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 入门 (四)案例二:人脸表情识别-VGG16实现
实战教案二:人脸表情识别-VGG16实现
本文为🔗小白入门Pytorch内部限免文章
参考本文所写记录性文章,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以下内容,复制粘贴即可
- 🍨 本文为🔗小白入门Pytorch中的学习记录博客
- 🍦 参考文章:【小白入门Pytorch】人脸表情识别-VGG16实现
- 🍖 原作者:K同学啊
数据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vlpOx8v6MudY65Oi78-kQ?pwd=zhfo
提取码:zhf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4的分享
目录
- 实战教案二:人脸表情识别-VGG16实现
- 一、导入数据
- 二、VGG-16算法模型
- 1. 优化器与损失函数
- 2. 模型的训练
- 三、可视化
一、导入数据
from torchvision.datasets import CIFAR10 # CIFAR10是一个用于计算机视觉的经典数据集,其中包含60000张32x32的彩色图像,分为10个类别,每个类别有6000张图像。
from torchvision.transforms import transforms # 这是一个常用的模块,用于图像的预处理和增强。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 可以将数据集转化为迭代器的工具,方便在训练循环中加载数据。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 # 导入了torchvision下的所有数据集,但实际上这与前面导入CIFAR10是重复的,可能是不必要的。
from torch.optim import Adam # 导入了Adam优化器。Adam是一个常用的、表现良好的深度学习优化器。
import torchvision.models as models # 这个模块提供了各种预训练模型,例如ResNet、VGG、DenseNet等。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 提供了各种激活函数、损失函数和其他的功能函数。
import torch.nn as nn # 这个模块提供了构建神经网络所需的各种工具,如层、损失函数等。
import torch,torchvision # torch是PyTorch的核心库,提供了基础的张量操作;torchvision则是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库,提供了数据集、预处理方法和预训练模型。
train_datadir = '/home/mw/input/kzb324321357/2-Emotion_Images/2-Emotion_Images/train'
test_datadir = '/home/mw/input/kzb324321357/2-Emotion_Images/2-Emotion_Images/test'train_transform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esize([48, 48]), # 将输入图片resize成统一尺寸transforms.ToTensor(), # 将PIL Image或numpy.ndarray转换为tensor,并归一化到[0,1]之间transforms.Normalize( # 标准化处理-->转换为标准正太分布(高斯分布),使模型更容易收敛mean=[0.485, 0.456, 0.406], std=[0.229, 0.224, 0.225]) # 其中 mean=[0.485,0.456,0.406]与std=[0.229,0.224,0.225] 从数据集中随机抽样计算得到的。
])test_transforms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Resize([48, 48]), # 将输入图片resize成统一尺寸transforms.ToTensor(), # 将PIL Image或numpy.ndarray转换为tensor,并归一化到[0,1]之间transforms.Normalize( # 标准化处理-->转换为标准正太分布(高斯分布),使模型更容易收敛mean=[0.485, 0.456, 0.406], std=[0.229, 0.224, 0.225]) # 其中 mean=[0.485,0.456,0.406]与std=[0.229,0.224,0.225] 从数据集中随机抽样计算得到的。
])# 使用 datasets.ImageFolder 加载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
# ImageFolder假定所有的文件按文件夹保存,每个文件夹下存储同一个类别的图片,文件夹名为类别的名字。
# 同时,为加载的数据应用了之前定义的预处理流程。
train_data = datasets.ImageFolder(train_datadir, transform=train_transforms)
test_data = datasets.ImageFolder(test_datadir, transform=test_transforms)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详解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
是Pytorch自带的一个数据加载器,结合了数据集和取样器,并且可以提供多个线程处理数据集。
函数原型: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dataset, batch_size=1, shuffle=None, sampler=None, batch_sampler=None, num_workers=0, collate_fn=None, pin_memory=False, drop_last=False, timeout=0, worker_init_fn=None, multiprocessing_context=None, generator=None, *, prefetch_factor=2, persistent_workers=False, pin_memory_device=‘’)
参数说明:
- dataset(string) :加载的数据集
- batch_size (int,optional) :每批加载的样本大小(默认值:1)
- shuffle(bool,optional) : 如果为
True
,每个epoch重新排列数据。 - sampler (Sampler or iterable, optional) : 定义从数据集中抽取样本的策略。 可以是任何实现了 len 的 Iterable。 如果指定,则不得指定 shuffle 。
- batch_sampler (Sampler or iterable, optional) : 类似于sampler,但一次返回一批索引。与 batch_size、shuffle、sampler 和 drop_last 互斥。
- num_workers(int,optional) : 用于数据加载的子进程数。 0 表示数据将在主进程中加载(默认值:0)。
- pin_memory (bool,optional) : 如果为 True,数据加载器将在返回之前将张量复制到设备/CUDA 固定内存中。 如果数据元素是自定义类型,或者collate_fn返回一个自定义类型的批次。
- drop_last(bool,optional) : 如果数据集大小不能被批次大小整除,则设置为 True 以删除最后一个不完整的批次。 如果 False 并且数据集的大小不能被批大小整除,则最后一批将保留。 (默认值:False)
- timeout(numeric,optional) : 设置数据读取的超时时间 , 超过这个时间还没读取到数据的话就会报错。(默认值:0)
- worker_init_fn(callable,optional) : 如果不是 None,这将在步长之后和数据加载之前在每个工作子进程上调用,并使用工作 id([0,num_workers - 1] 中的一个 int)的顺序逐个导入。 (默认:None)
# 创建训练数据加载器(data loader),用于将数据分成小批次进行训练
train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_data,batch_size=16, # 每个批次包含的图像数量shuffle=True, # 随机打乱数据num_workers=4) # 使用多少个子进程来加载数据# 创建测试数据加载器(data loader),用于将测试数据分成小批次进行测试
test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est_data,batch_size=16, # 每个批次包含的图像数量shuffle=True, # 随机打乱数据num_workers=4) # 使用多少个子进程来加载数据# 打印数据集的信息
# 请注意,这里使用len(train_loader) * 16来计算图像总数是基于批次大小为16的假设。
# 实际上,最后一个批次的图像数量可能少于16。
print("The number of images in a training set is: ", len(train_loader) * 16) # 计算训练集中的图像总数
print("The number of images in a test set is: ", len(test_loader) * 16) # 计算测试集中的图像总数
print("The number of batches per epoch is: ", len(train_loader)) # 计算每个 epoch 中的批次数# 定义数据集的类别标签
classes = ('Angry', 'Fear', 'Happy', 'Surprise')
The number of images in a training set is: 18480
The number of images in a test set is: 2320
The number of batches per epoch is: 1155
二、VGG-16算法模型
device = "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print("Using {} device".format(device))# 直接调用官方封装好的VGG16模型
model = models.vgg16(pretrained = True)
model
Using cuda device
Downloading: "https://download.pytorch.org/models/vgg16-397923af.pth" to /home/mw/.cache/torch/hub/checkpoints/vgg16-397923af.pth
HBox(children=(FloatProgress(value=0.0, max=553433881.0), HTML(value='')))
VGG((features): Sequential((0): Conv2d(3, 64,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 ReLU(inplace=True)(2): Conv2d(64, 64,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3): ReLU(inplace=True)(4):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5): Conv2d(64, 128,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6): ReLU(inplace=True)(7): Conv2d(128, 128,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8): ReLU(inplace=True)(9):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10): Conv2d(128, 256,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1): ReLU(inplace=True)(12): Conv2d(256, 256,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3): ReLU(inplace=True)(14): Conv2d(256, 256,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5): ReLU(inplace=True)(16):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17): Conv2d(256, 512,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18): ReLU(inplace=True)(19): Conv2d(512, 512,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20): ReLU(inplace=True)(21): Conv2d(512, 512,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22): ReLU(inplace=True)(23):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24): Conv2d(512, 512,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25): ReLU(inplace=True)(26): Conv2d(512, 512,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27): ReLU(inplace=True)(28): Conv2d(512, 512, kernel_size=(3, 3), stride=(1, 1), padding=(1, 1))(29): ReLU(inplace=True)(30):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padding=0, dilation=1, ceil_mode=False))(avgpool): AdaptiveAvgPool2d(output_size=(7, 7))(classifier): Sequential((0): Linear(in_features=25088, out_features=4096, bias=True)(1): ReLU(inplace=True)(2): Dropout(p=0.5, inplace=False)(3): Linear(in_features=4096, out_features=4096, bias=True)(4): ReLU(inplace=True)(5): Dropout(p=0.5, inplace=False)(6): Linear(in_features=4096, out_features=1000, bias=True))
)
1. 优化器与损失函数
optimizer = Adam(model.parameters(),lr = 0.0001,weight_decay = 0.0001)
loss_model = nn.CrossEntropyLoss()
import torch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 定义训练函数
def train(model,train_loader,loss_model,optimizer):# 将模型移动到指定设备(如:GPU)model = model.to(device)# 将模型设置为训练模式(启用梯度计算)model.train()for i,(images,labels)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0):# 将输入数据和标签移动到指定设备images = Variable(images.to(device))labels = Variable(labels.to(device))# 梯度清零optimizer.zero_grad()# 前向传播得到模型输出outputs = model(images)# 计算损失loss = loss_model(outputs,labels)# 反向传播loss.backward()# 更新模型参数optimizer.step()# 每隔1000个批次输出一次损失if i%1000 == 0:print('[%5d] loss: %.3f' % (i,loss))# 定义测试函数
def test(model,test_loader,loss_model):# 获取测试数据集大小size = len(test_loader.dataset)# 获取测试数据批次数num_batches = len(test_loader)# 将模型设置为评估模式(不进行梯度计算)model.eval()test_loss,correct = 0,0# 在不计算梯度的上下文中执行测试with torch.no_grad():for X,y in test_loader:X,y = X.to(device),y.to(device)# 使用模型进行前向传播得到预测pred = model(X)# 计算损失值,并将其累积到test_loss中test_loss += loss_model(pred,y).item()# 计算正确预测的数量correct += (pred.argmax(1)==y).type(torch.float).sum().item()# 计算平均测试损失和准确率test_loss /= num_batchescorrect /= sizeprint(f"Test Error:\n Accuracy:{(100*correct):>0.1f}%,Avg loss:{test_loss:>8f} \n")return correct,test_loss
提问:梯度清零有三种放置方法吗,放到循环最前面或者最后面,或者反向传播之前
是的,您理解得很准确。在PyTorch中,optimizer.zero_grad()
的位置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下是这三种常见的放置方法:
- 循环开始时:在每次迭代的最开始,即前向传播之前,清零梯度。
- 反向传播之前:在前向传播之后、反向传播之前,清零梯度。这也是您提供的代码中使用的方法。
- 循环结束时:在每次迭代的最后,即更新参数之后,清零梯度。
这三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等效的,因为关键是确保在进行下一次反向传播之前梯度是清零的。
但是,如果您在一个迭代中进行多次反向传播(例如,当您想要累加梯度时),那么您必须在每次反向传播之前清零梯度。在这种特定情境中,第二种方法(反向传播之前)是最合适的。
对于大多数常规的训练循环,选择哪种方法主要是根据个人偏好或代码的可读性来决定的。
2. 模型的训练
# 创建一个空列表用于存储每个epoch的测试集准确率
test_acc_list = []
# 定义训练的总论数
epochs = 10# 开始训练循环,每个epoch 都会执行一下操作
for t in range(epochs):print(f"Epoch {t+1}\n-------------------------------")# 在训练数据上训练模型train(model,train_loader,loss_model,optimizer)# 在测试数据集上测试模型的性能,并获取测试准确率和测试损失test_acc,test_loss = test(model,test_loader,loss_model)# 将测试准确率添加到列表中,以便后续分析test_acc_list.append(test_acc)# 所有epoch完成后打印完成消息
print("Done!")
Epoch 1
-------------------------------
[ 0] loss: 0.129
[ 1000] loss: 0.005
Test Error:Accuracy:77.4%,Avg loss:1.069592 Epoch 2
-------------------------------
[ 0] loss: 0.028
[ 1000] loss: 0.055
Test Error:Accuracy:78.7%,Avg loss:0.976879 Epoch 3
-------------------------------
[ 0] loss: 0.033
[ 1000] loss: 0.050
Test Error:Accuracy:77.9%,Avg loss:1.202651 Epoch 4
-------------------------------
[ 0] loss: 0.051
[ 1000] loss: 0.356
Test Error:Accuracy:79.0%,Avg loss:1.080943 Epoch 5
-------------------------------
[ 0] loss: 0.001
[ 1000] loss: 0.183
Test Error:Accuracy:78.7%,Avg loss:1.248081 Epoch 6
-------------------------------
[ 0] loss: 0.003
[ 1000] loss: 0.127
Test Error:Accuracy:78.4%,Avg loss:1.129110 Epoch 7
-------------------------------
[ 0] loss: 0.003
[ 1000] loss: 0.076
Test Error:Accuracy:77.6%,Avg loss:1.200314 Epoch 8
-------------------------------
[ 0] loss: 0.042
[ 1000] loss: 0.071
Test Error:Accuracy:78.0%,Avg loss:1.149877 Epoch 9
-------------------------------
[ 0] loss: 0.002
[ 1000] loss: 0.212
Test Error:Accuracy:78.0%,Avg loss:1.353625 Epoch 10
-------------------------------
[ 0] loss: 0.001
[ 1000] loss: 0.001
Test Error:Accuracy:78.5%,Avg loss:1.249242 Done!
test_acc_list
[0.773552290406223,0.7869490060501296,0.7791702679343129,0.7904062229904927,0.7869490060501296,0.783923941227312,0.7757130509939498,0.780466724286949,0.780466724286949,0.7852203975799481]
三、可视化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x = [i for i in range(1,11)]plt.plot(x,test_acc_list,label="line ACC",alpha = 0.8)plt.xlabel("epoch")
plt.ylabel("acc")plt.legend()
plt.show()

相关文章:

pytorch 入门 (四)案例二:人脸表情识别-VGG16实现
实战教案二:人脸表情识别-VGG16实现 本文为🔗小白入门Pytorch内部限免文章 参考本文所写记录性文章,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以下内容,复制粘贴即可 🍨 本文为🔗小白入门Pytorch中的学习记录博客🍦 参…...

数据结构--线性表回顾
目录 线性表 1.定义 2.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3.顺序表的定义 3.1顺序表的实现--静态分配 3.2顺序表的实现--动态分配 4顺序表的插入、删除 4.1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4.2顺序表的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 5 顺序表的查找 5.1按位查找 5.2 动态分配的方式 5.3按位查找的时间…...

ChatGPT(1):ChatGPT初识
1 ChatGPT原理 ChatGPT 是基于 GPT-3.5 架构的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它的工作原理涵盖了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下是 ChatGPT 的工作原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神经网络架构:ChatGPT 的核心是一个深度神经网络,采用了变种的 Tran…...

PostgreSQL 插件 CREATE EXTENSION 原理
PostgreSQL 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内核编程接口,允许开发者在不修改任何 Postgres 核心代码的情况下以插件的形式将自己的代码融入内核,扩展数据库功能。本文探究了 PostgreSQL 插件的一般源码组成,梳理插件的源码内容和实现方式;并介…...
Android常见分区
一、Google官方标准分区 1. Boot分区 包含Linux内核和一个最小的root文件系统(装载到ramdisk中),用于挂载系统和其他的分区并开始Runtime。正如名字所代表的意思(注:boot的意思是启动),这个分区使Android设备可以启动…...
华为鸿蒙4谷歌GMS安装教学
目录 问题描述 参考视频 教学视频1 配套文档 教学视频2 资源包(配套视频1) 设备未经 play 保护机制认证 问题描述 很多国外的最新应用需要再Google商店才能下载比如ChatGPT 华为手机不支持 Google Play 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谷歌服务框架(GMS)未…...

原型设计工具:Balsamiq Wireframes 4.7.4 Crack
原型设计工具:Balsamiq Wireframes是一种快速的低保真UI 线框图工具,可重现在记事本或白板上绘制草图但使用计算机的体验。 它确实迫使您专注于结构和内容,避免在此过程后期对颜色和细节进行冗长的讨论。 线框速度很快:您将产生更多想法&am…...

Nginx Proxy代理
代理原理 反向代理产生的背景: 在计算机世界里,由于单个服务器的处理客户端(用户)请求能力有一个极限,当用户的接入请求蜂拥而入时,会造成服务器忙不过来的局面,可以使用多个服务器来共同分担成…...

SparkSQL之LogicalPlan概述
逻辑计划阶段在整个流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此阶段,字符串形态的SQL语句转换为树结构形态的逻辑算子树,SQL中所包含的各种处理逻辑(过滤、剪裁等)和数据信息都会被整合在逻辑算子树的不同节点中。逻辑计划本质上是一种中间过…...
Ubuntu 安装 kubectl、kubeadm 和 kubelet
你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安装以下的软件包: kubeadm:用来初始化集群的指令。 kubelet:在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上用来启动 Pod 和容器等。 kubectl:用来与集群通信的命令行工具。 kubeadm 不能帮你安装或者管理 kubelet 或 kubectl&#…...
C语言获取文件长度
C语言获取文件长度 文章目录 C语言获取文件长度一、使用标准库方法二、使用Linux系统调用 一、使用标准库方法 #include <stdio.h>long get_file_size(const char * filename ){long size 0;FILE * fp fopen(filename,"rb");if( fp NULL ) {printf("o…...

【面试经典150 | 哈希表】快乐数
文章目录 写在前面Tag题目来源题目解读解题思路方法一:哈希集合判重方法二:快慢指针判重 其他语言python3 写在最后 写在前面 本专栏专注于分析与讲解【面试经典150】算法,两到三天更新一篇文章,欢迎催更…… 专栏内容以分析题目为…...

ETL实现实时文件监听
一、实时文件监听的作用及应用场景 实时文件监听是一种监测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变化的技术,当产生新文件或者文件被修改时,可实时提醒用户并进行相应处理。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备份、日志管理、文件同步和版本控制等场景,它可以帮助用户及时…...

Openssl数据安全传输平台003:Protobuf - 部署
文章目录 Github代码仓库位置一、Windows环境配置生成库文件之后—>参考3.3 配置VS1. 先将平台设置为所有平台2. 配置属性 >> C/C >> 常规 >> 附加包含目录3. 配置属性 >> C/C >> 预处理器 >> 预处理器定义,添加4. 配置属性 >> C…...

Proteus仿真--一种智能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AVR单片机+proteus仿真)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VR单片机实现的一种智能频率计Proteus仿真实现(完整仿真源文件及代码见文末链接) 简介 硬件电路主要分为单片机主控模块、频率计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以及串口模块 (1)单片机主控模块:单片机…...

CAS是“Compare and Swap“(比较并交换)
CAS是"Compare and Swap"(比较并交换) 一,介绍 CAS是"Compare and Swap"(比较并交换)的缩写,是一种多线程同步的原子操作。它基于硬件的原子性保证,用于解决并发环境下的…...

前端数据可视化之【series、series饼图配置】配置项
目录 🌟Echarts配置项🌟series🌟饼图 type:pie🌟写在最后 🌟Echarts配置项 ECharts开源来自百度商业前端数据可视化团队,基于html5 Canvas,是一个纯Javascript图表库,提供直观&…...

03.MySQL事务及存储引擎笔记
事务 查看/设置事务 select autocommit; --查看当前数据库的事务状态,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set autocommit 0; --关闭自动事务提交采用关闭自动事务提交我们就可以手动进行事务提交,但是这种设置方式是对整个数据库起作用,一些可…...

input框输入中文时,输入未完成触发事件。Vue中文输入法不触发input事件?
前言 在做搜索输入框时,产品期待实时搜索,就是边输入边搜索,然而对于中文输入法出现的效果,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觉得输入未完成也应该触发搜索。但有的却认为应该在中文输入完成后再触发搜索。我发现在vu…...

ArmSoM-RK3588编解码之mpp解码demo解析:mpi_dec_test
1. 简介 [RK3588从入门到精通] 专栏总目录 mpi_dec_test 是rockchip官方解码 demo 本篇文章进行mpi_dec_test 的代码解析,解码流程解析 2. 环境介绍 硬件环境: ArmSoM-W3 RK3588开发板 软件版本: OS:ArmSoM-W3 Debian11 3.…...
ubuntu搭建nfs服务centos挂载访问
在Ubuntu上设置NFS服务器 在Ubuntu上,你可以使用apt包管理器来安装NFS服务器。打开终端并运行: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创建共享目录 创建一个目录用于共享,例如/shared: sudo mkdir /shared sud…...

【CSS position 属性】static、relative、fixed、absolute 、sticky详细介绍,多层嵌套定位示例
文章目录 ★ position 的五种类型及基本用法 ★ 一、position 属性概述 二、position 的五种类型详解(初学者版) 1. static(默认值) 2. relative(相对定位) 3. absolute(绝对定位) 4. fixed(固定定位) 5. sticky(粘性定位) 三、定位元素的层级关系(z-i…...
鸿蒙DevEco Studio HarmonyOS 5跑酷小游戏实现指南
1. 项目概述 本跑酷小游戏基于鸿蒙HarmonyOS 5开发,使用DevEco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采用Java语言实现,包含角色控制、障碍物生成和分数计算系统。 2. 项目结构 /src/main/java/com/example/runner/├── MainAbilitySlice.java // 主界…...

让回归模型不再被异常值“带跑偏“,MSE和Cauchy损失函数在噪声数据环境下的实战对比
在机器学习的回归分析中,损失函数的选择对模型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均方误差(MSE)作为经典的损失函数,在处理干净数据时表现优异,但在面对包含异常值的噪声数据时,其对大误差的二次惩罚机制往往导致模型参数…...
日常一水C
多态 言简意赅:就是一个对象面对同一事件时做出的不同反应 而之前的继承中说过,当子类和父类的函数名相同时,会隐藏父类的同名函数转而调用子类的同名函数,如果要调用父类的同名函数,那么就需要对父类进行引用&#…...
LOOI机器人的技术实现解析:从手势识别到边缘检测
LOOI机器人作为一款创新的AI硬件产品,通过将智能手机转变为具有情感交互能力的桌面机器人,展示了前沿AI技术与传统硬件设计的完美结合。作为AI与玩具领域的专家,我将全面解析LOOI的技术实现架构,特别是其手势识别、物体识别和环境…...

消防一体化安全管控平台:构建消防“一张图”和APP统一管理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平静。熊熊烈火迅速蔓延,滚滚浓烟弥漫开来,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消防救援队伍迅速行动,而豪越科技消防一体化安全管控平台构建的消防“…...

基于开源AI智能名片链动2 + 1模式S2B2C商城小程序的沉浸式体验营销研究
摘要:在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传统体验营销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本文聚焦开源AI智能名片链动2 1模式S2B2C商城小程序,探讨其在沉浸式体验营销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传统品鉴、工厂参观等初级体验方式,分析沉浸式体验的优势与价值…...

Redis上篇--知识点总结
Redis上篇–解析 本文大部分知识整理自网上,在正文结束后都会附上参考地址。如果想要深入或者详细学习可以通过文末链接跳转学习。 1. 基本介绍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的 内存键值数据库,Redis 的键值对中的 key 就是字符串对象,而 val…...
C#最佳实践:为何优先使用as或is而非强制转换
C#最佳实践:为何优先使用as或is而非强制转换 在 C# 的编程世界里,类型转换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操作。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把不同形状的物品重新整理归类一样,在代码里,我们也常常需要将一个数据类型转换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