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94.加锁规则的一些问题 -MySQL实战
加锁规则的一些问题
Hi,我是阿昌,今天学习记录的是关于加锁规则的一些问题的内容。
加锁规则,这个规则中,包含了两个“原则”、两个“优化”和一个“bug”:
- 原则 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next-key lock 是前开后闭区间。
 - 原则 2: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 优化 1:索引上的等值查询,给唯一索引加锁的时候,next-key lock 退化为行锁。
 - 优化 2: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时且最后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next-key lock 退化为间隙锁。
 - 一个 bug: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接下来,是基于下面这个表 t:
CREATE TABLE `t` (`id` int(11) NOT NULL,`c` int(11) DEFAULT NULL,`d` int(11) DEFAULT NULL,PRIMARY KEY (`id`),KEY `c` (`c`)
) ENGINE=InnoDB;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一、不等号条件里的等值查询
等值查询和“遍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where 条件是不等号,这个过程里也有等值查询?
来看下这个例子,分析一下这条查询语句的加锁范围: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9 and id<12 
order by id desc for update;
 
利用上面的加锁规则,这个语句的加锁范围是主键索引上的 (0,5]、(5,10]和 (10, 15)。也就是说,id=15 这一行,并没有被加上行锁。
为什么呢?说加锁单位是 next-key lock,都是前开后闭区间,但是这里用到了优化 2,即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的时候 id=15 不满足条件,所以 next-key lock 退化为了间隙锁 (10, 15)。但是,查询语句中 where 条件是大于号和小于号,这里的“等值查询”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知道,加锁动作是发生在语句执行过程中的,所以在分析加锁行为的时候,要从索引上的数据结构开始。这里,再把这个过程拆解一下。
如图 1 所示,是这个表的索引 id 的示意图。

- 首先这个查询语句的语义是 order by id desc,要拿到满足条件的所有行,优化器必须先找到“第一个 id<12 的值”。
 - 这个过程是通过索引树的搜索过程得到的,在引擎内部,其实是要找到 id=12 的这个值,只是最终没找到,但找到了 (10,15) 这个间隙。
 - 然后向左遍历,在遍历过程中,就不是等值查询了,会扫描到 id=5 这一行,所以会加一个 next-key lock (0,5]。
 
也就是说,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树搜索的方式定位记录的时候,用的是“等值查询”的方法。
二、等值查询的过程
下面这个语句的加锁范围是什么?
begin;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 in(5,20,10) lock in share mode;
 
这条查询语句里用的是 in,先来看这条语句的 explain 结果。

 可以看到,这条 in 语句使用了索引 c 并且 rows=3,说明这三个值都是通过 B+ 树搜索定位的。
在查找 c=5 的时候,先锁住了 (0,5]。但是因为 c 不是唯一索引,为了确认还有没有别的记录 c=5,就要向右遍历,找到 c=10 才确认没有了,这个过程满足优化 2,所以加了间隙锁 (5,10)。
同样的,执行 c=10 这个逻辑的时候,加锁的范围是 (5,10] 和 (10,15);执行 c=20 这个逻辑的时候,加锁的范围是 (15,20] 和 (20,25)。
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知道,这条语句在索引 c 上加的三个记录锁的顺序是:先加 c=5 的记录锁,再加 c=10 的记录锁,最后加 c=20 的记录锁。这个加锁范围,不就是从 (5,25) 中去掉 c=15 的行锁吗?为什么这么麻烦地分段说呢?
因为要跟你强调这个过程:这些锁是“在执行过程中一个一个加的”,而不是一次性加上去的。
理解了这个加锁过程之后,就可以来分析下面例子中的死锁问题了。
如果同时有另外一个语句,是这么写的: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 in(5,20,10) order by c desc for update;
 
此时的加锁范围,又是什么呢?
现在都知道间隙锁是不互锁的,但是这两条语句都会在索引 c 上的 c=5、10、20 这三行记录上加记录锁。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由于语句里面是 order by c desc, 这三个记录锁的加锁顺序,是先锁 c=20,然后 c=10,最后是 c=5。也就是说,这两条语句要加锁相同的资源,但是加锁顺序相反。当这两条语句并发执行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死锁。
关于死锁的信息,MySQL 只保留了最后一个死锁的现场,但这个现场还是不完备的。
三、怎么看死锁?
图 3 是在出现死锁后,执行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得到的部分输出。
这个命令会输出很多信息,有一节 LATESTDETECTED DEADLOCK,就是记录的最后一次死锁信息。

来看看这图中的几个关键信息。
- 这个结果分成三部分: 
- (1) TRANSACTION,是第一个事务的信息;
 - (2) TRANSACTION,是第二个事务的信息;
 - WE ROLL BACK TRANSACTION (1),是最终的处理结果,表示回滚了第一个事务。
 
 - 第一个事务的信息中: 
- WAITING FOR THIS LOCK TO BE GRANTED,表示的是这个事务在等待的锁信息;
 - index c of table 
test.t,说明在等的是表 t 的索引 c 上面的锁; - lock mode S waiting 表示这个语句要自己加一个读锁,当前的状态是等待中;
 - Record lock 说明这是一个记录锁;
 - n_fields 2 表示这个记录是两列,也就是字段 c 和主键字段 id;
 - 0: len 4; hex 0000000a; asc ;; 是第一个字段,也就是 c。值是十六进制 a,也就是 10;
 - 1: len 4; hex 0000000a; asc ;; 是第二个字段,也就是主键 id,值也是 10;
 - 这两行里面的 asc 表示的是,接下来要打印出值里面的“可打印字符”,但 10 不是可打印字符,因此就显示空格。
 - 第一个事务信息就只显示出了等锁的状态,在等待 (c=10,id=10) 这一行的锁。
 - 当然你是知道的,既然出现死锁了,就表示这个事务也占有别的锁,但是没有显示出来。别着急,从第二个事务的信息中推导出来。
 
 - 第二个事务显示的信息要多一些: 
- “ HOLDS THE LOCK(S)”用来显示这个事务持有哪些锁;
 - index c of table 
test.t表示锁是在表 t 的索引 c 上; - hex 0000000a 和 hex 00000014 表示这个事务持有 c=10 和 c=20 这两个记录锁;
 - WAITING FOR THIS LOCK TO BE GRANTED,表示在等 (c=5,id=5) 这个记录锁。
 
 
从上面这些信息中,就知道:
- “lock in share mode”的这条语句,持有 c=5 的记录锁,在等 c=10 的锁;
 - “for update”这个语句,持有 c=20 和 c=10 的记录锁,在等 c=5 的记录锁。
 
因此导致了死锁。这里,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 由于锁是一个个加的,要避免死锁,对同一组资源,要按照尽量相同的顺序访问;
 - 在发生死锁的时刻,for update 这条语句占有的资源更多,回滚成本更大,所以 InnoDB 选择了回滚成本更小的 lock in share mode 语句,来回滚。
 
四、怎么看锁等待?
看一个锁等待的例子。

可以看到,由于 session A 并没有锁住 c=10 这个记录,所以 session B 删除 id=10 这一行是可以的。但是之后,session B 再想 insert id=10 这一行回去就不行了。
现在一起看一下此时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的结果,看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锁信息是在这个命令输出结果的 TRANSACTIONS 这一节。
可以在文稿中看到这张图片

来看几个关键信息。
- index PRIMARY of table 
test.t,表示这个语句被锁住是因为表 t 主键上的某个锁。 - lock_mode X locks gap before rec insert intention waiting 这里有几个信息: 
- insert intention 表示当前线程准备插入一个记录,这是一个插入意向锁。可以认为它就是这个插入动作本身。
 - gap before rec 表示这是一个间隙锁,而不是记录锁。
 
 - 那么这个 gap 是在哪个记录之前的呢?接下来的 0~4 这 5 行的内容就是这个记录的信息。
 - n_fields 5 也表示了,这一个记录有 5 列: 
- 0: len 4; hex 0000000f; asc ;; 第一列是主键 id 字段,十六进制 f 就是 id=15。所以,这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间隙就是 id=15 之前的,因为 id=10 已经不存在了,它表示的就是 (5,15)。
 - 1: len 6; hex 000000000513; asc ;; 第二列是长度为 6 字节的事务 id,表示最后修改这一行的是 trx id 为 1299 的事务。
 - 2: len 7; hex b0000001250134; asc % 4;; 第三列长度为 7 字节的回滚段信息。可以看到,这里的 acs 后面有显示内容 (% 和 4),这是因为刚好这个字节是可打印字符。
 - 后面两列是 c 和 d 的值,都是 15。
 
 
因此,由于 delete 操作把 id=10 这一行删掉了,原来的两个间隙 (5,10)、(10,15)变成了一个 (5,15)。
说到这里,可以联合起来再思考一下这两个现象之间的关联:
- session A 执行完 select 语句后,什么都没做,但它加锁的范围突然“变大”了;
 - 第 21 篇文章的课后思考题,当我们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c>=15 and c<=20 order by c desc lock in share mode; 向左扫描到 c=10 的时候,要把 (5, 10]锁起来。
 
也就是说,所谓“间隙”,其实根本就是由“这个间隙右边的那个记录”定义的。
五、update 的例子
一个 update 语句的案例。
 
session A 的加锁范围是索引 c 上的 (5,10]、(10,15]、(15,20]、(20,25]和 (25,supremum]。
注意:根据 c>5 查到的第一个记录是 c=10,因此不会加 (0,5]这个 next-key lock。
之后 session B 的第一个 update 语句,要把 c=5 改成 c=1,可以理解为两步:
- 插入 (c=1, id=5) 这个记录;
 - 删除 (c=5, id=5) 这个记录。
 
索引 c 上 (5,10) 间隙是由这个间隙右边的记录,也就是 c=10 定义的。
所以通过这个操作,session A 的加锁范围变成了图 7 所示的样子:

好,接下来 session B 要执行 update t set c = 5 where c = 1 这个语句了,一样地可以拆成两步:
- 插入 (c=5, id=5) 这个记录;
 - 删除 (c=1, id=5) 这个记录。
 
第一步试图在已经加了间隙锁的 (1,10) 中插入数据,所以就被堵住了。
六、问题
一个空表有间隙吗?这个间隙是由谁定义的?怎么验证这个结论呢?
有间隙,间隙应该是负无穷~正无穷。验证如下:在空表select * for update,另一个线程insert 会发现被阻塞。
有间隙,应该是由最小值(infimum)和最大值(supermum)来定的。
相关文章:
Day894.加锁规则的一些问题 -MySQL实战
加锁规则的一些问题 Hi,我是阿昌,今天学习记录的是关于加锁规则的一些问题的内容。 加锁规则,这个规则中,包含了两个“原则”、两个“优化”和一个“bug”: 原则 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nex…...
【Flutter入门到进阶】Dart进阶篇---Dart异步编程
1 并行与并发的编程区别 1.1 并发与并行 1.1.1 说明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有条高速公路 A 上面并排有 8 条车道,那么最大的并行车辆就是 8 辆此条高速公路 A 同时并排行走的车辆小于等于 8 辆的时候,车辆就可以并行运行。 CPU 也是这个原理,一个 CPU 相当于一个高速公路 A,核心数…...
点云配准方法原理(NDT、ICP)
配准是点云处理中的一个基础问题,众多学者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成熟的算法,在三维建模、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粗配准NDT (Normal Distribution Transform) 与 精配准ICP (Iterative Cl…...
大规模 IoT 边缘容器集群管理的几种架构-0-边缘容器及架构简介
📚️Reference: IoT 边缘计算系列文章 什么是边缘容器? 边缘容器的概念 边缘容器是分散的计算资源,尽可能靠近最终用户或设备,以减少延迟、节省带宽并增强整体数字体验。 可以访问互联网的设备数量每天都在增加。有包括但不限于…...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45天动态规划 背包基础 1 2、 416. 分割等和子集
文章目录01背包基础 (二维数组)思路递推公式初始化遍历顺序一维dp数组(滚动数组)一维数组的递推公式遍历顺序LeetCode 416. 分割等和子集思路总结01背包基础 (二维数组) 思路 根据动态规划五部进行分析&a…...
QT学习记录(六)类对象属性
类对象属性用来描述类对象的一些信息和当前的状态。类对象属性可以由类的编写者在编写类的时候定义,也可以由类的使用者在使用对象的时候定义。 由类的编写者定义 QPROPERTY()宏就是用来定义一个对象属性。 以第二行属性举例 QPROPERTY(bool enabled READ isEnabl…...
Spring Cloud Alibaba从搭建到源码完整进阶教程
微服务简介 Spring Cloud Alibaba 微服务简介 Nacos注册中心配置中心 Spring Cloud Nacos实战(一)- 下载和安装 Spring Cloud Nacos实战(二)- 服务提供者注册 Spring Cloud Nacos实战(三)- 服务消费者…...
Spring Cloud Nacos实战(一)- 下载和安装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下载和安装 Nacos介绍  Nacos(Naming Configuration Service) 是一个易于使用的动态服务发现、配置和服务管理平台,用于构建云原生应用程序  服务发现是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组件之一。Nacos 致力于帮助您发现…...
深入理解设备像素比
文章目录参考描述像素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图像分辨率物理分辨率分辨率单位(仅部分)DPIPPI设备像素比设备物理像素设备独立像素设备像素比产生放大与缩小尾声参考 项目描述关于物理像素、逻辑像素(css像素)、分辨率、像素比的超详细讲…...
Revisiting Distributed Synchronous SGD 带有Back-up机制的分布式同步SGD方法 论文精读
论文链接:Revisiting Distributed Synchronous SGD ABS 本文介绍了用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的同步和异步SGDSGDSGD,同时指出各自的缺点:stragglersstragglersstragglers和stalenessstalenessstaleness。 同时为了解决同步SGDSGDSGD存在straggle…...
shiro CVE-2020-13933
0x00 前言 同CVE-2020-1957,补充一下笔记,在CVE-2020-1957的基础上进行了绕过。 影响版本:Apache Shiro < 1.6.0 环境搭建参考:shiro CVE-2020-1957 0x01 漏洞复现 CVE-2020-13933中使用%3b绕过了shiro /*的检测方式&…...
斐波那契数列(递归+迭代)
目录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递归写法使用递归写法的缺点迭代写法(效率高)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
2022黑马Redis跟学笔记.实战篇(六)
2022黑马Redis跟学笔记.实战篇 六4.7.达人探店功能4.7.1.分享探店图文1. 达人探店-发布探店笔记2. 达人探店-查看探店笔记4.7.2.点赞功能4.7.3.基于List实现点赞用户列表TOP104.7.4.基于SortedSet实现点赞排行榜4.8.关注列表4.8.1.关注列表实现原理4.8.2.添加关注1. 好友关注-关…...
Linux-VMware常用设置(时间+网络)及网络连接激活失败解决方法-基础篇②
目录一、设置时间二、网络设置1. 激活网卡方法一:直接启动网卡(仅限当此)方法二:修改配置文件(永久)2. 将NAT模式改为桥接模式什么是是NAT模式?如何改为桥接模式?三、虚拟机网络连接…...
vue3学习总结1
一.vue3与vue2相比带来哪些变化?a.性能的提升(包括打包大小减少,初次渲染的速度加快,更新渲染速度加快,内存减少)b.源码的升级(响应式的原理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defineProperty变成了…...
SpringBoot统一功能处理
一、统一用户登录权限验证 1.1Spring拦截器 实现拦截器需要以下两步: 1.创建自定义拦截器,实现 HandlerInterceptor 接⼝的 preHandle(执行具体方法之前的预处理)方法。 2.将⾃定义拦截器加⼊ WebMvcConfigurer 的 addIntercept…...
2022年3月电子学会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五级)答案解析
目录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三、编程题(共3题,共30分)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五级&#...
【C++】智能指针
目录 一、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智能指针 二、 auto_ptr 1、C98版本 2、C11的auto_ptr 三、boost 库中的智能指针 1. scoped_ptr 2、shared_ptr(最好的智能指针) 四、C11中新提供的智能指针 unique_ptr shared_ptr std::shared_ptr的循环引用问题…...
Seata架构篇 - AT模式
AT 模式 概述 Seata AT 模式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Seata 在内部做了对数据库操作的代理层,我们使用 Seata AT 模式时,实际上用的是 Seata 自带的数据源代理 DataSourceProxy,Seata 在这层代理中加入了很多逻辑&am…...
加油站会员管理小程序实战开发教程12
我们上一篇介绍了会员数据源的开发,本节我们介绍一下会员注册功能。 首先呢梳理一下会员注册的业务逻辑,如果用户是首次登录,那他肯定还没有给我们的小程序提交任何的信息。那么我们就在我的页面给他显示一个注册的按钮,如果他已经注册过了,那么就正常显示会员的信息,他…...
TDengine 快速体验(Docker 镜像方式)
简介 TDengine 可以通过安装包、Docker 镜像 及云服务快速体验 TDengine 的功能,本节首先介绍如何通过 Docker 快速体验 TDengine,然后介绍如何在 Docker 环境下体验 TDengine 的写入和查询功能。如果你不熟悉 Docker,请使用 安装包的方式快…...
应用升级/灾备测试时使用guarantee 闪回点迅速回退
1.场景 应用要升级,当升级失败时,数据库回退到升级前. 要测试系统,测试完成后,数据库要回退到测试前。 相对于RMAN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数据库闪回只需要几分钟。 2.技术实现 数据库设置 2个db_recovery参数 创建guarantee闪回点,不需要开启数据库闪回。…...
CMake基础:构建流程详解
目录 1.CMake构建过程的基本流程 2.CMake构建的具体步骤 2.1.创建构建目录 2.2.使用 CMake 生成构建文件 2.3.编译和构建 2.4.清理构建文件 2.5.重新配置和构建 3.跨平台构建示例 4.工具链与交叉编译 5.CMake构建后的项目结构解析 5.1.CMake构建后的目录结构 5.2.构…...
UE5 学习系列(三)创建和移动物体
这篇博客是该系列的第三篇,是在之前两篇博客的基础上展开,主要介绍如何在操作界面中创建和拖动物体,这篇博客跟随的视频链接如下: B 站视频:s03-创建和移动物体 如果你不打算开之前的博客并且对UE5 比较熟的话按照以…...
电脑插入多块移动硬盘后经常出现卡顿和蓝屏
当电脑在插入多块移动硬盘后频繁出现卡顿和蓝屏问题时,可能涉及硬件资源冲突、驱动兼容性、供电不足或系统设置等多方面原因。以下是逐步排查和解决方案: 1. 检查电源供电问题 问题原因:多块移动硬盘同时运行可能导致USB接口供电不足&#x…...
对WWDC 2025 Keynote 内容的预测
借助我们以往对苹果公司发展路径的深入研究经验,以及大语言模型的分析能力,我们系统梳理了多年来苹果 WWDC 主题演讲的规律。在 WWDC 2025 即将揭幕之际,我们让 ChatGPT 对今年的 Keynote 内容进行了一个初步预测,聊作存档。等到明…...
什么?连接服务器也能可视化显示界面?:基于X11 Forwarding + CentOS + MobaXterm实战指南
文章目录 什么是X11?环境准备实战步骤1️⃣ 服务器端配置(CentOS)2️⃣ 客户端配置(MobaXterm)3️⃣ 验证X11 Forwarding4️⃣ 运行自定义GUI程序(Python示例)5️⃣ 成功效果(Heritage 2013;Landmark、Gulbrandsen 和 Svenevei…...
【Go语言基础【13】】函数、闭包、方法
文章目录 零、概述一、函数基础1、函数基础概念2、参数传递机制3、返回值特性3.1. 多返回值3.2. 命名返回值3.3. 错误处理 二、函数类型与高阶函数1. 函数类型定义2. 高阶函数(函数作为参数、返回值) 三、匿名函数与闭包1. 匿名函数(Lambda函…...
并发编程 - go版
1.并发编程基础概念 进程和线程 A. 进程是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的一次执行过程,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B.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C.一个进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多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