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TCP回显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构造,以及相关bug解决方法
文章目录
- ServerSocket
- 构造方法
- 方法
- Socket
- 构造方法
- 方法
- 回显服务器(Echo Server)
- 1. 构造方法
- 2. 建立连接
- processConnection 方法的创建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 3. 完整代码
- 客户端(Echo Client)
- 1. 构造方法
- 2. 启动客户端
- 3. 完整代码
- 服务器代码中的三个严重 bug
- 1. 内存缓冲区
- 2. 资源释放
- 3. 多个客户端连接同一个服务器
不像 UDP 有 DatagramPacket 是专门的“UDP 数据报”,TCP 没有专门的“TCP 数据报”
- 因为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TCP 传输数据的基本单位就是 byte
- UDP 是面向数据报,UDP 这里需要定义专门的类,表示 UDP 数据报,作为 UDP 传输的基本单位
- TCP 这里在进行读数据或者写数据的时候,都是以字节或字节数组作为参数进行操作的
ServerSocket
专门给服务器使用的 socket 对象
构造方法
|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
|---|---|---|
| ServerSocket(int port) 创建⼀个服务端流套接字 Socket,并绑定到指定端⼝ | 创建⼀个服务端流套接字 Socket,并绑定到指定端⼝ |
方法
|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
|---|---|---|
| Socket accept() | 开始监听指定端⼝(创建时绑定的端⼝),有客⼾端连接后,返回⼀个服务端 Socket 对象,并基于该 Socket 建⽴与客⼾端的连接,否则阻塞等待 | |
| void close() | 关闭此套接字 |
- TCP 是有连接的,有连接就需要有一个“建立连接”的过程
- 建立连接的过程就类似于打电话
- 此处的 accept 就相当于接电话
- 由于客户端是“主动发起”的一方,服务器是“被动接受”的一方,一定是客户端打电话,服务器接电话
Socket
既会给客户端使用,又会给服务器使用
构造方法
|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
|---|---|---|
|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 | 创建⼀个客⼾端流套接字 Socket,并与对应 IP 的主机上,对应端⼝的进程建⽴连接 |
- 构造这个对象,就是和服务器“打电话”,建立连接
方法
| 方法签名 | 方法说明 | |
|---|---|---|
| InetAddress getInetAddress() | 返回套接字所连接的地址 | |
|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 返回此套接字的输⼊流 | |
|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 返回此套接字的输出流 |
InputStream 和 OutputStream 称为“字节流”
- 前面针对文件操作的方法,针对此处的
TCP Socket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
回显服务器(Echo Server)
1. 构造方法
- 创建一个
Server Socket对象,起到“遥控网卡”的作用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
- 对于服务器这一端来说,需要在
socket对象创建的时候,就指定一个端口号port,作为构造方法的参数 - 后续服务器开始运行之后,操作系统就会把端口号和该进程关联起来
- 端口号的作用就是来区分进程的,一台主机上可能有很多个进程很多个程序,都要去操作网络。当我们收到数据的时候,哪个进程来处理,就需要通过端口号去区分
- 所以就需要在程序一启动的时候,就把这个程序关联哪个端口指明清楚
- 在调用这个构造方法的过程中,
JVM就会调用系统的Socket API,完成“端口号-进程”之间的关联动作- 这样的操作也叫“绑定端口号”(系统原生
API名字就叫bind) - 绑定好了端口号之后,就明确了端口号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
- 这样的操作也叫“绑定端口号”(系统原生
-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同一时刻,一个端口号只能被一个进程绑定;但是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通过创建多个
Socket对象来完成)- 因为端口号是用来区分进程,收到数据之后,明确说这个数据要给谁,如果一个端口号对应到多个进程,那么就难以起到区分的效果
- 如果有多个进程,尝试绑定一个端口号,只有一个能绑定成功,后来的都会绑定失败
2. 建立连接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while(true) { //建立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
}
- TCP 建立连接的流程,是操作系统内核完成的,我们的代码感知不到
accept操作,是内核已经完成了连接建立的操作,然后才能够进行“接通电话”accept相当于是针对内核中已经建立好的连接进行“确认”动作
- 由于
accept的返回对象是Socket,所以还需要创建一个clientSocket来接收返回值clientSocket和serverSocket这两个都是Socket,都是“网卡的遥控器”,都是用来操作网卡的。但是在TCP中,使用两个不同的Socket进行表示,他们的分工是不同的,作用是不同的serverSocket就相当于是卖房子的销售,负责在外面揽客clientSocket相当于是售楼部里面的置业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
processConnection 方法的创建
针对一个连接,提供处理逻辑
- 先打印客户端信息
- 然后创建一个
InputStream对象用来读取数据,创建一个OutputStream对象 - 随后,在
while死循环中完成客户端针对请求的响应处理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 //打印客户端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上线!\n",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while(true)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
- 因为
TCP是全双工的通信,所以一个Socket对象,既可以读,也可以写 - 因此就可以通过
clientSocket对象拿出里面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我们就既能读,也能写了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通过 inputStream.read() 读取请求,但如果直接这样读就不方便,读到的还是二进制数据
- 我们可以先使用
Scanner包装一下InputStream,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读取这里的请求数据了
//针对一个连接,提供处理逻辑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 //打印客户端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上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使用 Scanner 包装一下 InputStream,就可以更方便地读取这里的请求数据了 while(true)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if(!scanner.hasNext()){ //如果 scanner 无法读取数据,说明客户端关闭了连接,导致服务器这边读取到 “末尾” break; }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
- 当
scanner无法读取出数据时(scanner没有下一个数据了),说明客户端关闭了连接,导致服务器这边读到了末尾,就进行break- 在这个判断的外面(
try/catch外面)加上日志,当数据读完后break了,就打印日志
- 在这个判断的外面(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由于是回显服务器,所以请求就是响应,process 就是直接 return request
//针对一个连接,提供处理逻辑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 //打印客户端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上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使用 Scanner 包装一下 InputStream,就可以更方便地读取这里的请求数据了 while(true)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if(!scanner.hasNext()){ //如果 scanner 无法读取数据,说明客户端关闭了连接,导致服务器这边读取到 “末尾” break; }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private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
- 这里的请求就是读取的
InputStream里面的数据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针对一个连接,提供处理逻辑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 //打印客户端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上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使用 Scanner 包装一下 InputStream,就可以更方便地读取这里的请求数据了 PrintWrite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while(true)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if(!scanner.hasNext()){ //如果 scanner 无法读取数据,说明客户端关闭了连接,导致服务器这边读取到 “末尾” break; }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private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
- 此处写入响应的时候,会在末尾加上“
\n”- 我们在刚才在使用
scanner读取请求的时候,隐藏了一个条件——请求是以“空白符”(空格、回车、制表符、垂直制表符、翻页符…)结尾,否则就会在next()或者hasNext()那里发生阻塞,这样就没法读取到数据了 - 因此此处约定,使用“
\n”作为请求和响应的结尾标志
- 我们在刚才在使用
TCP是字节流的,读写方式存在无数种可能,就需要有办法区分出,从哪里到哪里是一个完整的请求- 此处就可以引入分隔符来区分
3. 完整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while(true) { //建立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 } //针对一个连接,提供处理逻辑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 //打印客户端信息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上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使用 Scanner 包装一下 InputStream,就可以更方便地读取这里的请求数据了 while(true) { // 1. 读取请求并解析 if(!scanner.hasNext()){ //如果 scanner 无法读取数据,说明客户端关闭了连接,导致服务器这边读取到 “末尾” break; } String request = scanner.next(); // 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process(request); // 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System.out.printf("[%s:%d] req=%s; resp=%s\n",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 private String process(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Server server = new TcpEchoServer(9090); server.start(); }
}
虽然把服务器代码编写的差不多了,但还存在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 bug
但需要结合后面客户端的代码进行分析
客户端(Echo Client)
1. 构造方法
首先创建一个 Socket 对象,来进行网络通信,再创建构造方法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TcpEchoClient {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p, int server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 new Socket(serverIp,serverPort); }
}
- 写构造方法的时候,就不能使用无参数的版本了,需要在这里指定要访问的服务器的
IP和端口号- 这里可以直接填入一个
String类型的IP,不用像前面UDP那样还需要手动转换
- 这里可以直接填入一个
2. 启动客户端
- 先拿出
socket里面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再进行while循环 - 使用
Scanner包装一下InputStream,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读取这里的请求数据了 - 实例化一个
PrintWriter对象,获取到OutputStream,方便后续对数据进行打印 - 创建一个
scannerIn对象,用来读取从控制台输入的数据
public voi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In = new Scanner(System.in);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while(true){ //1. 从控制台读取数据 System.out.println("-> "); String request = scannerIn.next(); //2. 把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 //3. 从服务器读取响应 if(!scanner.hasNext()){ break; } String response = scanner.next(); //4. 打印响应结果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步骤上和 UDP 是非常相似的,只不过此处的 API 不一样
- 前面的 UDP 不管发送也好,接收也罢,都是先去构造一个 DatagramPacket 再去操作,但是对于 TCP 来说,它是纯字节流的操作,就拿字节作为单位进行操作即可
- 这里为了操作方便,又给这个字节流套上了对应的字符流/工作类,之后再去进行读写,都会非常方便
3. 完整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cpEchoClient {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Client(String serverIp, int server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 new Socket(serverIp,serverPort); } public voi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In = new Scanner(System.in); PrintWriter printWriter = 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 while(true){ //1. 从控制台读取数据 System.out.println("-> "); String request = scannerIn.next(); //2. 把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 //3. 从服务器读取响应 if(!scanner.hasNext()){ break; } String response = scanner.next(); //4. 打印响应结果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cpEchoClient client = new TcpEchoClient("127.0.0.1",9090); client.start(); }
}
服务器代码中的三个严重 bug
1. 内存缓冲区
- 客户端发送了数据之后,并没有任何响应
此处的情况是,客户端并没有真正的将数据发送出去,服务器没有收到,自然没有任何响应
//这是客户端中,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的代码
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这是服务器中,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的代码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PrintWriter这样的类,以及很多IO流中的类,都是“自带缓冲区”的- 进行文件/网络操作,都是 IO 操作,IO 操作本身是一种耗时比较多,开销比较大的操作。耗时比较多的操作频繁进行,就会影响程序执行效率,所以我们可以引入“缓冲区”,减少 IO 的次数,从而提高效率
- 引入“缓冲区”之后,进行写入操作,不会立即触发 IO,而是先放到内存缓冲区中,等到缓冲区里攒了一波之后,再统一进行发送
- 此处可以引入
flush操作,主动“刷新缓冲区”- flush 的原意为“冲刷”,类似于冲厕所
改为:
// 客户端
printWriter.println(request);
printWriter.flush();// 服务器
printWriter.println(response);
printWriter.flush();
2. 资源释放
- 当前的服务器代码,针对 clientSocket 没有进行 close 操作
while(true) { //建立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
- 像
ServerSocket和DatagramPacket,它们的生命周期都是跟随整个进程的,和进程同生死,进程关了之后他俩对应的资源也释放了 - 但此处的
clientSocket并非如此,它是“连接级别”的数据,随着客户端断开连接了,这个Socket也就不再使用了,但资源是不释放的- 即使是同一个客户端,断开之后,重新连接,也是一个新
Socket,和旧的Socket不是同一个了 - 因此,这样的
Socket就应该主动关闭掉,避免文件资源泄露
- 即使是同一个客户端,断开之后,重新连接,也是一个新
改后:
把 close 加到 finally 里面,把日志前移(不然释放之后日志就打印不出来了)
private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while(true) { ...}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 System.out.printf("[%s:%d] 客户端下线!\n",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tSocket.getPort()); clientSocket.close(); }
}
GC 释放的是内存资源,此处讨论的“文件资源泄露”是针对文件描述符的
- 其实,流对象如果被
GC回收了,也是会自动执行close的,但是由于GC过程是不可逆的(不知道GC什么时候发生,也不知到这次GC是否能释放掉你这个对象) - 一个对象可能不会很及时释放,在有些情况下,在还没来得及释放的时候,就导致这里的文件描述符就没了
- 因此,我们写代码不能全指望这个东西,尤其是当前“高并发”服务器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就可能处理大量的客户端
3. 多个客户端连接同一个服务器
- 尝试使用多个客户端来同时连接服务器
作为一个服务器,就是要同时给多个客户端提供服务的
- 当第一个客户端连上服务器之后,服务器代码救护已进入
processConnect内部的while循环,无法跳出 - 此时第二个客户端尝试连接的时候,无法执行到第二次
accept - 所有第二个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数据,都积压在操作系统的内核的接收缓冲区中
第一个客户端推出的时候,processConnect的循环就结束了,于是外层的循环就可以执行accept了,也是就可以处理第二个客户端之前积压的请求数据了 - 此处无法处理多个客户端,本质上是服务器代码结构存在问题
- 采取了双重
while循环的写法,导致进入里层while的时候,外层while就无法执行了 - 解决办法就是:把双重
while改成一重while,分别进行执行——使用多线程
改后: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while(true) { //建立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Thread t = new Thread(() -> { try {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t.start(); }
}
相关文章:
【网络】TCP回显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构造,以及相关bug解决方法
文章目录 ServerSocket构造方法方法 Socket构造方法方法 回显服务器(Echo Server)1. 构造方法2. 建立连接processConnection 方法的创建1. 读取请求并解析2.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3. 把响应写回给客户端 3. 完整代码 客户端(Echo Clientÿ…...
Python知识点:如何使用Boto3进行AWS服务管理
使用 boto3 来管理 AWS 服务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方式,因为 boto3 是 AWS 提供的官方 Python SDK。下面是使用 boto3 管理 AWS 服务的基本步骤,包括设置、操作和常见的 AWS 服务示例。 1. 安装 boto3 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boto3。可以使用 pi…...
Java - 正则表达式
Java 提供了 java.util.regex 包,它包含了 Pattern 和 Matcher 类,用于处理正则表达式的匹配操作。 正则表达式的模式 正则表达式的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字面值字符:例如字母、数字、空格等,可以直接匹配它们自身。…...
Vue一款流行的JavaScript前端框架
1.Vue简介 Vue是一款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 JavaScript 框架。它基于标准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并提供了一套声明式的、组件化的编程模型,帮助你高效地开发用户界面。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界面,Vue 都可以胜任。 Vue所关注的核心是MVC…...
GPT-SoVITS
文章目录 model archS1 ModelS2 model model arch S1 model: AR model–ssl tokensS2 model: VITS,ssl 已经是mel 长度线性相关,MRTE(ssl_codes_embs, text, global_mel_emb)模块,将文本加强相关,学到一个参考结果 S1 Model cla…...
linux高级编程——文件IO(常用函数大全)
1.相关介绍及常用函数 Linux高级编程中的目录IO操作是文件系统编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到目录的打开、读取、遍历和关闭等操作。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目录IO操作和相关的系统调用函数 1.1 opendir函数 打开目录:使用opendir函数打开一个目录&#…...
matplotlib画图
Matplotlib 先写一个最简单的: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1,4],[2,8]) #plot画折线图plt.show() 确定两个点画一条线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1,23,4,56,7,6] #x轴数据 y[22,44,56,67,43,2] #y轴数据 s[22,43,33,44,43,7] plt.p…...
Jetpack 各种框架简介
Jetpack是Google推出的一套为Android开发提供极大便利的组件、工具和指导集,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质量的应用,并遵循最佳实践。 Jetpack不仅是一个提高开发效率的工具集,还是Android开发的未来方向。它通过整合各种组件和工具࿰…...
海康VisionMaster使用学习笔记5-开机自启动
开机自启动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会希望机台上电开机后,软件能自启动避免现场人员误操作,减少机台重新上电时的操作步骤以提升效率。 设置 打开VM,点击设置,软件设置->开机自启动->勾选开机自启动->确定 默认运行界面 启动时以设定的…...
驾驭数据之序:SQL序列的奥秘与实现
标题:驾驭数据之序:SQL序列的奥秘与实现 摘要 在数据库管理中,保证数据的有序性和唯一性是至关重要的。SQL序列(Sequence)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库对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不同数据库系统中生成连续数字的手…...
【LeetCode】148. 排序链表
排序链表 题目描述: 给你链表的头结点 head ,请将其按 升序 排列并返回 排序后的链表 。 示例 1: 输入:head [4,2,1,3] 输出:[1,2,3,4]示例 2: 输入:head [-1,5,3,4,0] 输出:…...
阿里云-java调用短信服务,第三方接口的开启(傻瓜式教程)
第一步:在浏览器中,搜索阿里云 第二步:打开aly的主页 第三步:在最上方的导航栏中,找到云市场,注意不要点击,会自动有触发悬浮框出现,在悬浮框中找到 短信 第四步:点击 短…...
以node / link文件表征的道路网络-----基于南京公路公开数据做路径规划(下)------dijkstra算法的一些简单花样
在不改变dijkstra算法本身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数据源的角度出发,解决我们的一些简单需求: 比较初级且粗暴的玩法,可以是强行赋予一些link极端的路段长度。 对于我们坚决不希望车辆行驶的道路、禁行区、或是危险区,就…...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ASCII编码中,无法显示或打印的字符是()。 A.字符$,%,# B.运算符号*,.,/ C.空格 D.ASCII编码值在0-30间的控制符号将十进制数31.625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15.10 B.If.a C.37.5 D.If.10在计算机中,同统一指挥和控制计…...
Redis主从同步配置
1: 安装Redis 参考 linux ubuntu安装redis_ubuntu离线安装redis7.2.5-CSDN博客 2:创建目录 到达redis 根目录 cd /usr/redis/# 创建主从工作目录 mkdir -p replication/6379 # master 节点 mkdir -p replication/6378 # 从节点 mkdir -p replication/6377 # 从节点…...
输出重定向
输出重定向是指将程序的输出(标准输出、错误输出等)重定向到指定的位置,而不是默认的输出设备(通常是终端/控制台)。在 Unix/Linux 系统中,输出重定向通过使用符号 >、>>、2> 等来实现。 常见…...
ubuntu20.04挂载机械硬盘
环境说明 1.基于清华源地址下载的ubuntu20.04制作的系统盘,然后安装在PC上(固态硬盘) 2.机械硬盘无法看见 目的 挂载机械硬盘,开机就能自动启动/挂载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5624642/article/details/137713143…...
Python轻量级 NoSQL 数据库之tinydb使用详解
概要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是非常常见的需求。对于简单的数据存储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可能显得过于复杂。TinyDB 是一个纯 Python 实现的轻量级 NoSQL 数据库,专为嵌入式场景设计,适用于小型项目、原型开发和教学等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 TinyDB 库,…...
【数据结构】二叉树(二)遍历
上篇已经了解对二叉树有了大概了解,本篇学习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及层序遍历的递归与非递归共7种遍历方法,快收藏吧~ 目录 1、前序遍历 递归方式: 迭代方式: 2、中序遍历 递归方式: 迭代方式: …...
NGINX 常用内置变量
目录 $remote_addr 变量 $args 变量 $is_args 变量 $document_root 变量 $document_uri 变量 $host 变量 $limit_rate 变量 $remote_port 变量 $remote_port --显示客户端端口 $request_method 变量 --返回请求方式 $request_filename 变量 --返回请求实际路径 $request_uri…...
React 第五十五节 Router 中 useAsyncError的使用详解
前言 useAsyncError 是 React Router v6.4 引入的一个钩子,用于处理异步操作(如数据加载)中的错误。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用途并提供代码示例。 一、useAsyncError 用途 处理异步错误:捕获在 loader 或 action 中发生的异步错误替…...
如何在看板中体现优先级变化
在看板中有效体现优先级变化的关键措施包括:采用颜色或标签标识优先级、设置任务排序规则、使用独立的优先级列或泳道、结合自动化规则同步优先级变化、建立定期的优先级审查流程。其中,设置任务排序规则尤其重要,因为它让看板视觉上直观地体…...
基于Uniapp开发HarmonyOS 5.0旅游应用技术实践
一、技术选型背景 1.跨平台优势 Uniapp采用Vue.js框架,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可同步生成HarmonyOS、iOS、Android等多平台应用。 2.鸿蒙特性融合 HarmonyOS 5.0的分布式能力与原子化服务,为旅游应用带来…...
python如何将word的doc另存为docx
将 DOCX 文件另存为 DOCX 格式(Python 实现) 在 Python 中,你可以使用 python-docx 库来操作 Word 文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doc 是旧的 Word 格式,而 .docx 是新的基于 XML 的格式。python-docx 只能处理 .docx 格式…...
Rust 异步编程
Rust 异步编程 引言 Rust 是一种系统编程语言,以其高性能、安全性以及零成本抽象而著称。在多核处理器成为主流的今天,异步编程成为了一种提高应用性能、优化资源利用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 Rust 异步编程的核心概念、常用库以及最佳实践。 异步编程基础 什么是异步…...
uniapp中使用aixos 报错
问题: 在uniapp中使用aixos,运行后报如下错误: AxiosError: There is no suitable adapter to dispatch the request since : - adapter xhr is not supported by the environment - adapter http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build 解决方案&…...
高防服务器能够抵御哪些网络攻击呢?
高防服务器作为一种有着高度防御能力的服务器,可以帮助网站应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有效识别和清理一些恶意的网络流量,为用户提供安全且稳定的网络环境,那么,高防服务器一般都可以抵御哪些网络攻击呢?下面…...
vue3+vite项目中使用.env文件环境变量方法
vue3vite项目中使用.env文件环境变量方法 .env文件作用命名规则常用的配置项示例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在vite.config.js文件中读取环境变量方法 .env文件作用 .env 文件用于定义环境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在项目中通过 import.meta.env 进行访问。Vite 会自动加载这些环境变…...
dify打造数据可视化图表
一、概述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无论是分析报告、项目展示,还是简单的数据洞察,一个清晰直观的图表,往往能胜过千言万语。 一款能让数据可视化变得超级简单的 MCP Server,由蚂蚁集团 AntV 团队…...
【Go语言基础【13】】函数、闭包、方法
文章目录 零、概述一、函数基础1、函数基础概念2、参数传递机制3、返回值特性3.1. 多返回值3.2. 命名返回值3.3. 错误处理 二、函数类型与高阶函数1. 函数类型定义2. 高阶函数(函数作为参数、返回值) 三、匿名函数与闭包1. 匿名函数(Lambda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