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吐槽C++11,那些语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致前行的人: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目录
1.C++11简介
2.统一的列表初始化
2.1 {}初始化
编辑 2.2 std::initializer_list
3. 声明
3.1 auto
3.2 decltype
3.3nullptr
4 范围for循环
5.STL中一些变化
6 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
6.1 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
6.2 左值引用与右值引用比较
6.3 右值引用使用场景和意义
6.4 右值引用引用左值及其一些更深入的使用场景分析
6.5完美转发
7.新的类功能
8.lambda表达式
8.1lambda表达式语法
8.2 函数对象与lambda表达式
9.可变参数模板
10.包装器
10.1function包装器
10.2bind
1.C++11简介
在2003年C++标准委员会曾经提交了一份技术勘误表(简称TC1),使得C++03这个名字已经取代了
C++98称为C++11之前的最新C++标准名称。不过由于C++03(TC1)主要是对C++98标准中的漏洞
进行修复,语言的核心部分则没有改动,因此人们习惯性的把两个标准合并称为C++98/03标准。
从C++0x到C++11,C++标准10年磨一剑,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珊珊来迟。相比C++98/03,C++11则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变化,其中包含了约140个新特性,以及对C++03标准中约600个缺陷的修正,这使得C++11更像是从C++98/03中孕育出的一种新语言。相比较而言,C++11能更好地用于系统开发和库开发、语法更加泛华和简单化、更加稳定和安全,不仅功能更强大,而且能提升程序员的开发效率,公司实际项目开发中也用得比较多,所以我们要作为一个重点去学习。C++11增加的语法特性非常篇幅非常多,我们这里没办法一一讲解,所以本节课程主要讲解实际中比较实用的语法。
2.统一的列表初始化
2.1 {}初始化
在C++98中,标准允许使用花括号{}对数组或者结构体元素进行统一的列表初始值设定。比如:
struct Point
{int _x;int _y;
};
int main()
{int array1[] = { 1, 2, 3, 4, 5 };int array2[5] = { 0 };Point p = { 1, 2 };return 0;
}
C++11扩大了用大括号括起的列表(初始化列表)的使用范围,使其可用于所有的内置类型和用户自
定义的类型,使用初始化列表时,可添加等号(=),也可不添加。
struct Point
{int _x;int _y;
};
int main()
{int x1 = 1;int x2{ 2 };int array1[]{ 1, 2, 3, 4, 5 };int array2[5]{ 0 };Point p{ 1, 2 };// C++11中列表初始化也可以适用于new表达式中int* pa = new int[4]{ 0 };return 0;
}
创建对象时也可以使用列表初始化方式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
class Date
{
public:Date(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_year(year), _month(month), _day(day){cout << "Date(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endl;}
private:int _year;int _month;int _day;
};
int main()
{Date d1(2022, 1, 1); // old style// C++11支持的列表初始化,这里会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Date d2{ 2022, 1, 2 };Date d3 = { 2022, 1, 3 };return 0;
}
2.2 std::initializer_list
文档介绍
std::initializer_list是什么类型:
int main()
{// the type of il is an initializer_listauto il = { 10, 20, 30 };cout << typeid(il).name() << endl;return 0;
}
std::initializer_list使用场景:
std::initializer_list一般是作为构造函数的参数,C++11对STL中的不少容器就增加
std::initializer_list作为参数的构造函数,这样初始化容器对象就更方便了。也可以作为operator=
的参数,这样就可以用大括号赋值。
例如:
int main()
{vector<int> v1 = { 1,2,3,4,5 };vector<int> v2{ 1,2,3,4,5 };list<int> l1{ 1,2 };map<string, string> dict = { {"string","字符串"}, {"sort","排序"} };return 0;
}
3. 声明
3.1 auto
在C++98中auto是一个存储类型的说明符,表明变量是局部自动存储类型,但是局部域中定义局
部的变量默认就是自动存储类型,所以auto就没什么价值了。C++11中废弃auto原来的用法,将
其用于实现自动类型推断,这样要求必须进行显示初始化,让编译器将定义对象的类型设置为初
始化值的类型。
int main()
{map<string, int> m;auto it1 = m.begin();cout << typeid(it1).name() << endl;return 0;
}
运行截图:
3.2 decltype
关键字decltype将变量的类型声明为表达式指定的类型。
// decltype的一些使用使用场景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void F(T1 t1, T2 t2)
{decltype(t1 * t2) ret;cout << typeid(ret).name() << endl;
}
int main()
{const int x = 1;double y = 2.2;decltype(x * y) ret; // ret的类型是doubledecltype(&x) p; // p的类型是int*cout << typeid(ret).name() << endl;cout << typeid(p).name() << endl;F(1, 'a');return 0;
}
运行截图:
3.3nullptr
由于C++中NULL被定义成字面量0,这样就可能回带来一些问题,因为0既能指针常量,又能表示
整形常量。所以出于清晰和安全的角度考虑,C++11中新增了nullptr,用于表示空指针。
#ifndef NULL
#ifdef __cplusplus
#define NULL 0
#else
#define NULL ((void *)0)
#endif
#endif
4 范围for循环
容器支持迭代器之后,编译器自动识别范围for,替换为迭代器进行遍历:
int main()
{vector<int> v{ 1,2,3,4,5 };for (auto& e: v){cout << e << " ";}cout << endl;return 0;
}
运行截图:
5.STL中一些变化
在C++11更新之后,对C++STL进行了修改,包括增加了一些容器和对原来存在的容器新增了新的接口函数。
新容器:
1.array:是针对C语言中数组越界检查不严格所出的,C语言数组越界检查是抽查,而array数组越界严格检查,当出现越界读或者越界写的时候就会抛异常:
int main()
{array<int, 10> a;a[10]; //越界读a[10] = { 0 }; //越界写return 0;
}
运行截图:
容器中的一些新方法
如果我们再细细去看会发现基本每个容器中都增加了一些C++11的方法,但是其实很多都是用得
比较少的。比如提供了cbegin和cend方法返回const迭代器等等,但是实际意义不大,因为begin和end也是可以返回const迭代器的,这些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的操作。
实际上C++11更新后,容器中增加的新方法最有用的插入接口函数的右值引用版本:
但是这些接口到底意义在哪?网上都说他们能提高效率,他们是如何提高效率的?
请看下面的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章节的讲解。另外emplace还涉及模板的可变参数,也需要再继
续深入学习后面章节的知识。
6 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
6.1 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
传统的C++语法中就有引用的语法,而C++11中新增了的右值引用语法特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
之前学习的引用就叫做左值引用。无论左值引用还是右值引用,都是给对象取别名。
什么是左值?什么是左值引用?
左值是一个表示数据的表达式(如变量名或解引用的指针),可以获取它的地址,并且可以给它进行赋值,左值可以出现在赋值符号的左边,右值不能出现在左边。定义时const修饰的左值,不能给它赋值,但是可以取它的地址,左值引用就是给左值取别名。
int main()
{//以下的p b c *p都是左值:int* p = new int(0);int b = 1;const int c = 1;//以下几个是对上面左值的引用:int*& rp = p;int& rb = b;const int& rc = c;int& pValue = *p;return 0;
}
什么是右值?什么是右值引用?
右值也是一个表示数据的表达式,如字面常量,表达式返回值,函数返回值(这个不能是左值引用返回)等等。右值可以出现在赋值符号的右边,但是不能出现在赋值符号的左边,右值不能取地址(右值是不能够被修改的)。右值引用就是对右值取别名。
int main()
{double x = 1.1;double y = 2.2;//以下几个是常见的右值:10;x + y;fmin(x, y);//以下几个都是对右值的引用:int&& rr1 = 10;double&& rr2 = x + y;double&& rr3 = fmin(x, y);return 0;
}
需要注意的右值是不能取地址的,但是给右值取别名之后,会导致右值被存储到特定位置,且可
以取到该位置的地址,也就是说例如:不能取字面量10的地址,但是rr1引用后,rr1就具有了左值属性,可以对rr1取地址,也可以修改rr1。如果不想rr1被修改,可以用const int&& rr1 去引用,是不是感觉很神奇,这个了解一下,实际中右值引用的使用场景并不在于此,这个特性也不重要。
int main()
{double x = 1.1, y = 2.2;int&& rr1 = 10;const double&& rr2 = x + y;rr1++;rr2++; //errreturn 0;
}
运行截图:
6.2 左值引用与右值引用比较
左值引用总结:
1.左值引用只能引用左值,不能引用右值
2.但是const左值既可以引用左值,也可以引用右值
int main()
{//左值只能引用左值,不能引用右值int a = 10;int& ra1 = a;//int& ra2 = 10; //err,因为10是左值//const左值既可以引用左值也可以引用右值const int& ra3 = 10;const int& ra4 = a;return 0;
}
右值引用总结:
1.右值引用只能引用右值,不能引用左值
2.右值可以引用move后的左值
int main()
{//右值引用只能引用右值,不能引用左值int&& r1 = 10;int a = 10;//int&& r2 = a; // error C2440: “初始化”: 无法从“int”转换为“int &&”//右值引用可以引用move以后的左值int&& r3 = move(a);return 0;
}
6.3 右值引用使用场景和意义
前面我们可以看到左值引用既可以引用左值和又可以引用右值,那为什么C++11还要提出右值引
用呢?是不是画蛇添足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左值引用的短板,右值引用是如何补齐这个短板的!
namespace ns
{class string{public:typedef char* iterator;iterator begin(){return _str;}iterator end(){return _str + _size;}string(const char* str = ""):_size(strlen(str)),_capacity(_size){cout << "string(char* str)" << endl;_str = new char[_capacity + 1];strcpy(_str, str);}void swap(string& s){std::swap(_str, s._str);std::swap(_size, s._size);std::swap(_capacity, s._capacity);}string(const string&s):_str(nullptr){cout << "string(const string& s) -- 深拷贝" << endl;string tmp(s._str);swap(tmp);}string& operator=(const string& s){cout <<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 深拷贝" << endl;string tmp(s);swap(tmp);return *this;}~string(){delete[] _str;_str = nullptr;}char& operator[](size_t pos){return _str[pos];}void reserve(size_t n){if (n > _capacity){char* tmp = new char[n + 1];strcpy(tmp, _str);delete[] _str;_str = tmp;_capacity = n;}}void push_back(char ch){if (_size >= _capacity){int newCapacity = _capacity == 0 ? 4 : _capacity * 2;reserve(newCapacity);}_str[_size] = ch;++_size;_str[_size] = '\0';}string& operator+=(char ch){push_back(ch);return *this;}const char* c_str() const{return _str;}private:char* _str;int _size;int _capacity;};
}
左值引用的使用场景:
做参数和做返回值都可以提高效率。
void func1(ns::string& s)
{}
int main()
{ns::string s1("hello world");func1(s1);// string operator+=(char ch) 传值返回存在深拷贝// string& operator+=(char ch) 传左值引用没有拷贝提高了效率s1 += '!';return 0;
}
左值引用的短板:
但是当函数返回对象是一个局部变量,出了函数作用域就不存在了,就不能使用左值引用返回,
只能传值返回。
例如:在下面这个函数整数转字符串中,只能传值返回,传值返回则至少会存在一次拷贝构造(编译器优化后的结果)
ns::string to_string(int value){bool flag = true;if (value < 0){flag = false;value = -value;}string str;while (value > 0){int x = value % 10;value /= 10;str += ('0' + x);}if (flag == false){str += '-';}reverse(str.begin(), str.end());return str;}int main(){ns::string str = ns::to_string(1234);return 0;}
当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局部对象,出了函数作用域就不存在了,把这种值称为将亡值,不能用左值引用返回,针对这种问题右值引用就可以解决:
解决方式:增加移动构造,移动构造的本质是将参数右值的资源窃取过来,占位己有,那么就不用做深拷贝了,所以它叫移动构造,就是窃取别人的资源构造自己。
//移动构造string(string&& s):_str(nullptr),_size(0),_capacity(0){cout << "string(string&& s) -- 移动语义" << endl;swap(s);}
再运行时,就没有调用深拷贝的拷贝构造,而是调用了移动构造,移动构造中没有开辟新空间。拷贝数据,所以效率提高了
运行截图:
不仅仅有移动构造,还有移动赋值:
//移动赋值:string& operator=(string&& s){cout <<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 移动语义" << endl;swap(s);return *this;}
运行截图:
这里运行后,我们看到调用了一次移动构造和一次移动赋值。因为如果是用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
接收,编译器就没办法优化了。ns::to_string函数中会先用str生成构造生成一个临时对象,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编译器很聪明的在这里把str识别成了右值,调用了移动构造。然后在把这个临时
对象做为ns::to_string函数调用的返回值赋值给str,这里调用的移动赋值。
6.4 右值引用引用左值及其一些更深入的使用场景分析
按照语法,右值引用只能引用右值,但右值引用一定不能引用左值吗?因为:有些场景下,可能
真的需要用右值去引用左值实现移动语义。当需要用右值引用引用一个左值时,可以通过move
函数将左值转化为右值。C++11中,std::move()函数位于utility头文件中,该函数名字具有迷惑性,它并不搬移任何东西,唯一的功能就是将一个左值强制转化为右值引用,然后实现移动语义。
int main()
{ns::string s1("hello world"); //s1是左值,调用拷贝构造ns::string s2(s1);//当把s1 move处理之后,会被当成右值调用移动构造ns::string s3(move(s1));return 0;
}
注:一般不建议这样使用,因为调用移动构造是将s1的资源换给s3了,s1被置空了,如图所示:
STL容器插入接口函数也增加了右值引用版本:
如图所示:
int main()
{list<ns::string>lt;ns::string s1("111111");//调用拷贝构造:lt.push_back(s1);//调用移动构造:lt.push_back(ns::string("222222"));//调用移动构造:lt.push_back("333333");return 0;
}
运行截图:
模拟实现list的右值引用版本的插入:
//结点构造list_node(T&& val):_next(nullptr),_prev(nullptr),_data(move(val)){};
//push_back:void push_back(T&& val){insert(end(), move(val));}
//insert:iterator insert(iterator pos, T&& val){node* newnode = new node(move(val));node* cur = pos._pnode;node* prev = cur->_prev;prev->_next = newnode;newnode->_prev = prev;newnode->_next = cur;cur->_prev = newnode;_size++;return iterator(newnode);}
注:右值在传给下一层的时候,属性变为右值,所以用move以后的左值向下传递
int main()
{lt::list<ns::string> lt;ns::string s1("1111");// 这里调用的是拷贝构造lt.push_back(s1);// 下面调用都是移动构造lt.push_back("2222");lt.push_back(std::move(s1));return 0;
}
运行截图:
6.5完美转发
模板中的&& 万能引用
模板中的&&不代表右值引用,而是代表万能引用,既能接受左值,又能接受右值
template<class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
int main()
{perfectForward(10); //右值int a;perfectForward(a); //左值perfectForward(move(a)); //右值const int b = 10;perfectForward(b); //const左值perfectForward(move(b)); //const右值return 0;
}
运行截图:
模板中的万能引用只提供了能够同时接受左值和右值的能力,后续在使用的时候都退化为左值属性
void Fun(int&& x) { cout << "右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右值引用" << endl; }
template<class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Fun(t);
}
运行截图:
如何在传递过程中保持它的左值或者右值属性,就需要通过完美转发来解决:
std::forward 完美转发在传参的过程中保留对象原生类型属性
void Fun(int& x) { cout << "左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左值引用" << endl; }void Fun(int&& x) { cout << "右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右值引用" << endl; }
template<class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forward<T>在传参的时候保持t的原有属性Fun(forward<T>(t));
}
int main()
{perfectForward(10); //右值int a;perfectForward(a); //左值perfectForward(move(a)); //右值const int b = 10;perfectForward(b); //const左值perfectForward(move(b)); //const右值return 0;
}
运行截图:
通过万能引用就可以解决list中插入的时候右值属性改变的问题:
//结点构造list_node(T&& val):_next(nullptr),_prev(nullptr),_data(forward<T>(val)){};
//push_back:void push_back(T&& val){insert(end(), forward<T>(val));}
//insert:iterator insert(iterator pos, T&& val){node* newnode = new node(forward<T>(val));node* cur = pos._pnode;node* prev = cur->_prev;prev->_next = newnode;newnode->_prev = prev;newnode->_next = cur;cur->_prev = newnode;_size++;return iterator(newnode);}
注:右值引用也被称为是折叠引用,如图所示:
7.新的类功能
默认成员函数:
原来C++中,有6个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赋值重载函数,取地址重载和const取地址重载。在C++11中新增了两个默认成员函数,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重载函数。
针对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重载函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自己没有实现移动构造函数,且没有实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拷贝赋值重载函数中的任意一个,那么编译器默认会生成一个移动构造函数。默认的移动构造函数,对于内置类型会按字节拷贝,自定义类型的成员,看这个成员是否实现了移动构造,如果实现了则调用移动构造,没有实现则调用拷贝构造函数
如果你没有自己实现移动赋值重载函数,且没有实现析构函数 、拷贝构造、拷贝赋值重载中的任意一个,那么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移动赋值。默认生成的移动构造函数,对于内置类型成员会执行逐成员按字节拷贝,自定义类型成员,则需要看这个成员是否实现移动赋值,如果实现了就调用移动赋值,没有实现就调用拷贝赋值。(默认移动赋值跟上面移动构造完全类似)
如果你提供了移动构造或者移动赋值,编译器不会自动提供拷贝构造和拷贝赋值。
class Person
{
public:Person(const char* name = "", int age = 0):_name(name), _age(age){}/*Person(const Person& p):_name(p._name),_age(p._age){}*//*Person& operator=(const Person& p){if(this != &p){_name = p._name;_age = p._age;}return *this;}*//*~Person(){}*/
private:ns::string _name;int _age;
};
int main()
{Person s1;Person s2 = s1;Person s3 = std::move(s1);Person s4;s4 = std::move(s2);return 0;
}
运行截图:
强制生成默认函数的关键字default:
C++11可以让你更好的控制要使用的默认函数。假设你要使用某个默认的函数,但是因为一些原
因这个函数没有默认生成。比如:我们提供了拷贝构造,就不会生成移动构造了,那么我们可以
使用default关键字显示指定移动构造生成。
class Person
{
public:Person(const char* name = "", int age = 0):_name(name), _age(age){}Person(const Person& p):_name(p._name), _age(p._age){}Person(Person && p) = default;
private:ns::string _name;int _age;
};
int main()
{Person s1;Person s2 = s1;Person s3 = std::move(s1);return 0;
}
运行截图:
禁止生成默认函数的关键字delete:
假设某个类对象不让支持拷贝,该如何实现呢?
思路1:在C++98中,可以将拷贝构造函数声明为私有,外部就不能在调用拷贝构造函数,但是函数内部任然可以调用拷贝构造函数,所以可以将拷贝构造函数只声明不实现,此时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就会有错误:
class A
{
public:void func(){A tmp(*this);}A(){}~A(){delete[] p;}
private:A(const A&& aa); //只声明不实现int* p = new int[10];
};
int main()
{A aa1;aa1.func();A aa2(aa1);return 0;
}
运行截图:
思路2:在C++11中,对于这种不想让外面拷贝构造的函数用delete修饰,再调用的时候直接报错
class A
{
public:void func(){A tmp(*this);}A(){}~A(){delete[] p;}A(const A&& aa) = delete;
private:int* p = new int[10];
};
int main()
{A aa1;aa1.func();A aa2(aa1);return 0;
}
运行截图:
8.lambda表达式
在C++98中,如果想要对一个数据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排序,可以使用std::sort方法。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functional>
int main()
{int array[] = { 4,1,8,5,3,7,0,9,2,6 };// 默认按照小于比较,排出来结果是升序std::sort(array, array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for (auto& e : array){cout << e << " ";}cout << "\n";// 如果需要降序,需要改变元素的比较规则std::sort(array, array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greater<int>());for (auto& e : array){cout << e << " ";}cout << "\n";return 0;
}
运行截图:
如果待排序元素为自定义类型,需要用户定义排序时的比较规则:
struct Goods
{string _name; // 名字double _price; // 价格int _evaluate; // 评价Goods(const char* str, double price, int evaluate):_name(str), _price(price), _evaluate(evaluate){}
};
struct ComparePriceLess
{bool operator()(const Goods& gl, const Goods& gr){return gl._price < gr._price;}
};
struct ComparePriceGreater
{bool operator()(const Goods& gl, const Goods& gr){return gl._price > gr._price;}
};
int main()
{vector<Goods> v = { { "苹果", 2.1, 5 }, { "香蕉", 3, 4 }, { "橙子", 2.2,3 }, { "菠萝", 1.5, 4 } };sort(v.begin(), v.end(), ComparePriceLess());for (const auto& e : v){cout << e._name << " " << e._price << " " << e._evaluate << " ";cout << endl;}cout << endl;sort(v.begin(), v.end(), ComparePriceGreater());for (const auto& e : v){cout << e._name << " " << e._price << " " << e._evaluate << " ";cout << endl;}cout << endl;
}
运行截图:
随着C++语法的发展,人们开始觉得上面的写法太复杂了,每次为了实现一个algorithm算法,
都要重新去写一个类,如果每次比较的逻辑不一样,还要去实现多个类,特别是相同类的命名,
这些都给编程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C++11语法中出现了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
int main()
{vector<Goods> v = { { "苹果", 2.1, 5 }, { "香蕉", 3, 4 }, { "橙子", 2.2,3 }, { "菠萝", 1.5, 4 }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price < g2._price;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price > g2._price;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evaluate < g2._evaluate; });sort(v.begin(), v.end(), [](const Goods& g1, const Goods& g2) {return g1._evaluate > g2._evaluate; });
}
上述代码就是使用C++11中的lambda表达式来解决,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是一个匿名函
数。
8.1lambda表达式语法
lambda表达式书写格式:[capture-list] (parameters) mutable -> return-type { statement }
1. lambda表达式各部分说明
[capture-list] : 捕捉列表,该列表总是出现在lambda函数的开始位置,编译器根据[]来判断接下来的代码是否为lambda函数,捕捉列表能够捕捉上下文中的变量供lambda函数使用。
(parameters):参数列表。与普通函数的参数列表一致,如果不需要参数传递,则可以连同()一起省略
mutable:默认情况下,lambda函数总是一个const函数,mutable可以取消其常量性。使用该修饰符时,参数列表不可省略(即使参数为空)。
->returntype:返回值类型。用追踪返回类型形式声明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没有返回值时此部分可省略。返回值类型明确情况下,也可省略,由编译器对返回类型进行推导。
{statement}:函数体。在该函数体内,除了可以使用其参数外,还可以使用所有捕获到的变量。
注意:
在lambda函数定义中,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都是可选部分,而捕捉列表和函数体可以为
空。因此C++11中最简单的lambda函数为:[]{}; 该lambda函数不能做任何事情。
int main()
{// 最简单的lambda表达式, 该lambda表达式没有任何意义[] {};int a = 3, b = 4;auto add = [] (int x,int y){return x + y; };cout << add(a, b) << endl;//交换两个数:引用捕捉int x = 20, y = 10;auto swap = [&x,&y]() mutable{int tmp = x;x = y;y = tmp;};swap();cout << "x = " << x << " " << "y = " << y << endl;//混合捕捉:auto fun = [=, &y]() {return a + y; };cout << fun() << endl;return 0;
}
运行截图: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无名函数,该函数无法直接调用,如果想要直接调用,可借助auto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
2. 捕获列表说明
捕捉列表描述了上下文中那些数据可以被lambda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传值还是传引用。
[var]:表示值传递方式捕捉变量var
[=]:表示值传递方式捕获所有父作用域中的变量(包括this)
[&var]:表示引用传递捕捉变量var
[&]:表示引用传递捕捉所有父作用域中的变量(包括this)
[this]:表示值传递方式捕捉当前的this指针
注意:
a. 父作用域指包含lambda函数的语句块,编译器向上查找。
b. 语法上捕捉列表可由多个捕捉项组成,并以逗号分割。
比如:[=, &a, &b]:以引用传递的方式捕捉变量a和b,值传递方式捕捉其他所有变量
[&,a, this]:值传递方式捕捉变量a和this,引用方式捕捉其他变量
c. 捕捉列表不允许变量重复传递,否则就会导致编译错误。
比如:[=, a]:=已经以值传递方式捕捉了所有变量,捕捉a重复
d. 在块作用域以外的lambda函数捕捉列表必须为空。
e. 在块作用域中的lambda函数仅能捕捉父作用域中局部变量,捕捉任何非此作用域或者非局部变量都会导致编译报错。
f. lambda表达式之间不能相互赋值,即使看起来类型相同
void (*PF)();
int main()
{auto f1 =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auto f2 =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f1 = f2; // 编译失败--->提示找不到operator=()// 允许使用一个lambda表达式拷贝构造一个新的副本auto f3(f2);f3();// 可以将lambda表达式赋值给相同类型的函数指针PF = f2;PF();return 0;
}
运行截图:
8.2 函数对象与lambda表达式
函数对象,又称为仿函数,即可以像函数一样使用的对象,就是在类中重载了operator()运算符的函数对象
class Rate
{
public:Rate(double rate):_rate(rate) {}double operator()(double money, int year){return money * year * _rate;}
private:double _rate;
};
int main()
{//函数对象:double rate = 0.49;Rate r1(rate);r1(1000, 2);//lambda表达式:auto r2 = [=](double money, int year)->double{return money * rate * year;};r2(2000, 3);return 0;
}
从使用方式上来看,函数对象与lambda表达式完全一样。
函数对象将rate作为其成员变量,在定义对象时给出初始值即可,lambda表达式通过捕获列表可
以直接将该变量捕获到。
实际在底层编译器对于lambda表达式的处理方式,完全就是按照函数对象的方式处理的,即:如
果定义了一个lambda表达式,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类,在该类中重载了operator()。
9.可变参数模板
C++11的新特性可变参数模板能够创建可以接受可变参数的函数模板和类模板,相比C++98/03,类模版和函数模版中只能含固定数量的模版参数,可变模版参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改进。然而由于可变模版参数比较抽象,使用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所以这块还是比较晦涩的。
下面是一个基本可变参数的函数模板
// Args是一个模板参数包,args是一个函数形参参数包
// 声明一个参数包Args...args,这个参数包中可以包含0到任意个模板参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上面的参数args前面有省略号,所以它就是一个可变模版参数,我们把带省略号的参数称为“参数
包”,它里面包含了0到N(N>=0)个模版参数。我们无法直接获取参数包args中的每个参数的,
只能通过展开参数包的方式来获取参数包中的每个参数,这是使用可变模版参数的一个主要特
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即如何展开可变模版参数。由于语法不支持使用args[i]这样方式获取可变
参数,所以我们要用一些奇招来一一获取参数包的值。
递归函数方式展开参数包
// 递归终止函数
void ShowList()
{cout << endl;
}
// 展开函数
template <class T,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T value, Args... args)
{cout << value << " ";ShowList(args...);
}
int main()
{ShowList(1);ShowList(1, 'A');ShowList(1, 'A', std::string("sort"));return 0;
}
逗号表达式展开参数包
template <class T>
void PrintArg(T t)
{cout << t << " ";
}
//展开函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int arr[] = { (PrintArg(args), 0)... };cout << endl;
}
int main()
{ShowList(1);ShowList(1, 'A');ShowList(1, 'A', std::string("sort"));return 0;
}
STL容器中的empalce相关接口函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emplace_back (Args&&... args);
可以看到的emplace系列的接口,支持模板的可变参数和万能引用。那么相对insert,emplace系列接口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呢?
1.对于内置类型:没有任何区别
#include<list>
int main()
{list<int> list1;list1.push_back(1);list1.emplace_back(2);return 0;
}
2.对于自定义类型:
int main()
{list<pair<int, char>>list1;list1.push_back(make_pair(1, 'a'));//可以直接将值传过去,直接构造,//不需要先构造一个临时对象,然后用这个临时对象拷贝构造list1.emplace_back(2, 'b');return 0;
}
下面试一下带有拷贝构造和移动构造的ns:string:
int main()
{pair<int, ns::string> kv(20, "sort");std::list< std::pair<int, ns::string> > mylist;mylist.emplace_back(kv); // 左值mylist.emplace_back(make_pair(20, "sort")); // 右值mylist.emplace_back(10, "sort"); // 构造pair参数包cout << endl;mylist.push_back(kv); // 左值mylist.push_back(make_pair(30, "sort")); // 右值mylist.push_back({ 40, "sort" }); // 右值return 0;
}
运行截图:
观察上图可以发现,emplace对于右值系列是直接构造,没有移动语义,当类中没有移动构造的时候,emplce能够大大提高效率!
10.包装器
10.1function包装器
function包装器 也叫作适配器。C++中的function本质是一个类模板,也是一个包装器。 那么我们来看看,我们为什么需要function呢?
//ret = func(x);
// 上面func可能是什么呢?那么func可能是函数名?函数指针?函数对象(仿函数对象)?也有可能
//是lamber表达式对象?所以这些都是可调用的类型!如此丰富的类型,可能会导致模板的效率低下!
//为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static int count = 0;cout << "count:" << ++count << endl;cout << "count:" << &count << endl;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double operator()(double d){return d / 3;}
};
int main()
{// 函数名cout << useF(f, 11.11) << endl;// 函数对象cout << useF(Functor(), 11.11) << endl;// lambda表达式cout << useF([](double d)->double { return d / 4; }, 11.11) << endl;return 0;
}
运行截图:
通过上面的程序验证,我们会发现useF函数模板实例化了三份。 包装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
std::function在头文件<functional>
// 类模板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 function; // undefined
template <class Ret, class... Args>
class function<Ret(Args...)>;
模板参数说明:
Ret: 被调用函数的返回类型
Args…:被调用函数的形参
使用方法:
int f(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struct Functor
{
public:int operator() (int a, int b){return a + b;}
};
class Plus
{
public:static int plusi(int a, int b){return a + b;}double plusd(double a, double b){return a + b;}
};
int main()
{// 函数名(函数指针)function<int(int, int)> func1 = f;cout << func1(1, 2) << endl;// 函数对象function<int(int, int)> func2 = Functor();cout << func2(1, 2) << endl;// lambda表达式function<int(int, int)> func3 = [](const int a, const int b){return a + b; };cout << func3(1, 2) << endl;// 类的静态成员函数 --指针function<int(int, int)> func4 = &Plus::plusi;cout << func4(1, 2) << endl;// 类的普通成员函数 --指针function<double(Plus, double, double)> func5 = &Plus::plusd;cout << func5(Plus(), 1.1, 2.2) << endl;return 0;
}
有了包装器,如何解决模板的效率低下,实例化多份的问题呢?
#include <functional>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static int count = 0;cout << "count:" << ++count << endl;cout << "count:" << &count << endl;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double operator()(double d){return d / 3;}
};
int main()
{// 函数名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1 = f;cout << useF(func1, 11.11) << endl;// 函数对象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2 = Functor();cout << useF(func2, 11.11) << endl;// lambda表达式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3 = [](double d)->double { return d / 4; };cout << useF(func3, 11.11) << endl;return 0;
}
运行截图:
包装器的使用场景:oj链接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evalRPN(vector<string>& tokens) {stack<int> st;map<string,function<int(int,int)>> opFuncMap ={{"+",[](int x,int y)->int {return x + y;} },{"-",[](int x,int y)->int {return x - y;} },{"*",[](int x,int y)->int {return x * y;} },{"/",[](int x,int y)->int {return x / y;} },};for(const auto& str : tokens){if(opFuncMap.count(str) == 0){st.push(stoi(str));}else{int right = st.top();st.pop();int left = st.top();st.pop();st.push(opFuncMap[str](left,right));}}return st.top();}
};
10.2bind
bind函数定义在头文件中,是一个函数模板,它就像一个函数包装器(适配器),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callable object),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一般而言,我们用它可以把一个原本接收N个参数的函数fn,通过绑定一些参数,返回一个接收M个(M可以大于N,但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参数的新函数。同时,使用bind函数还可以实现参数顺序调整等操作。
// 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Fn, class... Args>
/* unspecified */ bind (Fn&& fn, Args&&... args);
// with return type (2)
template <class Ret, class Fn, class... Args>
/* unspecified */ bind (Fn&& fn, Args&&... args);
可以将bind函数看作是一个通用的函数适配器,它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
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
调用bind的一般形式:auto newCallable = bind(callable,arg_list);
其中,newCallable本身是一个可调用对象,arg_list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参数列表,对应给定的
callable的参数。当我们调用newCallable时,newCallable会调用callable,并传给它arg_list中
的参数。
arg_list中的参数可能包含形如_n的名字,其中n是一个整数,这些参数是“占位符”,表示
newCallable的参数,它们占据了传递给newCallable的参数的“位置”。数值n表示生成的可调用对
象中参数的位置:_1为newCallable的第一个参数,_2为第二个参数,以此类推。
// 使用举例
#include <functional>
int Plus(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class Sub
{
public:int sub(int a, int b){return a - b;}
};int main()
{//表示绑定函数plus 参数分别由调用 func1 的第一,二个参数指定function<int(int, int)> func1 = bind(Plus, placeholders::_1,placeholders::_2);//auto func1 = bind(Plus, placeholders::_1, placeholders::_2);//func2的类型为 function<void(int, int, int)> 与func1类型一样//表示绑定函数 plus 的第一,二为: 1, 2auto func2 = bind(Plus, 1, 2);cout << func1(1, 2) << endl;cout << func2() << endl;Sub s;// 绑定成员函数function<int(int, int)> func3 = bind(&Sub::sub, s,placeholders::_1, placeholders::_2);// 参数调换顺序function<int(int, int)> func4 = bind(&Sub::sub, s,placeholders::_2, placeholders::_1);cout << func3(1, 2) << endl;cout << func4(1, 2) << endl;return 0;
}
相关文章:

为什么许多人吐槽C++11,那些语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致前行的人: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目录 1.C11简介 2.统一的列表初始化 2.1 {}初始化 …...

千耘农机导航的“星地一体”能力究竟是什么?
伴随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助力耕作,千耘农机导航的“星地一体”能力可有效解决信号受限的问题,实现作业提效。究竟什么是“星地一体”,又是如何解决智能化农机作业的痛点的?…...

(数字图像处理MATLAB+Python)第四章图像正交变换-第四、五节:Radon变换和小波变换
文章目录 一:Radon变换(1)Radon变换原理(2)Radon变换实现(3)Radon变换性质(4)Radon变换应用 二:小波变换(1)小波A:定义B&a…...

舌体胖瘦的自动分析-曲线拟合-或许是最简单判断舌形的方案(六)
返回至系列文章导航博客 1 简介 在中医智能舌诊项目中需要舌体胖瘦的自动分析 舌体胖瘦是中医诊断中重要的观察依据,。胖大舌“舌色淡白,舌体胖嫩,比正常舌大而厚,甚至充满口腔”,主脾肾阳虚,气化失常&am…...

牛顿法、梯度下降法与拟牛顿法
牛顿法、梯度下降法与拟牛顿法 0 引言1 关于泰勒展开式1.1 原理1.2 例子 2 牛顿法2.1 x 为一维2.2 x 为多维 3 梯度下降法4 拟牛顿法4.1 拟牛顿条件4.2 DFP 算法4.3 BFGS 算法4.4 L-BFGS 算法 0 引言 机器学习中在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时,常用的是梯度下降法和拟牛顿…...

带你浅谈下Quartz的简单使用
Scheduler 每次执行,都会根据JobDetail创建一个新的Job实例,这样就可以规避并发访问的问题(jobDetail的实例也是新的) Quzrtz 定时任务默认都是并发执行,不会等待上一次任务执行完毕,只要间隔时间到就会执…...

C++ cout格式化输出
称为“流操纵算子”),使用更加方便。 C cout成员方法格式化输出 《C输入流和输出流》一节中,已经针对 cout 讲解了一些常用成员方法的用法。除此之外,ostream 类中还包含一些可实现格式化输出的成员方法,这些成员方法…...

查询练习:复制表的数据作为条件查询
查询某课程成绩比该课程平均成绩低的 score 表。 -- 查询平均分 SELECT c_no, AVG(degree) FROM score GROUP BY c_no; -------------------- | c_no | AVG(degree) | -------------------- | 3-105 | 87.6667 | | 3-245 | 76.3333 | | 6-166 | 81.6667 | ------…...

Thymeleaf select回显并选中多个
语法: selected"selected" 或 selectedtrue ${#strings.indexOf(name,frag)} 或者 ${#lists.contains(list, element)} 或者 ${#strings.contains(name,ez)} 或者 ${#strings.containsIgnoreCase(name,ez)} 都可以实现。 多选示例 : &…...

【Go 基础】变量
1. 变量 Go 语言是静态类型语言,由于编译时,编译器会检查变量的类型,所以要求所有的变量都要有明确的类型 。 变量在使用前,需要先声明。声明类型,就约定了你这个变量只能赋该类型的值。 1.1 变量声明 格式&#x…...

国网B接口语音对讲和广播技术探究及与GB28181差别
接口描述 在谈国网B接口的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国网B接口是不是和GB28181大同小异?实际上确实信令有差别,但是因为要GB28181设备接入测的对接,再次做国网B接口就简单多了。 语音对讲和广播包括信令接…...

非计算机专业如何转行成为程序员?我用亲身经历教你用这三种方法
哈喽大家好啊!我想分享一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转行成为程序员。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18年毕业的,大学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与计算机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在大学时,我对程序员比较感兴趣。本…...

2023年最新网络安全渗透工程师面试题汇总!不看亏大了!
技术面试问题 CTF 说一个印象深刻的CTF的题目 Padding Oracle->CBC->密码学(RSA/AES/DSA/SM) CRC32 反序列化漏洞 sql二次注入 第一次进行数据库插入数据的时候,仅仅只是使用了 addslashes 或者是借助get_magic_quotes_gpc 对其中的特殊字符进行了转义&…...

红黑树(C++实现)
文章目录 红黑树的概念红黑树的性质红黑树结点的定义红黑树的插入红黑树的查找红黑树的验证检测是否满足二叉搜索树检测是否满足红黑树的性质 红黑树与AVL树的比较包含上述功能的红黑树代码 红黑树的概念 红黑树,是一棵二叉搜索树,但在每一个结点上增加一个存储位表示结点的颜色…...

leetcode尊享面试 100 题 - 1427. 字符串的左右移
尊享面试 100 题是Leetcode会员专享题单 1427. 字符串的左右移 力扣题目链接 给定一个包含小写英文字母的字符串 s 以及一个矩阵 shift,其中 shift[i] [direction, amount]: direction 可以为 0 (表示左移)或 1 (表…...

进来看看!跨境电商要这样选品才能做出爆款
今天要聊的是跨境电商怎么做系列的第三期,前面两期聊完平台和货源之后,就到了选品。目前网络上很多都是告诉你不同平台要怎么选品。龙哥这期有些不同,不会和你说哪个品类最受欢迎,而是告诉你你要怎么去选择出适合自己、适合市场的…...

什么是深度学习?
目录 简介 深度学习的由来 深度学习未来的趋势 总结 简介 深度学习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的,主要是由加拿大的计算机科学家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Yann LeCun等人发起的。Geoffrey Hinton等人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之后,…...

追梦之旅【数据结构篇】——看看小白试如何利用C语言“痛”撕堆排序
追梦之旅【数据结构篇】——看看小白试如何利用C语言“痛”撕堆排序 ~😎 前言🙌堆的应用 —— 堆排序算法:堆排序算法源代码分享运行结果测试截图: 总结撒花💞 😎博客昵称:博客小梦 ὠ…...

python版pytorch模型转openvino及调用
一、openvino安装 参看官方文档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developer/tools/openvino-toolkit/download.html 安装命令是根据上面的选择生成。这里安装了pytorch和onnx依赖。 二、pytorch模型转opnvino模型推理 import os import time import cv2 import nu…...

TensorFlow 机器学习秘籍第二版:9~11
原文:TensorFlow Machine Learning Cookbook 协议:CC BY-NC-SA 4.0 译者:飞龙 本文来自【ApacheCN 深度学习 译文集】,采用译后编辑(MTPE)流程来尽可能提升效率。 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

【苏州数字力量】面经 base上海
文章目录 【苏州数字力量】面经 base上海Java基础面1.说一下常见的数据类型、大小、以及他们的封装类2.重载和重写的区别3.谈谈Java的引用方式4.String有些什么方法5.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的区别是什么6.谈一下static有哪些用法7.谈一下常见的访问修饰符有哪些&…...

FVM链的Themis Pro(0x,f4) 5日IDO超百万美元,或让Filecoin逆风翻盘
交易一直是DeFi乃至web3领域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也因此催生了众多优秀的去中心化协议,如Uniswap和Curve。这些协议逐渐成为了整个系统的基石。 在永续合约方面,DYDX的出现将WEB2时代的订单簿带回了web3。其链下交易的设计,仿佛回到了…...

webserve简介
目录 I/O分类I/O模型阻塞blocking非阻塞 non-blocking(NIO)IO复用信号驱动异步 webServerHTTP简介概述工作原理HTTP请求头格式HTTP请求方法HTTP状态码 服务器编程基本框架两种高效的事件处理模式Reactor模式Proactor模拟 Proactor 模式 线程池 I/O分类 …...

分析型数据库:MPP 数据库的概念、技术架构与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企业数据量的增多,为了配合企业的业务分析、商业智能等应用场景,从而驱动数据化的商业决策,分析型数据库诞生了。由于数据分析一般涉及的数据量大,计算复杂,分析型数据库一般都是采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或者分布式计算…...

微服务高级篇学习【4】之多级缓存
文章目录 前言一 多级缓存二 JVM进程缓存2.1 案例导入2.1.1 使用docker安装mysql2.1.2 修改配置2.1.3 导入项目工程2.1.4 导入商品查询页面2.1.5 反向代理 2.2 初识Caffeine2.3 实现JVM进程缓存 三 Lua脚本入门3.1 安装Lua3.2 Lua语法学习 四 实现多级缓存4.1 OpenResty简介4.2…...

知乎版ChatGPT「知海图AI」加入国产大模型乱斗,称效果与GPT-4持平
“2023知乎发现大会”上,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和知乎合作人、CTO李大海共同宣布了知乎与面壁智能联合发布“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 周源据介绍,知乎与面壁智能达成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中文大模型产品并推进应用落地。目前,知…...

邮件发送配置
QQ邮箱发送和接收配置: POP3/SMTP协议 接收邮件服务器:po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995 发送邮件服务器:smt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465 海外用户可使用以下服务器 接收邮件服务器…...

【Open CASCADE -生成MFC和QT事例方式】
源代码目录 adm目录:包含编译OCCT的相关工程; adm/cmake目录:包含使用CMake构建OCCT的相关处理脚本; adm/msvc目录:包含window平台 Visual C 2010, 2012, 2013, 2015, 2017 and 2019等版本的32/64平台solutinon文件; data目录: 包…...

python 笔记:PyTrack(将GPS数据和OpenStreetMap数据进行整合)【官网例子解读】
论文笔记:PyTrack: A Map-Matching-Based Python Toolbox for Vehicle Trajectory Reconstruction_UQI-LIUWJ的博客-CSDN博客4 0 包的安装 官网的两种方式我都试过,装是能装成功,但是python import PyTrack包的时候还是显示找不到Pytrack …...

苦中作乐 ---竞赛刷题31-40(15-20)
(一)目录 L1-032 Left-pad L1-033 出生年 L1-034 点赞 L1-035 情人节 L1-039 古风排版 (二)题目 L1-032 Left-pad 根据新浪微博上的消息,有一位开发者不满NPM(Node Package Manager)的做法…...