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笔记-操作系统知识(二)
线程
以下是关于线程的一些关键点:
-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句柄等)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
- 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操作系统会独立地调度线程的执行,使其在不同时间占用CPU。
- 基本上不拥有资源:线程确实不直接拥有大多数系统资源(如内存空间),但它可以访问其所属进程的资源。然而,线程通常有自己的栈空间(用于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和一些寄存器状态(如程序计数器、栈指针等)。此外,线程还可以有自己的线程局部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 TLS),这是一种线程私有的存储区域。
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Memory Management)是操作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负责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主存(或称为RAM)。以下是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的详细解释:
-
分配和回收主存空间:
- 分配:当进程需要内存来执行其任务时,存储器管理子系统会为其分配适当大小的内存块。这通常涉及到查找足够大的、未被占用的内存区域,并将其分配给请求的进程。分配策略可以基于不同的算法,如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或快速适应等。
- 回收:当进程结束执行或不再需要其分配的内存时,存储器管理子系统会回收这些内存块,以便后续分配给其他进程。这通常涉及到更新内存管理数据结构(如空闲列表或位图),以反映哪些内存块现在是可用的。
-
提高主存利用率:
- 存储器管理子系统通过优化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主存的利用率。这包括避免内存碎片(即小的、不可用的内存块)的产生,以及通过内存压缩或交换等技术来更有效地使用内存。
- 内存碎片可以分为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内部碎片发生在分配的内存块中,当分配的内存大于进程实际需要的内存时,就会产生内部碎片。外部碎片发生在多个已分配的内存块之间,当空闲内存被划分为许多小的、不可用的部分时,就会产生外部碎片。
-
扩充主存:
- 由于物理内存(即RAM)的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存储器管理子系统通常使用各种技术来扩充主存的容量,使其看起来比实际的物理内存更大。这些技术包括虚拟内存(或称为分页和分段)、交换(Swapping)和覆盖(Overlaying)等。
- 虚拟内存允许操作系统将部分内存内容(如当前未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暂时移动到磁盘上,从而为其他进程释放内存。当需要这些数据时,它们可以从磁盘上重新加载到内存中。
- 交换技术涉及将整个进程(或其部分)从内存中移动到磁盘上,以便为其他进程释放内存。当需要该进程时,它可以被重新加载到内存中。
- 覆盖技术是一种更复杂的内存管理技术,它允许程序员将程序划分为多个模块,并在需要时动态地加载和卸载这些模块。这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内存空间。
-
有效保护主存信息:
- 存储器管理子系统负责保护主存中的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这通常通过实施内存保护机制来实现,如访问控制列表(ACLs)、内存页表(Page Tables)和段表(Segment Tables)等。
- 访问控制列表允许操作系统定义哪些进程可以访问哪些内存区域。内存页表和段表则用于实现虚拟内存机制,并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些表还可以包含保护位(如读/写/执行位),用于控制对内存区域的访问权限。
- 此外,存储器管理子系统还负责处理内存错误(如段错误或页面错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存储器的的层次结构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存储设备的速度、容量和成本的权衡。这个层次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级别,从快到慢、从容量小到容量大、从成本高到成本低排列:
-
寄存器(Registers):
- 速度:最快
- 容量:非常小(例如,在32位或64位系统中,单个寄存器可以存储一个32位或64位的值)
- 作用:CPU直接与寄存器交互,用于存储当前正在处理的数据和操作数。寄存器是CPU内部的高速缓存,通常不直接由程序访问。
-
快速缓存(Cache Memory):
- 速度:仅次于寄存器
- 容量:通常比寄存器大得多,但比主存小
- 作用:位于CPU和主存之间,用于存储主存中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和指令的副本。当CPU需要数据或指令时,它首先检查缓存,如果所需的数据或指令在缓存中(缓存命中),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这大大减少了访问主存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
主存(Main Memory 或 RAM):
- 速度:比缓存慢,但比外存快
- 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当前处理的数据
- 作用:主存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数据和程序的主要存储区域。CPU通过执行内存地址的引用从主存中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入主存。
-
外存(Secondary Storage 或 Secondary Memory):
- 速度:最慢
- 容量:非常大,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 作用:外存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磁带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当需要执行某个程序或访问某个数据时,它首先从外存加载到主存中,然后由CPU进行处理。
这个层次结构体现了“时间局部性原理”和“空间局部性原理”,即最近被访问的数据或指令在未来很可能再次被访问,以及访问一个数据项时,与它相邻的数据项也很可能被访问。这些原理使得缓存和主存能够高效地工作,因为它们可以预测哪些数据或指令在未来会被需要,并提前将它们加载到更快的存储层次中。
地址重定位
地址重定位是将逻辑地址转变为物理地址的过程,它是实现多道程序在内存中同时运行的基础。地址重定位主要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类型。
-
静态重定位:
- 含义:静态重定位是在程序装入内存的过程中完成的,即在程序开始运行前,程序中的各个地址有关的项均已完成重定位,地址变换通常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不再改变。
- 优点:无需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只要求程序本身是可重定位的。
- 缺点:必须给作业分配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在作业执行期间不能扩充存储空间、也不能在主存中移动,多个作业也难以共享主存中的同一程序副本和数据。
- 示例:如果程序原封不动地装入主存自100号单元起的存储区中,那么只需将与地址有关的项都加上100,即可完成静态重定位。
-
动态重定位:
- 含义: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运行期间,每次CPU访问内存时才完成的。当程序被操作系统调度到处理机上执行时,操作系统会将程序装入的实际起始地址与目标模块的相对基地址的差值装入定位寄存器中。CPU取得一条访问内存的指令时,地址变换硬件逻辑会自动将指令中的相对地址与定位寄存器中的值相加,再依此和值作为内存绝对地址去访问该单元中的数据。
- 优点:程序在执行期间可以转入和转出主存,解决主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主存中移动,把主存中的碎片集中起来以充分利用存储空间;不必给程序分配连续的主存空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 缺点:需要硬件——定位寄存器的支持。
虚拟存储页面置换算法
在虚拟存储系统中,页面置换算法是决定当内存中没有足够的空闲帧来加载新的页面时,应该替换哪个已加载页面的策略。以下是几种页面置换算法的描述:
-
最佳置换(Optimal Replacement, OPT):
- 也称为以后最久不会被使用(Least Future Use, LFU)算法。
- 理想情况下,该算法选择在未来最长时间内不会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 由于它依赖于未来的页面引用序列,因此在实际系统中是不可实现的,但通常用于评估其他算法的性能。
-
先进先出置换(First-In, First-Out, FIFO):
- 选择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进行置换。
- 实现简单,但性能可能不佳,因为它没有考虑页面的实际使用情况。
- 当页面引用序列中存在周期性模式时,FIFO 可能会导致“抖动”(thrashing)现象,即系统频繁地在内存和磁盘之间交换页面。
-
最近最少未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 LRU):
- 选择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 LRU 假设最近被访问的页面在未来也最有可能被访问。
- LRU 需要维护一个记录页面访问时间的列表或栈,以便确定哪个页面是最久未被访问的。
- LRU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页面置换算法,因为它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提供良好的性能。
-
最近未用(Not Recently Used, NRU):
- NRU 是一种结合了 LRU 和 FIFO 的策略。
- 它将页面分为两类:最近被访问的(referenced)和未被访问的(non-referenced)。
- 在进行页面置换时,NRU 优先选择那些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但如果有多个这样的页面,它会进一步考虑这些页面的进入时间(类似于 FIFO)。
- NRU 的一个变种是 Second Chance NRU,它在选择页面进行置换之前会给予每个页面第二次机会,即如果页面在第一次被选中但随后又被访问了,则不会立即被置换。
每种页面置换算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页面引用序列。在实际系统中,通常会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和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页面置换算法。
设备管理的目标
设备管理的目标确实包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以下是对这两个目标的具体解释:
-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设备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被分配给需要它的任务或用户,从而最大化其运行时间。
- 减少停机时间:通过预测性维护、定期检查和及时修复故障,减少设备因维护或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时间。
- 提高设备效率:通过调整设备的操作参数、改进工作流程或使用先进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 集中监控与管理:使用集中化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跟踪设备的状态、性能和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
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
- 简化操作:设计直观、易于理解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控制和管理设备。
- 跨平台支持:确保用户界面在各种设备和操作系统上都能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体验。
- 统一功能入口:将所有设备管理的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中,使用户无需在不同的系统或应用之间切换即可完成所有任务。
- 自助服务:提供自助服务选项,如在线文档、常见问题解答和自动故障排除工具,使用户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并减少对管理员的依赖。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关键功能:
- 资产管理:跟踪设备的生命周期,包括采购、部署、维护、升级和报废等阶段。
- 配置管理:管理设备的设置、参数和配置,确保它们按照预期运行。
- 性能监控: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 故障管理:记录、跟踪和修复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和对业务的影响。
- 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包括访问控制、加密通信、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等。
通过实现这些功能,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从而提高业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磁盘调度(使平均寻道时间最少)算法
磁盘调度算法在操作系统中用于确定磁头访问磁盘上不同扇区的顺序,以优化性能,尤其是减少平均寻道时间。以下是四种常见的磁盘调度算法,并对每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
先来先服务(FCFS)
- 算法思想:按照进程请求访问磁盘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 优点:简单,公平。
- 缺点:效率不高,特别是在有大量进程竞争使用磁盘时,由于请求访问的磁道可能会很分散,导致磁头反复移动,增加了服务时间。
- 适用场景:适用于请求访问的磁道较为集中,且磁盘请求不多的场景。
-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
- 算法思想:优先选择距离当前磁头位置最近的磁道进行访问。
- 优点:平均寻道时间较短,性能优于FCFS。
- 缺点:可能产生“饥饿”现象,即距离当前磁头较远的磁道请求可能会长期得不到服务。
- 适用场景:适用于磁头请求相对集中的场景,但需要注意避免“饥饿”现象。
-
扫描算法(SCAN)
- 算法思想:也称为电梯调度算法。磁头始终沿同一方向移动,当磁头移动到一端时立即反向移动,同时访问沿途的磁道请求。
- 优点:消除了磁头的不必要往复移动,平均寻道时间较短。
- 缺点:在某些情况下,如磁头刚从里向外移动过某一磁道时,恰有进程请求访问此磁道,则该进程的请求会被推迟。
- 适用场景:适用于磁头请求相对分散,且需要避免磁头不必要往复移动的场景。
-
单向扫描调度算法(CSCAN)
- 算法思想:对SCAN算法进行了改进。磁头只沿一个方向移动,当磁头移到最外端的被访问磁道时,磁头立即返回到最内端的欲访磁道,进行循环扫描。
- 优点:进一步减少了磁头的往复移动,平均寻道时间更短。
- 缺点:在某些情况下,如磁头刚从内向外移动过某一磁道时,恰有进程请求访问此磁道,则该进程的请求仍会被推迟,但相比SCAN算法,推迟时间更短。
-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均寻道时间,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文件
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元素之一,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文件可以被视为“具有符号名的、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项的集合”。下面是对这个定义的一些详细解释:
-
具有符号名:每个文件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或称为“文件名”),用于在文件系统中唯一标识该文件。这个名字通常是由用户或系统管理员赋予的,并且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和约定。
-
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文件在逻辑上应该具有某种完整性或独立性。这意味着文件应该包含一组相关的信息项,这些信息项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的,并且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某个特定的概念、数据或程序。
- 例如,一个文本文件可能包含一篇完整的文章或报告,这些文字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共同传达了某个信息或主题。
- 一个图像文件可能包含一幅完整的图片,这些像素数据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共同构成了这幅图片的完整表示。
- 一个可执行文件可能包含一组完整的程序代码和相关的数据,这些代码和数据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共同构成了这个程序的功能。
-
一组相关信息项:文件由一组相关的信息项组成。这些信息项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程序代码等各种类型的数据。这些信息项在文件中按照某种结构或格式进行组织和存储,以便于用户或程序进行访问和处理。
文件系统的存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创建、修改、删除和访问文件。同时,文件系统还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功能,如文件权限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等,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实现文件统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一组软件和相关数据集合而成,专门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以下是文件系统的详细解释:
- 定义: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它实现了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修改等基本操作,并提供了文件和目录的组织结构。
- 组成:文件系统由与文件管理有关的软件、被管理的文件以及实施文件管理所需的数据结构组成。这些组件共同协作,确保文件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管理。
- 功能:
- 按名存取:用户可以通过文件名来访问文件,而无需知道文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具体位置。文件系统会负责将文件名映射到相应的物理地址。
- 统一的用户接口:文件系统在不同设备上提供统一的接口,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操作,无论文件存储在哪个物理设备上。
- 并发访问和控制:在多道程序系统中,文件系统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和控制,确保多个程序可以同时访问和操作文件。
- 安全性控制:在多用户系统中,文件系统提供安全性控制功能,确保不同用户对同一文件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 优化性能:文件系统采用相关技术提高系统对文件的存储效率、检索和读/写性能,确保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访问文件。
- 差错恢复:文件系统能够验证文件的正确性,并具有一定的差错恢复能力,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文件的分类:根据文件的性质、用途和保护方式等,文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等。不同类型的文件在文件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存储和管理方式。
- 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包括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的流式文件等。而文件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放方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结构,常见的物理结构包括连续结构、链接结构等。
存储管理方案示意图
文件系统的安全
文件系统的安全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主题,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管理、法律、道德和政治等方面,同时也与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密切相关。下面是对这些方面的简要概述:
1. 技术方面
- 加密:使用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解密文件。
- 访问控制:通过权限设置和身份验证机制,限制用户对文件和目录的访问。
- 审计和日志:记录文件系统的访问和操作,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进行追踪和调查。
- 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文件系统,并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恢复,以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 防病毒和恶意软件:使用防病毒软件和恶意软件检测工具来保护文件系统免受恶意软件的攻击。
2. 管理方面
- 安全策略:制定和执行文件系统安全策略,确保所有用户都遵守规定。
- 培训:为用户提供文件系统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威胁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 定期审查:定期对文件系统进行安全审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并减少其影响。
3. 法律和道德方面
- 合规性:确保文件系统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数据保护法和隐私法规。
- 道德责任:企业和组织应对其文件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负责,并遵守道德规范和最佳实践。
4. 政治方面
- 政策制定: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制定关于文件系统安全的政策和法规时起着关键作用。
- 国际合作:在国际层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的网络安全威胁。
5.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 文件权限: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权限机制,允许管理员为用户和组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
- 审计和监控:操作系统可以监控和记录文件系统的活动,包括文件访问、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 安全更新和补丁:操作系统供应商会定期发布安全更新和补丁,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和缺陷。
- 安全特性:现代操作系统通常包含许多安全特性,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这些特性可以与文件系统安全策略结合使用,提高文件系统的安全性。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其抵抗和预防各种物理性破坏和人为性破坏的能力上。以下是关于文件系统可靠性中的转储和恢复、日志文件以及文件系统一致性的详细介绍:
-
转储和恢复
- 定义:文件系统中无论是硬件或软件,都会发生损坏和错误。为了使文件系统万无一失,应当采用相应的措施。最简单和常用的措施是通过转储操作,形成文件或文件系统的多个副本。
- 方法:
- 静态转储:在转储期间,不允许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 动态转储:在转储期间,允许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 海量转储:每次转储全部文件。
- 增量转储:只转储上一次转储后修改过的文件。
- 作用: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使得系统恢复成为可能。
-
日志文件
- 定义:在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中,操作系统把用户对文件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的操作写入日志文件。
- 作用:一旦发生故障,操作系统恢复子系统利用日志文件来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并可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
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 定义: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是指文件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数据必须彼此之间保持一致。
- 影响因素:在文件系统操作中,如建立新文件时,如果在某些操作中间发生系统崩溃,则文件系统可能出现不一致。
- 解决方案:采用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包括块的一致性检查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
作业
在计算机科学中,一个系统为完成一个用户的计算任务(或一次事务处理)所做的工作总和通常被称为“事务处理”或“作业处理”。这个总和涉及了从接收任务请求、处理任务到完成任务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整个过程。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作业处理流程的描述:
-
任务接收:
- 用户通过用户界面(如命令行、图形界面、网络API等)提交计算任务或事务请求。
- 系统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将其转化为内部可处理的形式。
-
任务调度:
- 如果系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则会有一个任务调度器来决定哪些任务先被执行,哪些任务后被执行。
- 调度器可能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系统的负载情况、任务的资源需求等因素来做出决策。
-
资源分配:
- 系统为任务分配必要的计算资源,如CPU时间、内存、磁盘空间、I/O设备等。
- 如果资源不足,任务可能需要等待,直到有足够的资源可用。
-
任务执行:
- 系统开始执行用户提交的任务,这通常涉及到读取输入数据、执行计算、写入输出数据等操作。
- 在执行过程中,系统可能会与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网络设备等)进行交互。
-
错误处理:
-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如数据错误、程序崩溃等),系统需要能够检测到这些错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它们(如回滚事务、记录错误信息、通知用户等)。
-
结果返回:
- 当任务执行完成后,系统需要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 结果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给用户,如文本输出、图形界面显示、文件下载等。
-
日志记录:
- 系统通常会记录任务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等。
- 这些日志可以用于后续的问题诊断、性能分析、审计等目的。
-
资源释放:
- 当任务完成后,系统需要释放之前分配给该任务的资源,以便其他任务可以使用这些资源。
在整个作业处理过程中,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此外,随着云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的普及,作业处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作业状态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作业通常指的是用户提交给系统以进行处理的一系列任务或程序。作业从提交到完成的整个生命周期通常会经历不同的状态。
-
提交(Submitted):
- 用户将作业提交给系统,但系统尚未开始处理该作业。作业被放置在作业队列中等待调度。
- 在这个状态下,用户可能会收到一个确认消息,表明作业已成功提交。
-
后备(Ready/Queued):
- 作业已经被系统接收并处于等待执行的状态。此时,作业已准备好被执行,但由于某些原因(如系统资源不足、其他优先级更高的作业正在执行等),它尚未被选中执行。
- 系统通常会根据某种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优先级调度、最短作业优先等)来选择下一个要执行的作业。
-
执行(Running/Executing):
- 作业已经被系统选中并正在执行中。系统为作业分配了必要的资源(如CPU、内存、I/O设备等),并且作业正在使用这些资源来完成其任务。
- 在执行过程中,作业可能会因为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如I/O操作完成)而暂时挂起,但总体上它仍然处于执行状态。
-
完成(Completed/Terminated):
- 作业已经成功执行完毕,并且系统已经释放了作业所使用的所有资源。
- 用户可能会收到一个通知,表明作业已完成,并且可以查看作业的输出结果或状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作业调度系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些状态,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此外,一些系统还可能包含其他状态(如挂起、阻塞等)来更精确地描述作业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
作业调度算法
作业调度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确定哪个作业或进程应当被选择进入主存并运行的一种策略。以下是常用的五种作业调度算法的简要描述:
-
先来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 FCFS)
- 也称为先进先出(FIFO)调度。
- 原理: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 优点:简单且公平。
- 缺点:可能导致短作业等待长时间,且I/O密集型的作业可能导致CPU利用率低下。
-
短作业优先(Shortest Job First, SJF)
- 原理:选择预计执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进行调度。
- 优点:短作业等待时间短,系统吞吐量大。
- 缺点:需要预先知道作业的执行时间,可能导致长作业饥饿。
- 变种: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hortest Remaining Time First, SRTF),在作业执行过程中也考虑剩余时间。
-
响应比高优先(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 HRN)
- 原理:响应比 R = (等待时间 + 服务时间) / 服务时间。
- 选择响应比最高的作业进行调度。
- 优点:兼顾了短作业和长作业,使得长作业在等待足够时间后也能得到服务。
- 缺点:需要计算响应比,增加了系统开销。
-
优先级调度(Priority Scheduling)
- 原理: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级,调度器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作业进行调度。
- 优点: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动态调整作业的优先级。
- 缺点:可能导致低优先级的作业饥饿,除非有优先级反转或提升机制。
-
均衡调度(Load Balancing Scheduling)
- 原理:在多处理器或多计算机系统中,均衡地将作业分配到各个处理器或计算机上,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 优点: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减少作业等待时间。
- 缺点:实现复杂,需要考虑网络通信开销、作业迁移开销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作业调度算法适用于不同的系统环境和需求。在选择作业调度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目标、作业的性质和到达模式等因素。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中的集中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对等模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关于这三种模式的详细解释:
-
集中模式:
- 定义:集中模式是将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放在一台计算机上,典型的应用如现在普遍使用的数据库系统。
- 特点:用户通过终端连接到主机,主机接受用户的指令执行数据处理工作,并将结果反馈给终端。
- 优缺点:
-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管理。
- 缺点:随着访问量的增加,主机的承载压力增大,需要不断升级硬件,成本投入大。此外,这种模式的可扩展性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Model):
- 定义: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是一种网络架构,将客户端(Client)与服务器(Server)区分开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
- 特点:
- 客户端:通常用于发起请求,如互联网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HTML页面请求。
- 服务器:始终等待并准备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 优缺点:
- 优点: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降低系统通讯开销。
- 缺点:需要额外的硬件、软件和带宽投资,成本较高。同时,如果服务器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
对等模式(Peer-to-Peer Model):
- 定义:对等模式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其中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可以同时充当客户端和服务端来提供和获取资源。
- 特点:
- 平等节点:每个节点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角色,可以提供和请求服务。
- 点对点连接:节点之间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和协作,避免了单点故障问题。
- 自治性:节点之间没有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每个节点都自主地参与整个网络的维护和管理。
- 优缺点:
- 优点:更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更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更低的成本。
- 缺点:安全性问题、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不适合大规模数据处理。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EOS)是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它们通常具备一些独特的特性,以满足嵌入式系统特有的需求。下面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特性的详细解释:
-
微型化(Miniaturization):
- 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在资源有限的硬件上,如内存、CPU等。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需要尽可能地小巧,以节省系统资源。
- 微型化还包括简化操作系统功能,只保留必要的系统服务,以减少代码量和提高运行效率。
-
可定制(Customizable):
- 由于嵌入式系统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对操作系统的需求不同。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定制性,以便根据应用需求裁剪或添加特定的功能。
- 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硬件平台、功能需求等,定制适合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
实时性(Real-time Capability):
- 嵌入式系统往往需要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响应外部事件或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实时性能。
- 实时性包括硬实时(Hard Real-time)和软实时(Soft Real-time)两种。硬实时系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操作,否则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发生严重事故;而软实时系统则允许一定的时间延迟。
-
可靠性(Reliability):
- 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中,且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
-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如错误检测与恢复、内存保护、进程隔离等。
-
易移植性(Portability):
-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多种多样,嵌入式操作系统需要具备较好的可移植性,以便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运行。
- 为了实现易移植性,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将硬件相关的代码与平台无关的代码分离。同时,还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以便在不同硬件平台之间进行移植。
总之,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这些特性使其能够满足嵌入式系统特定的需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
shell 变量
在Shell脚本中,变量是用于存储数据或值的容器。这些变量可以根据其来源和用途进行分类。以下是关于用户定义变量、系统定义变量和Shell定义变量的简要说明:
-
用户定义变量:
- 用户定义变量是由脚本编写者或用户创建的变量。
- 这些变量没有特殊的意义,除非你在脚本或命令行中给它们分配了值。
- 变量名通常以下划线或字母开头,并且区分大小写。
- 在赋值时,通常不使用空格,但等号(
=
)两侧可以有空格。 - 示例:
my_variable="Hello, World!" echo $my_variable
-
系统定义变量(也称为环境变量):
- 系统定义变量是Shell及其运行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的预定义变量。
- 这些变量包含有关用户、系统、Shell环境和其他信息的数据。
- 常见的系统定义变量包括
$HOME
、$PATH
、$USER
、$SHELL
等。 - 你可以使用
printenv
或env
命令查看所有的环境变量。 - 示例:
echo $HOME echo $PATH
-
Shell定义变量(也称为特殊变量或内置变量):
- Shell定义变量是由Shell本身提供的特殊变量。
- 这些变量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途,并且通常用于控制Shell的行为或访问Shell的某些功能。
- 常见的Shell定义变量包括
$#
(传递给脚本的参数数量)、$*
(传递给脚本的所有参数)、$@
(传递给脚本的所有参数,作为独立的字符串)、$?
(上一个命令的退出状态)、$$
(当前Shell的进程ID)等。 - 示例:
#!/bin/bash echo "Number of arguments: $#" echo "All arguments: $*"
请注意,虽然这些类别在概念上是分开的,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定义的变量也可以成为环境变量(如果它们被导出到环境中),而Shell定义变量和环境变量都可以被用户脚本所使用。
相关文章:

软件设计师笔记-操作系统知识(二)
线程 以下是关于线程的一些关键点: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句柄等)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和其他资源。线程是CP…...

鸿蒙UI开发快速入门 —— part12: 渲染控制
如果你对鸿蒙开发感兴趣,加入Harmony自习室吧~👇🏻👇🏻👇🏻👇🏻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1、前言 在声明式描述语句中开发者除了使用系统组件外,还可…...

添加用户页面(Flask+前端+MySQL整合)
首先导入Flask库和pymysql库。Flask用于创建Web应用程序,pymysql用于连接和操作MySQL数据库。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request import pymysql创建一个Flask应用实例。__name__参数告诉Flask使用当前模块作为应用的名称。 app Flask(__name_…...
素数筛(算法篇)
算法之素数筛 素数筛 引言: 素数(质数):除了1和自己本身之外,没有任何因子的数叫做素数(质数) 朴素筛法(优化版) 概念: 朴素筛法:是直接暴力枚举2到当前判断的数x(不包括),然后看在这范围内是否存在因…...
迁移Microsoft Edge
如何将Microsoft Edge迁移到d盘?对于Microsoft Edge想必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默认浏览器,存储用户的个人数据、缓存和设置等信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对Microsoft Edge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迁移,以释放c盘…...

Maven高级理解属性
属性 在这一章节内容中,我们将学习两个内容,分别是 属性版本管理 属性中会继续解决分模块开发项目存在的问题,版本管理主要是认识下当前主流的版本定义方式。 4.1 属性 4.1.1 问题分析 讲解内容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分析问题: …...

Trilium Notes浏览器插件保存网页内容到docker私有化部署
利用Trilium浏览器插件可以很方便的把网页内容保存到Trilium,需要先在docker部署好trilium,还没有部署的可以先看这篇文章:trilium笔记私有化部署-www.88531.cn资享网 1.下载Trilium浏览器插件:https://www.npspro.cn/33462.html…...
C++ 统计二进制串中0出现的个数
描述 一个32位有符号整数,使用二进制来表示,现在要统计一下二进制串中0的个数。 示例1 输入: 11 返回值: 29 说明: 二进制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1中有29位0 class Solution { public:/*** 代码中的…...
note-网络是怎样连接的6 请求到达服务器,响应返回浏览器
助记提要 服务器程序的结构套接字的指代方式MAC模块的接收过程IP模块的接收过程TCP模块处理连接包TCP模块处理数据包TCP模块的断开操作URI转换为实际文件路径URI调用程序Web服务器访问控制响应内容的类型 6章 请求到达服务器,响应返回浏览器 1 服务器概览 在数据…...
存储过程与函数:封装数据库逻辑的艺术(七)
引言 在上一章《事务处理》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事务的ACID特性以及如何通过事务控制语句和隔离级别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本章,我们将把焦点转向存储过程与函数,这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封装复杂业务逻辑和增强代码复用性的强大工具。通过…...

【复旦邱锡鹏教授《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公开课》笔记】卷积
卷积经常用在信号处理中,用于计算信号的延迟累积。假设一个信号发射器每个时刻 t t t产生一个信号 x t x_t xt,其信息的衰减率为 w k w_k wk,即在 k − 1 k-1 k−1个时间步长后,信息为原来的 w k w_k wk倍,时刻 …...
Trie字符串统计
Trie字符串统计 维护一个字符串集合,支持两种操作: I x 向集合中插入一个字符串 x;Q x 询问一个字符串在集合中出现了多少次。 共有 N个操作,所有输入的字符串总长度不超过 105,字符串仅包含小写英文字母。 输入格式…...
Kali Linux源
中科大 deb http://mirrors.ustc.edu.cn/kali kali-rolling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mirrors.ustc.edu.cn/kali kali-rolling main non-free contrib阿里云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kali kali-rolling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mirrors.…...

【RT摩拳擦掌】基于RT106L/S语音识别的百度云控制系统
【RT摩拳擦掌】基于RT106L/S语音识别的百度云控制系统 一 文档简介二 平台构建2.1 使用平台2.2 百度智能云2.2.1 物联网核心套件2.2.2 在线语音合成 2.3 playback语音数据准备与烧录2.4 开机语音准备与添加2.5 唤醒词识别词命令准备与添加 三 代码准备3.1 sln-local/2-iot 代码…...

国标GB28181视频汇聚平台EasyCVR设备展示数量和显示条数不符的原因排查与解决
国标GB28181/GA/T1400协议/安防综合管理系统EasyCVR视频汇聚平台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将前端设备统一集中接入与汇聚管理。智慧安防/视频存储/视频监控/视频汇聚EasyCVR平台可以提供实时远程视频监控、视频录像、录像回放与存储、告警、语音对讲、云台控制、平台级…...

FastAPI教程I
本文参考FastAPI教程https://fastapi.tiangolo.com/zh/tutorial 第一步 import uvicorn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app FastAPI()app.get("/") async def root():return {"message": "Hello World"}if __name__ __main__:uvicorn.run(&quo…...
如何在 HTML 中实现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
要在HTML中实现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可以使用CSS媒体查询和流动布局。 以下是实现响应式设计的一些关键步骤: 使用CSS媒体查询:CSS媒体查询允许根据屏幕尺寸和设备特性应用不同的CSS样式。通过在CSS中使用media规则…...
【基础篇】第1章 Elasticsearch 引言
1.1 Elasticsearch简介 1.1.1 基本概念 Elasticsearch,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搜索引擎,以其强大的搜索能力和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时代脱颖而出。它基于Apache Lucene库构建,旨在提供高效、可扩展且易于使用的全文检索解决方案。…...
在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C 语言如何在区块链的底层开发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提高性能和安全性?
C语言在区块链底层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性能优化:C语言是一种高效的编程语言,可以直接访问内存和硬件资源。在区块链底层开发中,使用C语言可以更好地利用底…...

量化投资 日周月报 2024-06-28
文章 深度学习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在BigQuant量化交易平台的文章中,探讨了深度学习在量化交易中,特别是在因子挖掘方面的应用。文章提到,随着传统线性模型的潜力逐渐枯竭,非线性模型逐渐成为量化交易的主要探索方向。深度学习因其对非线性关系的拟合能力,在量化交易中展现…...

ESP32 I2S音频总线学习笔记(四): INMP441采集音频并实时播放
简介 前面两期文章我们介绍了I2S的读取和写入,一个是通过INMP441麦克风模块采集音频,一个是通过PCM5102A模块播放音频,那如果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将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通过PCM5102A播放,是不是就可以做一个扩音器了呢…...
在Ubuntu中设置开机自动运行(sudo)指令的指南
在Ubuntu系统中,有时需要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执行某些命令,特别是需要 sudo权限的指令。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编写Systemd服务、配置 rc.local文件或使用 cron任务计划。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并提供…...

如何在网页里填写 PDF 表格?
有时候,你可能希望用户能在你的网站上填写 PDF 表单。然而,这件事并不简单,因为 PDF 并不是一种原生的网页格式。虽然浏览器可以显示 PDF 文件,但原生并不支持编辑或填写它们。更糟的是,如果你想收集表单数据ÿ…...
Xen Server服务器释放磁盘空间
disk.sh #!/bin/bashcd /run/sr-mount/e54f0646-ae11-0457-b64f-eba4673b824c # 全部虚拟机物理磁盘文件存储 a$(ls -l | awk {print $NF} | cut -d. -f1) # 使用中的虚拟机物理磁盘文件 b$(xe vm-disk-list --multiple | grep uuid | awk {print $NF})printf "%s\n"…...

基于TurtleBot3在Gazebo地图实现机器人远程控制
1. TurtleBot3环境配置 # 下载TurtleBot3核心包 mkdir -p ~/catkin_ws/src cd ~/catkin_ws/src git clone -b noetic-devel https://github.com/ROBOTIS-GIT/turtlebot3.git git clone -b noetic https://github.com/ROBOTIS-GIT/turtlebot3_msgs.git git clone -b noetic-dev…...

【JVM】Java虚拟机(二)——垃圾回收
目录 一、如何判断对象可以回收 (一)引用计数法 (二)可达性分析算法 二、垃圾回收算法 (一)标记清除 (二)标记整理 (三)复制 (四ÿ…...

如何应对敏捷转型中的团队阻力
应对敏捷转型中的团队阻力需要明确沟通敏捷转型目的、提升团队参与感、提供充分的培训与支持、逐步推进敏捷实践、建立清晰的奖励和反馈机制。其中,明确沟通敏捷转型目的尤为关键,团队成员只有清晰理解转型背后的原因和利益,才能降低对变化的…...
comfyui 工作流中 图生视频 如何增加视频的长度到5秒
comfyUI 工作流怎么可以生成更长的视频。除了硬件显存要求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在ComfyUI中实现图生视频并延长到5秒,需要结合多个扩展和技巧。以下是完整解决方案: 核心工作流配置(24fps下5秒120帧) #mermaid-svg-yP…...

【Linux】Linux安装并配置RabbitMQ
目录 1. 安装 Erlang 2. 安装 RabbitMQ 2.1.添加 RabbitMQ 仓库 2.2.安装 RabbitMQ 3.配置 3.1.启动和管理服务 4. 访问管理界面 5.安装问题 6.修改密码 7.修改端口 7.1.找到文件 7.2.修改文件 1. 安装 Erlang 由于 RabbitMQ 是用 Erlang 编写的,需要先安…...
前端高频面试题2:浏览器/计算机网络
本专栏相关链接 前端高频面试题1:HTML/CSS 前端高频面试题2:浏览器/计算机网络 前端高频面试题3:JavaScript 1.什么是强缓存、协商缓存? 强缓存: 当浏览器请求资源时,首先检查本地缓存是否命中。如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