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七大原则详解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详解
设计模式中的“七大原则”是面向对象编程(OOP)中的一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帮助开发者编写灵活、可维护、可扩展的代码。这些原则并不直接等同于设计模式,但它们是设计模式的基础。下面是这七大原则:
一、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旨在指导我们如何设计清晰、职责明确的类。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一个类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换句话说,一个类应该负责一项单一的职责,当这个类需要承担更多职责时,就应该将不同的职责分离到不同的类中。
定义
单一职责原则的核心是:一个类(或模块)应该只负责一项职责。这里的“职责”可以理解为“变化的原因”。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这些职责就被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抑制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从而导致设计变得脆弱。
代码示例
错误示例
public class SingleResponsibility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Vehicle vehicle = new Vehicle();vehicle.run("摩托车");vehicle.run("汽车");vehicle.run("飞机");}
}// 交通工具类
// 方式1
// 1. 在方式1 的run方法中,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
// 2. 解决的方案非常的简单,根据交通工具运行方法不同,分解成不同类即可
class Vehicle {public void run(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 在公路上运行....");}
}
改进方案
方案2的分析
- 遵守单一职责原则
- 但是这样做的改动很大,即将类分解,同时修改客户端
- 改进:直接修改Vehicle 类,改动的代码会比较少=>方案3
class RoadVehicle {public void run(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公路运行");}
}class AirVehicle {public void run(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天空运行");}
}class WaterVehicle {public void run(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水中运行");}
}
方案3
class Vehicle2 {public void run(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 在公路上运行....");}public void runAir(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 在天空上运行....");}public void runWater(String vehicle) {System.out.println(vehicle + " 在水中行....");}
}
优点
- 提高可维护性:当类只负责一项职责时,其内部逻辑会更加清晰,修改和维护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 降低耦合度:遵循单一职责原则的类之间耦合度更低,因为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加简单明了。
- 提高灵活性:由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降低,系统在面对变化时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
二、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OC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原则,它指导我们如何构建稳定且灵活的软件系统。以下是对开闭原则的详细解释:
定义
开闭原则的定义是: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这意味着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通过扩展已有的软件实体来实现新的功能或需求,而不是通过修改其源代码来完成。
核心思想
- 开放-扩展:软件实体应该能够轻松地接受新的扩展和增加新的功能,而不需要对现有代码进行大规模的修改。
- 关闭-修改:对于软件实体的修改应该被最小化,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应用场景
开闭原则在软件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 版本更新:在版本更新时,尽量不修改源代码,而是通过添加新的类或方法来增加新功能。
- 框架或库设计:在设计框架或库时,遵循开闭原则可以确保框架或库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 系统扩展:在系统需要增加新功能时,通过扩展现有实体来实现,而不是修改现有代码
代码示例
错误示例
public class Oc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使用看看存在的问题GraphicEditor graphicEditor = new GraphicEditor();graphicEditor.drawShape(new Rectangle());graphicEditor.drawShape(new Circle());graphicEditor.drawShape(new Triangle());}
}//这是一个用于绘图的类 [使用方]
class GraphicEditor {//接收Shape对象,然后根据type,来绘制不同的图形public void drawShape(Shape s) {if (s.m_type == 1)drawRectangle(s);else if (s.m_type == 2)drawCircle(s);else if (s.m_type == 3)drawTriangle(s);}//绘制矩形public void drawRectang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 绘制矩形 ");}//绘制圆形public void drawCirc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 绘制圆形 ");}//绘制三角形public void drawTriang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 绘制三角形 ");}
}//Shape类,基类
class Shape {int m_type;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Rectangle() {super.m_type = 1;}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Circle() {super.m_type = 2;}
}//新增画三角形
class Triangle extends Shape {Triangle() {super.m_type = 3;}
}
改进方案:
思路:把创建Shape类做成抽象类,并提供一个抽象的draw方法,让子类去实现即可,
这样我们有新的图形种类时,只需要让新的图形类继承Shape,并实现draw方法即可,
使用方的代码就不需要修 -> 满足了开闭原则
//这是一个用于绘图的类 [使用方]
class GraphicEditor {//接收Shape对象,调用draw方法public void drawShape(Shape s) {s.draw();}}
//Shape类,基类
abstract class Shape {int m_type;public abstract void draw();//抽象方法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Rectangle() {super.m_type = 1;}@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绘制矩形 ");}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Circle() {super.m_type = 2;}@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绘制圆形 ");}
}//新增画三角形
class Triangle extends Shape {Triangle() {super.m_type = 3;}@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绘制三角形 ");}
}//新增一个图形
class OtherGraphic extends Shape {OtherGraphic() {super.m_type = 4;}@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绘制其它图形 ");}
}
优点
- 可复用性高:通过扩展现有实体来增加新功能,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 可维护性高:减少了对现有代码的修改,降低了因修改代码而引入错误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 灵活性:系统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变化,当需要添加新功能时,不需要对现有代码进行大量修改
三、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由芭芭拉·利斯科夫(Barbara Liskov)在1987年提出。该原则强调在软件设计中,基类(父类)对象应该能够被其子类对象所替换,而不会影响程序的正确性。以下是里氏替换原则的详细解释:
定义
里氏替换原则的内容可以描述为:“派生类(子类)对象可以在程式中代替其基类(超类)对象。”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程序中使用的是一个基类对象,那么在不修改程序的前提下,用它的子类对象替换这个基类对象,程序应该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基本原则
- 子类必须能够替换父类:子类对象可以替换父类对象,且程序的行为不会发生变化。这是里氏替换原则的核心要求。
- 保证行为一致性:子类在扩展父类功能的同时,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行为。子类可以添加新的行为,但不能覆盖或修改父类的行为,除非这种修改是安全的且不会破坏程序的正确性。
代码示例
错误示范:
public class Liskov {/*** 一个程序引出的问题和思考** 我们发现原来运行正常的相减功能发生了错误。原因就是类B无意中重写了父类的方法,造成原有功能出现错误。*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常常会通过重写父类的方法完成新的功能,这样写起来虽然简单,但整个继承体系的复用性会比较差。特别是运行多态比较频繁的时候* @param arg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System.out.println("11-3=" + a.func1(11, 3));System.out.println("1-8=" + a.func1(1, 8));System.out.println("-----------------------");B b = new B();System.out.println("11-3=" + b.func1(11, 3));//这里本意是求出11-3System.out.println("1-8=" + b.func1(1, 8));// 1-8System.out.println("11+3+9=" + b.func2(11, 3));}
}// A类
class A {// 返回两个数的差public int func1(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B类继承了A
// 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完成两个数相加,然后和9求和
class B extends A {//这里,重写了A类的方法, 可能是无意识public int func1(int a, int b) {return a + b;}public int func2(int a, int b) {return func1(a, b) + 9;}
}
改进方案
-
我们发现原来运行正常的相减功能发生了错误。原因就是类B无意中重写了父类的方法,造成原有功能出现错误。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常常会通过重写父类的方法完成新的功能,这样写起来虽然简单,但整个继承体系的复用性会比较差。特别是运行多态比较频繁的时候
-
通用的做法是:原来的父类和子类都继承一个更通俗的基类,原有的继承关系去掉,采用依赖,聚合,组合等关系代替
//创建一个更加基础的基类
class Base {//把更加基础的方法和成员写到Base类
}// A类
class A extends Base {// 返回两个数的差public int func1(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B类继承了A
// 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完成两个数相加,然后和9求和
class B extends Base {//如果B需要使用A类的方法,使用组合关系private A a = new A();//这里,重写了A类的方法, 可能是无意识public int func1(int a, int b) {return a + b;}public int func2(int a, int b) {return func1(a, b) + 9;}//我们仍然想使用A的方法public int func3(int a, int b) {return this.a.func1(a, b);}
}
四、依赖倒转原则
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简称DI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消除模块间的依赖关系,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对依赖倒转原则的详细解析:
定义
依赖倒转原则的核心思想是: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这里的“抽象”通常指的是接口或抽象类,而“细节”则指的是具体的实现类。
依赖倒转原则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通过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实现,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替换和扩展系统中的组件,而不需要修改与其交互的其他组件的代码。
实现方式
依赖倒转原则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使用接口或抽象类定义依赖关系:在高层模块和低层模块之间定义一个或多个接口或抽象类,高层模块通过接口或抽象类与低层模块进行交互,而不是直接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类。
- 遵循里氏替换原则:确保子类可以无缝替换基类,并且不会出现错误或异常。这样,当低层模块的具体实现发生变化时,高层模块的代码可以保持不变。
- 针对接口编程:在编写代码时,应该尽量针对接口或抽象类编程,而不是针对具体的实现类编程。这样可以使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代码示例
错误示例
public class DependecyInvers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person.receive(new Email());}}class Email {public String getInfo() {return "电子邮件信息: hello,world";}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receive(Email email ) {System.out.println(email.getInfo());}
}
改进方案
public class DependecyInvers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person.receive(new Email());person.receive(new WeiXin());}
}//定义接口
interface IReceiver {public String getInfo();
}class Email implements IReceiver {public String getInfo() {return "电子邮件信息: hello,world";}
}//增加微信
class WeiXin implements IReceiver {public String getInfo() {return "微信信息: hello,ok";}
}//方式2
class Person {//这里我们是对接口的依赖public void receive(IReceiver receiver ) {System.out.println(receiver.getInfo());}
}
接口传递
public class DependencyIntfac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ngHong changHong = new ChangHong();OpenAndClose openAndClose = new OpenAndClose();openAndClose.open(changHong);}
}// 方式1: 通过接口传递实现依赖
// 开关的接口
interface IOpenAndClose {public void open(ITV tv); //抽象方法,接收接口
}interface ITV { //ITV接口public void play();
}class ChangHong implements ITV {@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System.out.println("电视机,打开,接口注入");}}
// 实现接口
class OpenAndClose implements IOpenAndClose{public void open(ITV tv){tv.play();}
}
构造方法依赖传递
public class DependencyConstruction {// 调用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通过构造器进行依赖传递ChangHong2 changHong2 = new ChangHong2();OpenAndClose2 openAndClose = new OpenAndClose2(changHong2);openAndClose.open();}
}// 方式2: 通过构造方法依赖传递
interface IOpenAndClose2 {public void open(); //抽象方法
}
interface ITV2 { //ITV接口public void play();
}
class OpenAndClose2 implements IOpenAndClose2{public ITV2 tv; //成员public OpenAndClose2(ITV2 tv){ //构造器this.tv = tv;}public void open(){this.tv.play();}
}class ChangHong2 implements ITV2 {@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电视机,打开,构造注入");}}
setter方法传递
public class DependencySet {// 调用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通过setter方法进行依赖传递ChangHong3 changHong = new ChangHong3();OpenAndClose3 openAndClose = new OpenAndClose3();openAndClose.setTv(changHong);openAndClose.open();}}interface IOpenAndClose3 {public void open(); // 抽象方法public void setTv(ITV3 tv);
}interface ITV3 { // ITV接口public void play();
}class OpenAndClose3 implements IOpenAndClose3 {private ITV3 tv;public void setTv(ITV3 tv) {this.tv = tv;}public void open() {this.tv.play();}
}class ChangHong3 implements ITV3 {@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电视机,打开,构造注入");}}
注意事项
在应用依赖倒转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过度设计:虽然依赖倒转原则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但也需要避免过度设计。过度设计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降低开发效率。
- 合理定义接口:在定义接口时,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定义接口的方法和属性。接口的定义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包含过多的方法和属性。
- 注意接口的实现:在实现接口时,需要确保子类能够正确地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并且遵循里氏替换原则。
五、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由罗伯特·C.马丁(Robert C. Martin)在2002年提出。该原则强调客户端(即接口的调用者)不应该被迫依赖于它们不使用的方法,换句话说,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以下是接口隔离原则的详细解析:
定义
接口隔离原则要求将大的接口拆分成更小的、更具体的接口,使得客户端只需要知道它们实际使用的接口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客户端与接口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主要目的
接口隔离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降低耦合度:通过细化接口,减少客户端与接口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降低耦合度。
-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当系统需要扩展新功能时,可以通过添加新的接口来实现,而不需要修改现有的接口和实现类。
- 提高可维护性:每个接口都相对独立,易于理解和维护。当某个接口需要修改时,影响的范围也较小。
应用场景
接口隔离原则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
- 大型接口拆分:当一个接口过于庞大,包含了许多不相关的方法时,应当考虑将其拆分成更小的、更具体的接口。这样做可以提高接口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使得每个接口只负责一部分功能,降低了代码的耦合度。
- 客户端定制化:当不同的客户端需要同一个接口的不同部分功能时,通过拆分接口,可以让每个客户端只依赖于它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接口。这种方式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端的需求。
- 预防胖接口:在设计初期,就应当考虑接口的粒度和专一性,避免设计出过于庞大的接口。通过遵循接口隔离原则,可以在设计阶段就控制接口的大小和复杂性,从而减少后期维护和扩展的难度。
代码示例
错误示例
interface Interface1 {void operation1();void operation2();void operation3();void operation4();void operation5();
}class B implements Interface1 {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1");}public void operation2()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2");}public void operation3()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3");}public void operation4()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4");}public void operation5()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5");}
}class D implements Interface1 {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1");}public void operation2()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2");}public void operation3()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3");}public void operation4()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4");}public void operation5()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5");}
}class A { //A 类通过接口Interface1 依赖(使用) B类,但是只会用到1,2,3方法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i.operation1();}public void depend2(Interface1 i) {i.operation2();}public void depend3(Interface1 i) {i.operation3();}
}class C { //C 类通过接口Interface1 依赖(使用) D类,但是只会用到1,4,5方法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i.operation1();}public void depend4(Interface1 i) {i.operation4();}public void depend5(Interface1 i) {i.operation5();}
}
改进方案
// 接口1
interface Interface1 {void operation1();}// 接口2
interface Interface2 {void operation2();void operation3();
}// 接口3
interface Interface3 {void operation4();void operation5();
}class B implements Interface1, Interface2 {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1");}public void operation2()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2");}public void operation3()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3");}}class D implements Interface1, Interface3 {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1");}public void operation4()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4");}public void operation5()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5");}
}class A { // A 类通过接口Interface1,Interface2 依赖(使用) B类,但是只会用到1,2,3方法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i.operation1();}public void depend2(Interface2 i) {i.operation2();}public void depend3(Interface2 i) {i.operation3();}
}class C { // C 类通过接口Interface1,Interface3 依赖(使用) D类,但是只会用到1,4,5方法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i.operation1();}public void depend4(Interface3 i) {i.operation4();}public void depend5(Interface3 i) {i.operation5();}
}public class Segregation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a.depend1(new B()); // A类通过接口去依赖B类a.depend2(new B());a.depend3(new B());C c = new C();c.depend1(new D()); // C类通过接口去依赖(使用)D类c.depend4(new D());c.depend5(new D());}}
优点
接口隔离原则的优点包括:
-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由于每个接口都相对较小,易于理解和维护,同时当接口需要修改时,影响的范围也较小。
-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细化接口,可以更容易地添加新的接口和实现类,而不需要修改现有的接口和实现类。
- 降低系统的复杂性:通过将大型复杂的接口分解为更小、更具体的接口,每个接口只包含与特定功能或角色相关的操作,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注意事项
在遵循接口隔离原则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过度拆分:虽然接口隔离原则鼓励将接口拆分成更小的接口,但也需要避免过度拆分。过度拆分可能会导致接口数量过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
- 保持接口的稳定性:一旦接口被定义并广泛使用,就应该尽量保持其稳定性,避免频繁修改接口定义。这有助于减少对其他模块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考虑具体业务需求:在设计接口时,应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来决定接口的粒度和专一性。不同的系统和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接口设计策略。
六、迪米特原则
迪米特原则(Law of Demeter,LoD),又称为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LKP),是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核心思想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对迪米特原则的详细解析:
定义
迪米特原则强调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即一个对象不应该直接访问非直接相关对象的方法或属性,而应通过其“朋友”或者代理进行间接交互。这里的“朋友”通常指的是当前对象本身、当前对象的成员对象、当前对象所创建的对象、当前对象的方法参数等,这些对象同当前对象存在关联、聚合或组合关系,可以直接访问这些对象的方法。
实现方式
- 引入中介类:当一个类需要与多个类进行交互时,可以引入中介类来降低类之间的直接依赖。中介类负责协调各个类之间的交互,从而减少类之间的直接通信。
- 使用接口和抽象类:通过定义接口和抽象类来规范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可以减少对象之间的直接依赖。接口和抽象类提供了一种契约式的设计方式,使得对象之间的交互更加清晰和明确。
- 控制访问权限:通过合理设置类的访问权限(如public、protected、private等),可以控制对象之间的访问关系,从而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
代码示例
错误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eter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了一个 SchoolManager 对象SchoolManager schoolManager = new SchoolManager();//输出学院的员工id 和 学校总部的员工信息schoolManager.printAllEmployee(new CollegeManager());}
}//学校总部员工类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学院的员工类
class College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管理学院员工的管理类
class CollegeManager {//返回学院的所有员工public List<College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CollegeEmployee>();for (int i = 0; i < 10; i++) { //这里我们增加了10个员工到 listCollegeEmployee emp = new CollegeEmployee();emp.setId("学院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
}//学校管理类//分析 SchoolManager 类的直接朋友类有哪些 Employee、CollegeManager
//CollegeEmployee 不是 直接朋友 而是一个陌生类,这样违背了 迪米特法则
class SchoolManager {//返回学校总部的员工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for (int i = 0; i < 5; i++) { //这里我们增加了5个员工到 list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emp.setId("学校总部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该方法完成输出学校总部和学院员工信息(id)void printAllEmployee(CollegeManager sub) {//分析问题//1. 这里的 CollegeEmployee 不是 SchoolManager的直接朋友//2. CollegeEmployee 是以局部变量方式出现在 SchoolManager//3. 违反了 迪米特法则//获取到学院员工List<CollegeEmployee> list1 = sub.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院员工------------");for (CollegeEmployee e : list1) {System.out.println(e.getId());}//获取到学校总部员工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校总部员工------------");for (Employee e : list2)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改进方案
-
前面设计的问题在于SchoolManager中,CollegeEmployee类并不是 SchoolManager类的直接朋友 (分析)
-
按照迪米特法则,应该避免类中出现这样非直接朋友关系的耦合
//学校总部员工类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学院的员工类
class College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管理学院员工的管理类
class CollegeManager {//返回学院的所有员工public List<College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CollegeEmployee>();for (int i = 0; i < 10; i++) { //这里我们增加了10个员工到 listCollegeEmployee emp = new CollegeEmployee();emp.setId("学院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输出学院员工的信息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 {//获取到学院员工List<CollegeEmployee> list1 = 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院员工------------");for (CollegeEmployee e : list1) {System.out.println(e.getId());}}
}//学校管理类//分析 SchoolManager 类的直接朋友类有哪些 Employee、CollegeManager
//CollegeEmployee 不是 直接朋友 而是一个陌生类,这样违背了 迪米特法则
class SchoolManager {//返回学校总部的员工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for (int i = 0; i < 5; i++) { //这里我们增加了5个员工到 list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emp.setId("学校总部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该方法完成输出学校总部和学院员工信息(id)void printAllEmployee(CollegeManager sub) {//分析问题//1. 将输出学院的员工方法,封装到CollegeManagersub.printEmployee();//获取到学校总部员工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校总部员工------------");for (Employee e : list2)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优点
- 降低耦合度:迪米特原则通过限制对象之间的直接交互,降低了类之间的耦合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易于维护。
- 提高可维护性:由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减少,系统的可维护性得到提高。当某个类发生变化时,其影响范围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降低了系统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 提高可扩展性:遵循迪米特原则设计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当需要添加新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时,可以通过扩展或修改少量的类来实现,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大规模的修改。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中介化:虽然引入中介类可以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但过度中介化可能会导致系统中出现大量中介类,这些类仅仅为了传递调用关系而存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适度平衡迪米特原则和其他设计原则的关系。
- 结合其他设计原则:迪米特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设计原则,它需要与其他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接口隔离原则等)相结合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七、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Composition/Aggregation Reuse Principle,CAR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在软件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合成(Composition)或聚合(Aggregation)的方式来实现代码的复用,而不是过度依赖继承(Inheritance)。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原则。
定义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指的是在一个新的对象里面使用一些已有的对象,使之成为新对象的一部分,新的对象通过向这些对象的委派达到复用已有功能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尽量使用合成或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继承。
合成与聚合的区别
- 合成(Composition):
- 表示一种强的拥有关系,体现了严格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 部分和整体的生命周期一样,即如果整体对象被销毁,那么其包含的部分对象也会被销毁。
- 合成关系通常用实心的菱形+实线来表示。
- 举例:人和胳膊的关系,胳膊是人的一部分,人去世了,胳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聚合(Aggregation):
- 表示一种弱的拥有关系,体现的是A对象可以包含B对象,但B对象并不是A对象的一部分。
- A对象可以包含多个B对象,但B对象可以独立于A对象存在。
- 聚合关系通常用空心的菱形+实线来表示。
- 举例:人群和人的关系,人群包含多个人,但人并不属于人群的一部分,人可以离开人群而独立存在。
优点
- 支持封装:新的对象通过接口与成分对象交互,成分对象的内部细节对新对象不可见,实现了黑箱复用。
- 减少依赖:新的对象只依赖于成分对象的接口,而不是具体的实现,降低了类之间的耦合度。
- 提高灵活性:新的对象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引用与成分对象类型相同的对象,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 支持包装:通过合成/聚合,可以将多个对象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对象,便于管理和使用。
缺点
- 管理复杂性:由于系统中存在更多的对象,可能会增加对象管理的复杂性。
应用场景
- 当两个类之间存在“Has-A”(有)关系时,应优先考虑使用合成或聚合关系。
- 当需要复用已有对象的功能,并且不想破坏原有对象的封装性时,可以使用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 在设计类层次结构时,如果发现继承关系导致系统变得复杂且难以维护,可以考虑将继承关系改写为合成/聚合关系。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是一种重要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它通过合成和聚合的方式来实现代码的复用,减少了类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在软件设计中,应优先考虑使用合成/聚合复用原则,而不是过度依赖继承。同时,也需要注意管理由此产生的更多对象,以避免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Composit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交通工具对象Vehicle car = new Car();Vehicle bike = new Bike();// 创建Person对象,并分别注入不同的交通工具Person personWithCar = new Person(car);Person personWithBike = new Person(bike);// 演示移动personWithCar.travel(); // 输出: Car is moving.personWithBike.travel(); // 输出: Bike is moving.}}
// 交通工具接口
interface Vehicle {void move();
}// 汽车类,实现Vehicle接口
class Car implements Vehicle {@Overridepublic 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Car is moving.");}
}// 自行车类,实现Vehicle接口
class Bike implements Vehicle {@Overridepublic 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Bike is moving.");}
}// 人类,使用合成关系拥有一个交通工具
class Person {private Vehicle vehicle; // 使用Vehicle接口作为类型,支持多态// 构造函数,用于注入交通工具public Person(Vehicle vehicle) {this.vehicle = vehicle;}// 方法来移动交通工具public void travel() {vehicle.move(); // 调用交通工具的move方法}// Getter和Setter(可选)public Vehicle getVehicle() {return vehicle;}public void setVehicle(Vehicle vehicle) {this.vehicle = vehicle;}
}
在这个例子中,Person
类通过合成关系持有一个Vehicle
类型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实现了Vehicle
接口的类(在这个例子中是Car
或Bike
)。Person
类中的travel
方法通过调用Vehicle
对象的move
方法来移动交通工具,从而实现了代码的复用。这种方式比继承更加灵活,因为Person
类不需要知道它具体拥有的是哪种交通工具,只需要知道它拥有的是一个交通工具即可。这符合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因为如果我们想要添加新的交通工具类型(如Motorcycle
),我们只需要实现Vehicle
接口并创建一个新的类,而不需要修改Person
类或其他现有的类。
总结
这七大原则为设计高质量的Java软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它们在设计模式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促进了软件设计的最佳实践。下面的文章介绍每个设计模式的原理和一些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详解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详解 设计模式中的“七大原则”是面向对象编程(OOP)中的一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帮助开发者编写灵活、可维护、可扩展的代码。这些原则并不直接等同于设计模式,但它们是设计模式的基础。下面是这七大原则ÿ…...

Navicat On-Prem Server 2.0 | MySQL与MariaDB基础管理功能正式上云
近日,Navicat 发布了 Navicat On-Prem Server 2.0 的重大版本更新。这标志着这款自2021年首发的私有云团队协作解决方案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次2.0版本的飞跃性升级,核心聚焦于MySQL与MariaDB基础管理功能的全面革新与强化,赋予了用户的操…...

汽车车门的美观与功能:矫平工艺的精细修复
汽车车门的美观与功能:矫平工艺的精细修复 在汽车制造的精细工艺中,车门不仅是车辆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功能性的关键载体。车门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密封性、噪音控制以及整体的美观度。面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车门变形问题&#…...

【Python】05.Python 中的列表与元组
一、列表与元组的概念 列表是一种在代码中批量表示/保存数据的方式 元组和列表相比, 是非常相似的, 只是列表中放哪些元素可以修改调整, 元组中放的元素是创建元组的时候就设定好的, 不能修改调整 二、列表的创建 创建列表主要有两种方式. [ ] 表示一个空的列表。如果需要往…...

【Go】十五、分布式系统、Consul服务注册发现、Nacos配置中心搭建
分布式 传统开发方式的痛点: 我们的服务分为很多种:用户服务、商品服务、订单服务等,若我们一个成熟的体系内,新添加一个服务,会变得十分的繁琐与困难 当我们的负载较大时,如果选择添加机器的方式来减轻…...

[Linux#48][网络] 令牌环网 | IPv4 | socket 套接字 | TCP | UDP | 网络字节序列
目录 1.网络 1.0 令牌环网(了解) 1.1 IP 地址 1.3 网络通信的基本脉络 IPv4地址解释 2.Socket 编程预备 2.1 端口号 2.2 传输层协议 2.3 网络字节序列 库函数定义 函数说明 1.网络 1.0 令牌环网(了解) 相同令牌时&am…...

Mac OS14外接显示器字体过小和放大字体模糊问题的简单解决
文章目录 问题简述解决方法 问题简述 使用Mac mini外接2K 显示器时,默认分辨率是25601440,字体较小,如果切换成19201080,字体又变大模糊。 解决方法 使用HiDP I(一种显示技术,使用多个物理像素显示1个像…...

Python-pptx:如何在幻灯片中轻松插入与填充表格
哈喽,大家好,我是木头左! 安装和设置Python-PPTX 确保你的系统中已经安装了Python。然后,使用pip安装python-pptx库: pip install python-pptx安装完成后,你就可以开始编写脚本来操作PowerPoint文件了。 创建表格的基础步骤 使用python-pptx创建表格涉及几个关键步骤…...

ERROR 2003 (HY000): 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localhost:3306‘ (10061)
ERROR 2003 (HY000): 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localhost:3306 (10061) mysql-8.0.30-winx64 有时候还是没启动起来的原因,不知道为什么,手动点点 mysql-8.0.30-winx64_mysql8.0.30-CSDN博客...

MySQL优化策略(大数据量)
一、 前提: 1.数据规模 : 明确数据量级是上亿级,这需要特殊的处理,比如分区、索引等策略。 2.数据增长率 : 了解数据的增加速度,有助于预估未来存储和性能需求,从而提前规划扩展策略。 3.访问模式 : 分析是读多写少…...

在Excel里制作简单游戏界面
生成随机激活码 找工具箱 插入按钮 建宏 方法一:新建按钮的时候创建宏 方法二:右键->指定宏 VBA VBA代码界面 调整字体 VBA代码 Public str As String 存储激活码显示的字符 Public st As String 中间变量,用来替代随机数 Public ot…...

火语言RPA流程组件介绍--鼠标拖拽元素
🚩【组件功能】:在开始位置上按下鼠标,拖动到结束坐标或指定元素上放下鼠标,实现目标元素的拖拽 配置预览 配置说明 丨拖动元素 支持T或# 默认FLOW输入项 开始拖动的元素,并从当前元素开始按下鼠标 丨拖动到 目标元素/目标位…...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总结 第十一章网络管理技术
能正常接受来自路由的通知,说明路由上已设置SNMP代理并具有发出通知的功能。UDP端口号缺省为162攻击者使用无效的IP地址,利用TCP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使得受害主机处于开放会话的请求中,直至连接超时。在此期间,受害主机…...

「豆包 Marscode 体验官」AI 加持的云端 IDE——三种方法高效开发前后端聊天交互功能
以下是「豆包 MarsCode 体验官」优秀文章,作者努力的小雨。 豆包 MarsCode 豆包MarsCode 编程助手支持的 IDE: 支持 Visual Studio Code 1.67.0 及以上版本,以及 JetBrains 系列 IDE,如 IntelliJ IDEA、Pycharm 等,版本要求为 22…...

基于Linux文件编程实现处理Excel表格的数据
目录 前言 整体的代码框架 如何读取数据文件的数据 read_line 如何处理读取到的数据 process_data 运行结果 总结 前言 本文是基于Linux文件编程的一个小实验,用文件IO来读取Excel表格的数据,处理后写入另一个文件,本文只是对文件IO的…...

make 程序规定的 makefile 文件的书写语法(2)
(13)接着开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课程的素材 2 ,先给出书写 makefile 的框架 : (14) (15) 谢谢...

容器化安装jenkins稳定版长期维护版本LTS
前提已有 docker-compose和docker-ce环境,这里安装稳定的Lts版本即可。 选择稳定版本 这里选择LTS 稳定长期维护的版本 在docker镜像找到LTS稳定版本 部署jenkins服务 创建持久化数据目录 jenkinsdata]# pwd /data/jenkinsdata编写docker-compose文件 jenkins_…...

如何让人工智能训练更快
影响人工智能训练时间的因素 在深度学习训练中,训练时间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 epoch 数、全局 batch size、微 batch size、计算设备数量等。下面是一个基本的公式来说明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说明公式&…...

linux/ubuntu国内镜像安装gitleaks敏感信息扫描工具教程及避坑点
1、背景 利用gitleaks扫描git仓库或者文件 GitHub上有比较详细的教程,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安装环境不同,坑很多,网上能查到的有效信息也比较少。这里就以我坑很多的环境为例,捋一下步骤。 GitHub - gitleaks/gitleaks: Protect an…...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基础(二)
二、语言基础 2.1语法 (简单的语法基础将在文章省略) 2.1.1严格模式 严格模式是一种不同的 JavaScript 解析和执行模型,不规范写法在这种模式下会被处理 只需在脚本开头加上"use strict" 也可以单独指定一个函数在严格模式下执…...

使用Spring Boot开发自习室预定系统
开发一个自习室预定系统涉及到用户管理、自习室管理、预定管理等功能。以下是使用Spring Boot开发自习室预定系统的步骤和关键点: 1. 需求分析 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例如: 用户注册和登录管理员管理自习室信息用户浏览可用自习室用户预定自…...

最近读书总结
1《More Joel on Software》读后感【2024年8月29日】 1.1 本书概要 本书讲解了如何发现优秀的IT人才,并把他们招聘进来;如何对智力密集型的IT企业(软件企业)进行管理,即最好采用情感认同法;对计算机大学生…...

python列表判断是否为空的三种方式
#列表是否为空判断 a[]一: if a:print(not null) else:print(null)二: b len(a) if b 0:print(null) else:print(not null)三: if not a:print(null) else:print(not null)运行结果:...

二十三种模式之原型模式(类比制作陶器更好理解一些)
1. 设计模式的分类 创建型模式(五种):工厂方法模式、单例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结构型模式(七种):适配器模式、代理模式、装饰器模式、桥接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组合模式。 行为型模式(十一种):状态模式、模板方…...

9.9日记录
1.常见排序算法的复杂度 1.快速排序 1.1快速排序为什么快 从名称上就能看出,快速排序在效率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与“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相同,但通常快速排序的效率更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出现最差情况…...

鸿蒙交互事件开发04——手势事件
1 概 述 手势事件是移动应用开发中最常见的事件之一,鸿蒙提供了一些方法来绑定手势事件。通过给各个组件绑定不同的手势事件,并设计事件的响应方式,当手势识别成功时,ArkUI框架将通过事件回调通知组件手势识别的结果。 …...

研1日记9
1.理解conv1d和conv2d a. 1和2处理的数据不同,1维数据和图像 b. 例如x输入形状为(32,19,512)时,卷积公式是针对512的,而19应该变换为参数中指定的输出通道。 2.“SE块”(Squeeze-and-Excitation Block)它可以帮助模…...

HAL库学习目录查询表
日期内容2024.09.11基于STM32C8T6的CubeMX:HAL库点亮LED2024.09.11STMCuBeMX新建项目的两种匪夷所思的问题2024.09.11STMCubeMX文件下载后会出现其他项目无法下载的问题...

pandas DataFrame日期字段数据处理
pandas DataFrame日期字段数据处理 1、pandas读取表格文件日期字段存入数据库不需要时分秒 在使用 pandas 读取表格文件,并将日期字段存入数据库时,如果你只关心日期部分而不需要时分秒,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处理: 读取数据并转换日期字段: 首先,你需要读取你的数据,并确…...

swift:qwen2 VL 多模态图文模型lora微调swift
参考: https://swift.readthedocs.io/zh-cn/latest/Multi-Modal/qwen2-vl%E6%9C%80%E4%BD%B3%E5%AE%9E%E8%B7%B5.html 在线demo: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drive/16yl6Z0wxHLX3qJ5q-SIbvPn251k3r2JC?usp=sharing 安装: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odel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