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Taro 开发鸿蒙原生应用 —— 探秘适配鸿蒙 ArkTS 的工作原理
背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华为即将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纯血版本——鸿蒙 Next,以及各个互联网厂商开展鸿蒙应用开发的消息。其中,Taro作为一个重要的前端开发框架,也积极适配鸿蒙的新一代语言框架 —— ArkTS。
本文将深入探讨 Taro 适配鸿蒙 ArkTS 框架的工作原理,接下来我们先一同看看适配的整体思路。
整体思路
在适配 ArkTS 的整体思路上面,和适配小程序类似的,我们优先采用了偏运行时的适配方案,在运行时将 Taro 虚拟 DOM 树映射到对应的 ArkTS UI 组件。
选择偏运行时方案的原因
1. 前端框架 React/Vue 的 DSL 范式和 ArkTS 的 UI 范式差异较大
以 React 为例,我们在 React 和 ArkTS 两边都简单渲染一个Button组件,并给这个组件赋予一些简单的样式属性:

可以看到单纯是一个简单的Button组件例子,两边的代码结构其实就已经有较大的差异,更不用说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循环体和表达式,如果将这些代码放在编译时去进行解析和转换,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遗漏,并且也无法保证转换后代码的可读性。
其实这也是Taro 1/2 升级到 Taro 3 的一个缩影,偏运行时的适配方案,一方面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开发体验,不去限制开发者的语法规范。另一方面能兼容更多的 Web 生态,支持绝大多数已有的开源工具和依赖的运行。
2. 偏运行时的适配方案可以继承部分小程序运行时和编译时逻辑
另外一个选择偏运行时的适配方案的原因是,目前 Taro 适配小程序所走的就是偏运行时的路线,因此适配鸿蒙 ArkTS 如果也选择偏运行时的方案,在前置的一些编译时环节和运行时环节两者是非常相似的,甚至鸿蒙 ArkTS 的适配可以复用部分小程序的逻辑。

这种复用会带来两个明显的好处:
-
减少了适配鸿蒙 ArkTS 的工作量,可以更早地将 Taro 适配鸿蒙 ArkTS 这个功能上线,给开发者体验和使用。
-
后续针对小程序的一些性能优化或者功能补齐,可以同步地或者以最小的代价同步到鸿蒙端,反之亦然。
偏运行时方案的设计思路
偏运行时的思路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模拟实现浏览器环境,让 React、Vue、Web 生态库在鸿蒙环境下直接运行

1. 在鸿蒙环境下模拟一套浏览器的 BOM 和 DOM
需要支持使用 React、Vue 等前端框架来开发鸿蒙应用,首先我们需要模拟一套浏览器的 BOM 和 DOM, BOM 是指一些 windows、history、document 等浏览器自带的全局对象,DOM 则是指浏览器提供的一些文档节点对象模型,比如 div、img、button 等。
我们需要模拟一套能在鸿蒙环境下可以运行的 BOM 和 DOM,来给到前端框架层去使用,使的这些依赖浏览器环境的 Taro 代码可以跑在鸿蒙 app 上。
class TaroElement extends TaroNode {public _attrs: Record<string, string> = {}private _innerHTML: string = ''public readonly tagName: stringconstructor (tagName: string) {super()this.tagName = tagName}public set id (value: string) {}public get id (): string {}public set className (value: string) {}public get className (): string {}public get classList (): ClassList {}public get attributes (): NamedNodeMap {}public get children (): TaroElement[] {}public setAttribute (name: string, value: string): void {}public getAttribute (name: string): string | null {}public removeAttribute (name: string): void {}
}
2. 通过 Reconciler 接入这些 BOM、DOM
和小程序类似的,通过定义一个自定义的 hostconfig,将一些和端侧相关的节点操作逻辑和框架层的核心逻辑分离。
以 React 框架开发鸿蒙应用为例,我们将 React 一些关键的增删改查宿主环境节点的操作抽离成了一份hostconfig,这份 hostconfig 里的逻辑与我们构建的虚拟 BOM、DOM 相绑定。
绑定成功后,React 项目代码对目标节点的增删改查的结果就会直接反应到我们创建的 Taro 虚拟 BOM、DOM 中了。

3. 实现虚拟 BOM、DOM 到 ArkTS 的桥阶层
目前为止,在执行完前端框架层代码后,我们便能得到一颗由这些虚拟的 DOM 组成的一颗虚拟 DOM 树。
(1) 页面渲染
之后我们会将这颗 DOM 树传递给鸿蒙应用的页面入口,绑定在其成员属性 node 上,触发渲染,然后 ArkTS 就会根据这颗 node 树进行一次递归的渲染调用,生成对应的原生组件,从而渲染出具体的页面。
import { TaroElement } from "../../npm/@tarojs/runtime"
import { createNode } from "../../npm/@tarojs/components/render"@Entry
@Component
struct Index {@State node: TaroElement = new TaroElement("Block")build() {createNode(this.node)}
}
这里的struct是类似前端的Class的概念,而@Component表示当前这个struct是一个自定义组件,它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build方法来构建自身的 UI,最后@Entry表示当前这个自定义组件是一个页面入口组件,所有的页面的第一个组件都应该以@Entry所在的组件为开始。
(2) 页面更新
首次的渲染流程相信大概已经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了,那 Taro 是如果实现应用页面节点的更新机制的呢?
在首次渲染时,我们会在 ArkTS UI 组件中绑定对应的事件:
@Component
export default struct TaroVideoArkComponent {@ObjectLink node: TaroVideoElementbuild() {Video(this.getVideoData(this.node)).onClick((e: ClickEvent) => eventHandler(e, 'click', this.node)).props(this.getVideoProps()).attrs(getNormalAttributes(this.node))}
}
比如上述的 Video 组件会通过.onClick声明式地绑定上点击事件,在用户点击应用页面中的这个 Video 组件时,会触发这个事件的回调,从而触发eventHandler的调用,eventHandler会拿到 Taro 虚拟 DOM 中收集到的事件监听回调,并执行这些回调。
而事件的监听是在前端框架层进行的,以 React 为例,React 会在 Reconciler 的commitUpdate钩子解析用户绑定的诸如onClick等事件,然后通过节点的addEventListener进行事件的监听。
回到eventHandler,当eventHandler执行了事件的回调后,有可能会导致前端框架层数据状态的更新,进而导致框架调用一些修改 DOM 树节点和 DOM node 属性的逻辑,这些 DOM 由于是 Taro 自身模拟的,在创建时都会绑定上 Observed 装饰器,这个装饰器会配合 @objectLink 装饰器来使用,去监听 Taro DOM Node 上属性的变化,并触发所在组件更新方法的调用,从而达到更新的目的。
// TaroVideoElement
@Observed
class TaroVideoElement extends TaroElement {constructor() {super('Video')}async play() {try {this._instance.controller.start()return Promise.resolve()} catch (e) {return Promise.reject(e)}}// ...
}// TaroVideoArkComponent
@Component
export default struct TaroVideoArkComponent {@ObjectLink node: TaroVideoElementbuild() {Video(this.getVideoData(this.node)).defaultEvent().props(this.getVideoProps()).attrs(getNormalAttributes(this.node))}
}
(3) 整体数据结构转换流程
整体的数据结构转换流程就像下图所示,会经历三个阶段:
-
首先经过前端框架层代码的处理,如在 React 中,原始数据会被 React 处理成一棵 Fiber 节点树。
-
其次在 Reconciler 的作用下,框架层中的数据会转换成 Taro 创建的虚拟 DOM 节点。
-
最后,这些节点经过鸿蒙中的 UI 构建函数
createNode的递归调用,会变成各种各样对应的 ArkTS UI 组件。

4. 使用 ArkTS 实现 Taro 组件和 API 标准里包含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如何利用 Taro 将前端框架层的代码转换成 ArkUI 代码了,那么接下来在运行时我们还需要处理两个问题:
-
前端框架层使用的组件在 ArkTS 中需要有对应的实现。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每种类型的 React HostComponent 组件,到最后都需要对应一种类型的 TaroElement 以及一种类型的 ArkComponent,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 TaroElement 和 ArkComponent 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实现. -
前端框架层使用的API在 ArkTS 中也需要有对应的实现。
除了组件外,API 也需要遵循 Taro 目前的标准,利用鸿蒙环境提供的 API,去模拟和实现一套 Taro 标准的 API,并将这些 API 绑定在 Taro 的全局对象上导出供用户使用。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总得来说就是使用鸿蒙 ArkTS 提供的原生 API 和组件去模拟实现一套与前端框架层对应的 API 和组件,具体的实现涉及到了复杂的代码细节,在文章就不多叙述了,想深究的朋友可以在源码仓库自行阅读和了解。
5. 实现鸿蒙平台的工程化逻辑
(1) 实现鸿蒙端平台插件
在 Taro 中,每个端的适配都有一个对应的平台,如微信小程序平台对应@tarojs/plugin-platform-weapp插件,京东小程序平台对应@tarojs/plugin-platform-jd插件,因此 Taro 在适配鸿蒙 ArkTS 时,也会构建新的平台插件@tarojs/plugin-platform-harmony,用户在使用 Taro 开发鸿蒙应用时,只需要引入这个插件,执行对应的打包命令即可。
每个端都可以对编译时和运行时逻辑做对应平台的处理,而每个端平台插件要处理的事情是类似的,以小程序端平台为例:

-
调整编译时配置,启动编译流程,加载对应的 runner。
-
在运行时添加或修改生命周期、组件名、组件属性和 API 实现。
-
定制化修改小程序编译模板。
在鸿蒙端平台中,由于组件和 API 都是通过原生重新实现的,因此会在编译时直接将实现的组件和 API 全部注入到输出目录中,而不是像小程序端平台插件一样,去在运行时修改组件和 API,因此在鸿蒙端平台插件中,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情:
-
调整编译时配置,启动编译流程,加载对应的 runner。
-
存放已实现的组件和 API,等待编译时的获取和注入。

(2) 实现鸿蒙编译打包功能
上面提到,鸿蒙端平台插件会触发鸿蒙的编译打包流程,在该流程中,Taro 会使用 Vite(目前暂时只支持 Vite)来对项目代码进行打包,最后会输出一份可执行的鸿蒙工程源代码到鸿蒙工程目录中。
这里的打包逻辑主要分为以下五块:
-
a. 半编译处理
判断用户是否在 JSX 文件中开启compileMode模式,如果开启了,则解析 JSX 模板,生成对应的 ETS 模板,优化运行时性能。
由于我们的方案在运行时环节会初始化很多的自定义组件实例,因此我们这个方案的主要耗时都消耗在了这个实例化逻辑上面,因此我们在编译时会通过类似小程序半编译方案的方式,将一些可以提前分析的代码节点生成对应的模板文件,从而减少最后页面渲染时实例化自定义组件的数量。 -
b. 解析 TypeScript、JavaScript 等文件
我们需要利用打包工具,将用户所写的 JSX 通过 babel、swc 等工具转译成 ArkTS 可以读懂的 TypeScript/JavaScript 语言,并分析这些文件引入的依赖,根据用户配置或者 Taro 默认的规则生成对应的 chunk。 -
c. 样式解析处理
ArkTS 不支持 CSS 文件,因此我们还需要利用打包工具对样式文件进行处理,我们会在编译时分析出所有引用了 CSS 文件的 JSX 和 TSX 代码。
然后我们会利用 Rust 开发一个解析 React 组件与对应的 CSS 文件的工具,为每一个 React 节点计算样式最终样式,应用于 React Native、鸿蒙等不支持 CSS 写法的场景(目前仅支持类名选择器)。
最后我们会将这些引用了 CSS 文件的代码交给这个样式解析工具,工具会将这些样式以 Style 属性的方式写在这些 JSX 节点上面,返回最终处理后的 JSX 和 TSX 代码给后续的编译操作。

-
d. 根据
app.config.js生成 app 和各个页面的 ets 入口文件
我们会根据用户的app.config.js配置生成对应的 ets 文件,会生成一个app.ets作为UIAbility 组件,UIAbility 组件在 ArkTS 中是系统调度的基本单元,为应用提供绘制界面的窗口。另外,还会根据配置中对页面的配置生成一个或者多个页面 ets 文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配置了 tabbar,所有的 tabbar 页面都会被合并成一个taro_tabbar.ets文件。 -
e. 注入胶水代码、运行时组件和 API
这里的胶水代码指的是 React 和 ArkTS 页面的连接代码,和小程序类似的,我们会生成两个对象 app 和 page,app 对象会在app.ets中进行初始化,用于接下来控制页面的注入和卸载;page 对象会在对应页面的 ets 文件中进行初始化,用于加载对应的 React 页面组件,并在合适的时候触发其各个生命周期。
关于半编译模式和样式解析的具体实现,由于涉及的逻辑较为复杂,在本篇文章中就不多赘述,我们会在接下来的鸿蒙系列文章中分别抽出一篇来进行介绍,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耐心等候后续系列文章的发出。
使用案例
目前在 Taro 项目中只支持使用 React 来进行 Harmony 项目的开发,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import Taro from '@tarojs/taro'
import { View, Text, Image } from '@tarojs/components'import { IMG } from './constant'import './index.scss'export default function Index() {return (<View className='index'>{/* 开启半编译模式 */}<View compileMode><TextclassName='index-world'onClick={() => Taro.setBackgroundColor({ backgroundColor: 'red' })}>Hello,World</Text><Image src={IMG} className='index-img' /></View></View>)
}
另外,我们也简单仿写了一个跨端的电商 demo,可以看到 Taro 在 H5 端、小程序端还有鸿蒙端在转换后的应用和页面效果基本一致。
并且在渲染 1000 个节点的情况下,Taro 转鸿蒙 APP 的渲染耗时比原生多 300ms 左右,而且这个性能差距在后续会通过动态属性和节点映射优化再次大幅度地缩减,预计会缩减到100ms-200ms左右。

使用限制
当下,虽然Taro 适配鸿蒙 ArkTS 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在适配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暂时无法解决或者计划后续解决的遗留问题。
样式解析存在一定的限制
由于在 ArkTS 中,会使用声明式 UI 来对 UI 的样式进行描述,因此不存在 sass 和 css 等样式文件,因此 Taro 在适配鸿蒙 ArkTS 时,会在编译时去解析这些样式文件。并将这些样式以内联的方式写入到组件的 TS/JS 代码中。
正常的样式基于 W3C 规范,存在着类名级联和样式继承的行为,由于开发者在代码中的写法各异,Taro 没有办法在编译时获取准确的节点结构以及节点类名信息,因此无法支持这两种行为。
另外,由于样式的解析是基于组件文件的纬度的,因此样式文件只能应用于被其引用的组件文件中,而不能跨文件应用,并且样式文件也只支持类选择器。
组件和 API 存在使用限制
由于鸿蒙平台和小程序平台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小程序的组件和 API 规范,在鸿蒙平台会没有办法重新实现,如与登录和账号信息相关的 API 以及 live-player 等和直播相关的组件。
总结与展望
本文深入分析了 Taro 框架如何适配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下的新一代语言框架 ArkTS,突出运行时的适配策略,以便减少编译时的转换错误和遗漏,优化开发者体验。详细讲解了 Taro 通过模拟浏览器环境中的 BOM 和 DOM,使 React 等前端框架能在鸿蒙应用上运行,通过 Taro 构建的虚拟 DOM 与 ArkTS 组件进行桥接,并利用在工程化中添加了半编译模式和样式解析的能力。
后续规划
支持动态化功能
目前 Taro 开发出来的鸿蒙应用只能随着 Native 包的发布而一起发布,暂时不支持像 RN 那样,支持在运行 Native 的时候拉下 RN 的包,因此目前来说,Taro 这边也是将动态化这个功能划为后续迭代的一个重点目标之一。
支持原生混合编译
在使用 Taro 开发小程序的项目中,除了基本的编译打包功能,被使用得最多的就是原生混合功能,它允许开发者把 Taro 项目打包成原生页面和组件供原生工程混用。
在适配鸿蒙的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业界的小伙伴的建议,希望能在鸿蒙环境里使用这个功能,因此 Taro 团队后续也会把该需求放在较高的优先级,争取在下次迭代中添加上此功能。
写在最后
后续 Taro 团队也会持续地维护这套适配方案,聆听社区的反馈,不断地提升应用性能和完善开发者的开发体验,真正做到一套代码,多端运行的无缝体验。
作者:京东零售 宣泽彬
来源:京东云开发者社区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使用 Taro 开发鸿蒙原生应用 —— 探秘适配鸿蒙 ArkTS 的工作原理
背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华为即将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纯血版本——鸿蒙 Next,以及各个互联网厂商开展鸿蒙应用开发的消息。其中,Taro作为一个重要的前端开发框架,也积极适配鸿蒙的新一代语言框架 —— ArkTS。 本文将…...
Linux下 自定义多线程并发快速压缩解压缩脚本
文章目录 自定义多线程压缩解压缩脚本使用 Linux下 自定义多线程并发快速压缩解压缩脚本 Linux下常用的tar工具无法支持并行 压缩和解压,对于大量小文件的解压缩,可借助pigz工具实现多线程并行工作,实现更为高效的压缩和解压缩。 自定义多线…...
ubuntu20.04下安装pcl_ubuntu安装pcl
pcl点云数据库,用来进行3D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和opencv相比较,opencv是用来处理二维信息,他是学术界与工业界针对点云最全的库,且网络上相关的资料很多。以下是pcl的安装步骤以及遇到的问题。 提前说明,本人…...
阿里云常用配置:日志采集、OSS、RAM 权限策略
文章目录 引言I 日志采集1.1 具体查询语法1.2 查询示例1.3 设置token时间(登录过期时间)II OSS2.1 设置防盗链2.2 验证Referer防盗链是否生效III 通义灵码 (智能编码)IV RAM 权限策略4.1 短信策略4.2 内容风险检测引言 SLS I 日志采集...
回顾丨2023 SpeechHome 第三届语音技术研讨会
下面是整体会议的内容回顾: 18日线上直播回顾 18日上午9:30,AISHELL & SpeechHome CEO卜辉宣布研讨会开始,并简要介绍本次研讨会的筹备情况以及报告内容。随后,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郑方,…...
【flink】状态清理策略(TTL)
flink的keyed state是有有效期(TTL)的,使用和说明在官网描述的篇幅也比较多,对于三种清理策略没有进行横向对比得很清晰。 全量快照清理(FULL_STATE_SCAN_SNAPSHOT)增量清理(INCREMENTAL_CLEANUP)rocksdb压缩清理(ROCKSDB_COMPACTION_FILTER) 注意&…...
4. 行为模式 - 中介者模式
亦称: 调解人、控制器、Intermediary、Controller、Mediator 意图 中介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 能让你减少对象之间混乱无序的依赖关系。 该模式会限制对象之间的直接交互, 迫使它们通过一个中介者对象进行合作。 问题 假如你有一个创建…...
2015年第四届数学建模国际赛小美赛A题飞机上的细长座椅解题全过程文档及程序
2015年第四届数学建模国际赛小美赛 A题 飞机上的细长座椅 原题再现: 航空公司座位是指在旅途中乘客可以乘坐的座位。一些航空公司现在推出了新的经济舱“超薄”座位。这些座椅除了重量较轻外,理论上还允许航空公司在不显著影响乘客舒适度的情况下增加运…...
机器学习笔记(二)使用paddlepaddle,再探波士顿房价预测
目标 用paddlepaddle来重写之前那个手写的梯度下降方案,简化内容 流程 实际上就做了几个事: 数据准备:将一个批次的数据先转换成nparray格式,再转换成Tensor格式前向计算:将一个批次的样本数据灌入网络中ÿ…...
【Linux】权限篇(二)
权限目录 1. 前言2. 权限2.1 修改权限2.2 有无权限的对比2.3 另外一个修改权限的方法2.3.1 更改用户角色2.3.2 修改文件权限属性 3. 第一个属性列4. 目录权限5. 默认权限 1. 前言 在之前的一篇博客中分享了关于权限的一些知识,这次紧接上次的进行,有需要…...
reduce累加器的应用
有如下json数据,需要统计Status的值为0和1的数量 const data {"code": "001","results": [{"Status": "0",},{"Status": "0",},{"Status": "1",}] }方法一:用reduce方…...
助力硬件测试工程师之EMC项目测试。
1:更新该系列的目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将更新硬件测试工程师的其中测试项目--EMC项目,后续将会出安规等项目,助力测试工程师的学习。 2:如何高效率的展现项目的基础以及一些细节知识点 通过思维导图以及标准的规定进行…...
Github 2023-12-23 开源项目日报 Top10
根据Github Trendings的统计,今日(2023-12-23统计)共有10个项目上榜。根据开发语言中项目的数量,汇总情况如下: 开发语言项目数量Python项目6C项目2C项目1Jupyter Notebook项目1HTML项目1Go项目1非开发语言项目1 免费API集体清单 创建周期…...
Quartz.net 正则表达式触发器
1、创建项目 项目类型控制台应用程序,.Net Framework框架版本 4.7.2 2、引入框架 NuGet\Install-Package Quartz -Version 3.8.0 3、创建Job 自定义Job实现接口IJob,在Execute方法实现定时逻辑, using Quartz; using System; using Sys…...
【已解决】修改了网站的class样式name值,会影响SEO,搜索引擎抓取网站及排名吗?
问题: 修改了网站的class样式name值,会影响搜索引擎抓取网站及排名吗? 解答: 如果你仅仅修改了网站class样式的名称,而没有改变网站的结构和内容,那么搜索引擎通常不会因此而影响它对网站的抓取和排名。但…...
微信小程序开发系列-02注册小程序
上一篇文章,创建了一个最小的小程序,但是,还有3个疑问没有弄清楚,还是基于demo1工程,这篇文章继续探索。 当前的目录结构是否是完备的呢?(虽然小程序可以运行起来)app.js文件内容还…...
安装 PyCharm 2021.1 保姆级教程
作者:billy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目前能下载到的最新版本是 PyCharm 2021.1。 请注意对应 Python 的版本: Python 2: 2.7Python 3: >3.6, <3.11…...
浏览器 cookie 的原理(详)
目录 1,cookie 的出现2,cookie 的组成浏览器自动发送 cookie 的条件 3,设置 cookie3.1,服务端设置3.1,客户端设置3.3,删除 cookie 4,使用流程总结 整理和测试花了很大时间,如果对你有…...
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区别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在写信,但是你需要不断地添加新的内容或者修改一些词句。在编程中,当你需要这样操作字符串时,就可以用StringBuffer或StringBuilder。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就像是一个多人协作写作的工具。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们一…...
【数据分析】数据指标的分类及应用场景
数据分析之数据指标的分类 数据分析离不开对关键指标的分析与跟踪,这些指标通常与具体的业务直接相关。好的指标能够促进业务的健康发展,因为指标与业务目标是一致的,此时指标就能反映业务变化,指标发生变化,行动也发…...
Prompt Tuning、P-Tuning、Prefix Tuning的区别
一、Prompt Tuning、P-Tuning、Prefix Tuning的区别 1. Prompt Tuning(提示调优) 核心思想:固定预训练模型参数,仅学习额外的连续提示向量(通常是嵌入层的一部分)。实现方式:在输入文本前添加可训练的连续向量(软提示),模型只更新这些提示参数。优势:参数量少(仅提…...
汽车生产虚拟实训中的技能提升与生产优化
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虚拟教学实训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正发挥着不可或缺且日益凸显的关键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企业的稳健前行与创新发展注入磅礴强大的动力。就以汽车制造企业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行业主体为例,汽车生产线上各类…...
转转集团旗下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开业
6月9日,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企业转转集团旗下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正式开业。 转转集团创始人兼CEO黄炜、转转循环时尚发起人朱珠、转转集团COO兼红布林CEO胡伟琨、王府井集团副总裁祝捷等出席了开业剪彩仪式。 据「TMT星球」了解,“超级…...
跨链模式:多链互操作架构与性能扩展方案
跨链模式:多链互操作架构与性能扩展方案 ——构建下一代区块链互联网的技术基石 一、跨链架构的核心范式演进 1. 分层协议栈:模块化解耦设计 现代跨链系统采用分层协议栈实现灵活扩展(H2Cross架构): 适配层…...
WordPress插件:AI多语言写作与智能配图、免费AI模型、SEO文章生成
厌倦手动写WordPress文章?AI自动生成,效率提升10倍! 支持多语言、自动配图、定时发布,让内容创作更轻松! AI内容生成 → 不想每天写文章?AI一键生成高质量内容!多语言支持 → 跨境电商必备&am…...
selenium学习实战【Python爬虫】
selenium学习实战【Python爬虫】 文章目录 selenium学习实战【Python爬虫】一、声明二、学习目标三、安装依赖3.1 安装selenium库3.2 安装浏览器驱动3.2.1 查看Edge版本3.2.2 驱动安装 四、代码讲解4.1 配置浏览器4.2 加载更多4.3 寻找内容4.4 完整代码 五、报告文件爬取5.1 提…...
Kafka入门-生产者
生产者 生产者发送流程: 延迟时间为0ms时,也就意味着每当有数据就会直接发送 异步发送API 异步发送和同步发送的不同在于:异步发送不需要等待结果,同步发送必须等待结果才能进行下一步发送。 普通异步发送 首先导入所需的k…...
windows系统MySQL安装文档
概览:本文讨论了MySQL的安装、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解压、配置、初始化、注册服务、启动、修改密码、登录、退出以及卸载等相关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操作指导。关键要点包括: 解压 :下载完成后解压压缩包,得到MySQL 8.…...
论文阅读:Matting by Generation
今天介绍一篇关于 matting 抠图的文章,抠图也算是计算机视觉里面非常经典的一个任务了。从早期的经典算法到如今的深度学习算法,已经有很多的工作和这个任务相关。这两年 diffusion 模型很火,大家又开始用 diffusion 模型做各种 CV 任务了&am…...
前端高频面试题2:浏览器/计算机网络
本专栏相关链接 前端高频面试题1:HTML/CSS 前端高频面试题2:浏览器/计算机网络 前端高频面试题3:JavaScript 1.什么是强缓存、协商缓存? 强缓存: 当浏览器请求资源时,首先检查本地缓存是否命中。如果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