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local对象、flask上下文源码分析
一、local对象
背景:
多线成并发操作一个变量,会导致数据错乱,可以使用互斥锁加锁处理数据不安全的情况 (临界区)
解决:
使用local对象处理,多个线程操作的变量是local对象,就不会有并发安全的问题。因为它处理了并发安全的问题---->请求统一放在一个大字典中,key值是线程id号,value是个字典。
# {111:{'name':jack},222:{'name':roma}}
l=local()
l.name='jack'---->l[111][name]
l.name='roma'---->l[222][name]
1.基本使用
不使用local,多线程并发操作,数据错乱
import tim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class Local():passl = Local()def task(name):l.name = name time.sleep(1)print('在线程内的名字是:', name, 'l对象中的名字大概率不一样', l.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 args=['jack' + str(i) + '号', ])t.start() # 等待所有线程都执行完成再执行下面代码time.sleep(6)print(l)
使用local
import tim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from threading import local#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并发安全的local,多个线程操作,不会错乱,因为每个线程用的都是自己的数据
l = local()def task(name):l.name = nametime.sleep(1)print('在线程内的名字是:', name, 'l对象中的名字也是', l.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 args=['jack' + str(i) + '号', ])t.start()# 等待所有线程都执行完成再执行下面代码time.sleep(6)print(l)
2.自己写一个local类,线程和协程并发安全
通过字典自定义threading.local(函数):
from threading import get_ident,Thread
import time
storage = {}
def set(k,v):ident = get_ident() # 线程id号if ident in storage:storage[ident][k] = velse:storage[ident] = {k:v}
def get(k):ident = get_ident()return storage[ident][k]
def task(arg):set('val',arg) #v = get('val')print(v)# 10个线程跑完,最终storage={123:{val:0},222:{val:1},333:{val:2},444:{val:3}.....}
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args=(i,))t.start()
使用面向对象:
from threading import get_ident,Thread
import time
class Local(object):storage = {}def set(self, k, v):ident = get_ident()if ident in Local.storage:Local.storage[ident][k] = velse:Local.storage[ident] = {k: v}def get(self, k):ident = get_ident()return Local.storage[ident][k]
obj = Local()
def task(arg):obj.set('val',arg)v = obj.get('val')print(v)
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args=(i,))t.start()
通过__setattr__和__getattr__方法实现:
from threading import get_ident,Thread
import time
class Local(object):storage = {}def __setattr__(self, k, v):ident = get_ident()if ident in Local.storage:Local.storage[ident][k] = velse:Local.storage[ident] = {k: v}def __getattr__(self, k):ident = get_ident()return Local.storage[ident][k]
obj = Local()
def task(arg):obj.val = argprint(obj.val)
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args=(i,))t.start()
每个local对象用自己的存储空间(字典):
from threading import get_ident, Thread
import timeclass Local(object):def __init__(self):# self.storage={} # 不能这样写 会递归object.__setattr__(self, 'storage', {})def __setattr__(self, k, v):ident = get_ident() # 获取线程id号if ident in self.storage:self.storage[ident][k] = velse:self.storage[ident] = {k: v} #def __getattr__(self, k):ident = get_ident()return self.storage[ident][k]obj = Local()def task(name):obj.name = nameprint(obj.name)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 args=(i,))t.start()
兼容线程和协程:
try:from greenlet import getcurrent as get_ident
except Exception as e:from threading import get_ident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class Local(object):def __init__(self):object.__setattr__(self,'storage',{})def __setattr__(self, k, v):ident = get_ident()if ident in self.storage:self.storage[ident][k] = velse:self.storage[ident] = {k: v}def __getattr__(self, k):ident = get_ident()return self.storage[ident][k]
obj = Local()
def task(arg):obj.val = argobj.xxx = argprint(obj.val)
for i in range(10):t = Thread(target=task,args=(i,))t.start()
二、flask上下文源码分析
请求上下文执行流程(ctx):
-0 flask项目一启动,有6个全局变量-_request_ctx_stack:LocalStack对象---->封装了local-_app_ctx_stack :LocalStack对象-request : LocalProxy对象-session : LocalProxy对象-1 请求来了 app.__call__()---->内部执行:self.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2 wsgi_app()-2.1 执行:ctx = self.request_context(environ):返回一个RequestContext对象,并且封装了request(当次请求的request对象),session-2.2 执行: ctx.push():RequestContext对象的push方法-2.2.1 push方法中中间位置有:_request_ctx_stack.push(self),self是ctx对象-2.2.2 去_request_ctx_stack对象的类中找push方法(LocalStack中找push方法)-2.2.3 push方法源码:def push(self, obj):#通过反射找self._local,在init实例化的时候生成的:self._local = Local()#Local()flask封装的支持线程和协程的local对象# 一开始取不到stack,返回Nonerv = getattr(self._local, "stack", None)if rv is None:#走到这,self._local.stack=[],rv=self._local.stackself._local.stack = rv = []# 把ctx放到了列表中#self._local={'线程id1':{'stack':[ctx,]},'线程id2':{'stack':[ctx,]},'线程id3':{'stack':[ctx,]}}rv.append(obj)return rv-3 如果在视图函数中使用request对象,比如:print(request)-3.1 会调用request对象的__str__方法,request类是:LocalProxy-3.2 LocalProxy中的__str__方法:lambda x: str(x._get_current_object())-3.2.1 内部执行self._get_current_object()-3.2.2 _get_current_object()方法的源码如下:def _get_current_object(self):if not hasattr(self.__local, "__release_local__"):#self.__local() 在init的时候,实例化的,在init中:object.__setattr__(self, "_LocalProxy__local", local)# 用了隐藏属性#self.__local 实例化该类的时候传入的local(偏函数的内存地址: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加括号返回,就会执行偏函数,也就是执行_lookup_req_object,不需要传参数了#这个地方的返回值就是request对象(当此请求的request,没有乱)return self.__local()try:return getattr(self.__local, self.__name__)except AttributeError:raise RuntimeError("no object bound to %s" % self.__name__)-3.2.3 _lookup_req_object函数源码如下:def _lookup_req_object(name):#name是'request'字符串#top方法是把第二步中放入的ctx取出来,因为都在一个线程内,当前取到的就是当次请求的ctx对象top = _request_ctx_stack.topif top is None:raise RuntimeError(_request_ctx_err_msg)#通过反射,去ctx中把request对象返回return getattr(top, name)-3.2.4 所以:print(request) 实质上是在打印当此请求的request对象的__str__-4 如果在视图函数中使用request对象,比如:print(request.method):实质上是取到当次请求的reuquest对象的method属性-5 最终,请求结束执行: ctx.auto_pop(error),把ctx移除掉
其他的东西:
-session:-请求来了opensession-ctx.push()---->也就是RequestContext类的push方法的最后的地方:if self.session is None:#self是ctx,ctx中有个app就是flask对象, self.app.session_interface也就是它:SecureCookieSessionInterface()session_interface = self.app.session_interfaceself.session = session_interface.open_session(self.app, self.request)if self.session is None:#经过上面还是None的话,生成了个空sessionself.session = session_interface.make_null_session(self.app)-请求走了savesession-response = self.full_dispatch_request() 方法内部:执行了before_first_request,before_request,视图函数,after_request,savesession-self.full_dispatch_request()---->执行:self.finalize_request(rv)-----》self.process_response(response)----》最后:self.session_interface.save_session(self, ctx.session, response)-请求扩展相关before_first_request,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依次执行-信号的触发信号名.send()-flask有一个请求上下文,一个应用上下文-ctx:-是:RequestContext对象:封装了request和session-调用了:_request_ctx_stack.push(self)就是把:ctx放到了那个位置-app_ctx:-是:AppContext(self) 对象:封装了当前的app和g-调用 _app_ctx_stack.push(self) 就是把:app_ctx放到了那个位置-g是个什么鬼?专门用来存储用户信息的g对象,g的全称的为global g对象在一次请求中的所有的代码的地方,都是可以使用的(当次请求中传递一些数据)-代理模式-request和session就是代理对象,用的就是代理模式-g对象和session的区别g对象只对当次请求有效(当此请求内有效)session:可以跨请求,该用户的多次请求中都可以使用
总结:
1 flask中间件,使用请求扩展,完成django中间件的功能
2 快速生成当前项目的依赖(两种方案)
- pipreqs
3 函数和方法的区别
- 面向对象中有方法的概念
- 绑定给对象的,绑定给类的方法
- 特殊之处是自动传值
- 方法有可能是函数(对象的绑定方法,如果类来调用,就是函数)
4 偏函数 partial
- 提前给函数传值
5 local对象
- 解决并发安全的问题
- 多条线程操作同一个变量,会出现数据安全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加锁
- 每条线程操作的都是自己线程的数据
- threading包下的local类---->实例化得到对象---->多线程并发操作---->数据不会错乱
6 自定义local对象
self.name='lqz' # 会触发__setattr__---->会出现递归
setattr(self,'name','lqz') # 会出现递归
object.__setattr__(self,'name','lqz') # 不会出现递归
self.__dict__() # 属性字典,也不会出现递归
7 flask请求上下文:RequestContext---->ctx:request,session,flash
8 flask应用上下文:AppContext---->app_ctx:当前app,g
9 ctx对象:请求上下文,flask整个请求的流程
请求来了---->app()---->触发Flask类的__call__方法---->app.wsgi_app()ctx = self.request_context(environ) # ctx中包含当此请求的request,session,把ctx放到了local对象中,来一个请求就放一次,local处理了并发安全,所以自己放的都是自己的,相互不影响response = self.full_dispatch_request()# 执行请求扩展,执行视图函数或者视图类,处理了session,还有信号不管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出异常,ctx都从local对象上移除
10 flask请求上下文源码分析
1 请求来了执行---->app()---->触发类的__call__---->self.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2 ctx = self.request_context(environ)---->封装了request和session3 ctx.push()---->_request_ctx_stack.push(self)---->self是ctx4 _request_ctx_stack是LocalStack类的对象---->push
5 LocalStack的push方法源码def push(self, obj):rv = getattr(self._local, "stack", None)if rv is None:self._local.stack = rv = []# self._local={'线程id1':{'stack':[ctx,]},'线程id2':{'stack':[ctx,]},'线程id3':{'stack':[ctx,]}}rv.append(obj)return rv6 LocalStack对像中的 _local--->init初始化出来的
self._local = Local() # 咱们自己写的可以多线程并发访问的Local7 local={线程或协程id号:{stack:[ctx]},线程或协程id号:{stack:[ctx]}}
local.stack---->取stack的值,在不同协程下,取到的是自己的8 在视图函数中使用request,session---->都是当此请求的request和session,但是我们使用了全局变量。打印的真的是当次请求的Request类的对象,但实际上request根本不是Request类的对象,LocalProxy类的对象,LocalProxy类重写了__str__9 print(request)的时候---->类的__str__10 LocalProxy把所有的魔法方法都重写了,因为它是个代理类11 request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init---->def __init__(self, local, name=None):---->object.__setattr__(self, "_LocalProxy__local", local)--->local就是偏函数12 LocalProxy---》__str__--->_get_current_object()是LocalProxy类的方法13 LocalProxy._get_current_object()---》return self.__local()--》加括号执行偏函数---》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_lookup_req_object('request')14 返回了当前线程所在的ctx中的request对象15 request.method-->就是当前线程的request对象的method方法16 在视图函数中打印print(session)--->是当此请求的session# 应用上下文
# g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全局变量,放和取在当次请求中的数据# session:open_session save_session# 信号的触发位置
# 请求扩展中三个:的执行位置
相关文章:
python--local对象、flask上下文源码分析
一、local对象 背景: 多线成并发操作一个变量,会导致数据错乱,可以使用互斥锁加锁处理数据不安全的情况 (临界区) 解决: 使用local对象处理,多个线程操作的变量是local对象,就不会…...

类文件一些内容
1、类加载 将类的字节码加载到JVM中,并转换为可以被JVM运行的数据结构的过程 类文件结构...
28 Java练习——实现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求并集的思路:假设传入的是一个ArrayList对象,求并集的时候直接调用其中一个List集合的addAll方法将另一个集合合并过来,而List的特性是有序,重复的。因此,使用Set接口的无序不可重复的特性,把Collection对…...
ES6学习-Promise
Promise 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 语法上: 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 特点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 对象戴白哦一个异步操…...

《Web安全基础》03. SQL 注入
web 1:简要 SQL 注入2:MySQL 注入2.1:信息获取2.2:跨库攻击2.3:文件读写2.4:常见防护 3:注入方法3.1:类型方法明确3.2:盲注3.3:编码3.4:二次注入3…...

算法与数据结构(二十一)二叉树(纲领篇)
备注:本文旨在通过 labuladong 的二叉树(纲领篇)理解框架思维,用于个人笔记及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 labuladong 所有; 我刷了这么多年题,浓缩出二叉树算法的一个总纲放在这里,也许…...

visio,word添加缺少字体,仿宋_GB2312、楷体_GB2312、方正小标宋简体等字体下载
一. 内容简介 visio,word添加缺少字体,仿宋_GB2312、楷体_GB2312、方正小标宋简体等字体下载 二. 软件环境 2.1 visio 三.主要流程 3.1 下载字体 http://www.downza.cn/ 微软官方给的链接好多字体没有,其他好多字体网站,就是给你看个样式ÿ…...
Java爬虫
什么是爬虫? 通过请求,从而去获取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与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 本质上原理都一样,都是通过api请求,然后服务器就会发给你信息,然后你再根据这些信息去提取你想要的…...

海外应用商店优化实用指南之关键词
和SEO一样,关键词是ASO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像应用程序标题一样,在Apple 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处理应用程序关键字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研究。 对于Apple,我们的所有关键词只能获得100个字符,Google Play没有特定的关键…...

element+vue 之动态form
1.页面部分 <div v-for"(item,index) in formList" :key"index"><el-col :span"6" v-if"item.inputType0"><el-form-item :label"item.conditionName" :prop"item.conditionCode":rules"{req…...

winform学习(3)-----Windows窗体应用和Windows窗体应用(.Net Framework)有啥区别?
1.模板选择 在学习winform的时候总是会对这两个应用不知道选择哪个?而且在学习的时候也没有具体的说明 首先说一下我是在添加控件的时候出现了以下问题 对于使用了Windows窗体应用这个模板的文件在工具箱中死活不见控件。 在转换使用了Windows窗体应用(.NET Fram…...

虚拟化中的中断机制:X86与PIC 8259A探索(上)
本系列深入探讨虚拟化中断技术,从X86架构和PIC 8259A的基础,到IOAPIC和MSI的编程,再到MSIX技术与Broiler设备的实战应用,全面剖析中断虚拟化的前沿进展。 X86 中断机制 在计算机架构中,CPU 运行的速度远远大于外设…...

软件外包开发语言排行榜
软件开发语言的排行榜是一个动态的话题,而在未来的几年中,新的技术和语言可能会不断涌现,影响排名。然而以下是一些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受欢迎并有前途的软件开发语言,如果是新入门软件开发行业在学习语言做选择,希望下面…...

BI技巧丨利用OFFSET计算同环比
微软最近更新了很多开窗函数,其内部参数对比以往的DAX函数来说,多了很多,这就导致学习的时间成本直线上升。 而且对于新增函数的应用场景,很多小伙伴也是一知半解的,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最近新增的开窗函数——OFF…...

整理mongodb文档:collation
文章连接 整理mongodb文档:collation 看前提示 对于mongodb的collation。个人主要用的范围是在createcollection,以及find的时候用,所以本片介绍的时候也是这两个地方入手,对新手个人觉得理解概念就好。不要求强制性掌握,但是要…...
【LangChain】Prompts之Prompt templates
Prompts 编程模型的新方法是通过提示(prompts)。 prompts是指模型的输入。该输入通常由多个组件构成。 LangChain 提供了多个类和函数,使构建和使用prompts变得容易。 Prompt templates(提示模板): 参数化模型输入Example selectors(选择器示例): 动态选择要包含在…...
【数字IC基础】时序违例的修复
时序违例的修复 建立时间违例保持时间违例Buffer 插入位置参考资料 建立时间违例 基本思路是减少数据线的延时、减少 Launch clock line 的延时、增加capture clock line的delay 加强约束,重新进行综合,对违规的路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但是一…...

深度学习实战46-基于CNN的遥感卫星地图智能分类,模型训练与预测
大家好,我是微学AI,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深度学习实战46-基于CNN的遥感卫星地图智能分类,模型训练与预测。随着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获取能力的快速发展,卫星图像分类任务成为了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为了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EuroSAT数据集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
Node.js-fs模块文件创建、删除、重命名、文件内容的写入、读取以及文件夹的相关操作
一、写入文件操作 异步写入:writeFile() 同步写入:writeFileSync() const fs require("fs"); fs.writeFile("目标文件路径", "要写入的内容", err > {if(err){console.log(err);return;}console.log("写入成功&a…...

LIN协议总结
目录 一、LIN是什么1、LIN的概念2、扩展介绍一下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区别3、LIN连接结构及节点构成 二、LIN的特点三、LIN协议层1、帧的结构2、帧的类型3、进度表4、状态机实现5、网络管理6、状态管理 四、帧收发的硬件实现1、组成2、硬件特点3、协议控制器4、总线收发器5、LI…...

树莓派超全系列教程文档--(61)树莓派摄像头高级使用方法
树莓派摄像头高级使用方法 配置通过调谐文件来调整相机行为 使用多个摄像头安装 libcam 和 rpicam-apps依赖关系开发包 文章来源: http://raspberry.dns8844.cn/documentation 原文网址 配置 大多数用例自动工作,无需更改相机配置。但是,一…...
Spring Boot 实现流式响应(兼容 2.7.x)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流式数据处理的场景,比如接收来自上游接口的 Server-Sent Events(SSE) 或 流式 JSON 内容,并将其原样中转给前端页面或客户端。这种情况下,传统的 RestTemplate 缓存机制会…...
蓝桥杯 2024 15届国赛 A组 儿童节快乐
P10576 [蓝桥杯 2024 国 A] 儿童节快乐 题目描述 五彩斑斓的气球在蓝天下悠然飘荡,轻快的音乐在耳边持续回荡,小朋友们手牵着手一同畅快欢笑。在这样一片安乐祥和的氛围下,六一来了。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蓝老师为了让大家在节…...
【磁盘】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iostat
目录 【磁盘】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iostat工具概述安装方式核心功能基础用法进阶操作实战案例面试题场景生产场景 注意事项 【磁盘】每天掌握一个Linux命令 - iostat 工具概述 iostat(I/O Statistics)是Linux系统下用于监视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使…...
Element Plus 表单(el-form)中关于正整数输入的校验规则
目录 1 单个正整数输入1.1 模板1.2 校验规则 2 两个正整数输入(联动)2.1 模板2.2 校验规则2.3 CSS 1 单个正整数输入 1.1 模板 <el-formref"formRef":model"formData":rules"formRules"label-width"150px"…...
管理学院权限管理系统开发总结
文章目录 🎓 管理学院权限管理系统开发总结 - 现代化Web应用实践之路📝 项目概述🏗️ 技术架构设计后端技术栈前端技术栈 💡 核心功能特性1. 用户管理模块2. 权限管理系统3. 统计报表功能4. 用户体验优化 🗄️ 数据库设…...

C++使用 new 来创建动态数组
问题: 不能使用变量定义数组大小 原因: 这是因为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编译器需要在编译阶段就确定数组的大小,以便正确地分配内存空间。如果允许使用变量来定义数组的大小,那么编译器就无法在编译时确定数组的大…...

【7色560页】职场可视化逻辑图高级数据分析PPT模版
7种色调职场工作汇报PPT,橙蓝、黑红、红蓝、蓝橙灰、浅蓝、浅绿、深蓝七种色调模版 【7色560页】职场可视化逻辑图高级数据分析PPT模版:职场可视化逻辑图分析PPT模版https://pan.quark.cn/s/78aeabbd92d1...
提升移动端网页调试效率:WebDebugX 与常见工具组合实践
在日常移动端开发中,网页调试始终是一个高频但又极具挑战的环节。尤其在面对 iOS 与 Android 的混合技术栈、各种设备差异化行为时,开发者迫切需要一套高效、可靠且跨平台的调试方案。过去,我们或多或少使用过 Chrome DevTools、Remote Debug…...
uniapp 实现腾讯云IM群文件上传下载功能
UniApp 集成腾讯云IM实现群文件上传下载功能全攻略 一、功能背景与技术选型 在团队协作场景中,群文件共享是核心需求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基于腾讯云IMCOS,在uniapp中实现: 群内文件上传/下载文件元数据管理下载进度追踪跨平台文件预览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