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七大原则
一、设计模式概念
1.1 软件设计模式的产生背景
"设计模式"最初并不是出现在软件设计中,而是被用于建筑领域的设计中。
1977年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
在他的著作《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中描述了一些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并提出了 253 种关于对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等进行设计的基本模式。
1990年软件工程界开始研讨设计模式的话题,后来召开了多次关于设计模式的研讨会。直到1995 年,艾瑞克·伽马(ErichGamma)、理査德·海尔姆(Richard Helm)、拉尔夫·约翰森(Ralph Johnson)、约翰·威利斯迪斯(John Vlissides)等 4 位作者合作出版了《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在此书中收录了 23 个设计模式,这是设计模式领域里程碑的事件,导致了软件设计模式的突破。这 4 位作者在软件开发领域里也以他们的“四人组”(Gang of Four,GoF)著称。
1.2 软件设计模式的概念
软件设计模式(Software Design Pattern),又称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它描述了在软件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它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套路,是前辈们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反复使用。
1.3 学习设计模式的必要性
设计模式的本质是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的实际运用,是对类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以及类的关联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充分理解。
正确使用设计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 可以提高程序员的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设计能力。
- 使程序设计更加标准化、代码编制更加工程化,使软件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从而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
- 使设计的代码可重用性高、可读性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维护性强。
1.4 设计模式分类
-
创建型模式
用于描述“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GoF(四人组)书中提供了单例、原型、工厂方法、抽象工厂、建造者等 5 种创建型模式。
-
结构型模式
用于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GoF(四人组)书中提供了代理、适配器、桥接、装饰、外观、享元、组合等 7 种结构型模式。
-
行为型模式
用于描述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以及怎样分配职责。GoF(四人组)书中提供了模板方法、策略、命令、职责链、状态、观察者、中介者、迭代器、访问者、备忘录、解释器等 11 种行为型模式。
二、UML图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用来设计软件的可视化建模语言。它的特点是简单、统一、图形化、能表达软件设计中的动态与静态信息。
UML 从目标系统的不同角度出发,定义了用例图、类图、对象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构件图、部署图等 9 种图。
2.1 类图概述
类图(Class diagram)是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类图不显示暂时性的信息。类图是面向对象建模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类图的作用
- 在软件工程中,类图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图,描述了系统的类的集合,类的属性和类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化了人们对系统的理解;
- 类图是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的重要产物,是系统编码和测试的重要模型。
2.3 类图表示法
2.3.1 类的表示方式
在UML类图中,类使用包含类名、属性(field) 和方法(method) 且带有分割线的矩形来表示,比如下图表示一个Employee类,它包含name,age和address这3个属性,以及work()方法。
属性/方法名称前加的加号和减号表示了这个属性/方法的可见性,UML类图中表示可见性的符号有三种:
-
+:表示public
-
-:表示private
-
#:表示protected
属性的完整表示方式是: 可见性 名称 :类型 [ = 缺省值]
方法的完整表示方式是: 可见性 名称(参数列表) [ : 返回类型]
注意:
1,中括号中的内容表示是可选的
2,也有将类型放在变量名前面,返回值类型放在方法名前面
举个栗子:
上图Demo类定义了三个方法:
- method()方法:修饰符为public,没有参数,没有返回值。
- method1()方法:修饰符为private,没有参数,返回值类型为String。
- method2()方法:修饰符为protected,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类型为int,第二个参数类型为String,返回值类型是int。
2.3.2 类与类之间关系的表示方式
2.3.2.1 关联关系
关联关系是对象之间的一种引用关系,用于表示一类对象与另一类对象之间的联系,如老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丈夫和妻子等。关联关系是类与类之间最常用的一种关系,分为一般关联关系、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我们先介绍一般关联。
关联又可以分为单向关联,双向关联,自关联。
1,单向关联
在UML类图中单向关联用一个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上图表示每个顾客都有一个地址,这通过让Customer类持有一个类型为Address的成员变量类实现。
2,双向关联
从上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所谓的双向关联就是双方各自持有对方类型的成员变量。
在UML类图中,双向关联用一个不带箭头的直线表示。上图中在Customer类中维护一个List<Product>,表示一个顾客可以购买多个商品;在Product类中维护一个Customer类型的成员变量表示这个产品被哪个顾客所购买。
3,自关联
自关联在UML类图中用一个带有箭头且指向自身的线表示。上图的意思就是Node类包含类型为Node的成员变量,也就是“自己包含自己”。
2.3.2.2 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关联关系的一种,是强关联关系,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聚合关系也是通过成员对象来实现的,其中成员对象是整体对象的一部分,但是成员对象可以脱离整体对象而独立存在。例如,学校与老师的关系,学校包含老师,但如果学校停办了,老师依然存在。
在 UML 类图中,聚合关系可以用带空心菱形的实线来表示,菱形指向整体。下图所示是大学和教师的关系图:
class University {private List<Teacher> teas;
}
class Teacher {}
2.3.2.3 组合关系
组合表示类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它是一种更强烈的聚合关系。
在组合关系中,整体对象可以控制部分对象的生命周期,一旦整体对象不存在,部分对象也将不存在,部分对象不能脱离整体对象而存在。例如,头和嘴的关系,没有了头,嘴也就不存在了。
在 UML 类图中,组合关系用带实心菱形的实线来表示,菱形指向整体。下图所示是头和嘴的关系图:
class Head {private Mouth mouth = new Mouth();
}
class Mouth {}
2.3.2.4 依赖关系
依赖关系是一种使用关系,它是对象之间耦合度最弱的一种关联方式,是临时性的关联。在代码中,某个类的方法通过局部变量、方法的参数或者对静态方法的调用来访问另一个类(被依赖类)中的某些方法来完成一些职责。
在 UML 类图中,依赖关系使用带箭头的虚线来表示,箭头从使用类指向被依赖的类。下图所示是司机和汽车的关系图,司机驾驶汽车:
class Driver {private name String;public void drive(Car car) {car.move();}
}
class Car {public void move(){}
}
2.3.2.5 继承关系
继承(泛化)关系是对象之间耦合度最大的一种关系,表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继承关系。
在 UML 类图中,泛化关系用带空心三角箭头的实线来表示,箭头从子类指向父类。在代码实现时,使用面向对象的继承机制来实现泛化关系。例如,Student 类和 Teacher 类都是 Person 类的子类,其类图如下图所示:
2.3.2.6 实现关系
实现关系是接口与实现类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类实现了接口,类中的操作实现了接口中所声明的所有的抽象操作。
在 UML 类图中,实现关系使用带空心三角箭头的虚线来表示,箭头从实现类指向接口。例如,汽车和船实现了交通工具,其类图如图 9 所示。
三、设计原则
1、单一职责原则
对类来说的,即一个类应该只负责一项职责。例如我们以前使用 UserDao 、OrderDao… 一个类或者接口只负责一个职责。
2、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客户端不应该被迫依赖于它不使用的方法;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举个栗子:
比如B、D实现了 interface1,并实现了 operation1~5 方法,A类通过接口依赖于 B 类,只使用了 1、2、3、4方法,C类通过接口依赖于D类,只使用了 1、4、5方法,那么对于A来说 4、5 方法是完全没用的。对于C来说,2、3方法是没有用的,这就违反了 接口隔离原则
interface interface1{void operation1();void operation2();void operation3();void operation4();void operation5();
}class B implements interface1{@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1");}@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2()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2");}@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3()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3");}@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4()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4");}@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5()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5");}
}
class D implements interface1{@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1");}@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2()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2");}@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3()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3");}@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4()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4");}@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5()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5");}
}// A 依赖了 B,但是只用到了方法 1、2、3
class A {public void depend(B b){b.operation1();b.operation2();b.operation3();}
}
// C 依赖了D,但是只用到了方法 1、4、5
class C {public void depend(D d){d.operation1();d.operation4();d.operation5();}
}
对以上结构进行优化:
- 类A通过接口Interface1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nterface1依赖类D,如果接口Interface1对于类A和类C来说不是最小接口,那么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 将接口Interface1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public class InitialSegreg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优化:将接口隔离
interface interface1{void operation1();
}
interface interface2{void operation2();void operation3();
}
interface interface3{void operation4();void operation5();
}class B implements interface1,interface2{@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1");}@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2()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2");}@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3()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3");}
}class D implements interface1,interface3{@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1()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1");}@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4()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4");}@Overridepublic void operation5()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5");}
}// A 依赖了 B
class A {public void depend(B b){b.operation1();b.operation2();b.operation3();}
}// C 依赖了D
class C {public void depend(D d){d.operation1();d.operation4();d.operation5();}
}
3、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依赖倒置(倒转)原则是指: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
-
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
依赖倒转(倒置)的中心思想是面向接口编程
-
依赖倒转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相对于细节的多变性,抽象的东西要稳定的多。以抽象为基础搭建的架构比以细节为基础的架构要稳定的多。在java中,抽象指的是接口或抽象类,细节就是具体的实现类
-
使用接口或抽象类的目的是制定好规范,而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操作,把展现细节的任务交给他们的实现类去完成
总的来说,一个实现类不应该依赖于具体的类,而是依赖于抽象类或者接口。有利于扩展操作
举个例子:
未遵循 依赖倒置 原则,扩展操作非常麻烦。
public class InitialInvers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person.receive(new Email());}
}
class Email{public void getInfo(){System.out.println("电子邮件信息: hello!");}
}class WeiXin{public void getInfo(){System.out.println("微信消息: hello!");}
}
// 这种直接依赖与某个类的方式,不利于扩展。
// 比如:后续还想要接受微信、短信等消息。还需要额外增加类和方法
class Person {// 接受电子邮件消息public void receive(Email email){email.getInfo();}// 接受微信消息public void receiveToWeiXin(WeiXin weiXin){weiXin.getInfo();}
}
优化之后:将依赖于某个具体的类改成一个接口
public class ImproveInvers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person.receive(new Email());person.receive(new WeiXin());}
}interface IReceiver{public void getInfo();
}
class Email implements IReceiver{@Overridepublic void getInfo(){System.out.println("电子邮件信息: hello!");}
}class WeiXin implements IReceiver{@Overridepublic void getInfo(){System.out.println("微信消息: hello!");}
}class Person {// 接受消息: 不需要依赖与某个具体的类,而是依赖于接口。public void receive(IReceiver receiver){receiver.getInfo();}}
依赖关系传递的三种方式:
-
接口传递(上面演示)
-
构造方法传递
-
setter方式传递
class A {}class B {private A a;// 通过构造器传递依赖public B(A a) {this.a = a;}
}class C {private A a;// 通过 setter 方法传递依赖public void setA(A a) {this.a = a;}
}
4、里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OO中的继承性的思考和说明:
- 继承包含这样一层含义:父类中凡是已经实现好的方法,实际上是在设定规范和契约,虽然它不强制要求所有的子类必须遵循这些契约,但是如果子类对这些已经实现的方法任意修改,就会对整个继承体系造成破坏
- 继承在给程序设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比如使用继承会给程序带来侵入性,程序的可移植性降低,增加对象间的耦合性,如果一个类被其他的类所继承,则当这个类需要修改时,必须考虑到所有的子类,并且父类修改后,所有涉及到子类的功能都有可能产生故障
举个例子:
我们发现原来运行正常的相减功能发生了错误。原因就是类B无意中重写了父类的方法,造成原有功能出现错误。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常常会通过重写父类的方法完成新的功能,这样写起来虽然简单,但整个继承体系的复用性会比较差。特别是运行多态比较频繁的时候
public class InitialLiskov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System.out.println("10 -2 =" + a.fun1(10,2));System.out.println("==========================");B b = new B();// 由于B类继承A类,不小心将fun1进行了重写,程序员有可能不知道,对fun1造成了破坏。这时程序就会出现问题。// 原本fun1是减法,破坏后成了加法System.out.println("11 -3 =" + b.fun1(11,3));}
}class A {public int fun1(int a,int b) {return a -b;}
}class B extends A {// B继承了A,如果不小心重写了A中的fun1方法,这就有可能对A类中的方法带来了破坏public int fun1(int a, int b) {return a+b;}public int fun2(int a,int b) {return fun1(a,b) + 1;}
}
里式替换原则介绍:
-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在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以为姓里的女士提出的。
- 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 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换句话说,子类继承父类时,除添加新的方法完成新增功能外,尽量不要重写父类的方法
- 里氏替换原则告诉我们,继承实际上让两个类耦合性增强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聚合,组合,依赖 来解决问题。.
。
针对以上例子出现的情况,如何解决呢?
通用的做法是:原来的父类和子类都继承一个更通俗的基类,原有的继承关系去掉,采用依赖,聚合,组合等关系代替.
public class ImproveLiskov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System.out.println("10 -2 =" + a.fun1(10,2));System.out.println("==========================");B b = new B();// 由于 B 类没有继承A, 那么程序员就知道不能通过B对象调用A中的方法。而是通过 a 去调用。// 因此就不会出现功能被破坏的问题。System.out.println("11 -3 =" + b.a.fun1(11,3));}
}// 取消A、B的继承关系,抽取出一个基类
class Base {public int fun1(int a,int b) {return a -b;}
}
class A extends Base{}class B extends Base {// 通过组合关系,使用A类A a = new A();public int fun1(int a, int b) {return a+b;}public int fun2(int a,int b) {return fun1(a,b) + 1;}}
5、开闭原则(OCP)
-
开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是编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
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提供方),对修改关闭(对使用方)。用抽象构建框架,用实现扩展细节。
-
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
-
编程中遵循其它原则,以及使用设计模式的目的就是遵循开闭原则。
举个例子:
public class initialOC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GraphicEditor graphicEditor = new GraphicEditor();graphicEditor.drawCircle(new Circle());graphicEditor.drawRectangle(new Rectangle());}
}// 客户端【使用方】
class GraphicEditor {public void drawShape(Shape s) {if (s.m_type == 1)drawRectangle(s);else if (s.m_type == 2)drawCircle(s);}// 绘制长方形public void drawRectang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矩形");}// 绘制圆形public void drawCirc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圆形");}
}// 图形类
class Shape {int m_type;
}// 长方形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Rectangle() {super.m_type = 1;}
}// 圆形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Circle() {super.m_type = 2;}
}
以上这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是比较好理解,简单易操作。
-
缺点是违反了设计模式的ocp原则,对扩展开放【提供方】,对修改关闭【使用方。即当我们给类增加新功能的时候,尽量不修改代码,或者尽可能少修改代码.
比如我们这时要新增加一个图形种类 三角形,我们需要做如下修改,修改的地方较多
public class initialOC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GraphicEditor graphicEditor = new GraphicEditor();graphicEditor.drawCircle(new Circle());graphicEditor.drawRectangle(new Rectangle());graphicEditor.drawTriangle(new Triangle());}
}// 客户端【使用方】
class GraphicEditor {public void drawShape(Shape s) {if (s.m_type == 1)drawRectangle(s);else if (s.m_type == 2)drawCircle(s);else if (s.m_type == 3)drawTriangle(s);}// 绘制长方形public void drawRectang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矩形");}// 绘制圆形public void drawCirc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圆形");}// 新增加功能:绘制三角形public void drawTriangle(Shape r) {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
}// 图形类
class Shape {int m_type;
}// 长方形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Rectangle() {super.m_type = 1;}
}// 圆形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Circle() {super.m_type = 2;}
}// 新增加功能:三角形
class Triangle extends Shape {Triangle() {super.m_type = 3;}
}
利用OCP原则对以上代码进行优化:
把创建Shape类做成抽象类,并提供一个抽象的draw方法,让子类去实现即可,这样我们有新的图形种类时,只需要让新的图形类继承Shape,并实现draw方法即可,
使用方的代码就不需要修 -> 满足了开闭原则
public class ImproveOC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GraphicEditor graphicEditor = new GraphicEditor();graphicEditor.shapeDraw(new Rectangle());graphicEditor.shapeDraw(new Circle());graphicEditor.shapeDraw(new Triangle());}
}// 客户端【使用方】
class GraphicEditor {public void shapeDraw(Shape s) {s.draw();}
}// 将 图形类 设计成一个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Shape {// 提供一个抽象方法abstract void draw();
}// 长方形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Override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矩形");}
}// 圆形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Override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圆形");}
}// 新增加功能:三角形
class Triangle extends Shape {@Override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
}
6、迪米特法则(Demeter Principle)
-
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
类与类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
-
迪米特法则(Demeter Principle)又叫最少知道原则,即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对于被依赖的类不管多么复杂,都尽量将逻辑封装在类的内部。对外除了提供的public 方法,不对外泄露任何信息
-
迪米特法则还有个更简单的定义: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
直接的朋友:每个对象都会与其他对象有耦合关系,只要两个对象之间有耦合关系,我们就说这两个对象之间是朋友关系。耦合的方式很多,依赖,关联,组合,聚合等。其中,我们称出现成员变量,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的朋友,而出现在局部变量中的类不是直接的朋友。也就是说,陌生的类最好不要以局部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类的内部。
// B是A的直接朋友
class A {B b;public List<B> m1(B b) {};
}
class B {public void m2(){// A 是 B非直接朋友A a = new A();}
}
举个例子:
对于SchoolManager来说, CollegeManager、Employee是直接朋友类,CollegeEmployee不是直接朋友类。违反了迪米特法则。
根据 迪米特法则,应该避免出现这种非直接朋友的依赖
public class Demeter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hoolManager schoolManager = new SchoolManager();schoolManager.printAllEmployee(new CollegeManager());}
}// 学校员工类
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 学院员工类
class College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 学院管理类
class CollegeManager {public List<College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CollegeEmployee>();for (int i = 0; i < 10; i++) {CollegeEmployee emp = new CollegeEmployee();emp.setId("学院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
}// 学校管理类
class SchoolManager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for (int i = 0; i < 5; i++)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emp.setId("学校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 TODO : CollegeManager、Employee是直接朋友类,CollegeEmployee不是直接朋友类。违反了迪米特法则public void printAllEmployee(CollegeManager sub)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1 = sub.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院员工------------");for (CollegeEmployee e : list1) {System.out.println(e.getId());}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校员工------------");for (Employee e : list2)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根据迪米特法则优化:
public class Demeter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SchoolManager schoolManager = new SchoolManager();schoolManager.printAllEmployee(new CollegeManager());}}class 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class CollegeEmployee {private String id;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this.id = id;}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 id;}
}class CollegeManager {public List<College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College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CollegeEmployee>();for (int i = 0; i < 10; i++) {CollegeEmployee emp = new CollegeEmployee();emp.setId("学院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 各司其职,在学院管理类中打印学院员工IDpublic void printEmployee(){List<CollegeEmployee> list1 = 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院员工------------");for (CollegeEmployee e : list1) {System.out.println(e.getId());}}
}class SchoolManager {public List<Employee> getAllEmployee() {List<Employee> list = new ArrayList<Employee>();for (int i = 0; i < 5; i++) {Employee emp = new Employee();emp.setId("学校员工id= " + i);list.add(emp);}return list;}void printAllEmployee(CollegeManager sub) {sub.printEmployee();List<Employee> list2 = this.getAllEmployee();System.out.println("------------学校员工------------");for (Employee e : list2) {System.out.println(e.getId());}}
}
总结
-
迪米特法则的核心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
-
但是注意:由于每个类都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因此迪米特法则只是要求降低类间(对象间)耦合关系, 并不是要求完全没有依赖关系
7、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三、设计原则核心思想
-
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
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
为了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
相关文章: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
一、设计模式概念 1.1 软件设计模式的产生背景 "设计模式"最初并不是出现在软件设计中,而是被用于建筑领域的设计中。 1977年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x…...

【Mybatis系列】Mybatis常见的分页方法以及源码理解
Mybatis-Plus的selectPage 引入依赖 <dependency><groupId>com.baomidou</groupId><artifactId>mybatis-plus-boot-starter</artifactId><version>3.5.1</version></dependency>添加分页插件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

Java面向对象:多态特性的学习
本文介绍了Java面向对象多态特性, 多态的介绍. 多态的实现条件–1.发生继承.2.发生重写(重写与重载的区别)3.向上转型与向下转型.4.静态绑定和动态绑定5. 实现多态 举例总结多态的优缺点 避免在构造方法内调用被重写的方法… Java面向对象:多态特性的学习一.什么是多态?二.多态…...

id函数 / 可变类型变量 / 不可变类型变量 / +=操作
前言 再说正文之前,需要大家先了解一下对象,指针和引用的含义,不懂得同学可以参考我上一篇博客“(12条消息) 引用是否有地址的讨论的_xx_xjm的博客-CSDN博客” 正文 一: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这句话我相信…...

aws apigateway 使用apigateway集成lambda
参考资料 代理集成,https://docs.aws.amazon.com/zh_cn/apigateway/latest/developerguide/api-gateway-create-api-as-simple-proxy-for-lambda.html非代理集成,https://docs.aws.amazon.com/zh_cn/apigateway/latest/developerguide/getting-started-…...

Linux SPI 驱动实验
目录 一、Linux 下 SPI 驱动框架简介 1、SPI 主机驱动 2、SPI 设备驱动 SPI 设备数据收发处理流程 3、SPI 设备和驱动匹配过程 二、添加SPI 设备信息 1、添加 ICM20608 所使用的 IO 2、 在 ecspi3 节点追加 icm20608 子节点 三、编写 ICM20608 驱动 1、修改makefile…...

[1.4]计算机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大内核/单内核/宏内核微内核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是这样的。 但是操作系统的内部其实还可以再进一步地划分。 一部分是内核的功能,一部分是非内核的功能。 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功能&…...

FPGA的GigE Vision IP相机图像采集方案设计,转换为千兆UDP,支持10G MAC
1 概述 GigE Vision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协议,要在FPGA中完全实现具有较大的难度。如果FPGA作为接收端希望实现GigE Vision相机的配置和图像采集功能,则只需要实现其中小部分功能即可。本文对原有GigE Vision协议的结构进行了裁剪,仅保留设备搜索…...

大数据相关面试题
linux 常见linux高级命令? top、iotopnetstatdf -hjmap -heaptarrpmps -efshell 用过的shell工具? awk Awk 命令详解 - 简书 awk是行处理器: 相比较屏幕处理的优点,在处理庞大文件时不会出现内存溢出或是处理缓慢的问题,通常用来…...

AI绘画第二步,抄作业复现超赞的效果!
上一篇,讲了如何安装AI绘画软件,但是装完后发现生成效果很渣!而网上那些效果都很赞。真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今天就是来聊聊如何抄作业,最大程度的还原那些超赞的效果。换一种说法就是,教大家如何使…...
Python的并发编程
我们将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称为进程。每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系统状态,包含内存状态、打开文件列表、追踪指令执行情况的程序指针以及一个保存局部变量的调用栈。通常情况下,一个进程依照一个单序列控制流顺序执行,这个控制流被称为该进程的主线…...

【Linux】基本系统维护命令
😊😊作者简介😊😊 : 大家好,我是南瓜籽,一个在校大二学生,我将会持续分享C/C相关知识。 🎉🎉个人主页🎉🎉 : 南瓜籽的主页…...

高数:数列的收敛
数列特点无限个数特定顺序数列和集合区别集合可以乱序,数列不行集合出现重复元素依然相同,数列出现新的重复元素就不相等[1,2,3,4][1,2,3,3,4]对集合来说相等,…...

不平凡的一天——
作者:指针不指南吗 专栏:个人日常记录 🐾或许会很慢,但是不可以停下来🐾 文章目录1.自我介绍2.上学期3.不凡的一天4.新学期写个博客,简单记录一下,新学期加油!!ÿ…...
【Java基础】Map遍历的5种方式
目录 创建一个集合 方式一:Iterator 迭代器遍历 map.entrySet().iterator(); map.keySet().iterator(); 方式二:For Each方式遍历 map.forEach(BiConsumer action) 方式三:获取Collection集合 map.values().forEach() 方式四&#x…...

第十四届蓝桥杯三月真题刷题训练——第 2 天
目录 题目1:奇数倍数 代码: 题目2:求值 代码: 题目3:求和 代码: 题目4:数位排序 代码: 题目1:奇数倍数 题目描述 本题为填空题,只需要算出结果后,在代码中使用输出语句将所填结果输出即…...

自然语言处理历史最全预训练模型(部署)汇集分享
什么是预训练模型?预练模型是其他人为解决类似问题而创建的且已经训练好的模型。代替从头开始建立模型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在其他问题上训练过的模型作为起点。预训练的模型在相似的应用程序中可能不是100%准确的。本文整理了自然语…...

csdn写文章自定义表格怎么做
前言 CSDN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表格,不同于Word文档中直接插入表格(自定义几行几列),使用CSDN自带的md文本编辑器时,很难快速插入想要的表格样式,追究原因,也是因为md的语法问题&…...
Pytorch处理数据与训练网络问题汇总(协同训练)
基础语法 模型训练 【Swin-Unet】官方代码预训练权重加载函数load_from() 实际上由于SwinUnet是一个encoder-decoder对称的结构,因此加载权重时,作者并没有像通常那样仅仅加载encoder部分而不加载decoder部分,而是同时将encoder的权重对称地…...

机器学习:基于神经网络对用户评论情感分析预测
机器学习:基于神经网络对用户评论情感分析预测 作者:AOAIYI 作者简介:Python领域新星作者、多项比赛获奖者:AOAIYI首页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或能帮助到你学习,可以点赞Ǵ…...

龙虎榜——20250610
上证指数放量收阴线,个股多数下跌,盘中受消息影响大幅波动。 深证指数放量收阴线形成顶分型,指数短线有调整的需求,大概需要一两天。 2025年6月10日龙虎榜行业方向分析 1. 金融科技 代表标的:御银股份、雄帝科技 驱动…...

Chapter03-Authentication vulnerabilities
文章目录 1. 身份验证简介1.1 What is authentication1.2 difference between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1.3 身份验证机制失效的原因1.4 身份验证机制失效的影响 2. 基于登录功能的漏洞2.1 密码爆破2.2 用户名枚举2.3 有缺陷的暴力破解防护2.3.1 如果用户登录尝试失败次…...

Unity3D中Gfx.WaitForPresent优化方案
前言 在Unity中,Gfx.WaitForPresent占用CPU过高通常表示主线程在等待GPU完成渲染(即CPU被阻塞),这表明存在GPU瓶颈或垂直同步/帧率设置问题。以下是系统的优化方案: 对惹,这里有一个游戏开发交流小组&…...
java 实现excel文件转pdf | 无水印 | 无限制
文章目录 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1.项目远程仓库配置 2.pom文件引入相关依赖 3.代码破解 二、Excel转PDF 1.代码实现 2.Aspose.License.xml 授权文件 总结 前言 java处理excel转pdf一直没找到什么好用的免费jar包工具,自己手写的难度,恐怕高级程序员花费一年的事件,也…...

【快手拥抱开源】通过快手团队开源的 KwaiCoder-AutoThink-preview 解锁大语言模型的潜力
引言: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快手Kwaipilot团队推出的 KwaiCoder-AutoThink-preview 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首个公开的AutoThink大语言模型(LLM)。该模型代表着该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独特方式融合思考与非思考…...
Robots.txt 文件
什么是robots.txt? robots.txt 是一个位于网站根目录下的文本文件(如:https://example.com/robots.txt),它用于指导网络爬虫(如搜索引擎的蜘蛛程序)如何抓取该网站的内容。这个文件遵循 Robots…...
Spring AI与Spring Modulith核心技术解析
Spring AI核心架构解析 Spring AI(https://spring.io/projects/spring-ai)作为Spring生态中的AI集成框架,其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模块化架构降低AI应用的开发复杂度。与Python生态中的LangChain/LlamaIndex等工具类似,但特别为多语…...

初学 pytest 记录
安装 pip install pytest用例可以是函数也可以是类中的方法 def test_func():print()class TestAdd: # def __init__(self): 在 pytest 中不可以使用__init__方法 # self.cc 12345 pytest.mark.api def test_str(self):res add(1, 2)assert res 12def test_int(self):r…...
scikit-learn机器学习
# 同时添加如下代码, 这样每次环境(kernel)启动的时候只要运行下方代码即可: # Also add the following code, # so that every time the environment (kernel) starts, # just run the following code: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home/aistudio/external-libraries)机…...

【JVM】Java虚拟机(二)——垃圾回收
目录 一、如何判断对象可以回收 (一)引用计数法 (二)可达性分析算法 二、垃圾回收算法 (一)标记清除 (二)标记整理 (三)复制 (四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