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技术演进(下):软件架构和应用生命周期技术演进之路
应用、系统资源、应用生命周期管理这 3 个维度,构成了我们对云的所有诉求。 我会介绍下应用维度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维度的技术演进。
我们就先来看下软件架构的演进之路。
软件架构的演进
软件架构技术演进如下图所示:
单体架构
在单体架构中,应用软件一般会包含四层,分别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这里简单介绍下每层的功能。
- 表示层:用于直接和用户交互,通常是网页、UI界面。
- 业务逻辑层:用来进行业务逻辑处理。使用表示层传来的参数,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
- 数据访问层:用来操作数据库,通常包括数据的CURD操作。例如,从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或者往数据库增加一条用户记录。
- 数据库:存储数据的物理介质。我们通过数据访问层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单体架构的优点是应用开发简单,技术单一,测试、部署相对简单明了。 但它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随着业务的发展,项目越来越大,单体架构会带来开发效率低、发布周期长、维护困难、稳定性差、扩展性差等问题。另外,单体架构的技术栈也不易扩展,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局部优化。
SOA架构
为了解决单体架构在业务代码变大时带来的各种问题,SOA架构出现了。
SOA架构是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它的核心理念是:基于SOA的架构思想,将重复共用的功能抽取为组件,以服务的方式给各系统提供服务,服务之间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进行通信。如下图所示:
SOA架构中,主要有两个角色,分别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发送消息来调用购买商品、申请售后的服务,这些消息由ESB总线转换后,发送给对应的服务,实现 SOA 服务之间的交互通信。
SOA架构主要适用于大型软件服务企业对外提供服务的场景, 。这是因为,SOA服务的定义、注册和调用都需要繁琐的编码或者配置来实现,并且ESB总线也容易导致系统的单点风险,并拖累整体性能。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由Matrin Fowler在2014年提出,它的理念是将业务系统彻底地组件化和服务化,形成多个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维护的服务或应用的集合。微服务之间采用RESTful等轻量的传输协议,来应对更快的需求变更和更短的开发迭代周期。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微服务架构基于自身的特点,确实能够解决其他软件架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Docker + Kubernetes等云原生技术这几年也发展了起来,能够很好地支撑微服务的部署和生命周期管理。
总体来说,微服务架构有下面这几个特点:
- 微服务遵循单一原则,每个微服务负责一个独立的上下文边界;
- 微服务架构提供的服务之间采用 RESTful 等轻量协议传输,比 ESB 更轻量;
- 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独立的业务开发活动和周期;
- 微服务一般使用容器技术独立部署,运行在自己的独立进程中,合理分配其所需的系统资源。这样,开发者就可以更加方便地制定每个服务的优化方案,提高系统可维护性。
微服务架构有很多优点, 因为一个应用被拆分成一个个的微服务,随着微服务的增多,就会引入一些问题,比如微服务过多导致服务部署复杂。微服务的分布式特点也带来了一些复杂度,比如需要提供服务发现能力、调用链难以追踪、测试困难,等等。服务之间相互依赖,有可能形成复杂的依赖链路,往往单个服务异常,其他服务都会受到影响,出现服务雪崩效应。
目前业界针对这些问题也有一些标准的解决方案,比如,可以通过Kubernetes、Helm和CI/CD技术,解决微服务部署复杂的问题。至于微服务的分布式特点所带来的复杂性,可以通过一些微服务开发框架来解决。一些业界比较知名的微服务开发框架,比如Spring Cloud和Dubbo,已经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另外,云原生相关的技术也可以解决微服务调用链跟踪复杂、故障排障困难等问题。
另外,在我的日常开发中,经常会有开发者把SOA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给搞混,所以我在这里再来介绍下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微服务架构是SOA架构设计思想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至于区别,主要有三个。理解了下面这三点,以后你在开发中就很容易区分它们了。
- SOA中的服务,其实只能属于某个应用的服务之一,微服务中的服务则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可以被多个应用共用。
- SOA强调尽可能多地共享,而微服务强调尽可能少地共享。
- SOA架构中,服务之间通过ESB来通信,而微服务中,服务之间通过轻量化机制,比如RESTful来实现通信。
Service Mesh
这些框架通常是侵入式的,比如语言只能限制在Java,并且开发的时候要按框架的指定方式来开发。这个理念跟微服务的独立技术栈也是相反的。
2017年底Service Mesh(服务网格)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一种非侵入式技术,可以提供服务之间的网络调用、限流、熔断和服务监控等功能。Service Mesh类似于TCP/IP协议,无需应用层感知,开发者只需要开发应用程序即可。所以,Service Mesh是致力于解决服务间通讯的基础设施层,它具有下面这几个特点:
- 应用程序间通讯的中间层。
- 轻量级网络代理。
- 非侵入式,应用程序无感知。
- 可以将服务治理功能,例如重试、超时、监控、链路追踪、服务发现等功能,以及服务本身解耦。
Service Mesh目前的发展比较火热,社区有很多优秀的Service Mesh开源项目,例如 Istio 、Linkerd 等。当前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是Istio。
Istio是一个完全开源的服务网格,作为透明的一层接入到现有的分布式应用程序里,提供服务治理等功能。它也是一个平台,拥有可以集成任何日志、遥测和策略系统的 API 接口。
Istio的大概实现原理是:每个服务都会被注入一个Sidecar(边车)组件,服务之间通信是先通过Sidecar,然后Sidecar再将流量转发给另一个服务。因为所有流量都经过一个Sidecar,所以可以通过Sidecar实现很多功能,比如认证、限流、调用链等。同时还有一个控制面,控制面通过配置Sidecar来实现各种服务治理功能。
目前Istio的最新版本是1.8,1.8版本的Istio架构图如下:
从图中你可以看到,Istio主要包含两大平面。一个是数据平面(Data plane),由Envoy Proxy充当的Sidecar组成。另一个是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主要由三大核心组件Pilot、Citadel、Galley组成。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下这三大核心组件的功能。
- Pilot:主要用来管理部署在Istio服务网格中的Envoy代理实例,为它们提供服务发现、流量管理以及弹性功能,比如A/B测试、金丝雀发布、超时、重试、熔断等。
- Citadel:Istio的核心安全组件,负责服务的密钥和数字证书管理,用于提供自动生成、分发、轮换及撤销密钥和数据证书的功能。
- Galley:负责向Istio的其他组件提供支撑功能,可以理解为Istio的配置中心,它用于校验进入网络配置信息的格式内容正确性,并将这些配置信息提供给Pilot。
FaaS架构
这几年,以云函数为代表的Serverless技术异常火爆。伴随着Serverless技术的发展,一个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也诞生了,这就是FaaS架构。
FaaS架构提供了一种比微服务更加服务碎片化的软件架构模式。简单来说,FaaS架构就是把之前一个完整的业务拆分成一个个Function来部署,通过事件来触发底层Function的执行。
Function里可能会调用第三方组件,比如数据库、消息队列服务等,这些第三方组件在Serverless架构中,统称为BaaS(Backend as a Serivce)。BaaS把这些后端的服务能力抽象成API让用户调用,用户不需要关注这些后端组件的高可用、扩缩容等运维层面的点,只需要去使用就可以了。
下面是FaaS架构的示意图:
从这张图里你可以看到,用户通过浏览器、手机、小程序等客户端请求触发器服务,例如API网关、COS对象存储、CLS日志等。这些触发器服务在收到来自用户的请求之后,会触发它们所绑定的云函数,云函数会根据请求量等数据,实时启动多个并发实例。在触发云函数时,也会传递参数给云函数,并在云函数中使用这些参数,进行一些业务逻辑处理。例如,调用第三方的服务,将处理结果保存在后端数据库中。
在我看来,FaaS架构未来不会成为主流,更多的是存在于云函数的场景中。
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监控告警、日志、调用链
对于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我会补充一些之前没有讲到的重要技术,包括下面这三个:
- 监控告警组件,Prometheus;
- 统一日志管理框架,EFK;
- 调用链跟踪组件,Jaeger。
监控告警组件:Prometheus
对于应用来说,监控告警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能,能够让开发者或运维人员及时感知到程序异常,并及时修复。另外,监控也能够收集一些有用的数据,供后面的运营分析使用。云原生技术栈中,也有很多开源的优秀监控告警项目,例如 Zabbix、Prometheus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Prometheus。
Prometheus是一款开源的、自带时序数据库的监控告警系统。目前,Prometheus已经成为Kubernetes集群中监控告警系统的标配。它具有下面这几个特点:
- 强大的多维度数据模型;
- 在多维度上灵活地查询语言;
- 不依赖分布式存储,单主节点工作;
- 通过基于HTTP的pull方式,采集时序数据;
- 可以通过Push Gateway进行时序列数据推送;
- 可以通过服务发现或者静态配置,去获取要采集的目标服务器;
- 多种可视化图表及仪表盘支持(Grafana)。
Prometheus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Prometheus 的主要模块包括Prometheus Server、Exporters、Pushgateway、Alertmanager 以及Grafana图形界面。这些模块,有些是可选的,有些是必选的,大部分组件使用Golang编写。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下。
- Prometheus Server(必选):Prometheus的核心服务,会定期从Jobs/exporters或者Pushgateway中拉取监控数据,并将时间序列(time-series)数据保存TSDB中,TSDB是一个时间序列数据库。
- Client Library(必选): Prometheus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Client Library,可以很方便地生成metrics,并暴露一个API接口,供Prometheus server从中拉取(pull)metrics数据。
- Pushgateway(可选): 接收短期的Jobs(Short-lived)推送(push)过来的metrics数据并缓存,供Prometheus server定期来pull这些监控数据。
- Exporters(可选): 以agent的形式运行在需要采集监控数据的应用服务器上,收集应用程序监控数据,并提供API接口,供Prometheus server 来 pull metrics数据。
- Alertmanager(可选): Prometheus的告警组件,接收来自于Prometheus server的alerts,将这些alerts去重、分组,并往配置的接收目的地发送告警。
- Grafana(可选):Grafana是一款跨平台、开源的可视化数据展示工具,可以用来统计和展示Prometheus监控数据,并带有告警功能,采用Go语言开发。
Prometheus大致的工作流程是:
- Prometheus Server 定期从配置好的 jobs 或者 Exporters 中拉 metrics,或者接收来自 Pushgateway 的 metrics,再或者从其他的 Prometheus Server 中拉 metrics。
- Prometheus Server 在本地存储收集到的 metrics,并运行已经定义好的 alert.rules,记录新的时间序列,或者向 Alertmanager 推送警报。
- Alertmanager 根据配置文件,对接收到的警报进行处理,发出告警。
- Grafana在图形界面中,可视化地展示采集数据。
Prometheus会将所有采集到的样本数据以时间序列的方式保存在内存数据库中,并且定时保存到硬盘上。time-series是按照时间戳和值的序列顺序存放的。每条time-series通过指标名称(metrics name)和一组标签集(labelset)命名,如下所示:
<--------------- metric ---------------------><-timestamp -><-value->
http_request_total{status="200", method="GET"}@1434417560938 => 94355
http_request_total{status="200", method="GET"}@1434417561287 => 94334http_request_total{status="404", method="GET"}@1434417560938 => 38473
http_request_total{status="404", method="GET"}@1434417561287 => 38544http_request_total{status="200", method="POST"}@1434417560938 => 4748
http_request_total{status="200", method="POST"}@1434417561287 => 4785
在time-series中的每一个点,我们称为一个样本(sample)。样本由下面三个部分组成。
- 指标(metric):metric name和描述当前样本特征的labelsets。
- 时间戳(timestamp):一个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
- 样本值(value): 一个folat64的浮点型数据,表示当前样本的值。
统一日志管理框架:EFK
EFK中包含三个开源的软件,分别是Elasticsearch、FlieBeat、Kibana。下面,我来介绍下这三个开源软件:
- Elasticsearch:简称ES,是一个实时的、分布式的搜索引擎,通常用来索引和搜索大规模的日志数据,并支持全文、结构化的搜索。
- FlieBeat:轻量的数据采集组件,以agent的方式运行在需要采集日志的服务器上。FlieBeat采集指定的文件,并上报给ES。如果采集日志量大,也可以上报给Kafka,再由其他组件消费Kafka中的日志并转储到ES中。
- Kibana:用于展示ES中存储的日志数据,支持通过图表进行高级数据分析及展示。
EFK的架构图如下:
通过Filebeat采集所在服务器上各服务组件的日志,并上传到Kafka中。Logstash消费Kafka中的日志,过滤后上报给Elasticsearch进行存储。最后,通过Kibana可视化平台来检索这些日志。Kibana是通过调用Elasticsearch提供的API接口,来检索日志数据的。
当Filebeat的日志生产速度和Logstash的日志消费速度不匹配时,中间的Kafka服务,会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调用链跟踪组件:Jaeger
在云原生架构中,应用普遍采用微服务。一个应用包含多个微服务,微服务之间会相互调用,这会给排障带来很大的挑战。比如,当我们通过前端访问应用报错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具体哪个服务、哪个步骤出问题了。所以这时候,应用就需要有分布式链路追踪能力。目前,业界也有多种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但用得最多的是Jaeger。
Jaeger是Uber推出的一款开源分布式追踪系统,兼容OpenTracing API。这里我们先来介绍两个概念:
- OpenTracing:它是一套开源的调用链追踪标准,通过提供厂商无关、平台无关的API,来支持开发人员方便地添加/更换追踪系统的实现。
- 分布式追踪系统:用于记录请求范围内的信息,是我们排查系统问题和系统性能的利器。分布式追踪系统种类繁多,但核心步骤都有三个,分别是代码埋点、数据存储和查询展示。
Jaeger架构图如下:
Jaeger中有7个关键组件,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下。
- instrument:将应用程序与jaeger-client装载起来,从而使应用程序可以上报调用链数据到Jaeger。
- jaeger-client:Jaeger的客户端SDK,负责收集并发送应用程序的调用链数据到jaeger-agent。
- jaeger-agent:接收并汇聚Span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报给jaeger-collector。
- jaeger-collector:从jaeger-agent收集traces信息,并通过处理管道处理这些信息,最后写入后端存储。jaeger-collector是无状态的组件,可以根据需要水平扩缩容。
- Data Store:Jaeger的后端存储组件。目前,支持cassandra、elasticsearch。
- jaeger-ui:jaeger的前端界面,用于展示调用链等信息。
- jaeger-query:用于从存储中检索trace,并提供给jaeger-ui。
下面,我通过一个Jaeger官方提供的All in One教程来让你更好地理解Jaeger。具体可以分成两个操作步骤。
第一步,使用jaeger-all-in-one
安装Jaeger服务:
$ wget https://github.com/jaegertracing/jaeger/releases/download/v1.25.0/jaeger-1.25.0-linux-amd64.tar.gz
$ tar -xvzf jaeger-1.25.0-linux-amd64.tar.gz
$ mv jaeger-1.25.0-linux-amd64/* $HOME/bin
$ jaeger-all-in-one --collector.zipkin.host-port=:9411
第二步,启动一个HotROD示例应用,产生调用链:
$ example-hotrod all # 第 1) 我们已经安装了 example-hotrod 命令
访问http://$IP:16686/search
可以查找调用链(IP是Jaeger部署的服务器IP地址),如下图所示:
查询到调用链列表后,可以点击任意一个调用链,查看其详细的调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具体如何使用Jaeger来记录调用链,你可以参考Jaeger官方给出的hotrod示例。
总结
最后,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来对整个云技术的演进之路做个整体性的回顾:
通过这张图你可以看到,每种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在物理机阶段,我们用的是瀑布开发模式和单体架构;在虚拟机阶段,用得比较多的是敏捷开发模式和SOA架构;在容器这个阶段,则使用CI/CD的开发模式和微服务架构。
在Serverless阶段,软件架构仍然采用微服务,不过在一些触发器场景,也可能会编写一些FaaS架构的函数,部署在类似腾讯云云函数这样的FaaS平台上;底层系统资源主要使用Serverless容器,并配合Kubernetes资源编排技术。在一些触发器场景中,也可能会使用云函数。应用程序中的第三方服务(BaaS),也都是越来越Serverless化的服务。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也会演进为CI/CD/CO这种模式,其中CI/CD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这张图里,阴影部分是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容器技术得到了大规模普及,业界也在积极探索Serverless技术,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课后练习
- 了解下Kubernetes的声明式API机制,并思考下,微服务架构之后的软件架构可能是什么样的?
- 动手搭建一个Prometheus服务,产生一些数据,并配置Grafana,最终可视化地展示这些监控数据。
相关文章:

44-技术演进(下):软件架构和应用生命周期技术演进之路
应用、系统资源、应用生命周期管理这 3 个维度,构成了我们对云的所有诉求。 我会介绍下应用维度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维度的技术演进。 我们就先来看下软件架构的演进之路。 软件架构的演进 软件架构技术演进如下图所示: 单体架构 在单体架构中ÿ…...

【C++】C++中的list
一、介绍 官方给的 list的文档介绍 简单来说就是: list是可以在常数范围内在任意位置进行插入和删除的序列式容器,并且该容器可以前后双向迭代。list的底层是双向链表结构,双向链表中每个元素存储在互不相关的独立节点中,在节点中…...

uniapp:Hbuilder没有检测到设备请插入设备或启动模拟器的问题解决
问题 使用模拟器调试运行项目时,出现以下提示,“没有检测到设备,请插入设备或启动模拟器后点击刷新再试”。排查了一天最终找到原因。 解决 已确认模拟器是已经正常启动,并且Hbuilder设置中的adb路径和端口都配置没有问题&#…...

基于RBF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matlab代码
整理了基于RBF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matlab代码, 包含数据集。采用了四个评价指标R2、MAE、MBE、MAPE对模型的进行评价。RBF模型在数据集上表现非常好。 训练集数据的R2为:0.99463 测试集数据的R2为:0.96973 训练集数据的MAE为:0.…...

vue vue3 手写 动态加载组件
效果展示 一、需求背景: # vue3 项目涉及很多图表加载、表格加载 #考虑手写一个动态加载组件 二、实现思路 通过一个加载状态变量,通过v-if判断,加载状态的变量等于哪一个,动态加载组件内部就显示的哪一块组件。 三、实现效果…...

HTML:表单
目录 案例: 一、form标签 二、input标签 三、textarea标签 四、select标签 五、fieldset 标签 案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报名表</title> </head> &l…...

即插即用篇 | YOLOv5/v7引入Haar小波下采样 |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语义分割下采样模块
本改进已集成到 YOLOv5-Magic 框架。 下采样操作如最大池化或步幅卷积在卷积神经网络(CNNs)中被广泛应用,用于聚合局部特征、扩大感受野并减少计算负担。然而,对于语义分割任务,对局部邻域的特征进行池化可能导致重要的空间信息丢失,这有助于逐像素预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Plonky2.5:在Plonky2中验证Plonky3 proof
1. 引言 Plonky2.5为QED Protocol团队主导的项目,定位为: 在Plonky2 SNARK中验证Plonky3 STARK proof。 从而实现Plonky系列的递归证明。 开源代码实现见: https://github.com/QEDProtocol/plonky2.5https://github.com/Plonky3/Plonky3&a…...

卷积通用模型的剪枝、蒸馏---剪枝篇(此处以deeplabv3+为例,可根据模型自行定制剪枝层)
之后的两篇文章是对前段时间工作的一个总结。 一、环境配置 1.1、文章以b导的代码为模板,环境配置比较简单(第二篇蒸馏篇结束后会放置剪枝蒸馏配置好的百度网盘链接),其他算法自行配置,在剪枝之前,需要保证算法能够在本地跑通。 B导链接: https://github.com/bubbliiiin…...

使用Ollama在本地运行AI大模型gemma
1.下载: https://github.com/ollama/ollama/releases 2.配置环境变量 我的电脑-右键-属性-系统-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系统环境变量】新建 变量名:OLLAMA_MODELS (固定变量名) 变量值:E:\Ollama\Lib ࿰…...
【IC前端虚拟项目】时序面积优化与综合代码出版本交付
【IC前端虚拟项目】数据搬运指令处理模块前端实现虚拟项目说明-CSDN博客 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成了第一版综合,那么就可以打开报告看一下了,一看就会发现在1GHz时钟下时序真的很差(毕竟虚拟项目里使用的工艺库还是比较旧的,如果用12nm、7mn会好很多): Timing Path Group cl…...

windows版本-idea中下载的java版本在哪
1、点击idea的file-projectStructure 进入: 通过电脑目录进入该目录 找到bin目录,copy该目录地址 copy下来之后设置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设计模式:创建者模式
定义 创建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又称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该模式允许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这样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创建者…...

【linux】基础IO(四)
在上一篇基础IO中我们主要讲述了文件再磁盘中的存储,当然我们说的也都只是预备知识,为这一篇的文件系统进行铺垫。 目录 搭文件系统的架子:填补细节:inode:datablock[]: 更上层的理解: 搭文件系统的架子&a…...
集合框架(数组,Arrays.sort,list,map,set,stack,queue)蓝桥杯习题
前言(基本知识) List集合 有序,接口, List<引用数据类型> listnew ArrayList<>(); 方法: add() size() get()//索引index从0开始,返回对应的值 isEmpty()判断是否包含该元素,不包含返回true,包含返…...

【C++基础】运算符和流程控制语句
C中的运算符和流程控制语句 一、运算符1. C和Java在通用运算符中的不同之处对比2. C中的位运算符2.1 移位运算符2.2 位逻辑运算符 3. 运算时的类型转换总结3.1 隐式类型转换3.2 显式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 4. 注意 二、流程控制语句1. C和Java在通用流程…...

AOF文件重写
1.2.3.AOF文件重写 因为是记录命令,AOF文件会比RDB文件大的多。而且AOF会记录对同一个key的多次写操作,但只有最后一次写操作才有意义。通过执行bgrewriteaof命令,可以让AOF文件执行重写功能,用最少的命令达到相同效果。 如图&am…...
第四次面试总结 — 嘉和智能 - 全栈开发
🧸欢迎来到dream_ready的博客,📜相信您对专栏 “本人真实面经” 很感兴趣o (ˉ▽ˉ;) 专栏 —— 本人真实面经,更多真实面试经验,中大厂面试总结等您挖掘 目录 总结(非详细) 面试内…...
tx-lcn使用
tx-lcn是啥 tx-lcn是一个分布式事务框架,有两个模块组成管理端(server)和client端。 管理端用于分布式事务的注册,事务消息接收,事务消息下发等管理工作。 client端包括事务发起方,事务参与方。 LCN名称是…...
oracle恢复异常处理
问题现象: RMA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using target database control file instead of recovery catalog allocate…...

(LeetCode 每日一题) 3442. 奇偶频次间的最大差值 I (哈希、字符串)
题目:3442. 奇偶频次间的最大差值 I 思路 :哈希,时间复杂度0(n)。 用哈希表来记录每个字符串中字符的分布情况,哈希表这里用数组即可实现。 C版本: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axDifference(string s) {int a[26]…...
生成xcframework
打包 XCFramework 的方法 XCFramework 是苹果推出的一种多平台二进制分发格式,可以包含多个架构和平台的代码。打包 XCFramework 通常用于分发库或框架。 使用 Xcode 命令行工具打包 通过 xcodebuild 命令可以打包 XCFramework。确保项目已经配置好需要支持的平台…...
DeepSeek 赋能智慧能源:微电网优化调度的智能革新路径
目录 一、智慧能源微电网优化调度概述1.1 智慧能源微电网概念1.2 优化调度的重要性1.3 目前面临的挑战 二、DeepSeek 技术探秘2.1 DeepSeek 技术原理2.2 DeepSeek 独特优势2.3 DeepSeek 在 AI 领域地位 三、DeepSeek 在微电网优化调度中的应用剖析3.1 数据处理与分析3.2 预测与…...
基于Uniapp开发HarmonyOS 5.0旅游应用技术实践
一、技术选型背景 1.跨平台优势 Uniapp采用Vue.js框架,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可同步生成HarmonyOS、iOS、Android等多平台应用。 2.鸿蒙特性融合 HarmonyOS 5.0的分布式能力与原子化服务,为旅游应用带来…...

前端开发面试题总结-JavaScript篇(一)
文章目录 JavaScript高频问答一、作用域与闭包1.什么是闭包(Closure)?闭包有什么应用场景和潜在问题?2.解释 JavaScript 的作用域链(Scope Chain) 二、原型与继承3.原型链是什么?如何实现继承&a…...

【论文阅读28】-CNN-BiLSTM-Attention-(2024)
本文把滑坡位移序列拆开、筛优质因子,再用 CNN-BiLSTM-Attention 来动态预测每个子序列,最后重构出总位移,预测效果超越传统模型。 文章目录 1 引言2 方法2.1 位移时间序列加性模型2.2 变分模态分解 (VMD) 具体步骤2.3.1 样本熵(S…...
Android Bitmap治理全解析:从加载优化到泄漏防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引言 Bitmap(位图)是Android应用内存占用的“头号杀手”。一张1080P(1920x1080)的图片以ARGB_8888格式加载时,内存占用高达8MB(192010804字节)。据统计,超过60%的应用OOM崩溃与Bitm…...
力扣-35.搜索插入位置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和一个目标值,在数组中找到目标值,并返回其索引。如果目标值不存在于数组中,返回它将会被按顺序插入的位置。 请必须使用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的算法。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searchInsert(int[] nums, …...

DingDing机器人群消息推送
文章目录 1 新建机器人2 API文档说明3 代码编写 1 新建机器人 点击群设置 下滑到群管理的机器人,点击进入 添加机器人 选择自定义Webhook服务 点击添加 设置安全设置,详见说明文档 成功后,记录Webhook 2 API文档说明 点击设置说明 查看自…...

Qt的学习(一)
1.什么是Qt Qt特指用来进行桌面应用开发(电脑上写的程序)涉及到的一套技术Qt无法开发网页前端,也不能开发移动应用。 客户端开发的重要任务:编写和用户交互的界面。一般来说和用户交互的界面,有两种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