后向前从-1开始,每次-1
print(my_list[0])
print(my_list[1])
print(my_list[2])
# 错误示范;通过下标索引取数据,一定不要超出范围
# print(my_list[3])
- 列表索引从0开始,所以第一个元素可以通过
my_list[0]
来访问,第二个元素通过my_list[1]
,依此类推。
列表可以一次存储多个数据,且可以为不同的数据类型,支持嵌套
# 定义一个嵌套的列表
my_list = [ [1, 2, 3], [4, 5, 6]]
print(my_list)
print(type(my_list))
1.2 列表的下表索引
- 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位置下标索引,从前向后的方向,从0开始,依次递增
- 可以反向索引,也就是从后向前:从-1开始,依次递减(-1、-2、-3…)
- 如果列表是嵌套的列表,同样支持下标索引
- 演示
# 列表[下标索引], 从前向后从0开始,每次+1, 从后向前从-1开始,每次-1
print(my_list[0])
print(my_list[1])
print(my_list[2])
# 错误示范;通过下标索引取数据,一定不要超出范围
# print(my_list[3])# 通过下标索引取出数据(倒序取出)
print(my_list[-1])
print(my_list[-2])
print(my_list[-3])# 取出嵌套列表的元素
my_list = [ [1, 2, 3], [4, 5, 6]]
print(my_list[1][1])
1.3 列表的常用操作
1.3.1 列表的查询功能
-
使用
index()
方法来查找列表中某个元素第一次出现的索引(下标)。 -
index()
方法接受一个参数,即要查找的元素的值,并返回该元素在列表中的索引值。如果该元素不存在于列表中,该方法将引发一个ValueError
异常。 -
index()
方法查找元素的示例:my_list = [10, 20, 30, 40, 50]# 查找元素的索引 index_30 = my_list.index(30) print(index_30) # 输出: 2index_40 = my_list.index(40) print(index_40) # 输出: 3# 查找不存在的元素会引发异常 try:index_60 = my_list.index(60) except ValueError as e:print("元素不存在:", e) # 输出: 元素不存在: 60 is not in list
-
请注意,
index()
方法只会返回找到的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
- 如果有多个相同的元素,可能需要使用循环来找到所有匹配项的索引。
my_list = [10, 20, 30, 40, 30, 50]# 找到所有匹配项的索引
target = 30
indices = []
for i in range(len(my_list)):if my_list[i] == target:indices.append(i)print(indices) # 输出: [2, 4]
1.3.2 列表的修改功能
- 修改元素:通过索引来修改列表中的元素。
my_list = [1, 2, 3, "hello", 3.14] my_list[2] = 42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2, 'hello', 3.14] my_list[-1]=-1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2, 'hello', -1]
- 插入元素:使用
insert()
方法在指定位置插入指定元素- 第一个参数是要插入的索引,第二个参数是要插入的元素。
my_list = [1, 2, 3, 5]
my_list.insert(3, 4)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3, 4, 5]
-
添加元素
- 使用
append()
方法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append()
方法没有返回值(即返回值为None
),它会直接在原列表上进行修改。
my_list = [1, 2, 3, "hello", 3.14] my_list.append("world")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2, 'hello', 3.14, 'world']
- 使用
extend()
方法,将其它数据容器的内容取出,依次追加到列表尾部 - 列表的 extend() 方法用于将一个可迭代对象的元素添加到列表的末尾。可迭代对象可以是另一个列表、元组、字符串,或者任何支持迭代的数据类型。extend() 方法会逐个迭代可迭代对象,并将其中的元素依次添加到列表中。
# 列表扩展 list1 = [1, 2, 3] list2 = [4, 5, 6] list1.extend(list2) print(list1) # 输出: [1, 2, 3, 4, 5, 6]# 字符串扩展 my_list = [1, 2, 3] my_string = "hello" my_list.extend(my_string)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3, 'h', 'e', 'l', 'l', 'o']# 可迭代对象扩展 my_list = [1, 2, 3] my_tuple = (4, 5, 6) my_list.extend(my_tuple)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3, 4, 5, 6]
- 使用
-
删除元素:
remove()
方法:通过值删除元素。该方法将从列表中删除第一个匹配到的值。如果要删除所有匹配的值,可以使用循环结合remove()
方法来实现。
my_list = [1, 2, 3, 2, 4] my_list.remove(2) print(my_list) # 输出: [1, 3, 2, 4]
my_list = [1, 2, 3, 2, 4]# 删除所有匹配的值 value_to_remove = 2 while value_to_remove in my_list:my_list.remove(value_to_remove)print(my_list) # 输出: [1, 3, 4]
pop()
方法:通过索引删除元素,并返回被删除的元素。如果不提供索引,它将删除并返回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my_list = [1, 2, 3, 4] deleted_element = my_list.pop(1) print(deleted_element) # 输出: 2 print(my_list) # 输出: [1, 3, 4]deleted_element = my_list.pop() print(deleted_element) # 输出: 4 print(my_list) # 输出: [1, 3]
del
语句:通过索引使用del
语句删除元素。与pop()
方法不同,del
语句不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my_list = [1, 2, 3, 4] del my_list[1] print(my_list) # 输出: [1, 3, 4]
- 使用切片删除多个元素:通过切片语法删除多个元素。
-
my_list[:2]:
这是一个切片操作,表示获取从索引0
到索引2
(不包括索引2
)的子列表。这将返回[1, 2]
,这是原列表my_list
中索引为0
和1
的元素组成的子列表。 -
my_list[3:]:
这也是一个切片操作,表示获取从索引3
到列表末尾的子列表。这将返回[4, 5]
,这是原列表my_list
中索引为3
和4
的元素组成的子列表。
-
my_list = [1, 2, 3, 4, 5] my_list = my_list[:2] + my_list[3:]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 5]
- 清空列表:使用 clear() 方法可以清空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my_list = [1, 2, 3, 4, 5] my_list.clear() print(my_list) # 输出: []
- 统计某元素在列表内的数量:
.count(元素)
方法统计元素在列表中的个数
mylist = ["itcast", "itheima", "itcast", "itheima", "python"] count = len(mylist) print(f"列表的元素数量总共有:{count}个")
- 统计元素个数:
len()
方法用于获取列表(或其他可迭代对象)的长度,即列表中包含的元素个数len()
方法是一个内置函数,它不仅可以用于列表,还可以用于字符串、元组、集合等可迭代对象。
my_list = [1, 2, 3, 4, 5] length = len(my_list) print(length) # 输出: 5
1.3.3 列表常用方法总结
方法 | 描述 | 示例 |
---|---|---|
append() | 在列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 my_list.append(10) |
extend() | 将一个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逐个添加到列表末尾 | my_list.extend([20, 30, 40]) |
insert() | 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 my_list.insert(1, 15) |
remove() | 删除第一个匹配的元素 | my_list.remove(30) |
pop() | 删除并返回指定索引的元素(默认为最后一个元素) | my_list.pop(1) |
del 语句 | 通过索引删除元素 | del my_list[0] |
clear() | 删除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 my_list.clear() |
index() | 返回指定元素的索引(第一个匹配项) | index = my_list.index(40) |
count() | 统计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 count = my_list.count(20) |
sort() | 对列表进行排序(原地排序,不返回新列表) | my_list.sort() |
reverse() | 反转列表中的元素顺序 | my_list.reverse() |
切片操作 | 从列表中获取子列表或修改多个元素 | sub_list = my_list[1:4] , my_list[1:4] = [8, 9, 10] |
1.4 补充:append与extend对比
append()
和extend()
方法是两个常用的方法,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用途和行为。
append()
方法:
- 用途:
append()
方法用于将指定的元素作为一个整体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 参数:
append()
方法接受一个参数,即要添加到列表末尾的元素。 - 返回值:
append()
方法没有返回值,其返回值为None
。 - 修改原列表:
append()
方法直接在原列表上进行修改,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 示例:
my_list = [1, 2, 3]
my_list.append(4)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3, 4]my_list.append([5, 6])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3, 4, [5, 6]]
extend()
方法:
- 用途:
extend()
方法用于将一个可迭代对象的元素逐个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 参数:
extend()
方法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例如列表、元组、字符串等。 - 返回值:
extend()
方法没有返回值,其返回值为None
。 - 修改原列表:
extend()
方法直接在原列表上进行修改,将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逐个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 示例:
my_list = [1, 2, 3]
my_list.extend([4, 5, 6])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3, 4, 5, 6]
总结:
-
使用
append()
方法,您可以将一个元素作为整体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
使用
extend()
方法,您可以将一个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逐个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
两种方法都直接在原列表上进行修改,而且它们没有返回值,其返回值为
None
。 -
选择使用
append()
还是extend()
取决于您要添加的元素类型和添加的方式。如果您要将一个单一元素作为整体添加到列表,使用append()
。如果您有一个可迭代对象,希望将其中的所有元素逐个添加到列表,使用extend()
。
1.5 list(列表)的遍历
- 在Python中,列表是一种可迭代对象,可以通过遍历来访问其中的元素。有几种方式可以对Python列表进行遍历:
- 使用for循环:
my_list = [1, 2, 3, 4, 5]for item in my_list:print(item)
- 使用索引和range函数:
my_list = [1, 2, 3, 4, 5]for i in range(len(my_list)):print(my_list[i])
- 使用enumerate函数(同时获取索引和元素):
my_list = [1, 2, 3, 4, 5]for index, item in enumerate(my_list):print(f"Index: {index}, Item: {item}")
- 使用while循环和索引:
my_list = [1, 2, 3, 4, 5] index = 0while index < len(my_list):print(my_list[index])index += 1
1.6 补充:while循环和for循环对比
while循环和for循环,都是循环语句,但细节不同:
在循环控制上:
- while循环可以自定循环条件,并自行控制
- for循环不可以自定循环条件,只可以一个个从容器内取出数据
在无限循环上:
- while循环可以通过条件控制做到无限循环
- for循环理论上不可以,因为被遍历的容器容量不是无限的
在使用场景上:
- while循环适用于任何想要循环的场景
- for循环适用于,遍历数据容器的场景或简单的固定次数循环场景
二 数据容器:tuple(元组)
2.1 元组的定义
- 元组同列表一样,都是可以封装多个、不同类型的元素在内。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元组一旦定义完成,就不可修改
- 元组定义:定义元组使用小括号,且使用逗号隔开各个数据,数据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
# 定义元组字面量
(元素,元素,元素,...)
# 定义元组变量
变量名称=(元素,元素,元素,...)
# 定义空元组
变量名称=()
变量名称=tuple()
# 定义一个空元组
empty_tuple = ()# 定义一个包含多个元素的元组
my_tuple = (1, 2, "Hello", 3.14, [4, 5])# 元组中也可以包含其他元组
nested_tuple = (1, (2, 3), ("a", "b", "c"))# 单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元素后面加上逗号,以区分其与括号运算符的使用
single_element_tuple = (42,)
2.2 疑惑解答
-
元组只有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后面要添加逗号。
-
在Python中,如果要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否则Python会将其视为其他数据类型而不是元组。
-
这是因为在使用圆括号时,Python解释器需要通过逗号来区分表达式和元组。当只有一个元素且没有逗号时,解释器无法确定它是一个元组还是一个普通的表达式。
- 以下是正确定义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的示例:
# 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 single_element_tuple = (42,) print(type(single_element_tuple)) # 输出:<class 'tuple'>
- 如果没有添加逗号:
# 没有添加逗号,解释器将不会将其识别为元组 not_a_tuple = (42) print(type(not_a_tuple)) # 输出:<class 'int'>
- 所以,为了确保只包含一个元素的表达式被正确解释为元组,必须添加逗号。
2.3 元组的操作
- 元组由于不可修改的特性,所以其操作方法非常少
- Python元组的常见操作:
操作 | 示例 | 描述 |
---|---|---|
访问元素 | my_tuple[0] | 使用索引访问元组中的元素。 |
切片 | my_tuple[1:4] | 使用切片获取元组中的子集。 |
连接 | tuple1 + tuple2 | 使用加号(+)将两个元组连接起来。 |
复制 | my_tuple * 3 | 使用乘号(*)复制元组。 |
元素检查 | element in my_tuple | 使用in 关键字检查元素是否在元组中。 |
元素个数 | len(my_tuple) | 使用len() 函数获取元组中元素的个数。 |
元素最值 | min(my_tuple) max(my_tuple) | 使用min() 和max() 函数获取元组中的最小和最大值。 |
元组解包 | a, b, c = my_tuple | 将元组的元素解包到多个变量中。 |
查找元素索引 | my_tuple.index(element) | 返回元素在元组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
统计元素出现次数 | my_tuple.count(element) | 返回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
感谢您的提醒,这些方法是在处理元组时非常有用的功能,使得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对元组进行操作和查询。
- 访问元素:可以使用索引来访问元组中的元素。
my_tuple = (1, 2, 3, 4, 5)
print(my_tuple[0]) # 输出:1
- 切片:可以使用切片来获取元组中的子集。
my_tuple = (1, 2, 3, 4, 5)
print(my_tuple[1:4]) # 输出:(2, 3, 4)
- 连接:可以使用加号(+)将两个元组连接起来。
tuple1 = (1, 2, 3)
tuple2 = (4, 5, 6)
concatenated_tuple = tuple1 + tuple2
print(concatenated_tuple) # 输出:(1, 2, 3, 4, 5, 6)
- 复制:可以使用乘号(*)复制元组。
my_tuple = (1, 2, 3)
duplicated_tuple = my_tuple * 3
print(duplicated_tuple) # 输出:(1, 2, 3, 1, 2, 3, 1, 2, 3)
- 元素检查:可以使用
in
关键字检查元素是否在元组中。
my_tuple = (1, 2, 3)
print(2 in my_tuple) # 输出:True
print(4 in my_tuple) # 输出:False
- 元素个数:使用
len()
函数可以获取元组中元素的个数。
my_tuple = (1, 2, 3)
print(len(my_tuple)) # 输出:3
- 元素最值:可以使用
min()
和max()
函数获取元组中的最小和最大值。
my_tuple = (5, 2, 8, 1, 3)
print(min(my_tuple)) # 输出:1
print(max(my_tuple)) # 输出:8
- 元组解包:可以将元组的元素解包到多个变量中。
my_tuple = (1, 2, 3)
a, b, c = my_tuple
print(a) # 输出:1
print(b) # 输出:2
print(c) # 输出:3
- 查找元素索引:
index()
方法用于查找元组中指定元素的索引(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如果元素不存在于元组中,会引发 ValueError 错误。
my_tuple = (10, 20, 30, 40, 20, 50)index_20 = my_tuple.index(20)
print("Index of 20:", index_20) # 输出:Index of 20: 1index_60 = my_tuple.index(60) # 元素 60 不在元组中,会引发 ValueError 错误
- 统计元素出现次数:
count()
方法用于统计元组中指定元素的出现次数
my_tuple = (10, 20, 30, 40, 20, 50)count_20 = my_tuple.count(20)
print("Count of 20:", count_20) # 输出:Count of 20: 2count_60 = my_tuple.count(60)
print("Count of 60:", count_60) # 输出:Count of 60: 0
2.4 注意事项
- 如果元组中包含可变对象,例如列表,那么列表内的内容是可以修改的。虽然元组本身不能变,但是列表是可变的,因此可以对列表内的元素进行修改。
- 可以修改元组内的list的内容(修改元素、增加、删除、反转等)
# 创建一个包含列表的元组 my_tuple = ([1, 2, 3], [4, 5, 6])# 修改元组中列表的元素 my_tuple[0][1] = 100 my_tuple[1].append(7) my_tuple[1].remove(4)print(my_tuple) # 输出:([1, 100, 3], [5, 6, 7])
- 元组中list不可以替换list为其它list或其它类型
# 创建一个包含列表的元组 my_tuple = ([1, 2, 3], [4, 5, 6])# 尝试替换元组中的列表为其他列表 new_list = [7, 8, 9] my_tuple[0] = new_list # 会引发 TypeError 错误,元组不可赋值修改# 尝试直接替换列表为其他类型 my_tuple[1] = "Hello" # 会引发 TypeError 错误,元组不可赋值修改# 尝试修改元组内列表的元素 my_tuple[0][1] = 100 # 这是可以的,因为元组中的列表是可变对象print(my_tuple)
2.5 练习案例:元组的基本操作
-
定义一个元组,内容是:(‘周杰轮’, 11, [‘football’, ‘music’]),记录的是一个学生的信息(姓名、年龄、爱好)
-
请通过元组的功能(方法),对其进行
- 查询其年龄所在的下标位置
- 查询学生的姓名
- 删除学生爱好中的football
- 增加爱好:coding到爱好list内
-
示例代码:
student_info = ('周杰轮', 11, ['football', 'music'])# 1. 查询年龄所在的下标位置 age_index = student_info.index(11) print("年龄所在的下标位置:", age_index)# 2. 查询学生的姓名 name = student_info[0] print("学生的姓名:", name)# 3. 删除学生爱好中的football hobbies = student_info[2] if 'football' in hobbies:hobbies.remove('football') print("删除后的爱好列表:", hobbies)# 4. 增加爱好:coding到爱好list内 hobbies.append('coding') print("增加爱好后的列表:", hobbies)# 最终的学生信息元组 updated_student_info = (name, 11, hobbies) print("最终的学生信息元组:", updated_student_info)
-
运行结果:
年龄所在的下标位置: 1 学生的姓名: 周杰轮 删除后的爱好列表: ['music'] 增加爱好后的列表: ['music', 'coding'] 最终的学生信息元组: ('周杰轮', 11, ['music', 'coding'])
相关文章:

探索Python数据容器之乐趣:列表与元组的奇妙旅程!
文章目录 零 数据容器入门一 数据容器:list(列表)1.1 列表的定义1.2 列表的下表索引1.3 列表的常用操作1.3.1 列表的查询功能1.3.2 列表的修改功能1.3.3 列表常用方法总结 1.4 补充:append与extend对比1.5 list(列表)的遍历1.6 补…...

Python自动化实战之使用Pytest进行API测试详解
概要 每次手动测试API都需要重复输入相同的数据,而且还需要跑多个测试用例,十分繁琐和无聊。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更高效地测试API呢?Pytest自动化测试!今天,小编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Pytest进行API自…...

TCP的三次握手以及四次断开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就是TCP通信建立连接以及断开的过程 目录 【1】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 TCP建立连接的过程 【2】TCP的四次挥手 ---- TCP会话的断开 注意: 【1】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 TCP建立连接的过程 三次握手的过程:…...
目标检测YOLO实战应用案例100讲-基于视觉与激光雷达信息融合的智能车辆目标检测研究
目录 前言 传感器选型及同步 2.1 各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性能对比 2.1.1 视觉传感器...
Day 22 C++ STL常用容器——string容器
string容器 概念本质string和char 区别:特点string构造函数构造函数原型 string赋值操作赋值的函数原型示例 string字符串拼接函数原型:示例 string查找和替换函数原型示例 string字符串比较比较方式 字符串比较是按字符的ASCII码进行对比函数原型示例 s…...

使用Socket实现UDP版的回显服务器
文章目录 1. Socket简介2. DatagramSocket3. DatagramPacket4. InetSocketAddress5. 实现UDP版的回显服务器 1. Socket简介 Socket(Java套接字)是Java编程语言提供的一组类和接口,用于实现网络通信。它基于Socket编程接口,提供了…...

【MCU学习】GD32F427VG开发
(一)学习文档和例程 兆易创新GD32 MCU参考资料下载 1.GD232F4xx的Keil芯片支持包 2.标准固件库和示例程序 3.GD32F4xx_固件库使用指南_Rev1.2 4.用户手册:GD32F4xx_User_Manual_Rev2.8_CN 5.数据手册:GD32F427xx_Datasheet_Rev…...

Acwing.877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题目 给定n对正整数ai , bi,对于每对数,求出一组ai ,g,使其满足ai* xi bi * yi gcd(ai ,bi)。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n。 接下来n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ai , bi。 输出格式 输出共n行,对于每组ai, bi,…...

基于自组织竞争网络的患者癌症发病预测(matlab代码)
1.案例背景 1.1自组织竞争网络概述 前面案例中讲述的都是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有导师监督学习方式的神经网络模型。这种学习方式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预先给网络提供期望输出,根据期望输出来调整网络的权重,使得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尽可能地接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在人们认知的过程中…...
golang mongodb
看代码吧 package main// 链接案例 https://www.mongodb.com/docs/drivers/go/current/fundamentals/connection/#connection-example // 快速入门 https://www.mongodb.com/docs/drivers/go/current/quick-start/ import ("context""fmt""log"…...

docker中的jenkins去配置sonarQube
docker中的jenkins去配置sonarQube 1、拉取sonarQube macdeMacBook-Pro:~ mac$ docker pull sonarqube:8.9.6-community 8.9.6-community: Pulling from library/sonarqube 8572bc8fb8a3: Pull complete 702f1610d53e: Pull complete 8c951e69c28d: Pull complete f95e4f8…...

企业如何实现自己的AI垂直大模型
文章目录 为什么要训练垂直大模型训练垂直大模型有许多潜在的好处训练垂直大模型也存在一些挑战 企业如何实现自己的AI垂直大模型1.确定需求2.收集数据3.准备数据4.训练模型5.评估模型6.部署模型 如何高效实现垂直大模型 ✍创作者:全栈弄潮儿 🏡 个人主页…...

Maven可选依赖和排除依赖简单使用
可选依赖 可选依赖指对外隐藏当前所依赖的资源 在maven_04_dao的pom.xml,在引入maven_03_pojo的时候,添加optional <dependency><groupId>com.rqz</groupId><artifactId>maven_03_pojo</artifactId><version>1.0-SNAPSHOT&…...
“深入探索JVM:Java虚拟机的工作原理解析“
标题:深入探索JVM:Java虚拟机的工作原理解析 摘要:本文将深入探索Java虚拟机(JVM)的工作原理,从类加载、内存管理、垃圾回收、即时编译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VM的内部机制。…...
Prometheus-各种exporter
文章目录 一、 nginx-prometheus-exporter1 nginx 配置1.1 Nginx 模块支持1.2 Nginx 配置文件配置2 部署 nginx-prometheus-exporter2.1 二进制方式部署2.1.1 解压部署2.1.2 配置 systemd2.1.3 添加 prometheus 的配置2.1.4 Dashborad2.2 docker-compose 方式部署3 可配置的指标…...

小程序的 weiui的使用以及引入
https://wechat-miniprogram.github.io/weui/docs/quickstart.html 网址 1.点进去,在app.json里面配置 在你需要的 页面的 json里面配置,按需引入 然后看文档,再在你的 wxml里面使用就好了...

git目录初始化,并拉取最新代码
现有C:\data目录,将目录初始化,并拉取代码在这里插入代码片 https://gitlab.arsbaibaodun.com/bcx_v5_app/baoan-hangyedcjg.git 1、 git init生成 .git 目录即目录初始化完成,可以进行拉取代码 代码成功拉取到了data目录,默认…...

运筹调度算法工程式招聘情况:技能要求、薪资、工作地
目录 一、前言二、岗位信息三、总结 一、前言 前一段时间,常看到运筹学的老师们在朋友圈转发下面的图片。今天忽然想起这件事,顺势查了一下“调度算法工程师”在Boss直聘上的岗位信息,也整理一下招聘企业所需的“调度”技能。 二、岗位信息…...

css2-BFC是什么?
1、BFC是什么? 在页面布局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这个元素高度怎末没了? 这两栏布局怎末没法自适应? 这两个元素的间距怎末有点奇怪的样子? … 原因就是元素之间互相影响,导致了意料之外的…...
Flutter Dart语言(04)库操作
0 说明 该系列教程主要是为有一定语言基础 C/C的程序员,快速学习一门新语言所采用的方法,属于在C/C基础上扩展新语言的模式。 1 自定义库 & 系统自定义库 引入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 xxx.dart; //自定义库引入,xxx为本…...

Spark 之 入门讲解详细版(1)
1、简介 1.1 Spark简介 Spark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MP实验室(Algorithms, Machines, and People Lab)开发通用内存并行计算框架。Spark在2013年6月进入Apache成为孵化项目,8个月后成为Apache顶级项目,速度之快足见过人之处&…...

.Net框架,除了EF还有很多很多......
文章目录 1. 引言2. Dapper2.1 概述与设计原理2.2 核心功能与代码示例基本查询多映射查询存储过程调用 2.3 性能优化原理2.4 适用场景 3. NHibernate3.1 概述与架构设计3.2 映射配置示例Fluent映射XML映射 3.3 查询示例HQL查询Criteria APILINQ提供程序 3.4 高级特性3.5 适用场…...
服务器硬防的应用场景都有哪些?
服务器硬防是指一种通过硬件设备层面的安全措施来防御服务器系统受到网络攻击的方式,避免服务器受到各种恶意攻击和网络威胁,那么,服务器硬防通常都会应用在哪些场景当中呢? 硬防服务器中一般会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和预防系统&#x…...

Java-41 深入浅出 Spring - 声明式事务的支持 事务配置 XML模式 XML+注解模式
点一下关注吧!!!非常感谢!!持续更新!!! 🚀 AI篇持续更新中!(长期更新) 目前2025年06月05日更新到: AI炼丹日志-28 - Aud…...

OPenCV CUDA模块图像处理-----对图像执行 均值漂移滤波(Mean Shift Filtering)函数meanShiftFiltering()
操作系统:ubuntu22.04 OpenCV版本:OpenCV4.9 IDE:Visual Studio Code 编程语言:C11 算法描述 在 GPU 上对图像执行 均值漂移滤波(Mean Shift Filtering),用于图像分割或平滑处理。 该函数将输入图像中的…...

云原生玩法三问:构建自定义开发环境
云原生玩法三问:构建自定义开发环境 引言 临时运维一个古董项目,无文档,无环境,无交接人,俗称三无。 运行设备的环境老,本地环境版本高,ssh不过去。正好最近对 腾讯出品的云原生 cnb 感兴趣&…...
纯 Java 项目(非 SpringBoot)集成 Mybatis-Plus 和 Mybatis-Plus-Join
纯 Java 项目(非 SpringBoot)集成 Mybatis-Plus 和 Mybatis-Plus-Join 1、依赖1.1、依赖版本1.2、pom.xml 2、代码2.1、SqlSession 构造器2.2、MybatisPlus代码生成器2.3、获取 config.yml 配置2.3.1、config.yml2.3.2、项目配置类 2.4、ftl 模板2.4.1、…...

CVPR2025重磅突破:AnomalyAny框架实现单样本生成逼真异常数据,破解视觉检测瓶颈!
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AnomalyAny的创新框架,该方法利用Stable Diffusion的强大生成能力,仅需单个正常样本和文本描述,即可生成逼真且多样化的异常样本,有效解决了视觉异常检测中异常样本稀缺的难题,为工业质检、医疗影像…...
【SpringBoot自动化部署】
SpringBoot自动化部署方法 使用Jenkins进行持续集成与部署 Jenkins是最常用的自动化部署工具之一,能够实现代码拉取、构建、测试和部署的全流程自动化。 配置Jenkins任务时,需要添加Git仓库地址和凭证,设置构建触发器(如GitHub…...

Java后端检查空条件查询
通过抛出运行异常: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请输入查询条件!");BranchWarehouseServiceImpl.java // 查询试剂交易(入库/出库)记录Overridepublic List<BranchWarehouseTransactions> queryForReagent(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