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list)篇(二)
文章目录
- 2.10 insert()函数
- 2.11 list()函数
- 2.12 pop() 函数
- 2.13 remove()函数
- 2.14 reverse()函数
- 2.15 sort()函数
- 2.16 sorted()函数
- 2.17 sum()函数
2.10 insert()函数
在Python中,list.insert()是一个列表方法,用于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一个元素。这个方法会改变原列表,插入新元素后,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都会向后移动一位。
list.insert()方法的语法如下:
list.insert(index, object)
- index:必需的参数,表示要插入元素的索引位置。
- object:必需的参数,表示要插入的元素。
下面是一个使用insert()方法的例子: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apple', 'banana', 'cherry']# 在索引1的位置插入元素'orange'
my_list.insert(1, 'orange')# 打印修改后的列表
print(my_list) # 输出: ['apple', 'orange', 'banana', 'cherry']
在这个例子中,insert()方法在索引1的位置插入了元素’orange’。原本在索引1位置的元素’banana’及其之后的元素都向后移动了一位。
请注意,如果指定的索引超出了列表的范围(即索引大于或等于列表的长度),insert()方法会在列表的末尾添加元素。如果索引是负数,它表示从列表的末尾开始计数的位置。例如,-1表示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2表示倒数第二个元素,依此类推。
下面是一个使用负索引的例子: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apple', 'banana', 'cherry']# 在倒数第二个位置插入元素'orange'
my_list.insert(-2, 'orange')# 打印修改后的列表
print(my_list) # 输出: ['apple', 'orange', 'banana', 'cherry']
在这个例子中,insert()方法在倒数第二个位置(即原列表中索引1的位置)插入了元素’orange’。
2.11 list()函数
在Python中,list()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将可迭代对象(如元组、字符串、集合或任何实现了迭代协议的对象)转换成一个列表。如果传递给list()的参数本身就是一个列表,那么它会返回该列表的一个浅拷贝。
以下是list()函数的一些用法示例:
# 将一个元组转换为列表
tuple_example = (1, 2, 3)
list_from_tuple = list(tuple_example)
print(list_from_tuple) # 输出: [1, 2, 3]# 将一个字符串转换为字符列表
string_example = "hello"
list_from_string = list(string_example)
print(list_from_string) # 输出: ['h', 'e', 'l', 'l', 'o']# 将一个集合转换为列表
set_example = {4, 5, 6}
list_from_set = list(set_example)
print(list_from_set) # 输出可能是: [4, 5, 6],但集合是无序的,所以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将一个字典的键转换为列表
dict_example = {'a': 1, 'b': 2, 'c': 3}
list_from_dict_keys = list(dict_example.keys())
print(list_from_dict_keys) # 输出: ['a', 'b', 'c']# 将一个字典的值转换为列表
list_from_dict_values = list(dict_example.values())
print(list_from_dict_values) # 输出: [1, 2, 3]# 将一个自定义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列表
class MyIterable:def __iter__(self):return iter([10, 20, 30])my_iterable = MyIterable()
list_from_custom = list(my_iterable)
print(list_from_custom) # 输出: [10, 20, 30]# 创建一个空列表
empty_list = list()
print(empty_list) # 输出: []# 将一个列表复制(浅拷贝)
original_list = [1, 2, [3, 4]]
copied_list = list(original_list)
print(copied_list) # 输出: [1, 2, [3, 4]]
# 注意,这里的copied_list和original_list中的嵌套列表是同一个对象
在最后一个例子中,即使我们使用了list()函数来复制了一个列表,嵌套列表仍然是原始列表中的同一个对象。这是因为list()函数执行的是浅拷贝(shallow copy),它只复制了最外层的列表,而列表中的元素(如果它们是可变对象)则保持不变。
如果你想要进行深拷贝(deep copy),使得嵌套列表也是新的对象,你需要使用copy模块的deepcopy函数:
import copyoriginal_list = [1, 2, [3, 4]]
deep_copied_list = copy.deepcopy(original_list)
print(deep_copied_list) # 输出: [1, 2, [3, 4]]
# 注意,这里的deep_copied_list和original_list中的嵌套列表不是同一个对象
list()函数在需要将其他可迭代对象转换为列表时非常有用,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简单且通用的方法来创建列表。
2.12 pop() 函数
在Python中,list.pop()是一个列表方法,用于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并返回该元素的值。默认情况下,pop()方法移除并返回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索引为-1的元素)。如果提供了索引参数,那么它会移除并返回该索引位置的元素。
以下是list.pop()方法的基本语法:
list.pop([index])
- index(可选):要移除的元素的索引。如果不指定索引,默认为-1,即移除最后一个元素。
下面是一些使用pop()方法的例子: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0, 20, 30, 40, 50]# 移除并返回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last_element = my_list.pop()
print(f"Removed element: {last_element}, List now: {my_list}")
# 输出: Removed element: 50, List now: [10, 20, 30, 40]# 移除并返回索引为1的元素
element_at_index_1 = my_list.pop(1)
print(f"Removed element: {element_at_index_1}, List now: {my_list}")
# 输出: Removed element: 20, List now: [10, 30, 40]# 尝试移除不存在的索引位置的元素会抛出IndexError
try:my_list.pop(10)
except IndexError as e:print(f"An error occurred: {e}")
# 输出: An error occurred: pop index out of range
在第一个例子中,pop()方法没有指定索引,所以它移除了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50)。在第二个例子中,我们指定了索引1,所以移除了该位置的元素(20)。在最后一个例子中,尝试移除一个不存在的索引(10)会抛出一个IndexError异常,因为列表中没有索引为10的元素。
pop()方法是一个就地操作(in-place operation),它会直接修改原列表,而不是返回一个新的列表。如果你想要保留原列表并创建一个不包含被移除元素的新列表,你可以先复制原列表,然后再对新列表调用pop()方法。
2.13 remove()函数
在Python中,list.remove() 是一个列表方法,用于移除列表中第一个匹配到的指定值的元素。如果列表中有多个相同的元素,remove() 只会移除第一个出现的元素。如果列表中不存在该元素,remove() 会引发一个 ValueError 异常。
以下是 list.remove() 方法的基本语法:
list.remove(value)
- value:必需参数,表示要移除的元素的值。
下面是一个使用 remove() 方法的例子: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 2, 3, 4, 3, 5]# 移除第一个值为3的元素
my_list.remove(3)# 打印修改后的列表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 3, 5]
在这个例子中,remove() 方法移除了列表中第一个值为3的元素。
如果你尝试移除一个不存在的元素,会抛出 ValueError: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尝试移除一个不存在的元素
try:my_list.remove(6)
except ValueError as e:print(f"An error occurred: {e}")
# 输出: An error occurred: list.remove(x): x not in list
在这个例子中,因为6不在列表中,所以 remove() 方法抛出了一个 ValueError 异常。
如果你想移除列表中所有匹配的元素,而不是仅仅第一个,你需要使用循环来多次调用 remove() 方法,或者使用列表推导式来创建一个新的列表,其中不包含要移除的元素。例如: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 2, 3, 4, 3, 5]# 移除所有值为3的元素
while 3 in my_list:my_list.remove(3)# 打印修改后的列表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 5]
或者使用列表推导式: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 2, 3, 4, 3, 5]# 创建一个新列表,其中不包含值为3的元素
my_list = [x for x in my_list if x != 3]# 打印修改后的列表
print(my_list) # 输出: [1, 2, 4, 5]
这两种方法都会移除列表中所有值为3的元素。
2.14 reverse()函数
在Python中,list.reverse()是一个列表方法,用于原地(in-place)反转列表中的元素顺序。这意味着它不会创建一个新的列表,而是直接修改原列表。调用reverse()方法后,原列表的元素顺序会被反转,而方法本身没有返回值(返回None)。
以下是如何使用list.reverse()的示例: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打印原始列表
print("Original list:", my_list)
# 输出: Original list: [1, 2, 3, 4, 5]# 反转列表
my_list.reverse()# 打印反转后的列表
print("Reversed list:", my_list)
# 输出: Reversed list: [5, 4, 3, 2, 1]# 注意:reverse()是原地操作,原列表被修改
在这个例子中,my_list.reverse()调用了reverse()方法,它直接修改了my_list,使其元素顺序颠倒。因此,在调用reverse()之后,my_list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反转后的新列表,而不改变原列表,你可以使用切片操作: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使用切片操作来反转列表,并创建一个新列表
reversed_list = my_list[::-1]# 打印原始列表和新列表
print("Original list:", my_list)
# 输出: Original list: [1, 2, 3, 4, 5]print("New reversed list:", reversed_list)
# 输出: New reversed list: [5, 4, 3, 2, 1]# 注意:原列表未发生改变
在这个例子中,my_list[::-1]创建了一个新列表,它是原列表my_list的反转副本。原列表my_list的内容保持不变。
2.15 sort()函数
在Python中,list.sort()是一个列表方法,用于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该方法会按照升序(从小到大)对原列表进行就地(in-place)排序,即不返回新列表,而是直接修改原列表。
list.sort()方法的基本语法如下:
list.sort(key=None, reverse=False)
- key:可选参数,用于指定一个函数,该函数将被用于在比较元素时提取比较键(comparison key)。默认值为None,表示直接比较元素本身。
- reverse:可选参数,布尔值,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则列表将按照降序(从大到小)排序。
下面是一些使用list.sort()方法的例子: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3, 1, 4, 1, 5, 9, 2, 6, 5, 3, 5]# 对列表进行升序排序
my_list.sort()
print("Sorted list in ascending order:", my_list)
# 输出: Sorted list in ascending order: [1, 1, 2, 3, 3, 4, 5, 5, 5, 6, 9]# 对列表进行降序排序
my_list.sort(reverse=True)
print("Sorted list in descending order:", my_list)
# 输出: Sorted list in descending order: [9, 6, 5, 5, 5, 4, 3, 3, 2, 1, 1]# 使用key参数进行排序,例如按照字符串长度排序
words =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words.sort(key=len)
print("Words sorted by length:", words)
# 输出: Words sorted by length: ['date', 'apple', 'cherry', 'banana']
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直接调用了sort()方法对列表进行升序排序,然后又用reverse=True参数进行了降序排序。在第二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key参数来指定一个函数,该函数返回每个元素的长度,因此列表是按照字符串长度进行排序的。
需要注意的是,list.sort()是就地排序,这意味着它会直接修改原列表。如果你不想修改原列表,而是想保留原列表并创建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你可以使用sorted()函数,该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原列表不会被修改。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3, 1, 4, 1, 5, 9, 2, 6, 5, 3, 5]# 创建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原列表不变
sorted_list = sorted(my_list)
print("Original list:", my_list)
# 输出: Original list: [3, 1, 4, 1, 5, 9, 2, 6, 5, 3, 5]print("New sorted list:", sorted_list)
# 输出: New sorted list: [1, 1, 2, 3, 3, 4, 5, 5, 5, 6, 9]
在这个例子中,sorted()函数返回了一个新的已排序列表,而原列表my_list保持不变
2.16 sorted()函数
在Python中,sorted() 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对可迭代对象(如列表)进行排序,并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的列表。原始列表不会被修改,因为sorted()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列表。
sorted()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sorted(iterable, key=None, reverse=False)
- iterable:必需参数,表示要进行排序的可迭代对象,如列表。
- key:可选参数,用于指定一个函数,该函数将被用于在比较元素时提取比较键(comparison key)。默认值为None,表示直接比较元素本身。
- reverse:可选参数,布尔值,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则返回的列表将按照降序排序。
以下是一些使用sorted()函数的例子:
# 创建一个列表
my_list = [3, 1, 4, 1, 5, 9, 2, 6, 5, 3, 5]# 对列表进行升序排序
sorted_list = sorted(my_list)
print("Sorted list in ascending order:", sorted_list)
# 输出: Sorted list in ascending order: [1, 1, 2, 3, 3, 4, 5, 5, 5, 6, 9]# 对列表进行降序排序
sorted_list_descending = sorted(my_list, reverse=True)
print("Sorted list in descending order:", sorted_list_descending)
# 输出: Sorted list in descending order: [9, 6, 5, 5, 5, 4, 3, 3, 2, 1, 1]# 使用key参数进行排序,例如按照字符串长度排序
words = ['apple', 'banana', 'cherry', 'date']
sorted_words = sorted(words, key=len)
print("Words sorted by length:", sorted_words)
# 输出: Words sorted by length: ['date', 'apple', 'cherry', 'banana']
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sorted()函数对列表进行升序排序,并打印了排序后的新列表。在第二个例子中,我们通过设置reverse=True参数来对列表进行降序排序。在第三个例子中,我们使用key参数来指定一个函数,该函数返回每个元素的长度,因此列表是按照字符串长度进行排序的。
需要注意的是,sorted()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新的列表,而原始列表my_list保持不变。如果你想要在原地修改列表并排序,可以使用列表的sort()方法,如之前所提到的。
2.17 sum()函数
在Python中,sum()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计算可迭代对象(如列表)中所有元素的和。当你对列表使用sum()函数时,它会返回列表中所有元素相加的结果。
以下是如何使用sum()函数来计算列表元素之和的示例:
# 创建一个数值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使用sum()函数计算列表中所有元素的和
total = sum(my_list)# 打印结果
print("Sum of the list elements:", total)
# 输出: Sum of the list elements: 15
在这个例子中,sum(my_list)计算了列表my_list中所有数字的和,并将结果存储在变量total中。然后,我们打印了这个和。
sum()函数也可以与字符串列表一起使用,但在这种情况下,它将连接字符串而不是计算它们的和:
# 创建一个字符串列表
string_list = ["Hello", " ", "World"]# 使用sum()函数连接字符串列表中的元素
combined_string = sum(string_list)# 打印结果
print("Combined string:", combined_string)
# 输出: Combined string: Hello World
在这个例子中,sum(string_list)将列表string_list中的所有字符串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单一的字符串。
如果你想要对列表中的元素应用某种数学运算(如乘法)并求和,你可以使用列表推导式与sum()函数结合:
# 创建一个数值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使用列表推导式和sum()函数计算列表中每个元素的平方和
total_squared = sum(x**2 for x in my_list)# 打印结果
print("Sum of squares:", total_squared)
# 输出: Sum of squares: 55
在这个例子中,列表推导式x**2 for x in my_list生成了一个新的列表,其中包含my_list中每个元素的平方。然后,sum()函数计算了这个新列表中所有元素的和。
相关文章:
列表(list)篇(二)
文章目录 2.10 insert()函数2.11 list()函数2.12 pop() 函数2.13 remove()函数2.14 reverse()函数2.15 sort()函数2.16 sorted()函数2.17 sum()函数 2.10 insert()函数 在Python中,list.insert()是一个列表方法,用于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一个元素。这个方…...
Python的反射机制
本篇文章讨论Python中非常有趣且强大的概念——反射(Reflection)。想象一下,你正在编写一段代码,并希望这段代码能够具备自我认知和动态调整的能力。就好比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它自身的属性和行为。在编程领域࿰…...
Python数学建模-2.9Matplotlib库
Matplotlib库是Python中一个非常流行的绘图库,它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静态、动态、交互式的图表。Matplotlib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与NumPy配合使用,从而提供一个强大的数学绘图工具。 1.Matplotlib的主要特点 丰富的图表类型…...
【MySQL】数据库的基础概念
👦个人主页:Weraphael ✍🏻作者简介:目前学习计网、mysql和算法 ✈️专栏:MySQL学习 🐋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咱一起进步!😁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 欢迎 评论💬…...
Linux:离线安装 jdk-8(配置Java环境)
Linux:离线安装 jdk-8(配置Java环境) 1、jdk简介2、检查已安装的Java版本,并卸载3、准备安装包4、解压安装包、进行安装5、设置环境变量(全局/个人) 💖The Begin💖点点关注,收藏不迷路…...
【DP】第十三届蓝桥杯省赛C++ B组《李白打酒加强版》(C++)
【题目描述】 话说大诗人李白,一生好饮。 幸好他从不开车。 一天,他提着酒壶,从家里出来,酒壶中有酒 2 斗。 他边走边唱: 无事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逢店加一倍,遇花喝一斗。 这一路上&am…...
数据结构试卷第九套
1.时间复杂度 2.树,森林,二叉树的转换 2.1树转二叉树 给所有的兄弟节点之间加一条连线;去线,只保留当前根节点与第一个叶子节点的连线,删除它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连线;然后根据左孩子右兄弟进行调整…...
【Linux第三课-基础开发工具的使用】yum、vim、gcc/g++编译器、gdb、Make/Makefile编写、进度条程序、git命令行简单操作
目录 yum - 软件包管理器快速认识yum快速使用yumyum搜索yum安装yum卸载 yum的周边 - yum的整个生态问题 vim快速介绍vimvim的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低行模式 常见模式 -- 命令、低行命令模式 -- 光标的移动命令模式 -- 复制粘贴、剪贴、删除命令模式 -- 小写/大写替换模式命令模…...
Redis:ClassCastException【bug】
Redis:ClassCastException【bug】 前言版权Redis:ClassCastException【bug】错误产生相关资源控制器:UserController("/user")配置:RedisConfiguration实体类:User数据表:User 解决 最后 前言 2…...
JSON 配置文件
JSON 配置文件的作用 JSON 是一种数据格式,在实际开发中, JSON 总是以配置文件的形式出现。小程序项目中也不例外:通过不同的 .json 配置文件,可以对小程序项目进行不同级别的配置。 小程序项目中有 4 种 json 配置文件࿰…...
由浅到深认识Java语言(6):控制流程语句
该文章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AntonyCheng/java-notes 在此介绍一下作者开源的SpringBoot项目初始化模板(Github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AntonyCheng/spring-boot-init-template & CSDN文章地址:https://blog.c…...
lv17 安防监控项目实战 3
代码目录 框架 our_storage 编译最终生成的目标文件obj 编译生成中间的.o文件 data_global.c 公共资源定义(使用在外extern即可)定义了锁定义了条件变量消息队列id、共享内存id、信号量id及key值发送短信、接收短信的号码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的函数&am…...
文本处理基本方法
目录 分词 jieba 词性标注 😆😆😆感谢大家观看😆😆😆 分词 在中文文本中,由于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符,如英文中的空格,因此分词是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基础且…...
Java面试题(Spring篇)
💟💟前言 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王同学😗😗 今天给大家打来的是 Java面试题(Spring篇)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用的知识 觉得小王写的不错的话麻烦动动小手 点赞👍 收藏⭐ 评论📄 小王的主页…...
操作系统:malloc与堆区内存管理
malloc是函数而不是系统调用,他的底层是同调调用brk和mmap这两个系统调用实现功能的,具体选择brk还是mmap要看申请的空间大小以及malloc中的阈值(一般是128kb) 注意申请的空间只有使用才会触发缺页中断映射到物理内存 不理解的话先…...
javaSwing推箱子游戏
一、简介 策略性游戏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还能缓解人的压力,使人们暂时忘却生活当中的烦恼,增强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游戏的艺术美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和厂商,寓教于乐,在放松人们心情的同时还可以活跃双手。在人类…...
JAVA多线程之JMM
文章目录 1. Java内存模型2. 内存交互3. 三大特性3.1 可见性3.1.1 可见性问题3.1.2 原因3.1.3 解决方法 3.2 原子性3.3 有序性 4. 指令重排5. JMM 与 happens-before5.1 happens-before关系定义5.2 happens-before 关系 在继续学习JUC之前,我们现在这里介绍一下Java…...
Windows10 专业版 系统激活
Windows10 专业版 系统激活 参考: Windows10系统激活技巧 第一步:在电脑桌面,新建一个文本文档 第二步:打开文本文档,输入以下代码后,直接保存关闭文档 slmgr/skms kms.03k.org slmgr/ato 第三步࿱…...
C#使用LINQ和EF Core
在实际应用中,您可以使用 LINQ 查询 EF Core 来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通过 LINQ,您可以轻松地过滤、排序、分组和连接数据。 要使用LINQ查询EF Core中的数据,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确保您已经安装了 Entit…...
数字人解决方案— SadTalker语音驱动图像生成视频原理与源码部署
简介 随着数字人物概念的兴起和生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照片中的人物与音频输入进行同步变得越来越容易。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头部运动不自然、面部表情扭曲以及图片和视频中人物面部的差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西安…...
日语学习-日语知识点小记-构建基础-JLPT-N4阶段(33):にする
日语学习-日语知识点小记-构建基础-JLPT-N4阶段(33):にする 1、前言(1)情况说明(2)工程师的信仰2、知识点(1) にする1,接续:名词+にする2,接续:疑问词+にする3,(A)は(B)にする。(2)復習:(1)复习句子(2)ために & ように(3)そう(4)にする3、…...
盘古信息PCB行业解决方案:以全域场景重构,激活智造新未来
一、破局:PCB行业的时代之问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PCB(印制电路板)作为 “电子产品之母”,其重要性愈发凸显。随着 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加速渗透,PCB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产品迭代…...
Golang dig框架与GraphQL的完美结合
将 Go 的 Dig 依赖注入框架与 GraphQL 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以及灵活性。 Dig 是一个强大的依赖注入容器,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管理复杂的依赖关系,而 GraphQL 则是一种用于 API 的查询语言,能够提…...
HBuilderX安装(uni-app和小程序开发)
下载HBuilderX 访问官方网站:https://www.dcloud.io/hbuilderx.html 根据您的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版本: Windows版(推荐下载标准版) Windows系统安装步骤 运行安装程序: 双击下载的.exe安装文件 如果出现安全提示&…...
Module Federation 和 Native Federation 的比较
前言 Module Federation 是 Webpack 5 引入的微前端架构方案,允许不同独立构建的应用在运行时动态共享模块。 Native Federation 是 Angular 官方基于 Module Federation 理念实现的专为 Angular 优化的微前端方案。 概念解析 Module Federation (模块联邦) Modul…...
【HTTP三个基础问题】
面试官您好!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互联网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比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核心协议,当前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版本是HTTP1.1,它基于经典的C/S模型,也就是客…...
图表类系列各种样式PPT模版分享
图标图表系列PPT模版,柱状图PPT模版,线状图PPT模版,折线图PPT模版,饼状图PPT模版,雷达图PPT模版,树状图PPT模版 图表类系列各种样式PPT模版分享:图表系列PPT模板https://pan.quark.cn/s/20d40aa…...
均衡后的SNRSINR
本文主要摘自参考文献中的前两篇,相关文献中经常会出现MIMO检测后的SINR不过一直没有找到相关数学推到过程,其中文献[1]中给出了相关原理在此仅做记录。 1. 系统模型 复信道模型 n t n_t nt 根发送天线, n r n_r nr 根接收天线的 MIMO 系…...
C#中的CLR属性、依赖属性与附加属性
CLR属性的主要特征 封装性: 隐藏字段的实现细节 提供对字段的受控访问 访问控制: 可单独设置get/set访问器的可见性 可创建只读或只写属性 计算属性: 可以在getter中执行计算逻辑 不需要直接对应一个字段 验证逻辑: 可以…...
【C++进阶篇】智能指针
C内存管理终极指南:智能指针从入门到源码剖析 一. 智能指针1.1 auto_ptr1.2 unique_ptr1.3 shared_ptr1.4 make_shared 二. 原理三. shared_ptr循环引用问题三. 线程安全问题四. 内存泄漏4.1 什么是内存泄漏4.2 危害4.3 避免内存泄漏 五. 最后 一. 智能指针 智能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