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meter中的定时器

 4)定时器

1780e27559974fc3ab94d6de5105458b.png

1--固定定时器

功能特点

  • 固定延迟: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固定的延迟时间。
  • 精确控制:可以精确控制请求的发送频率。
  • 简单易用:配置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

配置步骤

  1. 添加固定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固定定时器”(Constant Timer)。
  2. 配置固定定时器

    • 名称:给固定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线程延迟(毫秒):设置每个请求之间的固定延迟时间(单位为毫秒)。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2秒(2000毫秒)的固定延迟。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固定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固定定时器。
    • 配置固定定时器:
      • 名称:固定定时器
      • 线程延迟(毫秒):2000(表示每个请求之间延迟2秒)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延迟时间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延迟时间。过短的延迟可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过长的延迟可能无法充分测试系统的性能。
  2. 放置位置

    • 固定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3.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添加固定延迟,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固定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固定定时器。
  4. 性能影响

    • 固定定时器不会显著影响测试性能,但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仍需注意总体的测试设计,确保延迟时间合理。
  5. 组合使用

    • 固定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高斯随机定时器、统一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2秒的固定延迟。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固定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固定定时器。
    • 配置固定定时器:
      • 名称:固定定时器
      • 线程延迟(毫秒):2000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6f46fec9704c415b9de29973359a31a2.png


2--统一随机定时器

功能特点

  • 随机延迟: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随机的延迟时间。
  • 均匀分布:延迟时间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 灵活控制:可以精确控制请求的发送频率,同时引入随机性。

配置步骤

  1. 添加统一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统一随机定时器”(Uniform Random Timer)。
  2. 配置统一随机定时器

    • 名称:给统一随机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偏移(毫秒):设置延迟时间的上下限范围。
    • 延迟(毫秒):设置基础延迟时间。

参数说明

  • 偏移(毫秒):设置随机延迟时间的范围。例如,如果设置为1000毫秒,则延迟时间将在基础延迟时间的基础上随机增加或减少最多1000毫秒。
  • 延迟(毫秒):设置基础延迟时间。例如,如果设置为2000毫秒,则每个请求的基础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2秒(2000毫秒)的基础延迟,同时在±1秒(1000毫秒)的范围内随机波动。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统一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统一随机定时器。
    • 配置统一随机定时器:
      • 名称:统一随机定时器
      • 偏移(毫秒):1000
      • 延迟(毫秒):2000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延迟时间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基础延迟时间和偏移时间。过短的延迟可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过长的延迟可能无法充分测试系统的性能。
  2. 放置位置

    • 统一随机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3.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添加随机延迟,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统一随机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统一随机定时器。
  4. 性能影响

    • 统一随机定时器不会显著影响测试性能,但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仍需注意总体的测试设计,确保延迟时间合理。
  5. 组合使用

    • 统一随机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固定定时器、高斯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2秒的基础延迟,同时在±1秒的范围内随机波动。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统一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统一随机定时器。
    • 配置统一随机定时器:
      • 名称:统一随机定时器
      • 偏移(毫秒):1000
      • 延迟(毫秒):2000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8cb6323058e5455abd549dac0a55b158.png


3--Precise Throughpupt Timer

功能特点

  • 精确控制请求速率:确保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发送指定数量的请求。
  • 灵活配置:可以设置每分钟发送的请求数量或每个线程组的吞吐量。
  • 适用于高精度测试:特别适合需要精确控制请求频率的性能测试。

配置步骤

  1. 添加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精确吞吐量定时器”(Precise Throughput Timer)。
  2. 配置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名称:给精确吞吐量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吞吐量:设置每分钟发送的请求数量。
    • 持续时间(毫秒):(可选)设置定时器的持续时间,超过该时间后定时器将停止工作。

参数说明

  • 吞吐量:设置每分钟发送的请求数量。例如,如果设置为60,则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 持续时间(毫秒):设置定时器的持续时间,超过该时间后定时器将停止工作。如果不设置,定时器将一直工作直到测试结束。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确保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配置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名称: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吞吐量:60(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 持续时间(毫秒):(可选)如果不设置,定时器将一直工作直到测试结束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吞吐量设置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吞吐量。过高的吞吐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过低的吞吐量可能无法充分测试系统的性能。
  2. 持续时间设置

    • 如果需要在特定时间段内控制请求速率,可以设置持续时间。否则,定时器将一直工作直到测试结束。
  3. 放置位置

    • 精确吞吐量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4.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控制请求速率,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精确吞吐量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5. 性能影响

    • 精确吞吐量定时器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调整吞吐量和持续时间来优化性能。
  6. 组合使用

    • 精确吞吐量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固定定时器、统一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配置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名称:精确吞吐量定时器
      • 吞吐量:60(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 持续时间(毫秒):(可选)如果不设置,定时器将一直工作直到测试结束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c3d4963fde3e4495825e1e2264dfdad2.png


4--Constant Throughpupt Timer

功能特点

  • 恒定请求速率:确保在指定的时间段内保持恒定的吞吐量。
  • 灵活配置:可以设置每分钟发送的请求数量或每个线程组的吞吐量。
  • 适用于稳定负载测试:特别适合需要稳定控制请求频率的性能测试。

配置步骤

  1. 添加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恒定吞吐量定时器”(Constant Throughput Timer)。
  2. 配置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名称:给恒定吞吐量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目标吞吐量(每分钟):设置每分钟发送的请求数量。
    • 计算所有子采样器:选择是否将定时器应用于当前线程组中的所有子采样器。

参数说明

  • 目标吞吐量(每分钟):设置每分钟发送的请求数量。例如,如果设置为60,则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 计算所有子采样器:选择是否将定时器应用于当前线程组中的所有子采样器。如果选择“是”,则定时器将影响整个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如果选择“否”,则定时器仅影响当前请求。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确保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定时器 -> 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配置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名称: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目标吞吐量(每分钟):60(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 计算所有子采样器:是(将定时器应用于整个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吞吐量设置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吞吐量。过高的吞吐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过低的吞吐量可能无法充分测试系统的性能。
  2. 计算所有子采样器

    • 如果需要控制整个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选择“计算所有子采样器”。否则,选择“否”以仅影响当前请求。
  3. 放置位置

    • 恒定吞吐量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4.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控制请求速率,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恒定吞吐量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5. 性能影响

    • 恒定吞吐量定时器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调整吞吐量来优化性能。
  6. 组合使用

    • 恒定吞吐量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固定定时器、统一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定时器 -> 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配置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名称:恒定吞吐量定时器
      • 目标吞吐量(每分钟):60(每分钟发送60个请求)
      • 计算所有子采样器:是(将定时器应用于整个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a256404116ae40338ca833d8703212d7.png

 


5--JSR223 Timmer

功能特点

  • 自定义延迟逻辑:使用脚本语言动态计算请求之间的延迟时间。
  • 灵活控制:可以根据测试数据和条件动态调整延迟时间。
  • 支持多种脚本语言:支持 Groovy、JavaScript、BeanShell 等多种脚本语言。

支持的脚本语言

  • Groovy:推荐使用,性能优越且功能强大。
  • JavaScript:支持 ECMAScript 标准。
  • BeanShell:支持 Java 语法。
  • 其他语言:支持任何符合 JSR223 规范的脚本语言。

配置步骤

  1. 添加 JSR223 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JSR223 定时器”。
  2. 配置 JSR223 定时器

    • 名称:给 JSR223 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脚本语言:选择使用的脚本语言(例如 Groovy)。
    • 脚本文件:选择脚本文件路径(可选,如果脚本较长或需要版本控制)。
    • 脚本:直接在脚本编辑框中编写脚本。
    • 参数:定义脚本中使用的参数(可选)。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一个动态计算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基于当前请求的响应时间。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 JSR223 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JSR223 定时器。
    • 配置 JSR223 定时器:
      • 名称:JSR223 定时器
      • 脚本语言:Groovy
      • 脚本:在脚本编辑框中编写以下 Groovy 脚本:
        // 获取上一个请求的响应时间
        int responseTime = prev.getTime()// 计算延迟时间,例如延迟时间为响应时间的一半
        int delay = responseTime / 2// 返回延迟时间(单位为毫秒)
        return delay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脚本语言选择

    • 推荐使用 Groovy,因为它性能优越且功能强大,是 JMeter 官方推荐的脚本语言。
  2. 脚本文件

    • 如果脚本较长或需要版本控制,可以将脚本保存到文件中,并在 JSR223 定时器中选择脚本文件路径。
  3. 参数

    • 如果脚本需要使用外部参数,可以在“参数”部分定义参数,并在脚本中引用这些参数。
  4. 性能影响

    • 注意复杂脚本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优化脚本和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来提高性能。
  5. 错误处理

    • 在脚本中添加适当的错误处理逻辑,确保脚本在遇到异常时能够优雅地处理。
  6. 日志记录

    • 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可以帮助调试和分析脚本执行情况,确保日志文件路径有效且有足够的写权限。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一个动态计算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基于当前请求的响应时间。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 JSR223 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JSR223 定时器。
    • 配置 JSR223 定时器:
      • 名称:JSR223 定时器
      • 脚本语言:Groovy
      • 脚本:在脚本编辑框中编写以下 Groovy 脚本:
        // 获取上一个请求的响应时间
        int responseTime = prev.getTime()// 计算延迟时间,例如延迟时间为响应时间的一半
        int delay = responseTime / 2// 返回延迟时间(单位为毫秒)
        return delay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2399a88ca6fc48039ef3eebff2ffbadf.png


6--Synchronizing Timer

功能特点

  • 并发控制:确保一组线程在同一时间点执行某个请求。
  • 灵活配置:可以设置等待的线程数和超时时间。
  • 适用于压力测试:特别适合需要模拟大量并发用户的场景。

配置步骤

  1. 添加同步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同步定时器”(Synchronizing Timer)。
  2. 配置同步定时器

    • 名称:给同步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数量的线程(用户):设置需要等待的线程数。
    • 超时(毫秒):设置等待的最大时间(可选)。

参数说明

  • 数量的线程(用户):设置需要等待的线程数。例如,如果设置为10,则需要等待10个线程都到达同步点后才会继续执行。
  • 超时(毫秒):设置等待的最大时间。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没有达到设定的线程数,定时器将释放已等待的线程。如果不设置,定时器将无限期等待。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确保每次有10个用户同时执行某个请求。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20(模拟2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每个用户发送1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同步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同步定时器。
    • 配置同步定时器:
      • 名称:同步定时器
      • 数量的线程(用户):10(每次等待10个线程)
      • 超时(毫秒):(可选)如果不设置,定时器将无限期等待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线程数设置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线程数。确保线程数足够大,以便能够达到所需的并发效果。
  2. 超时设置

    • 如果需要确保测试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可以设置超时时间。超时时间应根据系统响应时间和测试需求来设置。
  3. 放置位置

    • 同步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4.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同步执行,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同步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同步定时器。
  5. 性能影响

    • 同步定时器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调整线程数和超时时间来优化性能。
  6. 组合使用

    • 同步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固定定时器、统一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每次有10个用户同时执行某个请求。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20(模拟2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每个用户发送1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同步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同步定时器。
    • 配置同步定时器:
      • 名称:同步定时器
      • 数量的线程(用户):10(每次等待10个线程)
      • 超时(毫秒):(可选)如果不设置,定时器将无限期等待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8739ea621ad24a9ab9e7087164e4e6a0.png

 


7--泊松随机定时器

功能特点

  • 泊松分布:使用泊松分布生成随机延迟时间,使延迟时间更加自然和随机。
  • 灵活配置:可以设置平均延迟时间和偏差系数。
  • 适用于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特别适合需要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的性能测试。

配置步骤

  1. 添加泊松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泊松随机定时器”(Poisson Random Timer)。
  2. 配置泊松随机定时器

    • 名称:给泊松随机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设置平均延迟时间。
    • 泊松分布的lambda值:设置泊松分布的λ值(Lambda值),控制随机延迟的分布。

参数说明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设置平均延迟时间。这是泊松分布的期望值(平均值)。
  • 泊松分布的lambda值:设置泊松分布的λ值。λ值越大,随机延迟的波动范围越大。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延迟时间,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2秒)。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泊松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泊松随机定时器。
    • 配置泊松随机定时器:
      • 名称:泊松随机定时器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2000(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
      • 泊松分布的lambda值:1.0(λ值为1.0,表示标准泊松分布)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平均延迟时间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平均延迟时间。过短的延迟可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过长的延迟可能无法充分测试系统的性能。
  2. λ值设置

    • λ值控制随机延迟的分布。较大的λ值会导致更大的随机波动,较小的λ值会使延迟时间更集中于平均值。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λ值。
  3. 放置位置

    • 泊松随机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4.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添加随机延迟,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泊松随机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泊松随机定时器。
  5. 性能影响

    • 泊松随机定时器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调整平均延迟时间和λ值来优化性能。
  6. 组合使用

    • 泊松随机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固定定时器、统一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延迟时间,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泊松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泊松随机定时器。
    • 配置泊松随机定时器:
      • 名称:泊松随机定时器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2000(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
      • 泊松分布的lambda值:1.0(λ值为1.0,表示标准泊松分布)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a64a63618ab14f3894a4a82c485a128c.png

 


8--高斯随机定时器

功能特点

  • 高斯分布:使用高斯分布生成随机延迟时间,使延迟时间更加自然和随机。
  • 灵活配置:可以设置平均延迟时间和标准差。
  • 适用于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特别适合需要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的性能测试。

配置步骤

  1. 添加高斯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高斯随机定时器”(Gaussian Random Timer)。
  2. 配置高斯随机定时器

    • 名称:给高斯随机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设置平均延迟时间。
    • 高斯随机偏移(毫秒):设置标准差,控制随机延迟的分布范围。

参数说明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设置平均延迟时间。这是高斯分布的均值(μ)。
  • 高斯随机偏移(毫秒):设置标准差(σ),控制随机延迟的分布范围。标准差越大,随机延迟的波动范围越大。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基于高斯分布的随机延迟时间,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2秒),标准差为500毫秒。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高斯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高斯随机定时器。
    • 配置高斯随机定时器:
      • 名称:高斯随机定时器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2000(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
      • 高斯随机偏移(毫秒):500(标准差为500毫秒)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平均延迟时间

    •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平均延迟时间。过短的延迟可能导致服务器过载,过长的延迟可能无法充分测试系统的性能。
  2. 标准差设置

    • 标准差控制随机延迟的分布范围。较大的标准差会导致更大的随机波动,较小的标准差会使延迟时间更集中于平均值。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差。
  3. 放置位置

    • 高斯随机定时器可以放在线程组级别或特定请求级别。放在线程组级别会影响该线程组中的所有请求,放在特定请求级别只影响该请求。
  4. 多请求场景

    • 如果有多个请求需要添加随机延迟,可以为每个请求单独添加高斯随机定时器,或者将多个请求放在一个线程组中,然后在该线程组中添加高斯随机定时器。
  5. 性能影响

    • 高斯随机定时器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调整平均延迟时间和标准差来优化性能。
  6. 组合使用

    • 高斯随机定时器可以与其他定时器(如固定定时器、统一随机定时器等)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延迟策略。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基于高斯分布的随机延迟时间,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标准差为500毫秒。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高斯随机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高斯随机定时器。
    • 配置高斯随机定时器:
      • 名称:高斯随机定时器
      • 常量延迟偏移(毫秒):2000(平均延迟时间为2000毫秒)
      • 高斯随机偏移(毫秒):500(标准差为500毫秒)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dcf9804bcfeb43998bec6e9b753a07a3.png

 


9--BeanShell Timer

功能特点

  • 自定义延迟逻辑:使用 BeanShell 脚本动态计算请求之间的延迟时间。
  • 灵活控制:可以根据测试数据和条件动态调整延迟时间。
  • 支持 BeanShell 脚本:支持使用 BeanShell 脚本语言编写延迟逻辑。

配置步骤

  1. 添加 BeanShell 定时器

    •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或线程组。
    • 选择“添加” -> “定时器” -> “BeanShell 定时器”。
  2. 配置 BeanShell 定时器

    • 名称:给 BeanShell 定时器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 文件:选择脚本文件路径(可选,如果脚本较长或需要版本控制)。
    • 脚本:直接在脚本编辑框中编写脚本。
    • 参数:定义脚本中使用的参数(可选)。

示例配置

假设我们需要测试一个Web应用,并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一个动态计算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基于当前请求的响应时间。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请求名称(例如“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目标服务器的地址(例如example.com)。
      •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例如80)。
      • 协议:HTTP或HTTPS(例如HTTP)。
      • 方法:请求的方法(例如GET)。
      • 路径:请求的路径(例如/api/users)。
  4. 添加 BeanShell 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BeanShell 定时器。
    • 配置 BeanShell 定时器:
      • 名称:BeanShell 定时器
      • 脚本:在脚本编辑框中编写以下 BeanShell 脚本:
        // 获取上一个请求的响应时间
        int responseTime = prev.getTime();// 计算延迟时间,例如延迟时间为响应时间的一半
        int delay = responseTime / 2;// 返回延迟时间(单位为毫秒)
        return delay;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优化建议

  1. 脚本语言选择

    • 虽然 BeanShell 是一个强大的脚本语言,但 Groovy 通常性能更好且功能更强大。如果可能,建议使用 Groovy 脚本。
  2. 脚本文件

    • 如果脚本较长或需要版本控制,可以将脚本保存到文件中,并在 BeanShell 定时器中选择脚本文件路径。
  3. 参数

    • 如果脚本需要使用外部参数,可以在“参数”部分定义参数,并在脚本中引用这些参数。
  4. 性能影响

    • 注意复杂脚本可能会对测试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大规模性能测试中。可以通过优化脚本和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来提高性能。
  5. 错误处理

    • 在脚本中添加适当的错误处理逻辑,确保脚本在遇到异常时能够优雅地处理。
  6. 日志记录

    • 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可以帮助调试和分析脚本执行情况,确保日志文件路径有效且有足够的写权限。

示例配置详细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计划,包含一个线程组和一个HTTP请求,并希望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一个动态计算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基于当前请求的响应时间。

  1. 创建测试计划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新建 -> 输入测试计划名称(例如“Web应用性能测试”)。
  2. 添加线程组

    • 右键点击测试计划 -> 添加 -> 线程组 -> 输入线程组名称(例如“用户模拟”)。
    • 配置线程组:
      • 线程数:10(模拟10个用户)
      • 循环次数:10(每个用户发送10次请求)
      • 启动延迟:0(立即启动)
  3. 添加HTTP请求

    • 右键点击线程组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 配置HTTP请求:
      • 名称:获取用户列表
      • 服务器名称或IP:example.com
      • 端口号:80
      • 协议:HTTP
      • 方法:GET
      • 路径:/api/users
  4. 添加 BeanShell 定时器

    • 右键点击HTTP请求 -> 添加 -> 定时器 -> BeanShell 定时器。
    • 配置 BeanShell 定时器:
      • 名称:BeanShell 定时器
      • 脚本:在脚本编辑框中编写以下 BeanShell 脚本:
        // 获取上一个请求的响应时间
        int responseTime = prev.getTime();// 计算延迟时间,例如延迟时间为响应时间的一半
        int delay = responseTime / 2;// 返回延迟时间(单位为毫秒)
        return delay;
  5. 运行测试

    • 点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测试。

 

ef834f267bcb47898c1cc79e8cd5af59.png


 

 

相关文章:

Jmeter中的定时器

4)定时器 1--固定定时器 功能特点 固定延迟:在每个请求之间添加固定的延迟时间。精确控制:可以精确控制请求的发送频率。简单易用:配置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 配置步骤 添加固定定时器 右键点击需要添加定时器的请求…...

C++自动化测试:GTest 与 GitLab CI/CD 的完美融合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自动化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手段。对于C项目而言,自动化测试尤为重要,它能有效捕捉代码中的潜在缺陷,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C项目中结合使用Google Test(GTe…...

vscode连接远程开发机报错

远程开发机更新,vscode连接失败 报错信息 "install" terminal command done Install terminal quit with output: 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 Received install output: Host key verification failed. Failed to parse remote port from server ou…...

神经网络12-Time-Series Transformer (TST)模型

Time-Series Transformer (TST) 是一种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深度学习模型,专门用于时序数据的建模和预测。TST 是 Transformer 模型的一个变种,针对传统时序模型(如 RNN、LSTM)在处理长时间依赖、复杂数据关系时的限制而提出的…...

IDEA 2024安装指南(含安装包以及使用说明 cannot collect jvm options 问题 四)

汉化 setting 中选择插件 完成 安装出现问题 1.可能是因为之前下载过的idea,找到连接中 文件,卸载即可。...

Fakelocation Server服务器/专业版 Centos7

前言:需要Centos7系统 Fakelocation开源文件系统需求 Centos7 | Fakelocation | 任务一 更新Centos7 (安装下载不再赘述) sudo yum makecache fastsudo yum update -ysudo yum install -y kernelsudo reboot//如果遇到错误提示为 Another app is curre…...

oracle的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

oracle的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 静态注册: 静态注册 : 指将实例的相关信息手动告知 listener 侦 听 器 , 可以使用netmgr,netca,oem 以及直接 vi listener.ora 文件来实现静态注册,在动态注册不稳定时使用,特点是:稳定&…...

机器翻译基础与模型 之四:模型训练

1、开放词表 1.1 大词表和未登陆词问题 理想情况下,机器翻译应该是一个开放词表(Open Vocabulary)的翻译任务。也就是,无论测试数据中包含什么样的词,机器翻译系统都应该能够正常翻译。 现实的情况是即使不断扩充词…...

Vue——响应式数据,v-on,v-bind,v-if,v-for(内含项目实战)

目录 响应式数据 ref reactive 事件绑定指令 v-on v-on 鼠标监听事件 v-on 键盘监听事件 v-on 简写形式 属性动态化指令 v-bind iuput标签动态属性绑定 img标签动态属性绑定 b标签动态属性绑定 v-bind 简写形式 条件渲染指令 v-if 遍历指令 v-for 遍历对象的值 遍历…...

ceph 18.2.4二次开发,docker镜像制作

编译环境要求 #需要ubuntu 22.04版本 参考https://docs.ceph.com/en/reef/start/os-recommendations/ #磁盘空间最好大于200GB #内存如果小于100GB 会有OOM的情况发生,需要重跑 目前遇到内存占用最高为92GB替换阿里云ubuntu 22.04源 将下面内容写入/etc/apt/sources.list 文件…...

产品经理的项目管理课

各位产品经理,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其实,我是不想分享这个主题的,是因为在周会中大家投票对这个议题最感兴趣,11个同学中有7个投了这个主题,所以才有了这次…...

Linux 下的 AWK 命令详细指南与示例

目录 简介AWK 的主要特性基本语法示例1. 打印文件的所有行2. 打印特定字段3. 打印匹配模式的行4. 基于条件过滤并打印5. 使用内置变量6. 执行算术运算7. 字符串操作8. 使用 BEGIN 和 END 块9. 处理分隔符文件 高级功能自定义脚本使用外部变量 总结 简介 AWK 是 Linux 中功能强…...

FPGA经验谈系列文章——8、复位的设计

前言 剑法往往有着固定的招式套路,而写代码似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知从何时起,众多 FPGA 工程师们在编写代码时开启了一种关于 always 语句块的流行写法,那就是: always @(posedge i_clk or negedge i_rstn) 就笔者所经历的诸多项目以及所接触到的不少工程师而言,大家在…...

C#里怎么样实现操作符重载?

C#里怎么样实现操作符重载? 一般情况,都是表示某种类型的类时,才会使用到操作符重载。 比如实现一个复数类。 在C#中,重载运算符是通过在类或结构中定义特殊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方法的名称是operator关键字后跟要重载的运算符。例如,要重载+运算符,可以定义一个名为op…...

项目实战:Vue3开发一个购物车

这段HTML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购物车实战小项目的前端页面,结合了Vue.js框架来实现数据响应式和交互逻辑。页面展示了购物车中的商品项,每个商品项有增减数量的按钮,并且能显示商品总数以及目前固定为0元的商品总价和总价计算。 【运用响应式…...

Oracle SQL*Plus中的SET VERIFY

在 Oracle SQL*Plus 中,SET VERIFY ON 和 SET VERIFY OFF 是两个用于控制命令执行前后显示变量值的命令。这些命令主要用于调试和验证 SQL 脚本中的变量替换情况。 一、参数说明 1.1 SET VERIFY ON 作用:启用变量替换的验证功能。当启用时,S…...

Spring AI 框架使用的核心概念

一、模型(Model) AI 模型是旨在处理和生成信息的算法,通常模仿人类的认知功能。通过从大型数据集中学习模式和见解,这些模型可以做出预测、文本、图像或其他输出,从而增强各个行业的各种应用。 AI 模型有很多种&…...

二叉树路径相关算法题|带权路径长度WPL|最长路径长度|直径长度|到叶节点路径|深度|到某节点的路径非递归(C)

带权路径长度WPL 二叉树的带权路径长度(WPL)是二叉树所有叶节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给定一棵二叉树T,采用二叉链表存储,节点结构为 其中叶节点的weight域保存该节点的非负权值,设root为指向T的根节点的指针,设计求W…...

前端:JavaScript (学习笔记)【2】

目录 一,数组的使用 1,数组的创建 [ ] 2,数组的元素和长度 3,数组的遍历方式 4,数组的常用方法 二,JavaScript中的对象 1,常用对象 (1)String和java中的Stri…...

[面试]-golang基础面试题总结

文章目录 panic 和 recover**注意事项**使用 pprof、trace 和 race 进行性能调试。**Go Module**:Go中new和make的区别 Channel什么是 Channel 的方向性?如何对 Channel 进行方向限制?Channel 的缓冲区大小对于 Channel 和 Goroutine 的通信有…...

突破不可导策略的训练难题:零阶优化与强化学习的深度嵌合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是工业领域智能控制的重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最优控制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然后使用强化学习的Actor-Critic机制(中文译作“知行互动”机制),逐步迭代求解…...

对WWDC 2025 Keynote 内容的预测

借助我们以往对苹果公司发展路径的深入研究经验,以及大语言模型的分析能力,我们系统梳理了多年来苹果 WWDC 主题演讲的规律。在 WWDC 2025 即将揭幕之际,我们让 ChatGPT 对今年的 Keynote 内容进行了一个初步预测,聊作存档。等到明…...

sqlserver 根据指定字符 解析拼接字符串

DECLARE LotNo NVARCHAR(50)A,B,C DECLARE xml XML ( SELECT <x> REPLACE(LotNo, ,, </x><x>) </x> ) DECLARE ErrorCode NVARCHAR(50) -- 提取 XML 中的值 SELECT value x.value(., VARCHAR(MAX))…...

unix/linux,sudo,其发展历程详细时间线、由来、历史背景

sudo 的诞生和演化,本身就是一部 Unix/Linux 系统管理哲学变迁的微缩史。来,让我们拨开时间的迷雾,一同探寻 sudo 那波澜壮阔(也颇为实用主义)的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su的时代与困境 ( 20 世纪 70 年代 - 80 年代初) 在 sudo 出现之前,Unix 系统管理员和需要特权操作的…...

【开发技术】.Net使用FFmpeg视频特定帧上绘制内容

目录 一、目的 二、解决方案 2.1 什么是FFmpeg 2.2 FFmpeg主要功能 2.3 使用Xabe.FFmpeg调用FFmpeg功能 2.4 使用 FFmpeg 的 drawbox 滤镜来绘制 ROI 三、总结 一、目的 当前市场上有很多目标检测智能识别的相关算法&#xff0c;当前调用一个医疗行业的AI识别算法后返回…...

基于matlab策略迭代和值迭代法的动态规划

经典的基于策略迭代和值迭代法的动态规划matlab代码&#xff0c;实现机器人的最优运输 Dynamic-Programming-master/Environment.pdf , 104724 Dynamic-Programming-master/README.md , 506 Dynamic-Programming-master/generalizedPolicyIteration.m , 1970 Dynamic-Programm…...

Git 3天2K星标:Datawhale 的 Happy-LLM 项目介绍(附教程)

引言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xff0c;大语言模型&#xff08;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xff09;已成为技术领域的焦点。从智能写作到代码生成&#xff0c;LLM 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xff0c;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然而&#xff0c;理解这些模型的内部…...

GO协程(Goroutine)问题总结

在使用Go语言来编写代码时&#xff0c;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 [参考文档]&#xff1a;https://www.topgoer.com/%E5%B9%B6%E5%8F%91%E7%BC%96%E7%A8%8B/goroutine.html 1. main()函数默认的Goroutine 场景再现&#xff1a; 今天在看到这个教程的时候&#xff0c;在自己的电…...

[ACTF2020 新生赛]Include 1(php://filter伪协议)

题目 做法 启动靶机&#xff0c;点进去 点进去 查看URL&#xff0c;有 ?fileflag.php说明存在文件包含&#xff0c;原理是php://filter 协议 当它与包含函数结合时&#xff0c;php://filter流会被当作php文件执行。 用php://filter加编码&#xff0c;能让PHP把文件内容…...

苹果AI眼镜:从“工具”到“社交姿态”的范式革命——重新定义AI交互入口的未来机会

在2025年的AI硬件浪潮中,苹果AI眼镜(Apple Glasses)正在引发一场关于“人机交互形态”的深度思考。它并非简单地替代AirPods或Apple Watch,而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日常可接受的AI入口。其核心价值不在于功能的堆叠,而在于如何通过形态设计打破社交壁垒,成为用户“全天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